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
无论怎样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绝对是优秀生。至于走上社会能不能成为精英,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
用户461552297253
说实话,能考上清华北大的,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笔者两个同班同学,一个考上清华,一个考了北大。清华的那个同学,一路读到博士,现在在某国有银行总部工作;北大的那个同学,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现在某省级传媒机构工作。
由于工作时间尚短,说他们是精英倒谈不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班级其他的同学,虽然考的学校不如他们,但是发展也不差,有在高校任职,有在国家部委,有的出了国,反正是各有千秋。
要知道,不仅学校重要,所学专业也很重要。清华北大的一些基础学科,出来的毕业生必须能坐冷板凳,一时半会想要出成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湖南的那个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张晓勇,先是在广东日化企业工作,后来回到长沙,辗转干起了保安工作,现在是某物业公司客服部主管;又比如人大的那个毕业生,档案学专业毕业,现在是一个农村家庭妇女。
名牌大学是一个金字招牌,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的路怎么走,那就要看自己的运气和造化了!
打虎拍蝇
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就算不是一个省市的“排头兵”,但至少也是一个村的高考状元。我们村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就目前而言,至少还有两个人考上清华大学。这两个人,是两兄弟,两人相隔五年分别考入清华大学。
一家双清华,这本是光宗耀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大喜事,但这户人家却发生了大变故:那位早几年考入清华的高材生在刚毕业几个月后就因为抑郁症跳楼了,从而结束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送的是自己曾以为傲的天之骄子,对于两个老人而言,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在那位仁兄跳楼之后的第二年,他的弟弟成为我们市的高考状元,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那一年,我们地区的行政部门给这位考入清华的高材生颁发了十多万的奖金。当然,后来才考入清华大学的那位高材生心理很健康,没有存在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之后,那位高材生考研读博一气呵成,博士毕业后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顶梁柱,据说现在他的年薪在百万以上。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读书完全有可能改变命运,考入清华北大更是扭转人生命运的绝佳时机。虽然我所说的那位比较早考入清华大学的同村学子只是个例,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考入清北的大学生,在智商上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在情商方面或者在心理素质方面就不一定都百分之百过关。我们聚焦学子优异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全,若存在短板,需进行行之有效的“校准”,才能让这些农村出身的高材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考入清北,相当于在人生的“牌局”中拿到了一手好牌,赢的概率比其他人要大得多。但如果因为自己拿到好牌后就“乱出牌”或者“乱丢牌”,那么再奢侈的“好牌”最终也会成为一种浪费,你觉得呢?
微雨润苗
我有个表姐,小时候品学兼优,1999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当时整个村子轰动了,因为是村里出的第一位北大学生,所以大家都去她家贺喜,觉得她以后肯定衣食无忧,甚至觉得北大毕业后,至少是县长级别。(原谅村里人的无知,当时真的觉得考上北大就会当大官)。
表姐的亲妹妹和我一起上初中,非常自豪地跟我说“我姐考上北大了,以后我们家就可以靠我姐了,以后我姐也能给我找工作呢”。我当时眼里艳羡地不行。
人家有姐姐可以依靠,我只能靠我自己了,北大考不上,也得努努力靠自己吧。后来我去北京读书,虽然不是北大也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
周末去考上北大的那位表姐“家”,一个有隔间的出租屋,我毕业的时候,表姐嫁给了表姐夫,一位清华的毕业生,两人加在一起一年一百多万。
在我们那个小乡村,一听说两口子能够挣一百万,就是“典型的精英”,然而,毕竟我也上大学了,我周围的同学在北京也差不多这个收入,我认为表姐就是普通高级白领,并不是什么精英,但是因为考上北大,过上了体面的生活。所以对于像我们一样的农村女孩子,改变命运的重中之重依然是学习。
当年因为想依靠姐姐帮她找工作的妹妹如今在老家找了一个老实男人,没有任何工作。
秘语相传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都有成功的,也都有失败的,我觉得不要标签化。
在清华北大毕业也一定有混的不好的,我们也不必拿出那样的例子,就说是由于出身农村等造成的这种片面的想法。一般的大学也会出金凤凰,比如马云和马化腾。
生活是你自己的,你想把生活变成什么样,它就反馈给你什么样。
第一个例子,城里也有稍微失败的例子
我身边一个同事的同学,家是我们这个地方省会城市的,父母呢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从小是成绩比较好的,高考也发挥的比较好,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已经毕业3年,在我看来目前属于啃老的存在。类似《都挺好》里的苏明哲啊,一直想出国,考了3年了,目标院校还是没有考上,也没有找工作,听说还要继续考。我是觉得如果这次再不成功,也许不用太那么和自己较劲了,考研是个好事,但是毕竟世界上不只那个学校,不比清华差太多就好,青春有限,不适合一直耽误。希望他能像苏明哲那么幸运吧。
