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袁绍在曹操打徐州时候带兵攻打曹操老营能胜吗?

千山万水215610010


曹操东征刘备时,谋士田丰曾劝袁绍偷袭曹操的老巢,但是却遭到了袁绍的拒绝。理由也很荒唐:袁绍的小儿子生病了,他没心情偷袭曹操。田丰无奈道: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竟然被袁绍以小儿子生病拒绝了。实在是可惜!

那么曹操为什么在官渡前敢东征刘备,而不怕袁绍来袭偷袭?因为他看透了袁绍的性格:做起事来犹豫豫。

曹操决意攻打刘备,是在建安五年的正月。屯兵在小沛的刘备刘备得知曹操来袭望风而逃,而驻扎在下邳的关羽战败后投降。曹操大获全胜,随后便迅速返回官渡。曹操前后用时不到十几天就击败了刘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1)刘备本身就不会用兵;(2)曹操亲自率兵,刘备准备不足;(3)刘备刚刚占领徐州,还没有积累更多的军事实力,所以一触即溃。

我们再来看看袁绍,他的根据地是在河北的邺城,如果他要偷袭许昌,大军需要渡过黄河。过河之后,距离许昌还有几百里地。

按照古代的行军速度,没有个十天半月是不可能走完的。所以,如果要想偷袭曹操的老巢许昌,只能派轻骑兵快速前进,影视剧中所说的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其实就是神话了《三国》。

我们现在是要偷袭曹操的老巢,如果只派少量的轻骑兵根本无济于事,因为曹操一生用兵都及其看重自己的后方,所以许昌也有大量的兵力驻扎。

官渡之战曹操确实是以少胜多,但是他是相对袁绍而言。对于征伐刘备,曹操根本不要太多兵力。所以曹操的大本营许昌肯定会有重兵把守。<strong>

曹操之所以亲自东征刘备,原因在于他料定这肯定花不了多长时间,而袁绍也同样明白这一道理,所以他才对田丰的建议置之不理。至于影视剧中所说的,更多地是事后的附会以及成王败寇后的刻意扭曲罢了。


公元前


袁绍如果在曹操打徐州的时候偷袭曹操兖州大本营是有机会成功的,当时曹操带着精兵强将主要兵力都来打徐州了。当时曹操是借着报杀父之仇名义讨打徐州陶谦,而且出发前已经派人送书给各路诸侯。明摆着就是说谁要是帮陶谦,就是与我曹操为敌,从表面上来讲,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打陶谦也是理所当然。并且陶谦是因为想结交曹操。得知曹操父亲路过徐州,派人护送并赠送金银钱财想巴结曹操却弄巧成拙,陶谦派出护送曹操父亲的手下见财起意杀害了曹操父亲。。。所以各诸侯打心里是看不起陶谦的这种行为,都明知曹操想吞并徐州的野心也不驰援,袁绍的谋士也建议他偷袭兖州,但这样也意味着袁绍跟曹操撕破脸皮,曹操必然会报复,所以袁绍他心里也在权衡利弊,可能他觉得为了陶谦不值得去得罪曹操这样一个强敌。但光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袁绍的实力远大于曹操,战争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袁绍如果布置得当肯定可以偷袭成功。但袁绍的性格外宽内忌刚愎自负没有远见卓识,缺乏决断错失了良机。这种性格也导致了他官渡之战败于曹操。


沐风视界


这是事后诸葛亮的观点。
曹操和袁绍本来是盟友,他们在对付袁术问题上是有共同利益的。

《三国志·袁绍传》注引献帝春秋曰:绍耻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太祖闻,而以大将军让于绍。

袁术是在建安四年才败死的,同年袁绍也才最终解决大敌幽州军阀公孙瓒。曹操东征刘备是建安五年正月的事,此时一方面双方还没有撕破脸,另一方面才刚刚解决心腹之患,需要时间重新调整部署。

另外袁绍反应其实不慢: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将自东征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昌豨叛为备,又攻破之。公还官渡,绍卒不出。
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

《三国志·武帝纪》

发动战略进攻是需要时间的,曹操正月攻刘备,袁绍军二月就攻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中间最多一个半月时间,要收到消息,商议决策、调兵行军,没法做得更快了。


真正鳄鱼不哭


若如此,则孟德危矣!东有玄德抵抗,南有景什虎视、江东伯符狼奔。加之董承内应,其势难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