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何许人也?为何出现学校老师要求学生大量购买此人书籍,这种现象你们怎么看?

听刚哥讲故事


看过他的儿童文学,但是更喜欢国外的儿童文学,更有童真,也更贴近生活,各种科幻故事也更有趣!我想说儿童文学不仅仅是为了儿童而刻意去做儿童作品,而且应该从儿童的眼睛,孩子的世界去看去想去感受!无意中看到了一本日本的儿童文学《佐贺的超级阿嬷》很喜欢!


悠哉游哉62599665


说说我的经历,我女儿开始看书应该是从看曹文轩的书开始的,小学二、三年级吧。怎么说呢,孩子还小的时候你让她去看什么《城南旧事》四大名著等,我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孩子看不下去。这会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是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四大名著我有四种版本但直到现在孩子读这兴趣还是不大。但当时读曹文轩的书时,有时候半天就一本。曹文轩的作品故事性强、文笔流畅优美、绝大多数都是写的小孩子的故事,很容易吸引小孩阅读,从而达到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慢慢的培养孩子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阅读兴趣会慢慢宽广。像我女儿除了一如既往的喜欢看科幻小说类外、看心理学类、哲学类的书现在也不排斥。所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你要让孩子首先能有读下去的兴趣和坚持下去的愿望。个人觉得曹文轩的书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有帮助。家里现在女儿的、我的书一起应该有500+吧。


缘聚缘散149697828


在孩子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看过他的一部《草房子》,他的作品都是写的关于乡村孩子生活的故事,真切感人。我家孩子特别喜欢,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每出一部书就买来看,追的不行了。还有杨红樱之类的。基本都是这样一个时期孩子喜欢的读物,我觉得很好。


这两年高考改革,曹文轩的很多作品被放入语文课本中,而且他好像也是高考试卷出题人之一呀!

所以,我觉得老师在这方面肯定比我们更了解教育方向的变化,我觉得只要孩子喜欢读,就可以支持,也不妨碍考试,一举两得。


山涧育语


曹文轩的书挺好的,我跟着我女儿看过好几本他的书。比如《青铜葵花》写的特别美好,让我这个成年人都感动落泪,满满善意。

学校有时会举行签名售书,小朋友也可以把自己买的作者的书带到学校请求签名。签名售书没有什么不好,让学生能了解一个作家,亲眼见证一个作家的魅力。唯一不好的是,签名售书不打折。


家长网


我儿子今年三年级,如果让他自己去读曹文轩的书,他读不下来。但我会每天读给他听,他听的津津有味,会为书中人物难过,会为他们的进步、团聚、孩子们又和好好了而感到高兴。特别是《丁丁当当》这系列书,他知道了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亲情,什么是不能放弃,我们会为书中的人物伤心,高兴,骄傲。其实还是挺推荐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曹文轩的书的。


用户4996912737110


对于这位曹文轩先生,在各种资料里已经详尽说明了,他的头衔来自于他曾得过的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可以说是中国 作家第一次得此头衔,接着,他的身份也足以让大家瞠目结舌吧,他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还是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这么多头衔,足以说明 这个人不但会写书,还特别会经营自己的人生。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他曾在庐山笔会上揶揄郑渊洁没有学历,郑渊洁应该是自己退出作家协会的吧,还声称以后 决不加入,这相比之下,以作家的风骨来说,哪个是真正的斗士,可见一斑了吧?

