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2020年春節,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突然打響。

  這是一場特殊的阻擊戰,只有相對的前線,沒有絕對的後方,每個人都肩負著疫情防控的責任。特別是那些奮戰在基層的戰鬥員們,始終堅守在防控陣地的最前沿,宣傳發動、值守卡點、發放物資、摸排登記……他們在寒風中呼喊,在冬夜裡守護,每天超負荷的工作,無怨無悔,忠誠地守護著人民的安全。

  這裡要講述的,就是他們的戰鬥故事。

  王桂芝,望花區演武街道中心社區、河東社區書記。

  2月7日凌晨,王桂芝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拿起手機翻看最新的疫情防控信息,掌握轄區最新情況。隨後,與社區的同事、志願者們進行一些簡單的溝通。對她而言,這是一天工作開始前的預演。

  “大年初三(1月27日)我們接到上級通知,讓我們社區幹部全部上崗,共同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每天早7點到晚7點,開展入戶走訪,每天至少要工作近12個小時。”王桂芝說。


撫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王桂芝(右二)帶領社區幹部入戶排查。

  中心社區、河東社區有4956戶,社區幹部22人,僅入戶登記排查工作他們就用了4天時間。入戶排查工作完成後,社區幹部又全部轉移到卡點防控和街上巡邏工作中。

  “我們的巡邏宣傳分為兩部分,一部是由社區黨員志願者組成,他們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6點在社區樓院內進行巡邏宣傳;還有一部分是我帶著7位同志在外圍進行疫情防控宣傳。由於負責的面積大,走不過來,我們就把私家車變成了流動宣傳車和服務車,每天在社區移動宣傳。由於車上沒有專用喇叭,只能將手持的擴聲器伸到車窗外,車內開多大的空調也和車外是一個溫度。巡邏一趟下來,手都凍僵了。”王桂芝說。

  除了日常防控宣傳,王桂芝還要抽時間到固定卡點上去檢查,看望其他工作人員,生怕哪裡出現漏洞。“固定卡點登記工作主要是我們的社區黨員和志願者在做,每天看到他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真的很心疼。我自己出錢請社區食堂的大姨幫忙熬紅糖薑茶,用保溫壺給他們送去,讓他們驅驅寒氣。”


撫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王桂芝(右一)給卡點上的志願者送紅糖薑茶。


  疫情防控工作緊張、繁忙,不少社區幹部們中午吃不上飯。王桂芝就自己拿錢,讓社區食堂給大家買菜做飯。“我們的社區幹部凍了一上午,連口熱乎飯都沒有,我請大家吃午飯,可能吃的不好,但最少是熱乎的。”王桂芝說。

  這些天,王桂芝滿腦子想的都是防控,防控。她說:“咱是黨員,又是社區書記,這時候必須得衝在最前面。”

  王國根,撫順縣交通運輸局路政所所長,撫順縣石文鎮八家子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檢測站的工作人員。

  2月8日早晨6點多,王國根就從家裡出來,開車來到八家子疫情檢測站上崗,這是他值的第4個班次。與上一個班次的同志交接完,大家在檢測站門前拍照打卡,就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1月27日早上7點40分,王國根接到上級要求,在撫順縣7個進出路段設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檢測站,王國根的值班地點就設在高速公路石文出口。“當天我們站點有8個人,27日一共檢查車輛125臺,檢查人員256人,一天一夜我們都沒閤眼。”王國根說。


撫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王國根在八家子檢測站。

  由於車輛較多,28日、29日王國根連續兩個白天都工作在站點上,直到晚上八九點鐘才能回家。車輛檢查,這工作聽起來強度不大,但是每天在數百輛車面前不斷重複著攔截、登記、測溫等動作,還要保證不出任何偏差,這並不容易。王國根說:“遇到有的駕乘人員不耐煩,我們就得反覆勸說,做工作,核實真實信息。”

  1月29日24時,高速公路石文出口封閉,王國根又轉移到八家子疫情檢測站值班。

  檢測站成立的非常匆忙,各項物資不能馬上到位,開始時值班人員沒有口罩,更別說護目鏡、一次性手套了,有的站點連床、大衣、方便麵、飲用水都沒有,直到幾天後才逐漸配齊。有時忙起來,大家就餓著肚子工作。

  檢測站設立之後,王國根除了值班之外,還要負責各監測站的信息彙總以及值班人員生活物資、防控物資的保障工作。所以,他幾乎每天都要到各站去,看看值班人員的方便麵以及口罩等物資是否夠用。王國根說:“我們交通運輸局是檢測站的牽頭人,每天要向上級彙報我們的工作,有時間各站點就得走一圈,不然不放心。”


