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总生病,而有的孩子却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呢?

溜达的大猫


宝妈时常存有这样的疑惑:孩子一生病就要往医院跑,有时候不输液孩子还好不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老生病呢?是不是医院里输液里面加了什么“激素”之类的药,让孩子隔断时间就要生一次病?这样的黑锅,医院可不敢背,也背不起。现在许多主流媒体都打出了“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口号,事实上,只要是正规的医疗机构,都一直在坚守着这条原则。许多家长们到了医院,大夫建议输液治疗,他们便搬出了这条理论来进行辩驳,可是您知道这条理论究竟是谁先提出来的呢?不是新闻媒体,而是世界卫生组织!因此,作为医务人员,孩子是否需要输液在临床上是有一个标尺的。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治疗呢?1、因感冒导致原有的疾病加重,出现并发症时需要输液治疗。2、孩子严重腹泻或高热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需要补液治疗。2、孩子胃肠不适、频繁呕吐而进食量少。如果没有输液指针而输液治疗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如果发现,会做出较为严厉的处罚,严重者关门停业整顿。试想那个医疗机构会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在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既然孩子生病不是输液导致的,那是什么原因呢?大多数的孩子生病与感染有关。感染是从哪里来的呢?饮食不洁、交叉传染都可导致孩子出现感染,而追本溯源,最关键的问题是孩子的免疫功能。如果孩子的免疫功能足够强大,那么面对这些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细菌、病毒,自然有应对的方法。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能够调动自身的免疫大军去消灭这些不怀好意的入侵者,而免疫应答迟缓的孩子,就需要外界的帮助了。通常给孩子接种疫苗就是一种提高孩子免疫力的方法。这就如同让一些模拟细菌或者病毒的友军来训练体内的免疫部队一般。通过与这些消减毒性的细菌或病毒与人体免疫部队的接触,使得人体免疫系统处于一个较为活跃的状态,发现一些疑似入侵者就及时行动起来,把这些害人精消灭在萌芽状态,自然孩子就不会病得往医院跑了。

祖国医学认为,孩子们如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是这个道理,这里的正气就是人体的免疫力,外邪就是指的一切导致罹患疾病的因素。临床上给孩子进行抚触按摩对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家长们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非常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咳嗽礼仪,注意到了这些生活细节,疾病自然会远离孩子们。蔬菜水果在日常饮食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西方不是有句谚语说:“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也就是说明膳食均衡的重要性。希望宝宝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儿科恩铭


我是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孩子出生时体重7斤,满月11斤,学龄前每次体检结果都是优良。此后,3年幼儿园,4年小学,他几乎满勤,在过去的7年里,他请病假的时间累计起来不超过3天。




为什么有的孩子总生病,而有的孩子却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呢?

我很肯定的说,原因在家长——

1.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生病。

孩子很单纯,一般不会出现心理、情绪方面的致病因素,即使心理出现问题,也多是身体不好造成的,所以健康的孩子一旦生病,第一个可能就是孩子的饮食出错了,或者孩子受凉了。要想尽快康复,首先要找到孩子患病的原因,再配合有效的治疗。

2. 老一辈的育儿误区,给孩子埋下了健康隐患。

有些老人说孩子有胎毒,一出生就给喝黄连水,生生把孩子娇弱的脾胃给喝伤了;

一些家长在孩子生病时,不去设法寻找患病的原因,只想到吃药、打针、输液,一次又一次,一个原本健康的孩子,也会被带得浑身是病。

身边不少这样的例子,家长关心则乱,孩子稍有个头疼脑热就往医院送,表面上,“药到病除”,实际上,抗生素破坏了孩子的免疫系统,有个朋友的孩子,今天也10岁,在频繁的药物侵蚀下,身体瘦弱,每每换季就要生病,感冒咳嗽不下重药也难全愈,而且一不小心就发展成肺炎,又要入院输液,如此反复,恶性循环。

3. 如何让孩子少生病,甚至不生病,下面说说我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想要孩子后天强,母亲一定要先健康


我妈说我可能是早产儿,她那时候月经不调,有时候2-3个月才来一次例假,所以她根本不确定怀孕的具体时间,在农村也没有产检,她每天照样上山下地,自己挑水洗衣……有一天,突然肚子疼,请了产婆来家里就生下了我,没人知道足不足月,我爸夸张地形容:“你刚出生时像只小猫一样,只比我一个手掌长不了多少,份量了不起也就三四斤”。

