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不是赵匡胤导致了宋朝国富军不强的局面?

开大火车


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之君,又是他的重文轻武猜疑打压武将,才最终导致了宋朝国富军不强,屡屡被辽、西夏、金所侵略,而最终灭亡。他有不可推卸之责,也是他的重大过失。


小龙女5505


北宋军事不振是有多重因素造成的,这口锅不能由宋太祖一人背。

一、宋太祖得国的方式对北宋形成重文轻武国策有重要影响

众所周知,赵匡胤是通过兵变代周自立的,而且唐末以来武将割据自立的屡次上演,这使得即位后赵匡胤不得不想办法抑制武将的权力。

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一大批武将实权,大大强化中央集权。

但是宋太祖时期,天下还未平定,他很多时候还是依靠武将的。

二、宋太宗北伐失败开始“抑武将、兴文教”,重文轻武国策完全形成

宋代重文轻武国策完全成型于宋太宗时期。

宋太宗继位后,灭北汉,出幽云十六州外天下大定。后来他两次北伐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使得他开始思考治国方略。

天下基本一统,武将的地位自然下降,而且他的锐意北伐主动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努力失败,在武功上再无进步空间,他自己开始转向文治。

古代衡量一个帝王功绩的就是文治武功。

在武功上,宋太宗灭北汉是大功一件,想进一步收复北伐却是失败,难以寸进。武功上他是无法和兄长赵匡胤平后蜀、灭南唐等相比的。

宋太宗是需要证明自己的,毕竟他的继位方式是由争议的,他只能在文治上下功夫,大开科举,编修典籍。

重文轻武在他统治时期最终成型。

三、北宋有优越的“祖宗观”,将“祖宗之制”神圣化、僵化而难以改革

由于北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朝人有着极为优越的本朝观,认为本朝的一切都是好的,先帝的政策自然也是好的,将他们神圣化,变成不可更改的“祖宗之制”。

从宋仁宗时开始,太祖、太宗和真宗就被称为“三圣”,史官编写了大量的他们的“圣政”事迹,后代都跟着他们的制度走,久而久之形成了因循苟安的政治风气。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喊出“三不足”,便有“祖宗不足法”,但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最终宋代还是在“法祖宗”的道路上走下去,难以改变早已侵入骨子里的重文轻武的既定政策。

北宋总体上军事不振,除了初期统治者的态度政策外,那些士大夫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原因。因为一切政策都是统治者与士大夫共同制定的,庞大的士大夫集团最终也蜕变成政策的卫道者。


微史春秋


宋太祖赵匡胤导致了宋朝富而不强?!我分几部分来说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点,乱世风云拨迷雾。



在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五代十国”,那时候战局混乱、民不聊生。在这个风云莫测,草根上位的时代后期,出现了一个影响赵匡胤一生的人物,“雕青天子”郭威。


郭威何许人也?冷不丁一提,大家可能不知道,但说到“黄袍加身”大家肯定如雷贯耳。没错,“黄袍加身”乃是郭威首创,赵匡胤就是学的他,他可以说是赵匡胤的“师父”了。郭威是市井草根出身,靠着一身本事混到了后汉掌握兵权的大将军,后来后汉皇帝觉得他权利太大,想要夺回兵权之时,毅然发动政变“黄袍加身”,排除阻碍、上位登基,建立了五代最后一个朝代周朝,史称后周。

而这时的赵匡胤正在给郭威当小弟,郭威这一手“黄袍加身”当真是让赵匡胤吃了一惊,嗯?!原来还有这种操作。全程参与和目睹了“师父”的上位史,老赵似乎发现了新大陆,这对他以后的政治军事生涯有很大的启发。

第二点,一朝兵变披黄袍。


后周可能注定是一个短命的朝代,短短十年就经历了三代皇帝。到了第三代皇帝,年仅七岁的周恭帝上位之时。而这时的赵匡胤,已经靠着自己的才能逐渐掌握兵权、积聚了自己的实力。 胸怀大志的赵匡胤正在等待一个时机,可以结束纷争、建功立业的时机。


如此,这个机会来了。公元960年,大年初一,为应对“辽国和北汉要攻打周国的传闻”,朝廷急命赵匡胤带兵前往边境,赵匡胤在带兵行军至途中,在手下将士的拥护下,发动了那场历史上著名的“陈桥驿兵变”。进而也学着他“师父”郭威,照样来了一手“黄袍加身”,并顺利返回京师登上皇位,结束了混乱的“五代十国”,建立了历史上又一个,某种程度上大一统的政权宋朝!

