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是不是趙匡胤導致了宋朝國富軍不強的局面?

開大火車


趙匡胤作為北宋開國之君,又是他的重文輕武猜疑打壓武將,才最終導致了宋朝國富軍不強,屢屢被遼、西夏、金所侵略,而最終滅亡。他有不可推卸之責,也是他的重大過失。


小龍女5505


北宋軍事不振是有多重因素造成的,這口鍋不能由宋太祖一人背。

一、宋太祖得國的方式對北宋形成重文輕武國策有重要影響

眾所周知,趙匡胤是通過兵變代周自立的,而且唐末以來武將割據自立的屢次上演,這使得即位後趙匡胤不得不想辦法抑制武將的權力。

他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一大批武將實權,大大強化中央集權。

但是宋太祖時期,天下還未平定,他很多時候還是依靠武將的。

二、宋太宗北伐失敗開始“抑武將、興文教”,重文輕武國策完全形成

宋代重文輕武國策完全成型於宋太宗時期。

宋太宗繼位後,滅北漢,出幽雲十六州外天下大定。後來他兩次北伐但是都以失敗告終,使得他開始思考治國方略。

天下基本一統,武將的地位自然下降,而且他的銳意北伐主動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努力失敗,在武功上再無進步空間,他自己開始轉向文治。

古代衡量一個帝王功績的就是文治武功。

在武功上,宋太宗滅北漢是大功一件,想進一步收復北伐卻是失敗,難以寸進。武功上他是無法和兄長趙匡胤平後蜀、滅南唐等相比的。

宋太宗是需要證明自己的,畢竟他的繼位方式是由爭議的,他只能在文治上下功夫,大開科舉,編修典籍。

重文輕武在他統治時期最終成型。

三、北宋有優越的“祖宗觀”,將“祖宗之制”神聖化、僵化而難以改革

由於北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宋朝人有著極為優越的本朝觀,認為本朝的一切都是好的,先帝的政策自然也是好的,將他們神聖化,變成不可更改的“祖宗之制”。

從宋仁宗時開始,太祖、太宗和真宗就被稱為“三聖”,史官編寫了大量的他們的“聖政”事蹟,後代都跟著他們的制度走,久而久之形成了因循苟安的政治風氣。

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喊出“三不足”,便有“祖宗不足法”,但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最終宋代還是在“法祖宗”的道路上走下去,難以改變早已侵入骨子裡的重文輕武的既定政策。

北宋總體上軍事不振,除了初期統治者的態度政策外,那些士大夫的影響也是重要的原因。因為一切政策都是統治者與士大夫共同制定的,龐大的士大夫集團最終也蛻變成政策的衛道者。


微史春秋


宋太祖趙匡胤導致了宋朝富而不強?!我分幾部分來說一下我的觀點。

第一點,亂世風雲撥迷霧。



在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前,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混亂的時代“五代十國”,那時候戰局混亂、民不聊生。在這個風雲莫測,草根上位的時代後期,出現了一個影響趙匡胤一生的人物,“雕青天子”郭威。


郭威何許人也?冷不丁一提,大家可能不知道,但說到“黃袍加身”大家肯定如雷貫耳。沒錯,“黃袍加身”乃是郭威首創,趙匡胤就是學的他,他可以說是趙匡胤的“師父”了。郭威是市井草根出身,靠著一身本事混到了後漢掌握兵權的大將軍,後來後漢皇帝覺得他權利太大,想要奪回兵權之時,毅然發動政變“黃袍加身”,排除阻礙、上位登基,建立了五代最後一個朝代周朝,史稱後周。

而這時的趙匡胤正在給郭威當小弟,郭威這一手“黃袍加身”當真是讓趙匡胤吃了一驚,嗯?!原來還有這種操作。全程參與和目睹了“師父”的上位史,老趙似乎發現了新大陸,這對他以後的政治軍事生涯有很大的啟發。

第二點,一朝兵變披黃袍。


後周可能註定是一個短命的朝代,短短十年就經歷了三代皇帝。到了第三代皇帝,年僅七歲的周恭帝上位之時。而這時的趙匡胤,已經靠著自己的才能逐漸掌握兵權、積聚了自己的實力。 胸懷大志的趙匡胤正在等待一個時機,可以結束紛爭、建功立業的時機。


如此,這個機會來了。公元960年,大年初一,為應對“遼國和北漢要攻打周國的傳聞”,朝廷急命趙匡胤帶兵前往邊境,趙匡胤在帶兵行軍至途中,在手下將士的擁護下,發動了那場歷史上著名的“陳橋驛兵變”。進而也學著他“師父”郭威,照樣來了一手“黃袍加身”,並順利返回京師登上皇位,結束了混亂的“五代十國”,建立了歷史上又一個,某種程度上大一統的政權宋朝!

第三點,把酒慶功釋兵權。


那麼建立宋朝之後,局勢穩定之後,擺在趙匡胤面前的一個問題是什麼?