郑渊洁多少年,都是以一种少年意气的感觉生活的,他自己写书,自己卖书,书卖得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拉倒。多年来自己在文坛自己笑傲江湖,无人能动摇他的地位。

这么多年来,突然 他的书的销量就下降了。其实也不是别的原因,而是有些人,开展了所谓的进校园卖书活动。

我感觉,进校园卖书,强行绑架孩子们买书,这个长久以来的毒瘤,估计应该是由郑渊洁揭开这个盖子吧,让大家猛的认识到其中的危害。那个出现了郑渊洁猛怼曹文轩的事情,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揭开了进校园卖书的盖子。

至于这种进校园卖书,好像成了很多作家的必须之路。作家打通了进入校园的门,借演讲之名,实售书之实,这早已不是秘密。甚至于校长下命令,老师帮着推销,学生二话不说就买了。然后家长统一再交钱。一名图书市场策划人员曾发文宣传了“将校园作为书店的重要销售终端”的理念,并介绍通过将童书作家带入校园演讲,带动售书的盈利模式。中国童书销售市场存在泡沫,最主要的就是有部分童书作者进入中小学兜售童书。多么可怕!又多么可恨!

(来自网络:2018年曹文轩的版权收入2700万。一年光原来书的版权收入就2700万,不低了,作为有那么多title的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穷你可以独善其身,达后能不能兼济天下。)

别的不说,但凡进学校卖书的,进行一个讲座,然后就直接销书,孩子们在学校在教师的暗示 之下,直接买书走了。然后家长统一交钱。这个环节实在是可怕而且可恨。他剥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好像还进了中考必读书目,孩子们岂能不读?

书也许确实好,吃相也确实太贪婪。


Longsuixinyuan


曹文轩何许人也,百度一查便可知,但是许多鲜为外人知的小事,捡一两件,说与大伙听一听。

他出生于江苏盐城,父亲是小学教师。童年曹老师所在的江苏也只空负鱼米之乡的美名,不能说饿殍遍野,但是上学的校园每到冬天都有冻毙之人。曹文轩的父亲身为小学老师每到冬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早早地到学校,到各个教室转一转,有时曹文轩也相随父亲一起去,清理一下教室,因为死人让学生看到了,总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重年时的苦难在他许多作品里都有流露,比如《青葵铜花》、《山羊不吃天堂草》都有他童年生活的投影。这也是他笔下的苦难和贫穷总是那么真切,因为他亲睹过那种苦难。

在文学作品中记叙那种苦难,既是为了缅怀童年那段艰辛,也是用笔触告诉孩子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这也是曹文轩文学的一个魅力所在。

另一件小事就是关于他童年与书的书。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相信许多经历过的人还会记忆犹新,那些没有经历那场浩劫的人,通过文字影像也有所了解,那个时代和物质一样匮乏的还有精神。

因为他父亲是老师,酷爱读书,家中能藏的也只有一套鲁迅文集了。平时这套书被藏在秘密处,而年少的曹文轩固然对物质渴望,但是对书更有强烈好奇心。

他在鲁迅的作品里读出了人生,读出了感悟,也读出了灵气,更激发了他内心勃勃的英气。一个爱读书的少年,成年之后灵魂都是芬芳的,化而为文字,便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作品。

他的作品不仅中国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而且外国小朋友也同样喜欢。他获得众多国际大奖,包括与诺贝尔文学奖齐名的安徒生童话奖!

曹文轩先生的书足以成为少年儿童“给精神打底子”的书,从他的书里,可以读出一个少年面对苦难的坚韧和倔强,成年人也能从中看到他们童年的模样。

这虽是小事,但足以见大,这可能就是中小学校园追捧曹文轩的原因吧!


青衫李探花


我家孩子4年级,前后买过11本曹文轩的书,孩子根本不爱看。我今天翻了15页,觉得内容也不好。





奥特曼不用写作业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1

我曾经在首都图书馆听过曹文轩教授的讲座,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是一个小型讲座,人并不多,大都慕名而来。

曹教授挎着公文包进来了,扫视了一下现场,眼睛明亮,沉静坦然,那时他都50岁了,看上去才30出头,功成名就确实使人年轻。他说话时清晰而又富有激情,有时觉得表达不够尽兴还辅之以双手动作。



2

曹文轩在儿童文学界的地位已是名扬天下,是儿童文学获奖专业户。他的《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都是名篇,且作为教育部指定的儿童必读作品。

