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設計可以帶成年人的電動車?

添添12345


很高興為您解答。

這個問題目前還是要遵循國家相關規定,電動車目前大部分是不允許乘坐成年人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55條第3條規定,成年人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在城市區道路上可以載一名12週歲以下未成年人,在其他道路上載人不超過一人。

這是目前國家出的規定,因為電動自行車都是比較輕便,座位比較低,更多是一個座的,相對來說載一個小孩更安全些,更何況現在國家規定電動車要上牌,考取電動車駕駛證,所以電動車的規範有了標準審核,一些踏板電動車就沒辦法上路了,更別說載人了,所以具體還是要看以後國家如何規定,說不定以後電動車普及了,載人也就沒問題了。

我相信這個很快就能實現,因為電動車有了嚴格的把控和規範,以後電車肯定越來越多,所以說在等等,現在已經有生產的大型電摩,但是具體能不能上路還要等一等,這個肯定是能載成年人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記得(點,贊,關,注,轉,發)





王圖圖的快樂源泉


為什麼不設計可以帶成年人的電動車?電動自行車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執行,只能載12歲的小孩。但是大多數地方還是繼續載著大人來來往往,只要不違規,沒有多大的限制。

這就是有些地方,把一些規定限制的太嚴,原先的自行車都可以載成人,卻把電動自行車限制的這麼嚴格,最好制定一些切合民工凸顯需求的有利限定。不是盡考慮安全問題,而是存在著更好管理。




1、前身自行車的歷史和電動車的改變,哪一種都是對民眾的最大貢獻


自行車的歷史從我們孩時起就已經是最喜歡代步工具,也是最喜歡騎行的物件。承載了幾代人的心願,也為大家帶來了出行方便,人們都是很感激它,也是依依不可捨去。


自行車的使用不只是一個人在騎行,更多的時候都是要載著一個人,兩個人都在使用,它的是結實耐用人們的生活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現在,人們都不會輕易把它捨棄,有些家庭還是繼續停留著,有些自行車在使用。


電動車的發展是從自行車時代改變而來的,這就是社會的進步,也是人們生活的需求,沒有什麼的東西,是不隨著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其它的科技時代變遷而產生的產物。來更大的滿足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其它貨運的需求。


電動車的使用,已經承載了10多年對人們的更加便利和適應性,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會明白,尤其是一個家庭你有一輛或者兩輛車可以解決多人的出行方便。

並不是說,每個家庭都能買得起和經營的起小汽車,對於出行,電動車又對人們極大的滿足一些,方便便利而且省力的代步工具。時代的產物電動車就極奇滿足了一些普通老百姓出行的需求,託載家人和運物,或是他們最便捷的出行實際需求。

然而現時期的多用途使命受到了一些地方限制,讓很多民眾感到不切實際,然而也更加限制了生活的便利性。


2、電動車從市場出現到現在的時運,一直都設置有載人運貨工具


製造生產從開始設計就考慮到人們要託載行人和運送貨物的一些生活需求。它延續著自行車的使用使命和便利性,一些規定是要有一定的限制性,但是限制性不能太苛刻,相對性的制定一些有利於民的規定是大家受歡迎的。

首先要考慮到人們生活出行需求和一些實用的實際應用。考慮到安全和管理,這這是規定的一部分,不能代表全部需求,需求點而在人們的使用和消費。如果一個產品消失了使用的價值,人們還去購買嗎?這個產業還能欣欣向榮嗎?



總而言之,電動車從出現在人們生活使用中就已經設計和製造一些拓展行人和運送貨物的設備關注,人們在使用中更加加大了它的使用價值。規章制度只能建立在生活中,存在著一些詬病,危害大的方面有所限制。不能是把一些產物和人們生活需求使用的工具限制的太死,沒有真正能展現這個產物的實際使用價值。這樣對這種產業會帶來一定的限制,也會限制它的健康有序的發展。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個贊,關注我,對我最大的支持。


多斌修車


電動車和摩托車的設計不同,從車架到發動機都是兩碼事,別看外殼好像差不多,實際相差十萬八千里,車殼只是為了節省投入套用了摩托車外殼而已,市售電動車電機功率大都在400W,摺合下來合等於0.6匹不到,摩托車125CC功率將近14匹,就是輕便摩托亦要達到4匹以上,因此摩托車動力強,機動性好,電動車要達到如此水平,在當前使用鉛電池情況下是達不到的,就是做到了,價格可能亦會很高的!


