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下重难点问题:政府推动经济的发力点将发生变化

从过去10年的发展经验看,政府投资在稳增长、保就业、促民生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传统基建项目累计投资额不断加大,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弱,同时制造了大量的过剩产能。如何有效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经济的投资拉动作用,我们认为政府推动经济的发力点会有两个重要的变化:

“十四五”规划下重难点问题:政府推动经济的发力点将发生变化

1、加大新基建的投资力度。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工作任务时,提出“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是为新基建赋能的创新技术,新基建投资是着眼于培育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基础性投资,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有利于引领经济在更高的技术平台上发展。

“十四五”规划下重难点问题:政府推动经济的发力点将发生变化

2、加大创新企业股权的投资力度。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土地、房产、能源等“硬要素”资源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继续加大土地供应、加大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只会带来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有限。下一阶段,技术、人才、数据、信息、商业模式、产权等“软要素”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加大对于“软要素”的投入,将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经济撬动作用。但对于“软要素”的识别与评估难度很大,而创新型企业是将技术、人才、数据、商业模式、产权等要素有机整合到一起的最佳载体。因此,我们认为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力点将逐渐从低效率的“硬要素”投入,逐步转向更高效率的“软要素”投入,即加大投资创新型企业的股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企业家才能”和“创新能力”这类生产要素,通过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十四五”规划下重难点问题:政府推动经济的发力点将发生变化

我国金融市场也必将适应这一转变,逐步以不动产为基础,转向以动产要素为基础。过去我国金融市场的基础是不动产,是将土地、房产和企业固定资产货币化,通过不动产抵押形成巨大债务性金融资产,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今后,当技术、人才、数据、信息等要素成为驱动企业快速成长的核心竞争力时,金融市场也必须设法将动产要素转变为新的金融市场基础。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科创板落地,正是适应了这样的发展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