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文章怎麼和讀者形成共鳴?很簡答,只有四個字

2.14我們上次說完了自媒體文章要有兩個思維,一個思維叫做邏輯性,就是你創作的文章一定要有邏輯性,深深地把讀者吸引到你的文章當中,讓他們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第二個思維就是讓他們看完文章,有收穫,有啟迪,有思考,這樣他們才不會輕易的把你拋棄,這就好像我們談戀愛一樣,如果你對你的另一半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是不會輕易的把你拋棄的,不會輕易的跟你分開,而如果你在他的生命當中,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那麼,離分手也就不遠了。

自媒體文章怎麼和讀者形成共鳴?很簡答,只有四個字


所以你會發現任何的事物,其實都遵循著一個規律不可或缺才會永恆,那今天我們將繼續給大家說自媒體的第三個思維,也是我們要說的最後一個思維,叫情感共鳴。

不少人一聽到情感共鳴,就會說這個事不是說兩個人的興趣愛好嗎?怎麼扯到這裡了,其實說作者和讀者的也是一樣。

讀者和作者要達到同一高度這很難,因為我們沒有在一起生活過,怎麼可能達到情感共鳴,我們不需要想的那麼複雜,我們去想一下,我們人和人相處,如果兩個人可以談得來,一定是他們有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愛好。相同的三觀。

所以我們把它移植到自媒體文章當中,文字的表達也是作者對於自己三觀認知的一種呈現方式,通過文字把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達出來。

那麼文字就是它去表達這些東西的重要方式,對於一篇文章來說,能否打動人就要去看是不是能跟讀者產生深切的共鳴。

有沒有共鳴點那到底什麼是共鳴點,怎麼才能產生共鳴,說白了共鳴就是產生一樣的感覺,如果是寫文章,你這篇文章呈現出來就要讓讀者能從文章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自媒體文章怎麼和讀者形成共鳴?很簡答,只有四個字


你文章當中所舉的例子,讓他感同身受,你文章當中所寫的話,讓他深度認同。

他感覺說的就是自己,或者是自己身邊的事兒,或者是自己曾經發生過的事兒,那麼看到之後就會深深的被打動,他就會願意看下去,願意評論,點贊,甚至於轉發。

那麼這樣一來的話,你的文章就會有很高的閱讀量,他也會深深的記住你,因為只有你進了他的心裡。

而我們人和人之間的這種共鳴或者更進一步,情感的互相聯通稱之為共情,什麼叫共情,也就是讀者和作者在情感上可以達到一樣的頻率,那麼就實現了共情的功能,如果作者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他寫任何的文章,讀者都會非常願意看。


但相反很多人寫作是沒有想到更多的產生共情,也沒有抓住讀者真正的需求點,就是在那兒寫,然後一篇文章寫下來平淡無奇,沒有任何感情,讓讀者提起不了興趣,最重要的是根本就沒有戳到讀者的內心。

你想一下,那讀者的內心都沒有戳到,讀者怎麼會願意去看他的文章,怎麼會願意去轉發評論點贊和進一步的關注呢?

自媒體文章怎麼和讀者形成共鳴?很簡答,只有四個字


所以我們在寫作自媒體文章的時候,一定要去和讀者形成共鳴,怎麼去實現共鳴,很簡單,換位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