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城市建地鐵,特別是建好後,日均客流不足百萬,真的有需要嗎?

鋒在地鐵聊人文


一個城市是否要建設地鐵,應該由國家發改委嚴格按照“三個3(GDP超過3000億,財政收入超過300億,人口超過300萬)”的准入標準審批,要避免出現一窩風,盲目攀比的情況。不論是哪一條不達標,都不應該批准上馬地鐵建設。

當然,地鐵建設初期,線路尚未形成網絡以及規模效益,短時出現客流不足,屬於正常現象。如果地鐵線路已形成網絡,仍不能有足夠的客流,則說明該城市的地鐵建設是錯誤的決策。


江岸聞簫1016


地鐵應該看成一種利民工程,老是用轉回多少錢來看問題,啥都不用建設了,領導們坐在印鈔機面前印出來揣兜裡裡就是了。有地鐵從北京通到拉薩我都不嫌棄


蝸牛也瘋狂766


截止到2019年11月,國內先後有36個城市開通了地鐵,其中開通5條線或以上的城市僅有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武漢、成都、重慶、南京和天津9個城市。其餘城市絕大多數運營線路都在3條或以下。包括蘇州、無錫、杭州、長沙、寧波、青島等萬億級城市,其中不乏千萬級人口的特大城市。

地鐵運輸標準與客流量

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國內地鐵的建設其實是跟不上城市發展速度的。在開通地鐵的城市中,除了部分原本人口基數比較小的城市因線路少,運能不足而導致日客流少之外,其餘絕大部分是達標建設要求的。

根據國家2018年6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一文提到:擬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0.4萬人次。

在上表有數據的27個國內城市中,僅有7個城市運力未達到0.7萬人次/每公里的標準。說明整體建設基本還是符合城市需求的。

地鐵的建設

地鐵屬於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關乎於當地的經濟發展與城市提升。最主要還是考慮到公眾出行需求而建設。一條地鐵從需求→規劃→勘察設計→層層送審報批,再到後期徵地→施工及開通運行,往往週期漫長無比,短則5-6年,長則上10年都有。短短几十公里的地鐵,光施工期都得好幾年。意味著地鐵往往需要提前建設和規劃,隨著運能的提升從而達到客流量的提升。

現時不需要,並不代表以後不需要。交通的規劃需要超前佈局,不能只盯著眼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相應的公共交通壓力也只會日益增加,而地鐵則成了最好的解決辦法。搞一刀切達不到一百萬人/日不準修,那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可以修。包括北上廣深在開通初期遠遠達不到一百萬人流量,也是隨著路網的完善從而逐步提升的。


極度深寒


現在很多城市都爭先恐後上馬地鐵項目,實際上背後就是政績。建地鐵,可以提升沿線地價房價,提高GDP,可以說一本萬利。

中央也老早發現問題,近20年,地鐵審批停停開開,也制定了越來越嚴格的准入規則,最近一次重新開放審批是18年8月。

很多城市地鐵客流少,個人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國內處處講政治講級別,地鐵建設也不例外,雖然很多省會城市級別很高,副省級,也順利拿到地鐵準生證。有錢沒錢,具全省之力來建設省會地鐵,但是實際客流一般,根本無法負擔每日運營費用,更別說當時的建設成本了。需要地方財政補貼,壓力很大。

另一方面,地鐵客流成熟的基本條件是必須成網,客流需要慢慢培養,一兩條線路很難實現。

總的說來,地鐵是發達城市所必需的,也是發展方向。但是其他一些普通城市不該都急著上地鐵,新的地鐵准入規定還是太低了,這些城市可以採用很多其他軌道交通方式,比如有軌電車、輕軌、單軌等造價都要低得多。


Alvin的澳洲生活


應該說,只要建了地鐵的城市,一般來說人口都已經達到相當數量級。

這個“人口”,既是說人口的絕對數量,也包括人口的密集度。而且地面交通肯定也已經近於飽和狀態,擁堵已經成為常態。擁堵的原因固然也可能不盡是客觀上的,也有管理方面的,但是總體上是人口絕對數和人口密度都已經臨界。


在這樣的情勢下修建地鐵,何以地鐵上的直觀感受是沒有多少人呢?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日均客流不足百萬?這其實不是因為不需要地鐵,而恰恰是因為地鐵修得太少!


地鐵只有建得足夠多,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網絡以後,才能真正不再是隻在一個方向一條線上有運力,而形成環形運力,讓各個方向上的乘坐需求都得到相應的滿足。

所以,那些初通地鐵的城市只需要繼續建更多的地鐵線路,客流量就會多起來。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已經建成了地鐵網絡的城市之中,地鐵客流量都比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東方連話


客觀的說,現在有一些已經建成或者正在修建地鐵的城市,實際上是不適合開通地鐵的。嚴格來說是沒有需要的。

首先看一下地鐵運營本身的成本和補貼問題。國內大部分城市的地鐵並不公佈自身運營狀況,就算公佈結果也不公佈較為詳細的資料。但是由於上海地鐵1號線作為上市公司,所以必須公佈財務報告,可以通過它大體瞭解中國地鐵的運營成本。根據該公司2018年財務報告,營業成本為7億元。考慮到為了維持上市地位,對於營業收入和成本都有一定的粉飾,實際成本應該要更高一些。不妨估計為10億元。二三線城市的運營成本和上海相比,其實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和上海相比,二三線城市能夠降低的只有人員薪酬成本。其他的固定資產採購和維修成本不僅不會比上海低,還有可能更貴一些,因為上海的交通更為便利。所以,可以很有把握的說,每條線路的運營成本一年至少要10個億。注意,這僅僅是維持地鐵本身運營所需的費用,還沒有考慮到地鐵建設以及相關設施的折舊問題,還有融資所需的財務費用。綜合考慮之後,每條線路的所需成本不會低於20個億一年。

