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看待父和母单身想再婚儿女却横加阻止这种事?

齐天俊美


儿女横加干涉单身父亲或者母亲的婚姻,这是典型的不孝,是极端的自私的表现。反对的原因无非就是,父亲的财产怕给继母给掏空了,不能完全留给自己了。母亲再嫁给别人,不能给自己当免费的保姆了。这样的儿女压根就没有替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想一想,一个人过日子孤单,有病身边没有个人给端茶倒水的,儿女再孝顺也没有老伴伺候的周到。奉劝天下的儿女,如果你的单身父亲或母亲,他们想找老伴,你们千万不要干涉,帮他们把把关是可以的,最终的主意还是他们自己拿。这就是对你的父亲或母亲最大的孝顺。你要想让他们晚年幸福,多活几年,就请你们愉快的同意老人家再找一个伴。


阳光快乐老头


再婚,原家庭是迈不过的坎,家人的感情如此,对子女的牵绊更是如此。

婚姻的幸福离不开亲人的祝福,而子女排在首位,人生中年,离婚再婚。常理来说应该是洒脱从容的,但面对子女哪怕做得再好,似乎都问心有愧。

夫妻关系会有分离之时,父母深情却是一生相随

婚姻,人生的第二选择,在这个不疾不徐的年龄男女考虑的更多是舒心和合适,所以我们常见中年夫妻再婚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或者闪婚,更多的是考虑良久,甚至马拉松式的感情磨合,应为再婚不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背负了自己的过往和深爱的家人。慎重,再多也不为过。

父母如此小心的再婚,那么对于儿子来说,他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是认为父母背叛了家庭撕破了承诺还是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成全他们的生活。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几个子女说出的心里话。

王女士女儿,19岁,我恨我爸抛下家庭,居然还说以我为荣

小时候我爸和我妈就吵,但只是动动嘴“点到即止”,后来我上了初中就升级成了“武斗”到处摔盘子,杯子。以至于家里每个人的碗筷都是专属了,多的没有。

其实我挺烦他们吵架的,我从小就做起了调解员,试图缓和他们矛盾的关系,我发现父母有个共同点:“关心我的学习”所以我就拼命学,每年都是年纪前三名,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称赞父母家庭教育得好,父母彼此也相视一笑,每每在那时我便觉得幸福就在我身边。

上了高中,学业压力更大还要操心着父母的事情,成绩有所下滑,爸爸以此为借口责怪妈妈,长时间不回家,知道后来一纸协议摆在了妈妈面前,离婚终于发生了。

我咬紧牙关还是考上了重点大学,去北京上学,我恨我爸在我最难的时候丢下我和我妈,丢下一句:“我是为你好”这样的话语把所有的责任都抛的干干净净,妈妈很坚强没有被生活打趴下,未来的路只有母女相依生活。

更可恶的是父亲再婚时居然当着全部的来宾说我是她的骄傲,我终于知道在他的心里,我只是一面幌子,一面慈父爱女的幌子。

如果我爸不这么快离婚,如果他不这么快又进入婚姻,如果他能提前给我说一下让我准备准备,或许我心里没这么恨她,但生活没有如果,即便我想原谅他也无从下手。

看着同龄人的父母,我忽然懂得了成年人的不易,心累了,也伤了。

李大姐儿子,24岁,家里好吃好处,我妈非要再婚,我养老不好吗?

在大学的时候我便开始打工了,目的就是缓解家里的压力,因为我知道我妈不容易。

妈离婚10年了,我判给了她,我爸说好的生活费时有时无,一开始她也和普通女人一样伤心流泪,不知道母子该何去何从,但这样的状态没持续多久,她咬紧牙撑起了这个家,她的话也从“我怎么这么命苦”变成了“路是人走出来的”。

一直以来我们母子都商量着过生活,我体谅妈,她也心疼我,后来我上大学,她去跳广场舞,想不到哪些“狐朋狗友”居然给她介绍对象。一开始她也和我商量,我面无表情,这个事情也就作罢了。

只到我回家发现一桌子的饭菜事情才败露,因为我妈只会做简单的饭菜,我曾经给我妈说:“将来你老了,我给你养老,媳妇我晚几年娶”。我妈答应了,想不到现在背叛了约定。

我最爱的人,抛下了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或许在她的心中,我永远是个孩子吧,一个没有长大的男孩子吧。

梁先生女儿,20岁,我不恨谁,只恨自己没能力不能阻止这场分离的发生

我妈从和我爸结婚起就没工作过,两年前突然说要出去工作了,连我高考也不能阻止她的选择,从凡事都和我爸商量到独立判断决定,这一切都显得十分的迅速,像是早在心里预演过千万遍一样。