第二个例子,也许算不上精英,至少生活富足、工作喜欢
我们村里的一个比我小的小辈,也是目前我们村里学校最好的一个。他高考发挥的并不太好,只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来考研考到了清华大学。在这里不仅学到了东西,还认识了现在的老婆。
两人在清华研究生毕业后,双双签了一个国防类研究型企业,刚毕业的时候工资也不算太高,两人加起来一个月5-6万元左右,家庭总收入一年60-70万元,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北京户口。毕业5年后在北京买了房,虽然房子不大,但至少有了一个栖息之所,比很多北漂还是要好很多的。
夫妻俩也没想追求什么大富大贵的生活,就喜欢那种搞搞研究的工作,也算得偿所愿。
第三个例子,总有人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我一个亲戚的孩子,2008年考取的北大,当时是我们市里的文科状元。
他家里就是普通的农村家庭,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在外打工,知道生活的不易,孩子也一直很争气,很顺利的考上北大,而且学了最热门的经济学。
因为想早点为家里减轻负担,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选择读研,更没有国外留学,直接选择了就业,去了上海的一家金融机构。工作非常努力,晋升的也很快,目前在一家企业做高管,年薪百万以上,找了一个上海的漂亮老婆。回老家的时候见过一次,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也很是幸福。
煮酒论高考
我就是其中一员,1998年考上的清华,当时全县有5个人考上清华了,是有史以来考上最多的。到目前在北京有妻子、有孩子、车子、有房子、有票子,把父母也接到北京生活了。找别人眼里也算人生赢家了吧。
目前自己有一个小公司,员工很少,不到10个人,但是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干了块15年了,每天都是6点多钟起床,无论周六日,还是元旦春节,已经养成习惯了。
我的那些大学同学,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毕竟高中的时候都是学霸,都认为自己能做出一番事业来。我属于一般的,目前做得好的,有一个已经是北京某区的副区长,还有一个已经是大学校长了,和他们比差很远。
观察人类
我从山沟沟里走出来,毕业后又回到山沟沟里教书。我们这里是安徽中部的丘陵地区,属大别山尾脉,人们世代种地,读书是跳出农门的主要途径。这些年来从我们这山沟沟里走出无数的大学生,其中就有两名清华大学生,这两只鸡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一直是我们当地人的佳话。
第一位
我初中的同班同学——张良方,来自我们这里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199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后来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系终身正教授。2013年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商评》杂志评为“2013年度世界最杰出青年创新专家”;2015年入选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会会士。
他也是“2016年度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榜单唯一华人教授,绝对的牛人一个,也是我们这里人的骄傲。
第二位
他是我们邻校校长的儿子,小时候就天赋异禀,20年前同样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清华大学,毕业后先在上海一家外企里打拼,他一直以高学历自居,现实之中却不受老板的待见,甚至还不及人家普通本科生受重视,在事业上可以说屡遭打击,后来又连续跳槽了好几家公司,结果事业上还是没有起色。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一时让他很难适应,两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连生活都难自理,后来经过治疗精神状况有所好转,现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家小型的私立幼儿园。一个清华高材生就这样泯然众也,令人扼腕叹息。
能进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人中龙凤,他们享有着别人无法享有的资源和机遇,其事业发展大概率顺风顺水。勿庸置疑平台对于人的发展是多么重要,但是清华北大也只是金字招牌,一手人生好牌交到你的手上,不好打一样会成烂牌。切记: 摆正自己的位置,脚踏实地地努力永远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如果你喜欢这篇回答,就随手关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将让我加倍努力。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请来评论区留言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考清华、北大难是全国人民公认的,而农村学生考清华、北大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农村学生上了清华、北大以后,大家都对他们寄予厚望,不敢说个个都成为了社会精英,但毕竟起点高了,以后的路走起来要平坦得多。
二、清华、北大毕业学生的去向。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计7058人(不含国际生和留学生),总体就业率为98.4%,其中本科生为3119人,就业率为98.3%,寻求深造的人数达到2365人,其中国内升学1552人,出国出境人员为813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81.9%,就业的只有16.4%,其中灵活就业的占11.4%。
