硬核!涿州七旬老党员村口当上“铁包公”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 中共涿州市委组织部 记者 张继航)年龄大了,但初心不改,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面前,涿州一群老党员挺身而出,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七旬老党员村口当上“铁包公”。

老党员关键时刻显身手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涿州市义和庄村70岁的老党员曹宝丰坐不住了,主动请缨参加村内设卡排查工作。2月5日,在村西的设卡口,老党员曹宝丰与村里的党员一起义务值勤。尽管人员进出较少,卡点也显得冷清,但每有人员车辆经过道口时,老曹立马上前查看。曹宝丰说,关键时刻,一点也马虎不得,一看二谈三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漏,首先是通过车牌号码判断是否为来自疫区的车辆,再通过交谈来识别是否是本村人,最后要用体温仪进行体温检测。尽管进出人员不多,但老曹像一名战士站岗一样,一丝不苟。

硬核!涿州七旬老党员村口当上“铁包公”

曹宝丰

老党员坚守在防疫消杀第一线

2月6日下午,涿州市北任村74岁的老党员王佩新和72岁老党员宗万祥对全村住户的门口、村内健身器材以及公共走廊过道等地都仔仔细细地喷洒消毒液,动作敏捷、手脚麻利。从大年初一起,两名老党员每天都会拿着消毒喷壶,戴好口罩、手套,准时出门对村内进行消毒。工作中,老党员宗万祥对村民说,现在外面疫情形势严峻,不要走亲访友,尽量不要外出,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老党员王佩新说,关键时刻,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我虽然年龄大了,可还能为党和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硬核!涿州七旬老党员村口当上“铁包公”

宗万祥

硬核!涿州七旬老党员村口当上“铁包公”

王佩新

哪里需要向哪冲的老党员

涿州市南蔡村77岁的共产党员张培华第一时间请战参加村里的防疫工作,她的女儿一开始并不赞同,觉得老妈妈年纪大了,身体抵抗力弱,还是待在家里安全。老党员张培华却很坚决,“你能作为一名志愿者每天为防疫工作忙碌奔波,我也不能落后,咱母女俩一起上阵。”检查测温、义务消毒、逐户排查......这样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对于这位70多岁的老人来说并不容易,天寒地冻、爬上爬下,每天忙下来都是汗流浃背。

自村里设置检查点以来,张培华就奋战在检查站岗位置上,坚守岗位,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凡是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劝退不予放行。因年龄大了,大家都劝她注意休息,可张培华依然坚守不退,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6点,中午都不离岗,午饭就冒着寒风在检查点上简单将就一下。

硬核!涿州七旬老党员村口当上“铁包公”

张培华

我是党员坚决不给党丢脸

2月5日,在涿州市陶营村口卡点,熟悉高永江和王洪的村民看到他们繁忙的身影,纷纷竖起大拇指,不由自主地赞叹:老将出马,一个顶俩。75岁的老党员王洪说:“在疫情防控战场上,我没有经验,不是老将,只是一个党员,一个哪里需要向哪冲的党员。”72岁的老党员高永江说:“疫情防控,我并不陌生,2003年非典期间,我就全程参与了防疫工作,我比年轻的村民有经验,疫情当前,责任重大,只有坚守,不能离开。”考虑到疫情的特殊性和老党员们的身体情况,村干部和村民都劝老哥俩还是在家休息不要承担防疫工作了,但是他们的干劲儿是丝毫不减,“作为党员,无论在怎样的困难下一定会坚持下去,在非常时期,我们虽然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决不给党丢脸。”

硬核!涿州七旬老党员村口当上“铁包公”

王洪

硬核!涿州七旬老党员村口当上“铁包公”

高永江

老党员初心不改战“疫”情

涿州市南荒村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村路口设置了卡点。卡点主要是由村里年纪较轻的党员轮流值守,对60周岁以上的党员不作工作要求。77岁的老党员曹立民和74岁的老党员于冠洲知道消息后,主动向村党支部请缨,轮流参加这次设卡排查工作。南荒村党支部书记于茂强说,越是艰难时刻,越能彰显一个人的担当,有这样一群恪尽职守的党员,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役。曹立民说,在有生之年能用自己的行动换得村民的平安,是他最大的心愿。他们用实际行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正如74岁的老党员于冠洲所说,要让党旗在南荒村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上高高飘扬。

硬核!涿州七旬老党员村口当上“铁包公”

于冠洲

硬核!涿州七旬老党员村口当上“铁包公”

曹立民

在涿州市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这些花甲、古稀、甚至耄耋之年的老党员们纷纷“上岗”,用坚守、执着和责任为村、街道、社区提供了强大的力量,他们在各个楼道张贴通知,向村民发放宣传单,走街串巷手持喇叭巡逻宣传,把家中的口罩、消毒水等物资无偿提供给社区……处处都活跃着他们老当益壮、默默奉献的身影。

在这场战“疫”中,他们没有誓师大会,没有请战书,只有一张张熟悉的脸和坚定的决心,疫情防控阻击战有您们,我们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