我从小体质较弱,也不爱运动,经常生病。

加上初出社会那几年,为了在岗位上拼出成绩,更上一层楼,经常加班加点,还报名进修深造。计划要孩子的时候,我的体重才83斤。


正因为深知身为母亲,自己的身体作为孕育孩子的土壤,如果不够优质,就会让孩子输在先天,所以我看了很多书,并且提前一年就开始调整自己——

1.我调整了工作岗位

放弃高薪高压的销售管理岗位,换成行政管理角色,让自己慢下来,让身心放松下来;


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而孕妇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多,如果经络不通,更会加重淤堵,不但会加重妊娠反应,还会造成全身浮肿,高血压等不适症状。最重要的是,孕妇经络淤堵严重,很容易造成羊水的混浊,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发育。”——摘自 马悦凌《父母是孩子最好和医生》

因为之前长期熬夜,也有贪凉的习惯,不注重饮食……我体内寒湿重,经络不通,脸上长痘,我知道,这些都是毒素在体内淤堵造成的。

为了给未来的宝宝创造清新的“生长环境”,我用参照马悦凌老师书中的“刮痧疗法”疏通经络、排出身体毒素。

坚持早睡早起,坚持跑步,亲自下厨,注重早餐,不吃冷饮,不喝饮料酒水,甚至即使在夏天,我都不喝凉开水,坚持喝温开水……

在我确认怀孕的那天,体重88斤,这是过去大半年坚持锻炼和科学饮食的成果。


3.孕期的情绪稳定、心情愉悦

产检时,医生说:“妈妈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悦,孕期孩子与妈妈同呼吸,共命运,妈妈有多好,你的孩子就有多好。”

我谨记医生的话,在后来家中出现变故的情况下,我也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吃好睡好,给孩子输送最健康的一切。


让孩子不生病的智慧

1. 妈妈的奶水和细心,就是宝宝最好的药

有人说:“吃母乳的孩子是不会生病的”。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口粮。据说母乳会根据宝宝所需要营养均衡配置,易于宝宝消化吸收。配方奶只能大致模仿母乳的营养组成,无法提供全部的活性酶、抗体、促生长因子等珍贵的成分。

母乳直接哺喂,不需要消毒,且温度适宜,这样就会减少病菌入侵。所以说吃母乳的宝宝六个月之内基本不生病。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要坚持母乳喂养。

2.体内寒湿是孩子健康的最大拦路虎

孩子是纯阳之体,不论什么季节,孩子的手脚都应该是温暖的。如果孩子的手脚总是凉的,说明身体内寒湿重。

中医认为,生冷之物直接伤害脾胃,孩子贪吃寒凉的食物,胃肠消化吸收的能力普遍较差,久而久之,营养不良、身体虚弱。

而造成寒湿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母亲的身体寒湿较重,怀孕前痛经的女性生的孩子普遍体寒。

母亲在怀孕期间吃了较多的寒凉食物。

孩子经常使用抗生素,经常输液。

……

马悦凌认为:“祛寒并不难,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身体的修复能力是非常强的,只要不继续贪凉,少吃冷饮,少吃寒凉属性的食物,多吃性平、性温、当季的新鲜食物,冬季尽量不吃水果,多运动,这样坚持半年,就能看到孩子身体的变化。”


3.孩子生病怎么办?

人吃五谷杂粮,总有生病的时候。

我的原则是,能食疗的坚决不吃药。

小孩子比较常见的就是受寒感冒,我通常是见到他频繁打喷嚏或是轻微流鼻涕症状时,就采取措施了——

生姜和艾草煮水给孩子泡澡,到微微出汗,立刻包起塞进被窝保暖,再喝一杯生姜红糖水,暖暖的睡一觉,基本上就能恢复。

我每天都会观察孩子的舌质、舌苔,判断孩子是热?是寒?还是虚?以此应对孩子的常见小状况。

比如,正常小儿的舌质湿润而呈现淡红色,舌质偏淡的多数是贫血,舌质发红代表内热大,舌体颜色正常而舌尖发红则意味着心火旺;舌边发红意味着肝火旺,舌边有牙齿印则说明身体虚、脾胃消化功能弱……