撫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王國根(左一)在下海浪檢測站。

  王國根告訴記者,在所設立的7個站點中,要屬八家子站點和下海浪站點工作量最大。因為這兩個站點是本溪進入撫順境內的主要通道,王國根說:“由於本溪發現了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所以我們就要更加小心,必須要細緻地做好體溫檢測和登記工作。”

  正月十五元宵節,王國根是在崗位上過的。晚上9點多了,他在撫順縣防控微信群裡發佈了八家子檢測站的工作情況,卡點工作人員正在認真地對通行人員進行登記、檢測體溫等。2月9日8點,前一天的數據出來了,2月8日八家子卡點檢查車輛139輛,人員197人,工作量並沒有因為過節而減少。

  孫安文,清原滿族自治縣灣甸子鎮砍椽溝村黨支部書記。

  最近孫安文火了,不少人都是通過社交網絡看到了他用大喇叭喊話的視頻,聽完後都覺得他的喊話是大實嗑、接地氣兒,百姓聽了守規矩。

  砍椽溝位於灣甸子鎮5公里外的一個山坳裡,由三個自然屯組成,現有村民1985人,村裡只有一條公路進出村子。

  1月28日,孫安文從鎮裡開會回來立即成立了砍椽溝村防控小組,由他擔任組長,村主任張鳳波擔任副主組長。隨後,他們又成立了由村委會成員和村民小組組長組成的巡邏小分隊,先期進行了入戶排查,並在村頭設立了檢查站。


撫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孫安文(中)正在檢查站工作工作。


  孫安文告訴記者,農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並不好做,有些村民天生就馬馬虎虎,什麼事都像與他無關似的,所以要把疫情防控工作做紮實,不花些心思是不行的。

  2月1日一早,他來到卡站檢查。工作人員向他反映,前一天有一位村民一天之內進出村子5次,都是去買東西。聽了這事後孫安文就火了,他說,現在這麼緊急關頭,你又買蛋糕,又買火鍋底料的,來回這麼多趟,太過份了。於是他決定把這事通過大喇叭跟村民們說道說道,並讓村幹部錄下來發到村民微信群裡,讓全村人都注意點,把疫情防控的事做好。

  “村裡每個人都在為防控疫情而努力,但有的村民就是不當回事,該幹什麼還幹什麼,我也是沒辦法啊,才用了這招,就是希望大家都能重視起來。”孫安文說。


撫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孫安文在村民家中消殺。


  張秋芳,龍鳳街道政通社區黨總支書記。

  2月8日晚上5點半,張秋芳打出租車從市中心醫院回家,她告訴記者今天她請假,早點來醫院看看住院的丈夫,順便接女兒回家,她已經3天沒來醫院了。

  1月初,張秋芳的丈夫在下班途中遭遇車禍,顱內重創,進行了開顱手術,術後昏迷不醒,直到1月25日才甦醒,但沒有生活自理能力,還缺失大部分的記憶,不認得妻女,需要有人時刻照顧。

  1月26日,丈夫剛剛甦醒,張秋芳就接到上級指示,要求全體社區幹部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成立疫情排查組織機構,安排部署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地毯式排查。對轄區內湖北武漢返撫的重點人員建立行動軌跡簿和健康卡,並向全體社區居民發放告知單。接到任務後,張秋芳顧不上照顧丈夫,便立即返崗,投入到緊張地工作中。


撫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張秋芳到轄區經營網點安全排查。


  政通社區有56棟樓,居民4108人,由於不是封閉小區,社區內路口較多,需設立7個卡點盤查進出車輛,是整個街道任務最多、最重的社區,而社區人手有限,卡點人數嚴重不足。

  為此,她向居民徵集志願者,共應徵到志願者17人,初步解決了卡點人手不足的問題。

  張秋芳又牽頭對轄區內2個浴池,3個歌廳,21個飯店,2個幼兒園,1個旅店,2個看護班,1個教堂,共計32個經營網點進行了安全排查和停業告知。同時組建3支巡邏隊,堅持每天到轄區巡視。

  由於工作量大,張秋芳實在抽不出時間去醫院陪護丈夫,有時只能給女兒打電話,瞭解丈夫每天康復情況。

  “為了不讓我耽誤工作,女兒決定明天回瀋陽辦手續請長假,回來專職照顧她爸。”張秋芳有些自責地說,自己在這個關鍵時刻,實在離不開。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基層防控人員承擔著最為重要的防控任務,湧現出太多令人感動的故事:有挺著9個月身孕仍然奮戰在一線的東洲區衛建局局長張倩,也有剛料理完丈夫後事就返回工作崗位的光明社區書記包晶,還有冒著極大的被感染危險,把手指深入密切接觸者的口腔內採集痰液的龍鳳醫院書記劉秀麗,更有那些不畏寒冷、24小時堅守在卡點上的堅強“哨兵”。

  是他們,在寒風中守護著這片淨土,護衛著大家的安全;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