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討論,中國發展中醫藥的阻力來自哪些方面?

任人說道


中醫藥最大的問題是它只是一門經驗科學(可能稱之為科學都不一定合適),它與現代西醫的最大差距就在於未找到合適的測量和分析工具對中醫藥成份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這個有點類似於中國的材料分析因為沒有高端分析設備因此導致許多材料依然只能進口。現代西醫是建立在西方化工技術基礎上的,而中醫藥是建立在前人經驗上的,目前最可行的方式是對中醫藥進行成分分析進而定量定性,然而由於投入大回報小因此很少有企業願意做。


伏虎山山民


中醫藥是中國歷史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要說發展阻力,其實這個用詞不太準確,在中國並沒有多少人去阻礙中醫藥的發展,只是傳統的中醫藥治病模式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一、中醫診斷沒有完全結合現代的科學診斷技術,在診斷過程中應該根據印象診斷結論開出針對的科學檢測和相關的輔助檢測來準確地斷定病因病狀,二,在中藥應用上須要大大的改進,西藥不僅品種比較多,而且都是具有針對疾病的特效藥,見效快,還可以通過輸液進行大劑量用藥,但它有副作用大,易產生耐藥性等缺點,而中藥的安全性是最大優勢,但老的用藥方式不但麻煩,而且病人也難嚥,可以將老式的一病一處方使用方法進行改進,針對各種病證制定各種安全的小配方,並用現代加工工藝製成藥片,然後由醫生根據不同的病情進行大組方,這樣既方便又實用,用藥也規範,而且比西藥更安全,市場競爭力也就更強,三,加大中藥提取物靜脈注射的研究,提高中藥的療效水平,把這些事都完成了,中醫藥發展就沒有了阻礙,想不發展都難。


為進步而奮鬥


我覺得中國發展中醫中藥沒有阻力!因為我在三甲醫院看門診,每次買回來的都是中成藥。那些藥物療效都很好。我的術後直腸癌、肺氣腫和記憶力下降等等都被中成藥治好了。我也覺得自然生長的中草藥的療效不如中成藥,是因為自然草藥的有效成分的計量難確定,另外煎藥時也浪費許多有效成分。中藥的出路靠科技發展,讓新的製藥方法把中草藥中的有效成分提煉出來,更好地為人民的健康服務。

中醫中藥也要與時俱進,中醫的診斷方法望聞問切也不可能一成不變,科學的診斷方式會隨著科學的發展層出不窮,如果還在一味地強調中草藥的原始用法,那說明他的思想和觀念都落後了。中草藥的發展前途靠科技,那些抱著殭屍不放的人,還提倡用原始的望聞問切和自己煎熬的方法去治病太可笑了。我不是醫生,但我堅信:科技會徹底改變傳統的古老的醫療方式,科技也會促進西方國家的醫術和西藥推陳出新。


歐運生


我想說說對中醫的認識,以前看過一些小說影視劇裡經常會提到,有些藥物是具有毒性的,但是通過傳統醫學 搭配,或者通俗點講通過藥方,將其放進幾種或者幾十種藥物當中,讓其藥性得到改變或者局部釋放,更或者說一種現在人還不理解的化學反應,最終熬練出一品好藥。沒學過中醫,但是我覺得這種情況應該是普遍性的,為什麼會有藥引子一說。

再說說為什麼中醫到現在不再主流了,一方面是西醫更新迭代的速度快,更符合現代科學對微量元素的認識,也更貼近生物的本質。而中醫,是老祖宗幾千年不斷試錯,去粕存精,花了幾千年時間統計出來的,很多方子流失不說,現存的對新型的疾病像艾滋,腫瘤這些並沒有時間去歸納總結出有效果的方子,如果是古代醫師穿越來了怎麼做呢,不斷的試,不斷在已有的藥物效果裡找不同的搭配去試,也許花個幾年十幾年真的可以試出一個對艾滋,腫瘤有效的方子,但是同樣的時間,也許西方學者已經將中藥的一些有效成本剝離出來,註冊專利,變成了所謂的西藥,是的,很諷刺對不對,西方藥企對中醫藥的渴求正在提升,而只有我們自己還對中醫不重視。

不重視的原因也很簡單,學醫的也是想有個好的生活,受人尊敬,治病救人,而不是懸壺濟世,短平快是目的,也是手段,用西藥啊,短平快,中藥?那是得懸壺熬煮的,得花時間精力去搭配實驗總結的,現在年輕醫生有幾個能吃的這種苦,沒有新生力量去挖掘去碰壁去推陳出新,中醫怎麼發展的了,沒有發展沒有對現代疾病的新方子出來,誰還要學,這是個死循環。