曹文轩多次荣获“冰心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2016年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获此殊荣。2017年获“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这都说明曹文轩在儿童文学界的地位是公认的,其文学成就也是得到大家肯定的。

学生们踊跃购买其书籍也是正常的,小学语文老师也经常把他的作品推荐给孩子们。

3

最近因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在网上发文,暗示曹文轩进校园以讲座之名推销书籍,有违规之嫌。

这件事未明确之前不敢妄加评论,但我以为,以曹教授在儿童文学界的地位,似乎没有必要以讲座之名来营销。邀请曹教授进校园开讲座也是正常的,这样的知名教授能够邀请到是荣幸,但主办方是否借机推销就不得而知了。



思考行者


上高中的时候,我是在读过《草房子》这本书的时候,才知道曹文轩这个名字,真正认识这个人是在接触郑渊洁及其相关作品之后。后来就比较关注这两个童书作家,但校园卖书的事还是通过今年4月份的一份新闻报道才知道的。

一、曹文轩“校园卖书”事件

2019年4月19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发布了一则声明,剑指曹文轩校园卖书一事,称耻与为伍,其中提到这么一句话:

“恭喜曹教授一年靠销售童书挣了2700万元。但是这2700万元中,有多少是曹文轩打着讲课的幌子非法进校兜售童书所得呢?”

北京青年报也曾以《以眼睛为幌子,“校园卖书”有套路》为题,揭露了童书作家“校园卖书”的勾当。

同时网上还爆料出了浙江省温州市某实验小学学生购书单,称“邀请这样知名的作家进校园面对面,(书店)对我们学生的图书征订量是有要求的”,摆明了要人学生必须买书,且没有任何折扣。


在今日头条上搜索“曹文轩”才发现有关曹文轩的小视频,头两个便是“曹文轩来我们学校了”,“儿童作家艾曹文轩为孩子推荐五本书”。

网上关于曹文轩的相关新闻报道,一大半都和“校园卖书”有关。

二、“校园卖书”现象怎么看?


1. “校园卖书”乃歪风邪气

曹文轩,北大教授,北京作协副主席,曾荣获"国际安徒生奖"、"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

作家推销自己的书本无可厚非,但曹文轩做的也太过了,感觉其不是一个作家,而像一个商人,这种“强买强卖”式的歪风邪气切莫助长。

2. 向“祖国的花朵”伸黑手,可耻!

虽然郑渊洁炮轰曹文轩,本是神仙打架,各说各有理,先不论曹文轩人品如何,但能将黑手伸向“祖国的花朵”本身就是可耻的。

小学生本就是弱消费群体,通过和书店、学校合作,以名作家开讲座为由,强制小学生买自己的书,家长本身不知情,只要是学校让买的一般都会乖乖就范。全国有多少小学?曹文轩又在学校卖了多少书?其27000万版税有多少是从小学生身上强制消费得来的?

别的我都可以容忍,但向“祖国的花朵”伸黑手,我是坚决反对的!

3. “校园卖书”谁是幕后推手

曹文轩校园卖书内幕如何,我们并不知情。有人说曹文轩是北大教授,小学校就是花钱请人家来都不一定能够请得动,但俗话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中间有多少利益交换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曹文轩借讲学为由确实卖了大批自己的书。

其实郑渊洁在2016年就给之前的教育部长袁贵仁写过一封公开信,呼吁作家“不要再去校园售卖自己的童书”,但此信如石沉大海,并未得到任何回应,教育部也未曾公开就此事表态。

如此校园乱象为何引不起教育部长重视?

曹文轩为了利益,校园卖书,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树立中国童话作家典型,对其校园卖书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国各小学为了蹭名气,花钱请作家开讲座,还帮忙叫卖,各地图书馆也争相加入,想分一杯羹,最终都由小学生(家长)买单。在这个利益链条上,除了学生,其他都是受益者。

校园本是一片修身治学的净土,希望早日能还校园一片宁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