遇到病毒猖獗时期,不得已给孩子吃了西药,一旦病愈,立即给他做调理脾胃的药膳。


4.“半饥半饱桃花色,死吃猛涨菊花黄”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明代医书《万密斋》

父母爱子,很多家长往往要看到孩子吃得多,吃得饱,才觉得成就感满满,不知不觉把孩子喂成“小胖墩”,孰不知古人早有训:“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总结

想要孩子少生病,或不生病,需注意以下几点:

孕前调理好母体,给孩子一个好的先天条件;

有条件的话,坚持母乳喂养;

懂得识别“老人言”,跳过老一辈错误育儿经验的“坑”;

呵护好孩子的脾胃,远离寒凉、远离零食、不过度喂食伤了孩子的脾胃;

能食疗,绝不吃药;能吃药,绝不打针;能打针,绝不输液;

……

其实,漫漫育儿路,养育健康的孩子,很难寥寥数语说得清,欢迎补充!



愫说育儿


为什么有的孩子总生病,而有的孩子却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呢?这是跟大人有关还是跟孩子本身有关?

我认识的一个小男孩,3岁多了,用他姥姥的话说,孩子连一次药丸子都没吃过。据姥姥说,孩子妈妈在备孕期间,就特别注意,跟孩子爸爸都积极健身,科学备孕;妊娠期间,妈妈能做的都自己做,饮食均衡,生活习惯也很有规律, 孩子出生后 孩子妈妈每天给孩子做抚触,经常带孩子出来活动,孩子的饮食也一直都很讲究搭配。而在一岁后,除了是雾霾天,孩子基本每天都出来,小家伙黑黑壮壮的,看着身体就特别结实。可见孩子的体质跟先天和后天喂养护理有关。



排除先天遗传的一些不健康的体质,后天喂养特别重要,尤其是3岁前的孩子。我一姐们,她的孩子都四岁半了,体重才28斤,身高101厘米,跟同龄孩子明显偏小。因为她妈妈本身就比较挑食、偏食,孩子添加辅食时,饮食就很单一,所以孩子特别挑食,再加上后来零食也吃的多,孩子就更不吃饭了。孩子特别容易生病,每次换季她都得去医院,输液打针。

像我姐们的宝宝,也不是早产儿,出生时都正常。后来经常生病,跟后天的喂养护理有很大关系:

1.一生病,就去医院挂针,每次孩子一生病,她妈就特别紧张,为了快点好,输液打针觉得最快。其实宝宝正处在发育期,抵抗力系统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病菌感染致病,如果治疗时经常使用消炎药。药物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体内益生菌,进一步导致孩子自身抵抗力低下,令孩子更容易生病。

2.孩子挑食偏食严重,某些营养素缺乏,比如铁、锌等微量元素。平时爱吃零食,孩子爱喝饮料,不爱喝水,也让孩子的健康有隐患。

3.家里人特别紧张,所以每次给孩子穿的也比较多。因为孩子不爱吃家里的饭,经常买汉堡等食物,孩子常消化不良,形成了循环。

古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大多数宝宝生病都是肠胃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所以父母要科学喂养护理孩子,是宝宝少生病的第一步。

国高级育婴师,十年母婴护理经验,学前教育专业,多网络平台原创作者,青云奖获得者。关注母婴健康和1-10岁孩子的成长!同时也是二胎妈妈,育儿路上我们在一起!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银花育儿


我家小孩今年5岁半,四岁前平均每个月要得一次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曾经都是我们家的常客。但从四岁半开始,基本没有再去过医院,即使感冒,一两天就自动痊愈,不像之前必须挂水才行。因此,以我家小孩为例,我认为孩子是否经常生病,主要还是跟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主要强调三点:

1、避免太多精细的养育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我们给予他的可谓是最全方位地照顾,家里装了净水机、空气净化器、消毒柜、除螨机,从不在外面吃饭,出门都带口罩,一天拖三次地……

即便如此精细的照顾,小孩还是体弱多病。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小孩让外公外婆带回老家三个月,每天的生活在我们看来都很“糙”,小孩反而还长壮了,没得过一次感冒。

于是回来后,我们不再刻意去营造纯净无毒的环境,让小孩接触自然的生活,身体反而越来越好起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也再不断适应变强。

