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为大家 南通这对党员夫妻携手“抗疫”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隔离了许多本该相聚的人。南通有一对80后夫妻,除夕夜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年初一刚回到远方父母身边的夜晚,夫妻俩窃窃细语,难以入眠。

一墙之隔,刚刚做完手术没多久的老父亲拉着妻子的手紧紧不放,眼里满是对儿孙的不舍之情。每年这几天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相聚在一起,享受阖家欢乐的日子,他们期盼已久;但在国家危难面前,他们深知,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责任所在,因为这位老父亲也是一名党员。咚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小夫妻俩的对话,身体虚弱、步履蹒跚的老父亲在妻子的搀扶下出现在门口,那一句:“回去吧,我们没事,单位现在需要你们。回到一线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不要让我们担心。”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有他们挥手离去的背影。此刻,一个父亲的伟大,一个老党员的觉悟让小夫妻俩流下了敬佩的泪花。

特殊时期,回归岗位。小两口简单收拾行李,与父母道别,连夜回通,立刻奔赴到抗疫一线。

丈夫叫张凯,是一名高速上的党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深知高速服务区人员密集、流动性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更是防控难点。加之崇启大桥服务区又是江苏对接上海的“东大门”,有效地做好防疫管控工作,在这场战役中守住自己的“领土”,守好江苏的“大门”正是他最大的使命。此刻,他主动请示领导,放弃休假,身赴一线,至今未曾回过家。

舍小家为大家 南通这对党员夫妻携手“抗疫”

一到岗,张凯就立刻组织区内党员成立“党员先锋队”,发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引领作用,主动带头入铺进行宣传,通过悬挂条幅、张贴标语、视频音频滚动广播、分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全方位做好科学防疫宣贯,引导员工理性应对疫情;每天坚持对区内四十几名员工进行逐一体温测量,检查口罩、手套佩戴等自我防护装备;手把手教保洁员消毒液兑调比例、日均消杀频次,点对点明确消杀区域,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细节点,确保全过程落实全方位防疫;主动与餐厅商讨,改变原先快餐销售模式,采用一次性餐具外带食用,区内一人一桌食用等;对餐饮食材和超市销售的大众商品泡面、面包、矿泉水的储备量及采购渠道进行跟踪检查,及时掌握储备信息,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供应充足。全力做好打赢防疫“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思想准备、行动准备、物资准备。

舍小家为大家 南通这对党员夫妻携手“抗疫”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严峻,入苏车辆检查点也在服务区建立起来,必须做好检查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张凯从制定专用菜单、协调用餐数量、夜间姜汤供应等小细节入手,详细了解防控点人用餐口味,及时调整。每天晚上,待检查点夜班人员十一点换岗后,才回到自己的宿舍。夜深人静,他打开手机,孩子们发来的语音:“爸爸您辛苦了,要保护好自己,我们在家很听话......”深深感动了他,也让他忘却了一天的劳累。

舍小家为大家 南通这对党员夫妻携手“抗疫”

连日来,为了多储备防疫物资,在手套、口罩、酒精等防御用品紧缺和限购的情况下,他抱着“只要有希望,坚决不放弃”的信念,每天坚持电话两次、上门一次,截至目前,为单位共计采购口罩770只、手套300双,84消毒液20升;协助检查点共计检查车辆累计20769辆,检查人数39976人次。

舍小家为大家 南通这对党员夫妻携手“抗疫”

张凯的妻子陆静在社区工作,身材虽瘦小,能量却巨大,同丈夫一起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陆静作为百花村社区的党委副书记,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她为做好防控疫情工作冲在前面,给居民、经营户测量体温;给居民发放《致崇川居民的一封信》;用小喇叭提示居民做好防护措施……百花村社区截至目前共悬挂横幅40条,发放《致崇川居民的一封信》2518张,发放《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全民参与疫情防控十二项措施的通告》2314份,宣传展板12块。她还努力做好文字工作,积极宣传社区干部抗击病毒的典型事件,社区联防联控的重要举措,增强了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与病毒作斗争的决心,营造了众志成城抗击病毒的良好局面。

舍小家为大家 南通这对党员夫妻携手“抗疫”

楼道跑起来、小喇叭喊起来、显示屏滚起来、闲事管起来、微信刷起来、爱心口罩发起来、“快递小哥”做起来,在社区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陆静奔跑的身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充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亮丽风采。

舍小家为大家 南通这对党员夫妻携手“抗疫”

新春佳节,夫妻俩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难免疏忽了对父母、孩子的照顾。坚守在岗位上的丈夫已十来天未曾回过家,妻子晚上进家门看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时,心中愧疚不已。但是第二天早晨她又以最饱满的精神,继续投身到自己的岗位中,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安全而不懈努力。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战役中,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小夫妻,始终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舍小家为大家,约定等这场防疫战胜利后,再相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