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無人售菜機生意有機會嗎?

流浪帆舟


【靈獸山】觀點:個人認為無人售菜機前景並不見得好,有幾個原因可以探討。首先,雖然此次疫情在結束後,會對生鮮電商發展以及線上購物有推動作用,但效果怎樣還不可控。其次,是無人售菜機是無人零售的範疇,無人零售的幾個業態在近三年內基本都已失敗告終,這包括阿里等巨頭投資的項目,是已經驗證過的偽命題。另外,生鮮蔬菜是一個高損耗高週轉的品類,對運營有極高的要求,不是簡單的打包、保鮮陳列、銷售補貨就可以完成的。

一、面對的競爭者是線下實體,其難以改變線下生鮮消費習慣

現在有一種看法,在疫情過後在線業務會得到更好地發展,這個一點沒錯。其中生鮮商品在線購買的習慣也會加速養成,這對線下生鮮實體店是有一些影響的,但這個影響有待評估,從我個人來看影響不會太大,迴歸正常可能性更大。

可預見的是,無人售菜機和生鮮電商成長無關,還是要與農貿市場、社區菜店、生鮮超市、大賣場來競爭的。從生鮮產品的特性來看,消費者更習慣從實體購買,以確保新鮮低價,消費習慣很難改變,尤其對中老年更是如此,他們尤其重視關聯品類的購買,同時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無人售菜機雖然有一些技術和便利優勢,但鎖定一定的客群並不容易,除了蔬菜的單一性,消費習慣才是最難改變的。從目前看品牌生鮮電商也有心無力。

二、消費場景不豐富,難以保證蔬菜高週轉的量販化

無人售菜機是需要找地方陳設的,比如一些社區,便利店、人流交匯處、或者集中在地下停車場等等。不過蔬菜這類商品有幾個要素,包括新鮮度、週轉速度、補貨速度、計量包裝、品質等級等。消費場景連接較弱,能否實現大量販賣,實現高週轉率不可控。

另外,相比較早期的無人貨櫃、無人便利店等,無人售菜機去也缺少品類豐富度,曾經很多無人零售業態,都是生鮮品和預包裝商品同時經營的,不僅關聯性更好,以更易於管理。

三、沒有規模化和資本的支撐,盈利能力有限缺乏持續運營能力

規模化永遠是生鮮商品的基本能力,其代表供應鏈議價和物流配送能力,否則很難打造出盈利能力。目前一些生鮮電商也多是在這方面的問題,導致運營能力的缺失和失敗。

生鮮板塊是一個燒錢的領域,規模化和資本都是不可或缺的,對消費習慣養成的持續支持是最大的門檻,也是最需要時間的。而當這些做不到,運營也就更不上了。

或許有小規模投入無人售菜機的想法,但這個同樣也是受限於週轉及品質管控,蔬菜就不是一個小規模運營的模式,除非去菜市場擺攤。

四、建議與結語

無人售菜機不能量化會缺乏競爭力,現在生鮮電商多是線上訂貨,線下自提或者配送到家,比如在社區開店做為前置倉,而無人售菜機卻是面對線下的。而線下消費習慣有一定侷限性。

目前無人售菜機也在多功能化,在場景連接上越來越豐富,比如也有其他商品的銷售,技術也很先進。但零售是圍繞人來服務的,而不是基於技術,這個道理這幾年在無人零售領域已經再次得到了確認。

另外,如果不具有資本能力,個人建議是慎重考慮。無人售菜機可以作為零售和業態類別的補充,或者是對零售凍藏設備的升級,這樣的定位是可以的,如果只是做無人設備,也要依據需求。最後補充,所謂無接觸經濟模式並不能涵蓋所有領域。

我是靈獸山,20年零售踐行者,100餘家零售諮詢項目!關注戰略、增長、升維轉型、社交裂變、流程再造、供應鏈管理。歡迎關注!皆是原創!期待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