最後也希望借這次的疫情,中醫能受到更多學者的重視和扶持吧,別讓老祖宗的東西在我們這代最求短平快的年輕人手上斷了根。


笑崩了牙可好_cp


我想中醫要振興其主要還是國家是否納入發展規劃,現在看到國家己重視中醫的發展問題。中醫要發展需要普及中醫文化,普及中醫文化有兩個重要意義其一可以提高全民健康素質,因為真正的養生只有瞭解中醫常識的人才會去正確的養生,而社會上五花八門的養生都是亂來非但不能養生而且可能傷身。其二普及中醫文化可塑造一批熱愛中醫事業的人才,中醫真正的需要新的人才去振興中醫文化。中醫發展現有的教育體制是不符合發掘中醫人才,第一教材需要修正許多人中醫學生畢業了對中醫文化還是沒弄明白,中醫的師資也是不適應時代的要求許多教授搏導都不會看病,怎麼能培養出會診病的中醫師來。中醫振興要有相適應的政策要讓熱愛中醫文化的青年人沒有門坎的阻礙,國家應免收學費並提生活補貼,畢業後國家應鼓勵畢業生自己創業。中醫發展國家對種植中草藥要加強監管,對中草藥介格要監管。中醫發展要對現行中醫醫療市場放開,對亂開方或錯開方的醫師要有監管機制或評估機制。當然中醫振興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方可實現。


劉老107409131


現在一提起中醫,各個專家學者都捧著老祖宗千百年前留下來的一些著作和藥方侃侃而談,我就納悶了,咱們的老祖宗千百年前就已經預計到如今社會的快速發展,環境的不斷變遷,科技的迅猛發展,並指明瞭中國中醫藥的發展道路,開出了治療各種現代病的藥方,如果老祖宗真的有那麼睿智,如今的中醫為什麼還會被西醫壓的喘不過氣來,我們不缺優秀的科學家,不缺先進的實驗室,卻很少看見對中醫的理論,藥材,藥方進行科學化的研究,而且如果真有人這麼做,就會遭到許多的專家學者,相關利益集團的圍攻,大有這些人就是數典忘祖,離經叛道的罪人。看著西醫不斷推出新的醫學理論,先進的醫療儀器,各種新的藥品,而我們還把千百年前老祖宗的東西視為經典,死抱著不放,這恐怕就是中醫藥發展的阻礙,與時俱進不僅僅只是口號。。


心居天地


其實打壓中醫的不是西醫,而是西藥廠!

真正怕中醫的只有西藥廠!而西醫就是西藥廠的奴隸!因為西醫造不了西藥,造不了設備!所以西醫的飯碗一直被西藥廠控制著!

而中藥廠就控制不了中醫,我沒有這味藥我大不了換個方子!中藥廠的命脈反而被中醫控制著!

其實西藥廠也製造中成藥!但是說句實話,中醫並非不用中成藥,但是用的特別少!西醫開中成藥是普遍現象!

這下大家相形見絀了吧!一個是被藥廠控制的醫學!一個是控制藥廠醫學,你選哪個?


古音絲竹


中醫理論毫無創新、診察方法毫無創新,與現實需求越來越遠。中藥無論是取材還是製備方法還是那麼粗獷,療效判斷還是那麼粗獷與淺表,不願也不敢施行雙盲檢驗法。


用戶98038121904


約束中醫發展原因是:例一:廣靠書上的知識,不實踐藥性掌握不是很明白……例二:…例三:很多中藥材是生長大山中,一種藥會隨氣候丶地域丶不同季節藥性不同,書上只講一些,大部分知識還是自己去山中找,可靠書讀本知識好的人拿到行醫證後還會吃苦去認真學中醫嗎?(絕大部不可能)……例N……總之制約中醫發展原因專家們他們是知道,不願改或有人想改變阻力大,2020年新冠狀病毒橫行霸道,按中醫幾千年精華是能極時控制住病情,可事實卻不如願,原因有二:〈1〉多年輕視民間中醫,不發證,不給他們出路!一旦發現行醫,療效好也立馬抓,定性為非發行醫,把別人藥方偏方強迫居為己有,(可沒想到拿到方子你也不會用)!〈2〉民間中醫多年打壓,造成大量藥方消失,新的醫方無人去研究(因:許多植物藥性沒有記錄在藥典中),疫情發生時不向民間徵尋偏方,藥方!總之以上制約中醫發展一些因素!


歸來的海王星


中醫教學是老師帶學徒幾乎是一個師傅帶一二個關門弟子從學時間很長,而且中醫主要是以觀精,氣,神,而這些都需要個人經驗來辯證的。重要的是中醫很便宜掙不到什麼錢,百姓現在只知西醫不知中醫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