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遊”為槓桿,驅動資源型城市轉型——以榆林為例

以“+旅遊”為槓桿,驅動資源型城市轉型——以榆林為例

旅遊業的綜合帶動作用,源於其關聯度大、融合度高、跨界性強的特點,這種跨界和融合體現在“旅遊+”和“+旅遊”兩個層面,其核心都是旅遊與其他產業的相融發展。全域旅遊時代,各地在產業融合的方式上,是“旅遊+”路徑還是“+旅遊”路徑,還存在一定的誤區。

“旅遊+”是站在旅遊的角度來思考產業融合,是以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融合力及催化作用為前提,以為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遊平臺,體現的是旅遊業尋求與其他產業相融發展的被動融合。

“+旅遊”則更強調經濟社會各要素與旅遊業的全面融合,是各要素在滿足原來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從旅遊便利化的角度,把旅遊元素納入進去,進行“旅遊化”改造。旅遊不是技術,更不是生產力,是一種消費現象,是一個以旅遊消費為核心的配置性產業。用旅遊業來整合經濟社會資源,旅遊業的行業能量還是極其微弱的。因此,在全域旅遊背景下,如果仍以“旅遊+”來發展全域旅遊,那麼還是小旅遊發展模式。“+旅遊”是調動整合了全社會力量的大旅遊發展模式,可以真正推動我國旅遊產業由“小旅遊”向“大旅遊”轉型。



以“+旅遊”為槓桿,驅動資源型城市轉型——以榆林為例

榆林市是享譽中外的能源大市,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文化底蘊深厚,自然奇觀匯聚。雖坐擁世界級的旅遊資源,但旅遊業剛剛起步;雖是能源大市,卻屬“經濟發展較快的落後地區”,榆林經濟經過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但產業結構單一、市場主體活力不強、南北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大、生態脆弱、環保欠賬等問題逐漸暴露,目前進入轉型升級的攻堅期,亟待激活發展新動能。旅遊產業具有“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綜合作用,可改善地方軟硬環境,築巢引鳳、招大引強,帶動投資發展,因此被諸多資源型城市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的首選接續產業。作為能源新都的榆林,新常態下更需主動發揮旅遊業強拉動、廣輻射的綜合效應,超前謀劃,借旅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榆林如何以“+旅遊”的方式,驅動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

一、管理+旅遊,頂層設計全新支撐 :

1、“市長”+旅遊,為旅遊業保駕護航

旅遊產業的新定位是旅遊發展的頂層環節。為擺脫發展困境,榆林市委市政府做出“以文化旅遊產業為引領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引領和支撐榆林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首次將旅遊發展上升為“一把手工程”和“首位工程”。並通過市委書記召開旅遊大會、市長當導遊等示範活動,以及政策出臺、營銷宣傳上的重大支持,營造旅遊發展的良好環境。充分的領導重視、有力的政策推動、親力親為的示範,全面為榆林旅遊保駕護航。

2、部門+旅遊,實現旅遊的齊抓共管

在各地旅遊建設中,大多存在政府部門“各司其職”的局面。但旅遊業是綜合性產業,需交通、水利、農業、工商等各個部門共同參與。在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各部門對旅遊的協同共建,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相關部門要把發展旅遊產業擺在重要位置,‘一把手’要親力親為”,並出臺各部門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意見。要真正實現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新局面,

榆林還應建立跨部門聯席工作機制,將旅遊任務分配至主要領導、市直部門的工作職責中,納入政績考核,以“部門+旅遊”推動部門工作的旅遊化。

如,交通+旅遊,通過道路的旅遊化改造、開展“服務區革命”,為自駕旅遊提供完善的服務配套;生態環境+旅遊,以“景城同建、主客共享”理念,在生態環境治理上精心打造每一處顏值細胞單元,為遊客營造養眼養心的美麗環境;住建+旅遊,可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旅遊,搭建智慧服務平臺,讓人們“一部手機遊榆林”,可升級一批歷史文化街、商業休閒街、主題公共空間,構建優美城鄉形態、居遊共享的現代城市。

以“+旅遊”為槓桿,驅動資源型城市轉型——以榆林為例

二、產業+旅遊,動力升級全新造血:

通過一三互動、以旅興農,二三互送、以工助旅,強化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與旅遊的全過程、深度融合,讓特色產業為旅遊持續賦能,讓旅遊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三三互融,推動文、體、商、教與旅的全方面、嵌入式融合,開發旅遊新業態,豐富旅遊產品。

以“+旅遊”為槓桿,驅動資源型城市轉型——以榆林為例

產旅融合圖

1、農業+旅遊,讓陝北農特產品增值

以榆林紅花蕎麥、米脂小米、山地蘋果、紅棗、雜糧等特色農產品資源為基礎,以“+旅遊”為理念,強化農產品的文化創意設計,打造一批農旅商品品牌,提高農副產品的附加值,搭建農旅電商平臺,讓陝北土特產品走向全國。以農業生產、生活與生態為基礎,推進農業與泛旅遊要素的對接,創新養生養老、商務會議、農旅文創、戶外休閒、科普研學、原鄉度假等新型鄉村旅遊業態,帶動鄉村振興。

2、工業+旅遊,讓黑白空間開出彩色花

白色鹽,黑色煤,一白一黑,是榆林獨特的工業資源,通過“+旅遊”,打造榆林獨有的工旅品牌,讓灰暗的煤城可看可玩,帶動榆林傳統能源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重點依託神府煤田大量的礦坑、遺址遺蹟,開發旅遊新業態,引入娛樂IP,開展博物觀光、工業研學、地心穿越體驗、煤炭“迪士尼”娛樂

等新奇旅遊業態,以傳統工業的旅遊化設計將“枯燥無味”的採礦地變成“趣味橫生”的金寶盆。

以“+旅遊”為槓桿,驅動資源型城市轉型——以榆林為例

3、服務業+旅遊,讓煤城彰顯城市氣質

旅遊業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與服務業的每個行業息息相關。為推動旅遊創新升級,需加強文、體、商、教、旅等服務業內部的融合,以促進傳統服務業的升級與旅遊業態的更新。重點把握文旅融合新機遇,打造陝北民俗第一鄉、世界治沙史奇蹟、《東方紅》故鄉、《沁園春·雪》誕生地等榆林超級IP,大力發展文創商品,

加快發展影視娛樂、陝北民俗等文化演藝,舉辦黃河萬人自駕旅遊節、陝北榆林過大年等節慶,實施石峁華夏文化、統萬城匈奴文化國際化工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全面更新榆林形象。

以“+旅遊”為槓桿,驅動資源型城市轉型——以榆林為例

“+旅遊”戰略圖

總結:

“+旅遊”在頂層設計上,可讓一把手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的戰略地位,促進旅遊工作的全面滲透;在管理域上,可推進旅遊部門的借力發展、旅遊工作的齊抓共管;在產業域、空間域、要素域上,可整合全社會力量發展旅遊,實現全域發展一盤棋和全域旅遊便利化。


當前榆林旅遊業剛剛起步,旅遊的拉動力、融合力不足,只有通過“+旅遊”來借力,把旅遊一業的力量變成全市的力量,短期內才能成效,才能加速釋放旅遊業的綜合效應。“+旅遊”,是當前榆林發展旅遊業、助推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最佳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