2、减少用药,尽量依靠自身免疫力

之前小孩一生病就是去医院,不吃药不打针,我和宝妈心里就不踏实。在我们在看,只要能快速让宝宝痊愈,吃多少药都愿意,医生都认识我们了。

后来,医生告诉我们,药用多了,病毒会产生抗药性,而且也不利于小孩自身免疫系统的成长。平时的普通感冒,并不需要用药,日常生活多注意,提高自身体质才是关键。

如今,我和宝妈在小孩生病时就淡定了许多,饮水、休息为主,特殊情况才对症用药,孩子的体质随着年龄地增长也好了很多。


3、运动和饮食是增强体质的关键

为了帮助我家小孩提高免疫力,我和宝妈分别为孩子制定了详细的运动和饮食计划。

运动方面:去年开始报了跆拳道班,每周两次课,每节课两个小时。每天饭后,带孩子到楼下花园散步或者骑车。

饮食方面:早上保证一杯酸奶,睡前一杯牛奶,每天至少一个水果,剩下就是日常的饭菜了,有肉有菜有汤。

这一年多来,我家小孩的身体明显强壮了很多,而且每天都活力十足。



总而言之,如果孩子总是生病,与其纠结是否天生体弱,还不如从生活方式和环境入手,帮他们变强。

孩子的健康成长要靠他们自己去适应、去变强,作为家长的我们,只要做好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就好,尽量避免越俎代庖。

我是铭儿爸爸,80后奶爸,以一个父亲的视角,每天与您分享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感谢您的点赞和转发,期待您的关注和交流~

铭儿爸育儿笔记


这个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有2个宝,我一个人带,基本很少生病,一年生病2-3次,这个可能有2个原因。

1.养娃的方式有关—糙养。给娃娃吃饱了,穿的衣服合季节,其他随便他怎么玩,脏不怕、累不怕。

2.如果生病了,不会马上带去看病,让娃娃自己先扛扛,实在不行吃药,再不行才带去看医生,但不会让娃娃打点滴。有一次娃儿高烧到39.8度,把我妈吓惨了,说一定要带去看医生,我给娃娃先物理退烧再配点药吃,再带去给医生瞧瞧,开了点药,反反复复烧了3天才好。其实每一次发烧都是锻炼提高娃儿抵抗力的好机会。小儿常见的感冒发烧、拉肚子、扁桃体发炎、手足口我家娃儿都经历过,去诊所做什么治疗一般是吃药,吃药不起作用就贴膏药,一般2、3天就能好。


天蓝1776


确实是这样,有的孩子经常生病,有的孩子偶尔生病。朋友家的孩子比我家孩子大了一岁多,我们两人都是顺产,并且都是母乳喂养,但是两个孩子的体质相差很大!

我家孩子一直很少生病,偶尔生病就是感冒或者积食,过上两三天自己就过去了。三岁后上幼儿园也是偶尔请假!

朋友家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孩子体质很差,生病后经常会输液,上幼儿园后孩子总是班里最早病倒的那批孩子,一到冬天经常性请假!

对比来看,孩子的体质和抚养人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女儿之所以身体体质比较好,和科学育儿是分不开的!

想要孩子从小有一个好的体质,可以给父母们一些建议:

1.最好坚持科学育儿。科学育儿就是遵守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比如孩子辅食是4-6个月添加,那么就不要过早去吃;宝宝一岁前不能吃盐,那么最好不要去吃盐。

2.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在孩子生命早期给孩子身体提供抵抗力,母乳喂养的孩子抵抗力相对会好一些。

3.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吃饭,每天保证1个小时户外活动,每天保证喝水量。

规律的生活会带给孩子安全感,身体的舒适感会让孩子远离疾病。一定要保证每天的喝水量,充足的水可以避免孩子上火,生病。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的液体量120-160mg/kg,1-3岁的液体量为100-140mg/ kg,可以根据孩子的体重来推算!

4.少吃零食,不挑食,营养均衡。想要身体好,一定要让孩子不挑食,少吃零食。

5.父母需要具备基本的医药知识,知道孩子日常生病怎样护理,尽量避免去输液!

孩子的抵抗力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所以想要孩子抵抗力好,就要从日常的生活细节中多注意!