三、农村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一般有一个比较好的将来。 因为有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读研,那么会有更高的平台,这部分学生的日子肯定会有一份好的职业,成为社会精英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本科直接到企业就业的,除去一些冷门专业,一般在企业也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无论是薪水还是职位都还不错。
当也不排除有个别毕业生过得不如意的,比如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晓勇,曾在广州某企业工作,2013年他来到湖南长沙一小区当保安,目前是某市场物管客户部主任。比如人民大学毕业的伍继红,1998年毕业前通过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但在面试环节遭淘汰,未能正常就业。毕业后,伍继红返回广东,打工并嫁人,几年即离婚。离婚后,伍继红因生活中系列打击,精神出现问题,辗转流落前夫家乡江西修水乡下,再嫁他人,生了六个小孩,生活都不能维持。
从农村考进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生活压力着实会很大,也可能成不了社会的精英,不过我们一起祝福他们,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大家身边考上北大、清华的朋友过得怎么样?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strong>
良心老师
之前看了一个视频,寒门难再出贵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曾经采访过首都的几届文理科状元,发现都是出奇的一致。他们的家庭出身都是非常好的,父母都是公务员或者是官员,他们在出生的时候含着金钥匙,而且身处首都又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可以说那些农村的孩子真的没法比。有个理科状元说,自己能取得状元那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自己的父母都是外交官,不只是在教育上给了自己的良好的条件,而且经常能有条件让自己出国开拓眼界,这些是农村孩子没法比的。所以寒门难再出贵子,是这么来的。
我身边就有一个清华的学生,当年高考的时候真的是穷尽自己一切,考上了一个好大学,本以为就一本万利了。但是人生任何时候都是起点,有些差距不是轻易可以被弥补的,就比如家境。
这个孩子毕业之后选择去了一个二线城市,虽说学历是不错,去了也能找个好工作。但是个人的婚姻问题就成了大事。很多当地人虽然也很看中他的学历,但是他家境很差,在这个城市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挣钱。房子没有,如果要买也要靠自己一点一滴去挣来。而有的学生可能没有名牌学校毕业,但是家里条件不错,一毕业就买了房。在现实面前,很多人都会妥协的。所以这个孩子工作了7、8年才勉强攒了点钱。但是当他正准备买房的时候,家里父母生病了。没有医保,所有费用只能自己来承担,所以这又让这个孩子失去了希望。
诚然,确实有的孩子通过学习改变了命运,但是改变不了自己的家境。所以真的想改变境地,还是需要更多地机遇和挑战。
大家周围有这样的学子吗?说说他的情况。
老王侦查记
在任何社会,精英都是少数群体,要想成为社会的精英,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有较高的智力水平,甚至有些时候可能还需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
现在的高考制度也不是之前的科举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寒门神话,也不大可能在现在发生。
人与人的起点本身就是不一样的,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界定成功。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就相当于被赛跑一样,比赛开始之前有的人就站在了50米开外,你在努力,别人也在努力,只要你与别人的差距没有越来越大,那么这样的努力就是值得的。
对于大部分农村学生来说,高考可能是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正是因为有了高考,农村孩子的人生才有了更多的可能;如果没有了高考,很多人可能会延续着父辈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和周围的年轻人一样选择外出务工,为了生计而整日劳碌奔波。
就拿自己所在的学校理科状元来说吧,这个学生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的身体又不太好,爷爷、奶奶年纪比较大,这名学生父亲去世的时候欠下了很多外债,不过还好,这名学生的学习比较刻苦,成绩非常优秀,高三时他去参加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但是由于知识面比较窄,在复试的过程中表现不是太好,没有获得任何加分,不过高考发挥的还算正常,他是2010年参加的高考,当时考了680多分,后来被清华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录取。
这名学生毕业以后,在上海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上班,目前的年薪大约是30万左右吧,虽然在上海这个工资水平并不算非常高,但是和那些考上普通院校的相比,已经非常不错了,和他周围的亲戚朋友的孩子相比,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之前看过一份调查,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了就业最困难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失业率达到了30.5%。
从这个角度来看,考上清北复交,并不能够保证农村的学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实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美梦,但是至少说可以让他们脱离社会的底层,实现阶层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