沒錯,還是“黃袍加身”,這是老趙心裡的疙瘩。 老趙想了,我“師父”郭威“黃袍加身”當了皇帝,我也是如此,雖然我相信我這幫兄弟,可……萬一我那些手下的手下再給我那些手下披上黃袍(有點亂,請自行理清,冷漠臉),後果不堪設想啊。可是我又不想效仿前人,隨便找理由殺了我那些過命的弟兄,唉……有什麼兩全其美的方法?思來想去,老趙下定決心,不如請這幫老弟兄喝酒吧,酒桌上好說話啊。這不,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老趙把憋在心裡的苦衷委婉的告訴了眾弟兄。眾弟兄也是明白人,紛紛表態不敢造反。最終,老趙許給了眾兄弟榮華富貴,並在這“愉快”的氛圍裡解除了手下的兵權,嗯,咳咳,至少我們老趙是愉快的。

第四點,發展經濟強皇權。


為了發展經濟民生加強中央集權,趙匡胤建立很多新的有效制度。

其一、權利互相制約的制度。樞密院和三衙兩個部門分別掌管軍權和軍令,互相牽制制約,這樣就不會讓其中一方做大。

其二,兵力互相制約的政策。全國兵力分給中央和地方一人一半,而地方兵力又分散到各地,這樣地方想造反就很困難,中央軍想造反又有地方軍鉗制,有效預防了內部作亂。

其三,官兵定期換防的制度。全國官兵定期換防,防止在一個地方紮根,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圈子”,防止“做大做強”。

其四,鼓勵發展經濟的政策。為了發展經濟、鼓勵農業生產,趙匡胤減少了賦稅,並調取人才專門治理了經常氾濫的黃河,為百姓搞發展搞農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總結:在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來加強中央集權和發展經濟,更是把兵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國家穩定了,百姓安穩了,國家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而相對應的軍事實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這也導致周邊的幾個國家,對這個戰鬥力較弱但又肥的流油的獵物虎視眈眈。


歷史趣訪談


不是趙匡胤直接造成的,但他制定的制度是一部分的原因,後代的操作也是一部分的原因。宋朝總的方針是抑武崇文,經不斷的加強,使武將地位低下,民間尚文不尚武,根本不可能有優秀軍事人才。

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兵驕將悍,中央不能制強藩,藩鎮不能制驕兵,城頭變幻大王旗,兵脅將,將弒主,五代十國,一片混亂。宋有苦於此,視藩鎮、武將如臥榻之虎,採取一系列措施抑制武將、收回兵權是現實選擇。杯酒釋兵權,解除高級將領的威脅,再在地方進行分權,使其不能獨大。軍隊也是收歸中央,禁軍數量龐大。

宋朝先想到的是對武將的防範和打壓,以保皇位穩固,名將狄青蓋世之功,出將入相之位,也遭文官欺侮,後期飽受防範和猜忌,鬱鬱而終,由此而知,武將建功立業是不可能的,越有功越有理由被猜忌。

宋朝文臣武將地位之高低差別是不可想象的,有此為證:虞允文采石磯之戰,為使軍隊拼死作戰,情急之下說收武將為乾兒子,武將感激涕零,立馬打了雞血似的,以拼死殺敵為回報。


雁77


一個國家的開國之君的治國策略的確會影響國家命運,但如果此後能出現千古一帝(如,漢武帝)改變也不是沒可能可惜宋朝沒有自太祖開國一代比一代文弱!

自杯酒釋兵權以來雖說忠君愛國理念深入人心但唐末以來內鬥不斷,誰都知道實力才是王道,所以太祖開始全力打造一個文官為核心的統治集團(曾有人諫言一百個文人貪汙也比不上一個武將造反給國家的傷害大)。

第一,擴大科舉規模,完善科舉制度,採取糊名制,文官制度宋朝時達到巔峰。

第二,改革軍事制度,改為過去有軍人鎮守的邊疆該為文官鎮守,實行三年一輪換,延續至今。

第三,收縮個地方權利,加強中央集權,

趙匡胤通過一系列改革打造出來一個緊密的文官體系但影響也逐漸顯露

太祖之後文官集團逐漸把持軍政大權,軍事力量也越來越弱,經濟實力空前發展,文官不喜歡打仗,武將受制於文官,軍事無法有效發揮,遇到遼,金,蒙這些軍事集團結果可想而知!




