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按职称加工资好还是按工龄加工资好?

宅心13


教育心理专报认为,按职称加工资与按工龄加工资各有利弊,当前倾向于按工龄加工资,并实行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

1.目前的职称评聘制度存在一些弊端,损伤了部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尽管现行职称制度曾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的僵化和特权思想等原因,不合理的职称制度越来越影响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职称评审对学术论文和教育成果的苛求,逼着大部分教师浪费大量精力去追求实际用处并不大的论文和成果,或者花钱买论文、成果,形成了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职称评审对荣誉奖励的苛求,使得掌握实权并不带课的部分校长、主任们竞相争夺、霸占各种荣誉,辛苦工作的大部分教师只能望“证”兴叹,以至于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并取得优秀教学成绩的普通老师晋升高级职称都无望。

2.职称工资差距较大,加之部分高级职称的人反而丧失了进取心,使得大部分教师面对职称评聘中的不公平现象怨声载道。

当前职称工资尤其是中高级之间差距较大,少则几百元,多则一两千元甚至翻倍,使得职称较低的人无论这么干也拿不到高报酬,不利于激发工作积极性。 另外,职称与工作业绩也存在脱钩现象。工资待遇按照职称发放,而不是按照业绩发放,使得职称与工作业绩会产生脱节现象。有的高级别职称的人拿到了较高的工资待遇,即使干较少的活或者不干活,工资待遇也会一分不少;有些人职称到顶了,晋升无望了,也可能就不愿意再奋斗了,反正工资待遇不会改变。这种由职称制度带来的不公平,肯定会影响年轻人、不能晋升职称者的工作积极性。

3.取消职称或缩小职称工资差距各有利弊。

如果取消职称或者按教龄发工资,各有利弊。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职称评审的暗箱操作、做写论文等一些无用功、荣誉奖励分配的不公平,有利于公平公正地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当然,这样做也有一些弊端,没有了职称竞争,可能会导致广大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上进心,反正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与不干一个样。

4.按教龄加工资也是各有利弊。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若干问题的规定》有关条文,教育部对教师教龄津贴的实施作过如下规定:教龄满五年不满十年的,每月三元;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每月五元;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每月七元;满二十年以上的,每月十元。看见,教龄工资只占工资额的很少一部分。如果拉大教龄工资取消职称工资,好处是避免了职称评聘中的不合理问题,不至于使老教师工资较低,但是这也会损伤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为无论这么干也不会增加工资,只能熬时间。

5.取消职称工资,按教龄发工资,还必须有一套激励竞争的制度跟上。

任何一项制度改革,必须在做到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兼顾效益。当前的职称制度确实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影响了部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如果取消职称,按教龄加工资也未尝不可,但是必须建立相对量化的管理、考核制度,按照劳动量和贡献大小分配工资待遇。如果不取消职称,可以适当淡化职称工资,还职称评审以公平公正,并且实行多劳多得、绩优者得实惠的管理制度,永远让肯干事、有业绩的人实至名归。

结束语

总之,如果取消职称按工龄教龄定工资,就要同时健全多劳多得的竞争制度;如果继续实行职称制度,就要加快职称制度改革,取消不合理的评审方式、评审因素以及不公正的荣誉奖励分配方式,还广大教师以公平公正公开。

※分享科学教子方法,观摩优质教育案例,解决教子困惑;关注教育事业发展,关注教师自身发展----【教育心理专报】与您同在!※


教育心理专报


按工龄长工资是社会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体现,而按照职称、职务补充工资是对学识和责任的奖励。退休后一律按照退休工龄拿退休金是进入文明先进社会第一道门槛。当官就有钱,退休金与老百姓不一般,这就是社会“以官为本“观念深入思想的原因。职称来自于“学历“,这就可以解释脱产读“博“、读“研“的基础动力。


用户4950792651049


按工龄加工资是按人的基准生活水平实施的,体现人类的人性化权宜,不欺视各层次人群,人退休就是生活防病养老,在分三五七等,又造成贫富级差,从而代来社会化矛盾,本身养老保险的缴纳就是一个标准,分成等级(60%,100%),就给被缴者留下了偷机的空子,又造成多层矛盾。而职称调工资只是学厉,学位,学识的高底,它和基本生话没有内在联系,有职称与否,人都要生活,所以以工龄调工资是符合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基本生活养老的体现,缵成工龄调工资。


山水涧99512871


职称是管理者才能获得,普通工人有什么职称?最好的职称是技师,退休后和普通工人一样。五几年参加工作的工人普遍文化水平低,干几十年也只有少数人能评上八级工或技师?九五年以前又沒有交社保一说,退休时的退休金都很少,还沒有自已的子女退休金多。而这些老工人正是新中国建设的最大贡献者,当时的工资低条件差,还要不怕苦不怕累,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和价钱。可当情况好了他们也该退休了。可退金还沒有比自己晚参加工二十年的多。所以接工令计发退休金是大多数普通工人的多年要求,但实現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制定政策的人是有职称的领导们,他们怎么会为沒有职称的普通人着想呢?我们别等啦,沒有那一天的。


用户3920352077808


职称百分之5百可以造假,只有工龄不会假,当然是工龄了,


佛乐一生


真心想要让教师站起来,想要让中国教育腾飞,就必须取消职称评定,改为按照教龄直接授予职称,特别优秀得到同行同事一致认可的允许三分之一时间或者二分之一时间提前晋升,不合格的调离教学岗位。五年晋升中级,十五年晋升副高,二十五年晋升正高,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安心从教,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活动,并且可以避免领导、专家和评委方面的腐败行为,最终树立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用户3193753170531


职称给教育带来的乱象已层出不穷,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将在10至20年后显现(职称教育培养出来的这批学生在10至20年后将成为社会的主流)。请牢记: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将幸福感建立在职称上的教师教不出胸怀远大的学生;自私自利的教师教不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学生。


rcl5782


按照工令加工资,如果接职称加工资不知有多少弊端。


用户7507012846876


这个问题有国企和私企之分。私企最希望的是讲工龄了。老板为了保住员工都是干满多少多少年,有什么什么福利等等而且还有很多的利害关系都是讲工龄的与工龄有密切关系。反过来私人企业他最不喜欢搞职称这一套的。这种管事的职称他希望越少越好。一个班长都管完一片了。呵呵到国企国家的机构,以前计划经济一个单位上上下下数不清的部门科室,现在虽然好很多了,精简机构改革开放。但这职称还是很引诱人的。也就是说级别拿工资肯定有好处。级别越高工资越高,这是自然而然的。评定职称每一年都是国企要搞的项目。也是有“野心“的职工要追求的目标。所以最终这个话题都有好和坏。现在国家好了,退休人员连续八九年10年年年涨工资。单位不管私企和国企都应该以工效记酬加薪上最好。


黄莹21053935


首先,企业现行的工资调整制度不可能是两个指标二选一这么简单!

工龄和职称的权重都不会太大。

工龄权重大会打击年轻员工的积极性,点到为止,体现关怀就行了。

职称现在都评烂了,跟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权重大了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比较常见的是按绩效考核结果,两年或三年普调一次。因为现在大部分收入都体现在绩效上了,固定工资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企业的工资调整更多是一个象征性的规定动作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