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疫情大考,完善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服務包”

直面疫情大考,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思考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新問題、新挑戰,積極回應人民新期待。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各地陸續出臺了關於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政策措施。雖然各地的政策條文的數目不同,側重點不同,但政策精神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穩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當務之急就是要著力於決戰決勝之年的目標任務,不斷完善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服務包”,交出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的新答卷。

做好對接服務。各地有各地的疫情防控實際,各地有各地的發展實際,在大的優惠政策確定之後,關鍵要做好細化對接。由於這次各地出臺的優惠政策力度大,涉及範圍較廣,加之疫情防控形勢正處於關鍵期,需要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強化對相關政策的解讀解釋,不能“姜太公釣魚”,坐等中小企業自己上門,而是要主動深入中小企業去“望聞問切”,把政策精神和政策條文送到他們手中。非常之時,要有非常之舉,要有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態度。打通政策落地落實的“最後一百米”,做到服務零距離,政策面對面,工作點對點。

做好配套服務。地方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更多的是考慮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因此在政策執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遺漏與不足。這就需要地方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認真研讀政策條文和政策精神,結合本地區的具體實際對政策進行再研究、再細化、再落實。不僅要貫徹落實上級的政策舉措,更要結合本地中小微企業的實際困難與問題,拿出更優惠的政策。在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既要助力提升服務支撐、完善服務體系、減輕企業負擔,也要提供更加便捷的線上培訓服務、疫情信息傳遞、提升能力素質等服務內容。優惠政策不是單一的單向行動,而是一種相互協調配合的整體行動,好鋼用在刀刃上,把政策用好用活,打出政策組合拳,在配套服務上進行完善,才能讓政策釋放出應有的紅利。

做好落地服務。政策的生命力在執行,再好的政策如果不能落地生根,就不能給企業帶去實實在在的好處與實惠,政策也只能是一紙空文。在各地出臺的這些政策中,有些優惠政策涉及多部門,在執行與落實過程中不能各自為政,而是要主動做好協調配合。政策的執行部門和相關領導幹部要主動深入基層實際,主動調查研究,把中小微企業生產發展中的問題摸透摸準摸實,企業有啥困難,要及時解決。不僅要把優惠政策公佈在網上,把政策精神送達到企業手上,更要切實優化相關手續,開通綠色通道,把政策優勢轉化為促進企業發展壯大的勝勢,最大限度地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與活力,以較快的速度彌補疫情防控阻擊戰帶來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