接下來看政府財力的匹配問題。一般來說地鐵一期建設是兩條線,也就是每年需要準備40億元。除少部分二線城市以外,大部分二線城市的中期規劃控制在5~6條線。也就是每年準備100億元。考慮到地鐵本身也有一定的收入,比如車票,廣告和商業運營收入,假設能夠彌補40%左右。也就是短期內財政純補貼,大約需要一年24億,中期需要60億。政府的收入來自於4個方面,也就是稅費利債,具體來說就是稅收收入,費用收入,國企上交利潤,債務融資收入。在這其中,稅收收入和土地出讓金收入,實際上是地方政府目前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債務融資,現在已經受到了嚴格控制,可以預見在將來只會壓縮規模,而不會允許地方政府隨意擴張,因此想通過這種方式,籌集資金,難度是非常大的。由於稅收和土地出讓金都要將相當一部分繳納中央政府,所以分析地方政府真正可用財力更有價值一些。在短期內,承擔每年24億元的地鐵補貼,也就意味著必定要將這個數額的所佔的比例控制在較低水準。以3%為例,每年地方政府可用財力應該在800億以上。從長期來看,要達到2000億。達到800億標準的中國城市,目前大概只有20個左右,達到2000億的,大概只有7個城市。以較低標準來看,中國只有20個城市有資格修建地鐵。同時大約有10個左右的城市,有資格預備籌建地鐵。但實際情況是中國已經有35個城市開通地鐵,正在修建的城市也達到了10多個,大約在三年以後,中國修建地鐵的城市將達到50個以上。以上述的財務標準來看,現在修建門檻確實偏低,有大量不適合修建地鐵的城市,也拿到了這個資格,後續的財政負擔將極其巨大。

最後,就是所謂的地鐵帶來的長期效應的辯證思考。地鐵本身有彙集人流擴展城市半徑的功能,但這個前提條件有兩個,第一是城市人口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數量,第二,這些城市人口要有比較好的消費能力,這樣才能使得沿線的房地產和商業迅速發展起來。否則地鐵本身的價值是非常有限的,所帶來的提升效應,遠不如地鐵本身的投入。中國人口目前有兩個重要趨勢,一個是老齡化,另外一個是高度向大城市集中。這兩個趨勢對於很多中小城市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對於中等城市來說,如果不能完成升格,實際上就會被迅速邊緣化。這個歷史經驗教訓可以參考日本。日本在上世紀後期經濟出現困頓之後,政府採用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式進行擴張。在很多城市都修建了軌道交通,但是由於日本人口進入嚴重老齡化,除了東京和東京周邊地區以外,其他地區的基礎設施包括地鐵,都出現了嚴重的閒置,地價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一落千丈。商業除了少部分地區以外,絕大部分地區一片蕭條。這就說明地鐵所帶來的地價提升效應,是要和宏觀經濟相一致的情況下才能發生,否則的話,沒有任何意義。

現在的地鐵申報標準,其實門檻太低了一些。也就是所謂的GDP總量達到3000,財政收入超過300億,人口達到300萬。我覺得目前採用的口徑是以整個地級市轄區作為標準來評估的,導致門檻偏低。如果將這個門檻設置為主城區,那麼就相對來說更合理。


用戶4325101516


支持建設地鐵!長春市的地鐵建設1、2號線建設就是很成功的!給百姓出行帶來了快捷方便!同時也給城市發展振興提供了動力和保障。城市的發展振興必須要有前瞻性,長春的軌道交通就是個樣板。


北風吹5848


地鐵的建成確實提升了城市的活力,也為城市的交通出行提供了方便又快捷,環保又安全的通行方式。

地鐵建成確實能緩解交通擁堵的壓力,但在當前大中城市爭先的加入到建地鐵的行列,即不顧城市常住人口不足伍佰萬,又不顧本市的經濟實力,可能等建成通車時,日客均流量也達不到百萬的,確實沒有必要。

特別是在建地鐵計劃是五條線,但等開工就批准兩條線,可想而知,這樣的地鐵即使通車,也不知能起到多大作用,我們擬目以待。


丫丫恰恰


去看看貴陽市地鐵,除上下班時段有人,平時很少人,冷冷清清,晚上好害怕的感覺,哎!


456285097308


建設地鐵是緩解道路擁擠和保障上班族的準時到達目的地!

現在省級城市和二級城市,基本上都在修建地鐵,既然能得到這種級別的城市,都是根據人口密度和GDp經濟總量劃分和評估的,所以既有這個需要也有這個必要。

辦任何事情和建設大的項目,都不能光看眼前利益盈虧,而要有遠見設想,不能說地鐵每天不足百萬人流量,建地鐵就是浪費和虧損,持這種觀念的人,屬於鼠目寸光而已。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省級和二級城市必須緊跟形勢的發展,道路交通是國民的重中之重,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不能因為道路不暢,而把時間白白的浪費在堵車的路上,所以,建地鐵是在適應新的形勢,為促進生產效率和國民出行,帶來很大的方便!

老百姓非常擁護和贊成!政府也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很值得讚頌的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