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省江蘇車牌號代表地市的字母順序!


“散裝”省江蘇車牌號代表地市的字母順序!

先看江蘇省(蘇)13個地級市的車牌:

蘇A南京

蘇B無錫

蘇C徐州

蘇D常州

蘇E蘇州

蘇F南通

蘇G連雲港

蘇H淮安

蘇J鹽城

蘇K揚州

蘇L鎮江

蘇M泰州

蘇N宿遷

蘇U(蘇州增補)

首先,民用的車牌是沒有字母I和O的,為的是不和數字1和0混淆。字母順序跟身份證上代表地市的數字順序也是吻合的:

32代表江蘇

南京 3201

無錫 3202

徐州 3203

常州 3204

蘇州 3205

南通 3206

連雲港3207

淮安 3208

鹽城 3209

揚州 3210

鎮江 3211

泰州 3212

宿遷 3213

每個省車牌字母排序規則是不同的,有的省按照地理位置排序,有的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僅就江蘇而言,是按各地省轄市(1983年省轄市改稱地級市)成立時間(因區劃反覆調整,以最後一次成立省轄市為準)早晚排序的:

1. 南京,明代為應天府,清代為江寧府。1927年,國民革命軍攻佔南京,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南京成為民國首都,定為特別市,後改院轄市,均直屬中央。新中國成立後,南京開始還是直轄市,1952年9月,蘇南、蘇北行署區合併為江蘇省(1953年1月掛牌),南京改為江蘇省轄市,併成為江蘇省會,這是江蘇省第一個省轄市,是為蘇A。

2. 無錫,明清屬常州府,民國無錫、金匱兩縣合併為無錫縣。1949年,無錫解放後,成立蘇南行署區無錫市。1953年1月,蘇南、蘇行署區合併為江蘇省,無錫成為江蘇省轄市,這是江蘇第二個省轄市,是為蘇B。

3. 徐州,清代設徐州府,民國廢州府,徐州降為銅山縣,抗戰時曾為偽淮海省省會。1948年底,徐州劃歸山東省,成為山東省轄市。1953年1月,江蘇省正式掛牌,徐州也劃給了江蘇,成為江蘇省轄市,後一度歸徐州專區領導。1962年,徐州再次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三個省轄市,是為蘇C。

4. 常州,明清為常州府,民國廢州府,常州城區一度改稱武進市,1949年常州解放後,分設常州市和武進縣。1953年,江蘇省正式掛牌成立,常州成為江蘇省轄市,此後常州一度歸鎮江(常州)專區領導,1962年,常州再次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四個省轄市,是為蘇D。

5. 蘇州,明清為蘇州府,民國廢州府,蘇州改為吳縣。1953年,江蘇省正式掛牌成立,蘇州成為省轄市,後一度歸蘇州專區領導,1962年,蘇州再次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五個省轄市,是為蘇E。

6. 南通,清代,通州成為直隸州(直屬省)。民國廢州府,通州改為南通縣。1953年,江蘇省正式掛牌成立,南通成為江蘇省轄市,此後,南通一度歸南通專署領導,1962年,南通再次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六個省轄市,是為蘇F。

7. 連雲港,明清時稱海州,清代升為直隸州。民國廢州府,海州改為東海縣。1948年底,連雲港一帶解放,劃歸山東省,山東省成立縣級新海連市。1953年,新海連劃歸江蘇省,1954年,新海連成為省轄市,後一度歸徐州專區領導。1961年,新海連改名連雲港,1962年,連雲港再次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七個省轄市,是為蘇G。

8. 淮安,明清為淮安府,治所在山陽縣(今淮安區)。民國廢州府,淮安府被撤,轄地山陽縣改為淮安縣,清河縣改為淮陰縣。解放後,成立淮陰專區,淮陰縣城成立清江市,作為專區駐地。1954年,清江市曾成為省轄市,1958年又改為地轄市(縣級市)。1983年,清江市改名淮陰市,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八個省轄市,是為蘇H。2000年淮陰市改為淮安市,淮安縣改為楚州區,2012年,楚州區改為淮安區。

9. 鹽城,明清時屬淮安府。解放後,成立鹽城專區,1970年改鹽城地區,1983年,鹽城撤地設市,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九個省轄市,是為蘇J。

10. 揚州,明清時為揚州府。民國廢州府,揚州改江都縣。解放後,成立揚州專區,1970年改揚州地區,1983年,揚州撤地設市,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十個省轄市,是為蘇K。

11. 鎮江,明清時為鎮江府。民國廢州府,鎮江改丹徒縣,1928年成立鎮江市,成為江蘇省省會,直到1949年。解放後,成立鎮江專區,1970年改鎮江地區,1983年,鎮江撤地設市,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十一個省轄市,是為蘇L。

12. 泰州,明清屬揚州府,民國廢州府,泰州改泰縣。1954年,曾一度成為省轄市,但在1958年又改為地轄市(縣級),屬揚州專區。1983年,揚州成為省轄市,代管縣級泰州市。1996年,泰州從揚州分離,成立地級泰州市,這是江蘇第十二個省轄市,是為蘇M。

13. 宿遷,1946年設宿遷縣,屬淮陰專區。1987年,宿遷撤縣設市,成立縣級宿遷市,由淮陰市代管。1996年,宿遷脫離淮陰,成立地級宿遷市,這是江蘇第十三個省轄市,是為蘇N。

“散裝”省江蘇車牌號代表地市的字母順序!