外太空的首富


當然不能這麼說。

趙匡胤趙匡義兄弟倆搞政變奪得天下之後,怕別人也有樣學樣,就改革了。

趙匡胤在制度上把宰相權力一分為三,宰相管行政、三司管錢糧,樞密院管軍隊,皇帝居中總攬。具體到軍權上,又搞了不少措施:

  • 調兵權和統兵權分離;

  • 兵將分離(將不知兵、並不知將);

  • 內外相維(中央與地方軍力平衡)。

這個目的是防止武將造反、防止形成權臣。這個目的基本實現了,但是後果是軍事效率和效能大幅降低。

到趙匡義繼位後,兩次伐遼失敗,心灰意冷,恰好發生了規模浩大的李順王小波起義,於是趙匡義就把工作重點轉向內部,於是“守內虛外”形成了。也就是說,對外部敵人消極防禦,對內部臣子和百姓要嚴防死守。

除此之外,趙匡義還擔心臨時指派帶兵出征的將軍造反,怎麼辦?就又搞了一個“將從中御”。什麼意思?就是:趙匡義畫好了作戰的行軍佈陣圖紙,帶兵出征的將軍照著圖排兵佈陣,不得按照自己的意思來。照著陣圖做,敗了也問題不大;不照陣圖做,勝了也得到皇帝面前請罪。戰爭是最講究臨時發揮的,這種遙控將領的陣圖,怎麼能貼合戰場實際呢?前線還怎麼能打勝仗呢?

好了,趙匡胤和趙匡義倆位把幾乎所有的模式都畫好了。後世的子孫又膽小怕事:那行了,咱們什麼事都按“祖制”辦吧。就這樣,從宋真宗開始、宋仁宗鞏固,宋朝的正式制度和所謂“祖制”就這麼確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兩位開國皇帝能力和權威都在,軍事上這麼做也還可以,後面的皇帝可就不行嘍。他們都是在深宮中長大,哪裡懂得現實社會?更不用說軍事了。這種情況下再搞“將從中御”,結果可想而知啊。比如對西夏,那敗得慘不忍睹啊。

宋朝後續皇帝的戰鬥意志也是極差的。比如1004年遼國來攻,宋真宗一聽說遼軍來了,就想棄都城逃跑,後來在寇準鼓勵之下硬著頭皮打了一仗,最後籤成了賠款的澶淵之盟。後面還有宋徽宗、宋高宗,一個個都是懼戰逃跑的能手。

至此可以給出結論:

趙匡胤的制度設計是為了防止權臣和軍閥篡權,趙匡義進一步把國力使用方向和軍人的主動權給扼殺了,而後續趙宋皇帝則墨守他倆定的成規,這些綜合到一起,才導致了宋朝國富軍不強的局面。

如果給分割責任比例的話,趙匡胤佔30%、趙匡義佔40%、後續皇帝佔30%。

正是趙匡義的“守內虛外、將從中御”等原則,徹底把宋的國力鎖在內部、把將領的主觀能動性鎖死了,所以趙匡義的責任最大。

另外趙匡義的子孫們只知道墨守成規,不知進取,也是軍事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和趙匡胤有關係。

宋朝靠的就是兵變起家。所以對武將亂拳打死老師傅這一套是很防備的。

重文輕武就是國策了。

高官都是文臣做。武將地位普遍低下。

趙匡胤在這一點上,是有主觀意願的。

只是沒想到,最後造反的人確實防住了,但是外部敵人就撿便宜了。


中庸之道需修煉


漢人戰鬥力下降是從東漢開始的,不是北宋的問題。總有人覺得唐朝是漢人的天下,但事實上不是,唐朝的武功,是胡人造就的,而且一旦胡人不受控制,唐朝漢人根本無法鎮壓,結果是大半時期處於亂世,直至五代十國,反而是宋朝才是較純粹的漢人政權,卻撐了三百年。

最主要的原因是募兵制取代了傳統的徵兵制,秦和西漢初期軍隊的戰鬥力來源於此,此後逐漸過渡到募兵制,然後衰落。綜合看歷史上漢人受外族欺壓的情況,對方都是全民皆兵的,而他們的衰落,大多數也是因為漢化後蛻變為募兵佔多數。


TonyDeng


我認為是趙匡胤導致國富民不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作為宋朝的開國之君,也是後周時期的軍事將領,自然而然的知道軍事指揮權和國防的重要性。但是他這種重要性主要是體現在會不會被別人發生政變或者是兵變所推倒。基於這種考慮才會出現著名的杯酒釋兵權。二,隨著建國的伊始戰爭的結束,國內需要進行生產生活的恢復,用來減輕人民的徭役稅負,只有恢復經濟才能國家政權長久,也是對古代明君的學習。三,當時宋朝國內的矛盾不是戰爭的矛盾,而是對一種新文化新經濟的迫切需求的一種矛盾。所以致力於經濟的發展成了宋朝君主的主要側重點。四,還是對少數民族發展的忽視,造成了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的錯誤,要知道宋朝的經濟發展也帶動了邊疆地區的貿易,隨著宋朝的富庶,也讓少數民族的領導們過分眼紅,最終宋朝敗在了重文輕武國富民不強上了。在崖山海戰後滅國。


青春鼓手


是的、他是武將出身、黃袍加身篡位,怕下屬模仿他、所以軍隊不強、不重視武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