第三点,把酒庆功释兵权。


那么建立宋朝之后,局势稳定之后,摆在赵匡胤面前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没错,还是“黄袍加身”,这是老赵心里的疙瘩。 老赵想了,我“师父”郭威“黄袍加身”当了皇帝,我也是如此,虽然我相信我这帮兄弟,可……万一我那些手下的手下再给我那些手下披上黄袍(有点乱,请自行理清,冷漠脸),后果不堪设想啊。可是我又不想效仿前人,随便找理由杀了我那些过命的弟兄,唉……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方法?思来想去,老赵下定决心,不如请这帮老弟兄喝酒吧,酒桌上好说话啊。这不,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赵把憋在心里的苦衷委婉的告诉了众弟兄。众弟兄也是明白人,纷纷表态不敢造反。最终,老赵许给了众兄弟荣华富贵,并在这“愉快”的氛围里解除了手下的兵权,嗯,咳咳,至少我们老赵是愉快的。

第四点,发展经济强皇权。


为了发展经济民生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建立很多新的有效制度。

其一、权利互相制约的制度。枢密院和三衙两个部门分别掌管军权和军令,互相牵制制约,这样就不会让其中一方做大。

其二,兵力互相制约的政策。全国兵力分给中央和地方一人一半,而地方兵力又分散到各地,这样地方想造反就很困难,中央军想造反又有地方军钳制,有效预防了内部作乱。

其三,官兵定期换防的制度。全国官兵定期换防,防止在一个地方扎根,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圈子”,防止“做大做强”。

其四,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为了发展经济、鼓励农业生产,赵匡胤减少了赋税,并调取人才专门治理了经常泛滥的黄河,为百姓搞发展搞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总结:在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更是把兵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国家稳定了,百姓安稳了,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相对应的军事实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也导致周边的几个国家,对这个战斗力较弱但又肥的流油的猎物虎视眈眈。


历史趣访谈


不是赵匡胤直接造成的,但他制定的制度是一部分的原因,后代的操作也是一部分的原因。宋朝总的方针是抑武崇文,经不断的加强,使武将地位低下,民间尚文不尚武,根本不可能有优秀军事人才。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兵骄将悍,中央不能制强藩,藩镇不能制骄兵,城头变幻大王旗,兵胁将,将弑主,五代十国,一片混乱。宋有苦于此,视藩镇、武将如卧榻之虎,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武将、收回兵权是现实选择。杯酒释兵权,解除高级将领的威胁,再在地方进行分权,使其不能独大。军队也是收归中央,禁军数量庞大。

宋朝先想到的是对武将的防范和打压,以保皇位稳固,名将狄青盖世之功,出将入相之位,也遭文官欺侮,后期饱受防范和猜忌,郁郁而终,由此而知,武将建功立业是不可能的,越有功越有理由被猜忌。

宋朝文臣武将地位之高低差别是不可想象的,有此为证:虞允文采石矶之战,为使军队拼死作战,情急之下说收武将为干儿子,武将感激涕零,立马打了鸡血似的,以拼死杀敌为回报。


雁77


一个国家的开国之君的治国策略的确会影响国家命运,但如果此后能出现千古一帝(如,汉武帝)改变也不是没可能可惜宋朝没有自太祖开国一代比一代文弱!

自杯酒释兵权以来虽说忠君爱国理念深入人心但唐末以来内斗不断,谁都知道实力才是王道,所以太祖开始全力打造一个文官为核心的统治集团(曾有人谏言一百个文人贪污也比不上一个武将造反给国家的伤害大)。

第一,扩大科举规模,完善科举制度,采取糊名制,文官制度宋朝时达到巅峰。

第二,改革军事制度,改为过去有军人镇守的边疆该为文官镇守,实行三年一轮换,延续至今。

第三,收缩个地方权利,加强中央集权,

赵匡胤通过一系列改革打造出来一个紧密的文官体系但影响也逐渐显露

太祖之后文官集团逐渐把持军政大权,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弱,经济实力空前发展,文官不喜欢打仗,武将受制于文官,军事无法有效发挥,遇到辽,金,蒙这些军事集团结果可想而知!