松柏713


設計了。就等於你可以少買一輛。



京郊市井


專家說,只能夠買汽車,不能買摩托車和電動車,第一,不安全,不能帶人,中國平均汽車擁有量不到55%,現在中國汽車🚗擁有量剛剛18%,第二,美國和其它發達國家汽車的擁有55%和88%呀,第三,我要禁止摩托車和電動車的發展,更多,更好發展我們國家的汽車工業。


手機用戶50087758681


其實應該修法,不光電動車不能帶成人,藍牌摩托也是不能帶成人的。順便說一下黃牌摩托不能帶16週歲一下的小盆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核實一下看掛藍牌的摩托有多少是70CC以下的,99%都125CC及以上。哪為啥掛藍牌,還不是各種限行害的,黃牌照實在太貴了。在不限行的省份能看到藍牌摩托麼?一水黃牌摩托。說白了就是各種限行+法律法規已經更不上套了,還在死命限制廣大群眾手腳。再說下非機動車,當初助動車也算非機動車隨隨便便可以跑到40公里加油還方便,後來非說有汙染改成燒氣的LPG但性質還是助動車。現在到電動車了硬劃到自行車範圍了限速25公里,憑什麼不可以說是電力助動車速度限制到40公里左右。都是磚家拍腦袋想出來的,他又不開電動車有啥權利定法規。


琪琪355B1GCB


電動交通工具是未來的趨勢,可以很好的解決很多的社會問題,比如國家人口老齡化矛盾,減少公共交通運力的不足,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增強出行效率,能源補充的便捷等等。

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汽車作為社會發展中的新生產物,使遠行由奢侈品成為大眾化的普通用品,按說是可以立法立項使之合法化的,但在現有的交通情況而言,無法滿足新開一條電動車車道的條件,加之電動車速度較隨意,時快時慢還喜歡穿行,而且大眾化的基礎就是數量龐大,使矛盾大到無法用現有條件改善或解決。另外電動車面向的是普通百姓,對速度與載重要求有限,產生的後果較小,只能做出犧牲進行限制了。

就非機動車帶人,自有交通法規以來,就從來沒被允許過。由於一直不怎麼管,造成現在約定成俗的就認為是理所當然了。一直去別人家地裡偷桃沒人管,有一天人家圍個柵欄不讓偷了,就一幫子人出來喊冤,不讓偷為什麼要種桃?偷挑的都是小老百姓,不偷桃怎麼養家?還規定每小時只能偷25只,只能偷55公斤,還必須穿著腳蹬子才能偷,專家都是不偷挑的,不偷桃的管偷桃的沒人性,外行管內行。

非機動車本身就是定位在以個人出行為目的的,是交通工具而不是運輸工具,確有需要的可以重新選擇交通工具並遵守相應規定。並不存在有路為什麼不讓騎,能買為什麼不讓用的說法,這是悖論。上路遵規,行車有證,這是國家對道路使用限定的條件。

遵守規則不應成為矛盾的焦點,規則是否合理才是問題的關鍵。能合法帶成年人的是電動汽車,我們應正當的提出訴求,使規則更合理才是符合所有人利益的。


夢景仙


電摩對汽車特親?時不時親在一坨,扒也扒不開?我們所見摩托車自行車農用三輪機動車,人力三輪車很多不理紅燈!直接硬衝!行人見綠過斑馬線必須前後左右掃視一遍,很怕被撞上。紅燈只對汽車和行人管用?


青山寨777


載成年人的電瓶車有呀——☞60V☜!國家政策說超標車不許上路呀!😊😊😊


寶寶虎5


新能源快訊,分享電動車行業最新資訊,電動車保養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電動車能不能帶人並不是設計的問題,而是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目前市場上的電動車都可以坐下2-3個人,只是相關規定不允許!

什麼車型可以帶什麼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55條第3款規定“摩托車後座不得乘坐未滿12週歲的未成年人,輕便摩托車不得載人”,而根據電動自行車新國標以及輕便電摩和電摩標準的規定各類車型是否可載人如下:

符合新國標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可以載一名12歲以下的兒童(部分地區不允許);

符合電摩標準的輕便電動摩托車不可以載人;

符合電摩標準的電動摩托車可以載一名成年人;

為什麼電動車不讓載人?

不讓載人主要還是處於安全的考慮,因為電動車本身的安全性就不高,如果再載一個人那安全性就更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