豌豆妈妈育儿


拿我家附近几十个孩子对比,其中一个三岁多的孩子,保姆照顾,平时保姆也不怎么管,出去玩儿也随地小便,尿湿了裤子仍然穿着湿衣服跟着其他孩子乱跑,特别好养活。这孩子很少生病,长的也结实,很有劲儿,泼辣的很,打架时四五岁的孩子都打不过他。返观另一个孩子,四岁了,平时出去玩儿,父母总有一个人跟在他后边,跑也不行,跳也不行。这个孩子就特别爱生病,动不动就发烧,感冒。


为什么有的孩子爱生病,有的孩子生病少呢?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一、父母爱生病,孩子也爱生病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话:这孩子他爸,小时候就爱生病,随他爸了。父母小时候体质弱,孩子也会随父母。

建议:改变教养方式

比如,爷爷奶奶带大了爸爸,又带孩子,这时候教养方式就是相似的,如果爸爸爱生病,那就不要再按照从前的方式养育孩子了。



二、养的太精细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太强,吃穿用都全权包办,孩子无法独立,渐渐养成懒惰的性格,这样的孩子一般太娇气,容易生病。

建议:

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会孩子坚韧,有时候性格懦弱,就爱生病。

三、不爱运动的孩子

运动能强身健体,如果孩子不爱运动,整日里很安静,新陈代谢比较慢,体质跟不上,就容易生病。

建议:

加强户外运动,平日多晒太阳,补充阳光维生素。

四、不爱喝水的孩子

孩子们活动量比大人多,而水参与了人体的所有代谢的过程,水的地位很重要。

建议:

养成按时按点喝水的习惯,形成习惯后,孩子就会主动找水喝,父母在家帮助孩子养成喝水的习惯。

五、挑食或者吃的太饱的孩子

孩子挑食,容易缺乏微量元素,容易贫血,缺乏维生素、导致孩子反复感冒。吃的太饱,容易消化不良,使睡眠质量下降,久而久之就会引发疾病。

建议:

饮食上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让孩子自主进食,家长不要强行喂饭。


笋亦竹


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在于家长照顾情况的细心程度以及孩子的体质情况。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带两个孩子的经验,供大家参考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出,谢谢!

我是80后,二宝宝妈,两个孩子年龄相差一岁七个月。目前的现状是,完全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家中老人都在老家。

我家老大的体质不太好,小的时候,总是爱生病。这个,和我最开始的照顾有很大的关系。在家老大出生第三天的时候,列行日常检查的时候,发现孩子有黄疸,就直接抱去医院的儿科照蓝光,住了一周的院。这一周,小小的孩子,一天24个小时,自己睡在照蓝光的小箱子里面,脚上打着抗生素,把免疫力破坏了。

导致我家老大出院之后,不到一个月又发烧到40度。然后又陆陆续续的因为急性肠炎、疱疹性咽峡炎、感冒发烧之类的住院过几次。

总而言之,两岁之前,老大体质就是特别不好吧。现在回想起来,都怪我自己,当时老大黄疸值才17.8,完全不用去照蓝光的。哎,第一次当妈,啥都不懂,坑了孩子。

后来,我努力的给孩子增强免疫力,想着通过食疗和运动、晒太阳之类的给孩子好好补补。

通过这三年的努力,我家老大的体质确实变得很不错了。从三岁开始,到现在快六岁了,这中途虽然也有过小感冒,并且还发烧过一次,但从来没去过医院住院。我都是用食疗之类的给孩子治疗好。

通过我家老大的经历,我家老二我就不会再轻易给他使用抗生素之类的了。

我家老二出生的时候,同样也被查出新生儿黄疸,但这次,我不慌了,直接把老二抱回家,吃点栀子黄,让老二晒晒太阳,黄疸就消下去了,没打针,没住院。

老二现在四岁了,除了一次因先天性瘘管动手术住院了之外,再也没住过一次院,并且很少感冒之类的。

我的育儿心得总结:

1、能不用抗生素,就尽量别给孩子用抗生素,作为父母,必须要知道,是药三分毒的危害性,重视抗生素将会给孩子带来的副作用!