外太空的首富


当然不能这么说。

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俩搞政变夺得天下之后,怕别人也有样学样,就改革了。

赵匡胤在制度上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宰相管行政、三司管钱粮,枢密院管军队,皇帝居中总揽。具体到军权上,又搞了不少措施:

  • 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

  • 兵将分离(将不知兵、并不知将);

  • 内外相维(中央与地方军力平衡)。

这个目的是防止武将造反、防止形成权臣。这个目的基本实现了,但是后果是军事效率和效能大幅降低。

到赵匡义继位后,两次伐辽失败,心灰意冷,恰好发生了规模浩大的李顺王小波起义,于是赵匡义就把工作重点转向内部,于是“守内虚外”形成了。也就是说,对外部敌人消极防御,对内部臣子和百姓要严防死守。

除此之外,赵匡义还担心临时指派带兵出征的将军造反,怎么办?就又搞了一个“将从中御”。什么意思?就是:赵匡义画好了作战的行军布阵图纸,带兵出征的将军照着图排兵布阵,不得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照着阵图做,败了也问题不大;不照阵图做,胜了也得到皇帝面前请罪。战争是最讲究临时发挥的,这种遥控将领的阵图,怎么能贴合战场实际呢?前线还怎么能打胜仗呢?

好了,赵匡胤和赵匡义俩位把几乎所有的模式都画好了。后世的子孙又胆小怕事:那行了,咱们什么事都按“祖制”办吧。就这样,从宋真宗开始、宋仁宗巩固,宋朝的正式制度和所谓“祖制”就这么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两位开国皇帝能力和权威都在,军事上这么做也还可以,后面的皇帝可就不行喽。他们都是在深宫中长大,哪里懂得现实社会?更不用说军事了。这种情况下再搞“将从中御”,结果可想而知啊。比如对西夏,那败得惨不忍睹啊。

宋朝后续皇帝的战斗意志也是极差的。比如1004年辽国来攻,宋真宗一听说辽军来了,就想弃都城逃跑,后来在寇准鼓励之下硬着头皮打了一仗,最后签成了赔款的澶渊之盟。后面还有宋徽宗、宋高宗,一个个都是惧战逃跑的能手。

至此可以给出结论:

赵匡胤的制度设计是为了防止权臣和军阀篡权,赵匡义进一步把国力使用方向和军人的主动权给扼杀了,而后续赵宋皇帝则墨守他俩定的成规,这些综合到一起,才导致了宋朝国富军不强的局面。

如果给分割责任比例的话,赵匡胤占30%、赵匡义占40%、后续皇帝占30%。

正是赵匡义的“守内虚外、将从中御”等原则,彻底把宋的国力锁在内部、把将领的主观能动性锁死了,所以赵匡义的责任最大。

另外赵匡义的子孙们只知道墨守成规,不知进取,也是军事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和赵匡胤有关系。

宋朝靠的就是兵变起家。所以对武将乱拳打死老师傅这一套是很防备的。

重文轻武就是国策了。

高官都是文臣做。武将地位普遍低下。

赵匡胤在这一点上,是有主观意愿的。

只是没想到,最后造反的人确实防住了,但是外部敌人就捡便宜了。


中庸之道需修炼


汉人战斗力下降是从东汉开始的,不是北宋的问题。总有人觉得唐朝是汉人的天下,但事实上不是,唐朝的武功,是胡人造就的,而且一旦胡人不受控制,唐朝汉人根本无法镇压,结果是大半时期处于乱世,直至五代十国,反而是宋朝才是较纯粹的汉人政权,却撑了三百年。

最主要的原因是募兵制取代了传统的征兵制,秦和西汉初期军队的战斗力来源于此,此后逐渐过渡到募兵制,然后衰落。综合看历史上汉人受外族欺压的情况,对方都是全民皆兵的,而他们的衰落,大多数也是因为汉化後蜕变为募兵占多数。


TonyDeng


我认为是赵匡胤导致国富民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作为宋朝的开国之君,也是后周时期的军事将领,自然而然的知道军事指挥权和国防的重要性。但是他这种重要性主要是体现在会不会被别人发生政变或者是兵变所推倒。基于这种考虑才会出现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二,随着建国的伊始战争的结束,国内需要进行生产生活的恢复,用来减轻人民的徭役税负,只有恢复经济才能国家政权长久,也是对古代明君的学习。三,当时宋朝国内的矛盾不是战争的矛盾,而是对一种新文化新经济的迫切需求的一种矛盾。所以致力于经济的发展成了宋朝君主的主要侧重点。四,还是对少数民族发展的忽视,造成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错误,要知道宋朝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边疆地区的贸易,随着宋朝的富庶,也让少数民族的领导们过分眼红,最终宋朝败在了重文轻武国富民不强上了。在崖山海战后灭国。


青春鼓手


是的、他是武将出身、黄袍加身篡位,怕下属模仿他、所以军队不强、不重视武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