先看江蘇省(蘇)13個地級市的車牌:

蘇A南京

蘇B無錫

蘇C徐州

蘇D常州

蘇E蘇州

蘇F南通

蘇G連雲港

蘇H淮安

蘇J鹽城

蘇K揚州

蘇L鎮江

蘇M泰州

蘇N宿遷

蘇U(蘇州增補)

首先,民用的車牌是沒有字母I和O的,為的是不和數字1和0混淆。字母順序跟身份證上代表地市的數字順序也是吻合的:

32代表江蘇

南京 3201

無錫 3202

徐州 3203

常州 3204

蘇州 3205

南通 3206

連雲港3207

淮安 3208

鹽城 3209

揚州 3210

鎮江 3211

泰州 3212

宿遷 3213

每個省車牌字母排序規則是不同的,有的省按照地理位置排序,有的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僅就江蘇而言,是按各地省轄市(1983年省轄市改稱地級市)成立時間(因區劃反覆調整,以最後一次成立省轄市為準)早晚排序的:

1. 南京,明代為應天府,清代為江寧府。1927年,國民革命軍攻佔南京,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南京成為民國首都,定為特別市,後改院轄市,均直屬中央。新中國成立後,南京開始還是直轄市,1952年9月,蘇南、蘇北行署區合併為江蘇省(1953年1月掛牌),南京改為江蘇省轄市,併成為江蘇省會,這是江蘇省第一個省轄市,是為蘇A。

2. 無錫,明清屬常州府,民國無錫、金匱兩縣合併為無錫縣。1949年,無錫解放後,成立蘇南行署區無錫市。1953年1月,蘇南、蘇行署區合併為江蘇省,無錫成為江蘇省轄市,這是江蘇第二個省轄市,是為蘇B。

3. 徐州,清代設徐州府,民國廢州府,徐州降為銅山縣,抗戰時曾為偽淮海省省會。1948年底,徐州劃歸山東省,成為山東省轄市。1953年1月,江蘇省正式掛牌,徐州也劃給了江蘇,成為江蘇省轄市,後一度歸徐州專區領導。1962年,徐州再次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三個省轄市,是為蘇C。

4. 常州,明清為常州府,民國廢州府,常州城區一度改稱武進市,1949年常州解放後,分設常州市和武進縣。1953年,江蘇省正式掛牌成立,常州成為江蘇省轄市,此後常州一度歸鎮江(常州)專區領導,1962年,常州再次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四個省轄市,是為蘇D。

5. 蘇州,明清為蘇州府,民國廢州府,蘇州改為吳縣。1953年,江蘇省正式掛牌成立,蘇州成為省轄市,後一度歸蘇州專區領導,1962年,蘇州再次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五個省轄市,是為蘇E。

6. 南通,清代,通州成為直隸州(直屬省)。民國廢州府,通州改為南通縣。1953年,江蘇省正式掛牌成立,南通成為江蘇省轄市,此後,南通一度歸南通專署領導,1962年,南通再次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六個省轄市,是為蘇F。

7. 連雲港,明清時稱海州,清代升為直隸州。民國廢州府,海州改為東海縣。1948年底,連雲港一帶解放,劃歸山東省,山東省成立縣級新海連市。1953年,新海連劃歸江蘇省,1954年,新海連成為省轄市,後一度歸徐州專區領導。1961年,新海連改名連雲港,1962年,連雲港再次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七個省轄市,是為蘇G。

8. 淮安,明清為淮安府,治所在山陽縣(今淮安區)。民國廢州府,淮安府被撤,轄地山陽縣改為淮安縣,清河縣改為淮陰縣。解放後,成立淮陰專區,淮陰縣城成立清江市,作為專區駐地。1954年,清江市曾成為省轄市,1958年又改為地轄市(縣級市)。1983年,清江市改名淮陰市,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八個省轄市,是為蘇H。2000年淮陰市改為淮安市,淮安縣改為楚州區,2012年,楚州區改為淮安區。

9. 鹽城,明清時屬淮安府。解放後,成立鹽城專區,1970年改鹽城地區,1983年,鹽城撤地設市,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九個省轄市,是為蘇J。

10. 揚州,明清時為揚州府。民國廢州府,揚州改江都縣。解放後,成立揚州專區,1970年改揚州地區,1983年,揚州撤地設市,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十個省轄市,是為蘇K。

11. 鎮江,明清時為鎮江府。民國廢州府,鎮江改丹徒縣,1928年成立鎮江市,成為江蘇省省會,直到1949年。解放後,成立鎮江專區,1970年改鎮江地區,1983年,鎮江撤地設市,成為省轄市,這是江蘇第十一個省轄市,是為蘇L。

12. 泰州,明清屬揚州府,民國廢州府,泰州改泰縣。1954年,曾一度成為省轄市,但在1958年又改為地轄市(縣級),屬揚州專區。1983年,揚州成為省轄市,代管縣級泰州市。1996年,泰州從揚州分離,成立地級泰州市,這是江蘇第十二個省轄市,是為蘇M。

13. 宿遷,1946年設宿遷縣,屬淮陰專區。1987年,宿遷撤縣設市,成立縣級宿遷市,由淮陰市代管。1996年,宿遷脫離淮陰,成立地級宿遷市,這是江蘇第十三個省轄市,是為蘇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