2、多让孩子晒晒太阳,多进行室外活动。最好的药,便是新鲜的空气。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千万别忽视室外活动对孩子的重要性。

3、一定要重视运动。有的家长怕孩子累着,不让孩子运动。有的家长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以至于含在嘴里怕化了,棒在手心怕摔了。其实,这种育儿方法,完全就是错误的。不经历过风雨的孩子,又怎能见彩虹呢?有的时候,孩子的磕磕碰碰,反倒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有利。适当地运动,对孩子的体能和生长发育,非常有好处的。

4、重视营养均衡,及时纠正孩子的挑事不良习惯。

5、重视睡眠质量,到点一定要让孩子睡觉,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幸福鱼儿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也在纠结和纳闷中。在上幼儿园之前,我儿子一年半没有生过病,连感冒咳嗽之类的都没有。但是上了幼儿园之后,平均每个月生一次病,每次不是感冒,就是发烧,有时甚至咳嗽半个月,还在国庆假期7天时间轮番上演了三种疾病,搞得全家人焦头烂额。后来分析一下,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生活方式的改变。

上幼儿园之前,孩子的生活环境非常单一。冬天夏天几乎不出门,也就不会存在环境的突变对身体的影响。而上了幼儿园之后,即使寒冷的冬天或者是炎热的夏天,家长一般会让孩子坚持去幼儿园,这样从i暖气房或空调房走出来的孩子,极容易不适应气候的改变而生病。

另外,上幼儿园之前孩子接触的人也比较单一。无非是家人以及周围的邻居,病毒传播以及交叉感染的几率比较小。而上了幼儿园之后,接触的孩子更多了,孩子的家长也多了。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病毒的感染。

第二,体内免疫抗体的不同。

很早之前就听别人说过,“有的小孩上幼儿园之前老生病,但上了幼儿园之后就不生病了,有的孩子则相反”。以前对这种说法还是将信将疑的,后来在自己家孩子身上应验了,上幼儿园之前几乎不生病,上了幼儿园之后平均一个月生病一次。而邻居家的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天天生病,而上了幼儿园之后几乎没生病,经常是幼儿园的全勤宝宝。因为邻居家的孩子之前老生病,体内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抗体,而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后,体内的抗体发生作用,保护身体尽量免受病毒的侵害。

第三,先天素质及后天运动。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一天会比较累,加之午睡时间短,晚上睡觉的时间就比较早,变相减少了运动的时间,可能会导致身体素质的下滑。另外,先天的身体素质也会影响孩子。比如有的孩子一咳嗽就会得肺炎,而有的孩子可能咳嗽得非常厉害,但是可能也不会感染肺炎。所以,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都对身体素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米拉说育儿


我身边就有两个比我家孩子小几个月,但都很少生病的小朋友。

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父母都只是让他们的孩子尽情的疯玩(实则是忙于工作),使得孩子在生活上早早就学会独立了。

一个是朋友家的儿子,一个是理发店老板娘的女儿,这两个孩子和我的孩子同上一个幼儿园。

虽然他们和我的孩子年龄相差几个月,但是身体素质方面却比我的孩子好太多。

比如:老板娘忙于店里的生意,没时间照看女儿,只能让她女儿在附近的小公园里玩,时不时地瞄一眼女儿确保安全。

她女儿自己爬上爬下,跑来跑去,还能一个人把有辅助轮的粉色脚踏车慢慢的拖到台阶上,明显比我的孩子更灵活。



我问老板娘,“大冬天,孩子都在外面这样运动玩耍,生病很少吧。”

老板娘说,“平时忙起来,一日三餐都照顾不到女儿,还担心她身体会不舒服,没想到,女儿很少生病,吃饭也不挑食。”

而朋友家的儿子更是随意玩,眼见有一个又长又陡的坡,朋友却任凭儿子在上面跑上跑下的玩,我都担心孩子会摔倒。

朋友却说,“儿子的平衡力很好,一般不会摔跤,即使摔跤了,也是自己爬起来,还不哭。”

虽然我也带孩子出来玩,但是相比较于理发店老板娘的女儿和朋友家的儿子,孩子运动的还是太少,所以在动手方面要相灵活性差好多。

自此,我每天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至少一个小时,就是疯狂的跑跳,捉迷藏,和小朋友互动,而不再以孩子的衣服干净与否为标准。


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孩子比以前壮实了,生病也比以前少了好多。

所以,是不是父母过于限制孩子的自我玩耍,怕室外脏乱有细菌,便阻拦孩子自行玩耍。

孩子缺乏有效的运动,如何能增强体质抵抗病菌呢?

当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不要给孩子大鱼大肉的补营养,过犹不及,合理膳食才是最佳的。 父母要自觉带孩子进行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营养餐,就可以让孩子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