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高情商沟通3技巧|理解比共识重要,允许对方做自己

幸福的婚姻,始于相知,别让你的婚姻无话可说,无话不谈的交流,才是幸福婚姻的防腐剂。

恋爱时,情侣之间有说不完的话;结婚后,夫妻之间有吵不完的架。就算你嫁给了爱情,婚后也会遇到不可避免的矛盾,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伴侣,不是说选对了人一辈子就能无忧无虑一直下去,两性亲密关系是需要夫妻共同维护的。

很多夫妻有一个误区,一旦遇到不可调和的矛盾,就会这样想“我都娶了个什么人啊”,指责抱怨对方的这种行为,根本解决不了你们之间的问题。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没有矛盾的夫妻,想清楚这一点,如何在矛盾中争吵中化解情感危机,我们需要思考一下伴侣之间的高情商沟通3技巧。


两性高情商沟通3技巧|理解比共识重要,允许对方做自己


允许对方暂时沉默

有个女性读者曾经问我,为什么夫妻一吵架丈夫就选择沉默,无论她从一开始低声细语,还是到最后歇斯底里,丈夫都无动于衷。

我想说的是,有些人,特别是女人,沟通时总是用力过猛,非得逼出对方的心里话才肯罢休。

争吵的时候,总是期待对方能立刻做出回应,咄咄逼人要求对方对你说的话,及时有反馈,这种情况反而会适得其反,对方往往会反感这种状态,选择沉默以表示反抗这种交流。

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多给对方一些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与此同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要记住,沟通不是一味的向对方宣泄情绪。

有效沟通讲究时机和场合,允许对方当下不表达,待双方冷静下思考过后再沟通,重建沟通的可能。


两性高情商沟通3技巧|理解比共识重要,允许对方做自己


明确自己的沟通目的,恰当地表达需求

朋友A说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和老婆结婚。

从恋爱到领证,他们的争吵都没停止过。为牙膏是从底部还是中间挤,为炒菜先放盐还是最后放盐,为上卫生间谁没熄灯,为睡觉谁打呼噜,为谁熟睡中抢了被子。总之,只要跟生活沾边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引起他们的吵架。

旁人就看不懂了,穿衣吃饭睡觉,有什么可吵的。别人家叮叮当当响的是锅碗瓢盆,他家叮叮当当响的是嘴巴。吵完闹完,身累心更累。离婚吧,又懒得离。谁能保证下一个就比现在更好处。凑合着过吧,又特别累。

我们要清楚一个事实,任何争吵,冷战,实质都是希望关系能越来越好。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权力斗争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


要吵架的时候,与其讲道理,不如恰当表达需要。

比如: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妻子想让丈夫早点回来陪伴。

第一种争吵模式:“你天天都那么晚回家,干脆别回来了!”

第二种沟通模式:“你每天很晚回家,我一个人在家很孤独,我需要安全感,你明天可以早点回家陪我吗?”

上面第二种沟通模式的表达,才是高品质沟通。妻子明确这次沟通的目的是,丈夫早点回家陪伴,她要表达的需求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这样的高情商表达,往往能得到对方良好的回应。

这种沟通结果往往能被对方有效执行,从而增进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奠定婚姻基础。

两性高情商沟通3技巧|理解比共识重要,允许对方做自己


理解的基础上,允许对方做自己。

身边有这样一对夫妻:

妻子有个特别的嗜好,喜欢收集各种品牌,各种色号的口红,尽管有些放到过期也没用过几次,但下次看到喜欢的还是忍不住买,而丈夫从来不阻拦妻子的购物欲,反而会带着宠溺口吻说:喜欢,就买吧。

丈夫喜欢吃粉条,妻子偏爱吃面条,每天早上妻子都会不辞辛劳做好2份早餐,她从来不强迫丈夫吃面条,看着丈夫吃着开心,她便觉得再麻烦都值得。

丈夫做事严谨,细心,家里所有东西都会归类整理;妻子大条粗心,经常忘记关水龙头,忘记扔冰箱的过期食物,丈夫会默默得把这些小事自己做完,贴心写上小标签提醒妻子,从来不会责怪妻子笨手笨脚。丈夫了解妻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但是从来不干涉妻子做自己。

这对夫妻应对分歧的方式很简单,如果既无法达成认同,又无法相互理解,那么能给对方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的自由是最重要的。


两性高情商沟通3技巧|理解比共识重要,允许对方做自己


曾经,有这样一位妻子,她总觉得自己说得都对,老公孩子都要听她的,希望周围人都按照她的意愿来做,一旦对方有区别于自己的想法,就会大发脾气,指责和评判对方。

沟通不是宣泄情绪,指责和评判对方,而是倾听理解,让对方感觉到被爱被接纳被理解。

上述这位妻子沟通目的在于通过改变对方,来达到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生活的目的,她把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而忽略对方的感受,一旦达不到效果,既让对方痛苦,也让自己痛苦。

沟通的最大意义在于,更加了解对方的需求,认识到自己的局限,采用“求同存异”的策略接纳彼此。

恋爱的时候天天盼结婚,结婚了却天天想离婚,有人打趣说,不幸的婚姻都会有100次离婚的念头,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然而,幸福秘诀在于——第101次的理解以及第51次的包容。

爱情需要学习,婚姻有幸福密码,这些都藏在你和爱人的内心,等着去领悟,去沟通,去探索…

— End —

『知守』关于生活.情感.婚姻,用动人的故事,唤醒内在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