我妈曾经给我说去工作是因为在家里没有感受到安全感,她不想做任何人的附属,她也能证明自己可以活得很好,当时的我不太明白,但现在却又太迟了。

本来生活的好好的,我妈突然跑到我的房间和我一起睡,对家里的事情也没有原来上心了,经常加班连晚饭都不回家吃。和我爸说话也都没有什么深入的话题,都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没有争吵也没有生气,却让家里显出一股特别压抑的氛围。

后来我妈居然去上一些培训班,从英语到计算机都报了一遍,她说这是对自己的投资,本该在十年前就做,现在已经是亡羊补牢了,对于我妈的做法,我爸却像没发生一样,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有时候我生气,说:“都在家里坐着,却全部看着手机,没有一点生气”,我提议一起外出,父母都拒绝我。最后我妈离婚再婚我一点也不意外。

我不恨他们,剩下的都是自责,我爱我的父母,但却没能力挽救他们的婚姻,或者这一切都是我的错。

凡心说:

结婚是多情的水到渠成,离婚却不尽是薄情寡义。

再婚可以理解为对婚姻的坚信,若是被婚姻伤痛心的人是绝不可能再次步入婚姻的,正是因为在婚姻中体验到各种美好,才在之后选择了他人再续情感。作为成年人应该要有这样的觉悟。

原配婚姻走到尽头,彼此熟识也确定改变不了对方,分别或许是一件好事,儿女自然不了解这个层面,但要明白的是情感通过努力和勤快才能彼此传递的,如果只是被动的等待儿女的理解,估计到最后你也是“孤家寡人”。

抛开陈旧的观念,让自己积极一点,和子女沟通更多一点,就算是离婚也能获得极大的尊重,于父母而言这算得上一堂必修课。

对于离婚或者再婚,不要让任何一人成为牺牲品,这个是对婚姻和家庭最大的尊重和爱护,凡心一直说人需要独立的人格,而不是在不同事情上“扮演”角色,只有情感的交融才能获得最大的宽容。

能再婚是种状态,一种还可以寻找真爱的状态,这个人不合适便寻找下一个,勇敢去爱,真爱并不难寻。

凡心相信世上是有爱的,因为有爱和勇气,真情才得以千古传诵。

你的关注和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樱桃番茄GO


对于父母再婚,正确的处理原则是不干涉!就是一切按父母的意思处理,子女最好不表态。

父母有选择自己感情的权力。父母有选择再婚或者不再婚的自由和权力,子女没有权利干涉。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

子女孝顺并不能弥补父母感情的缺失。这是两种不同的感情。子女可以满足父母的生活需求,但是不能弥补父母感情生活的空虚和寂寞。

父母再婚应处理好家庭问题。因为是再婚,问题有点复杂。婚前财产是不是公证、婚后生活开支来源及支配、子女如何养老等一系列问题都要合情合法地处理好。保证子女和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

子女横加阻止肯定是不对的!父母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做一些说服子女的工作,必要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尊重父母的选择就是孝顺!


洪水源清


任何一个家庭都希望一家亲。父母一方丧偶,一方离婚,作为夫妻和子女绝对是不希望的。回到现实一旦出现必须面对。如何解决父母重新寻求自己新的生活,这涉及到子女在观念上、认识上的转变问题。个人认为,作为子女不能用你认为的道德绑架父母,父母也是人,她们有自己的情感,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能用你认为所谓的情感阻碍父母,无论从法律上,从道义上子女都无权干涉。子女要绑架、要阻碍、要干涉怎么办。不排出两个问题:第一,财产;第二,因对对方的要求没有达到子女的标准。如何解决没有特定的方药,只能用情感交流、沟通,讲事实,讲道理,父母正确的处理好子女们担心的问题。但作为子女在父母的做到了情之有理,效之有理的前提下,就要理解和支持,不能横加阻拦。因为你们不可能随时在父母身边陪伴关心和关爱,要懂得血亲很重要,但姻亲比血亲陪伴走得更长远的道理。如果你也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更应懂得其中的道理。所以,为了父母的身心健康,为了父母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开心快乐,为了父母你们不在身边有人承担起你们不在时相互照顾,相互倾诉,不寂寞、不孤单的义务和责任。子女们放手吧,让父母快乐幸福的渡过余生。何而不乐。


大叔180175134


只要不是啃老族,一般应该不会加以干涉的,现在都讲究实际,儿女怕父母财产落入他人手中?但真要父母老了也不见得养老。与其这样,换不如让老人提前把家产给安排好,写个婚前财产公正就可以了吧?但老人再婚自己也要想过来在想过去。别把后路给断绝了。老了亲情也是不容忽视的。


拔起萝卜


该如何看待父和母单身想再婚,儿女横加阻止这种事?其实儿女不应该阻止父,母的再婚,老古话说的好、满堂儿女,不如半路上的夫妻、儿女再孝顺?钱再多?买不来老夫,老妻的快乐,夫妻之间感情?和儿女的感情,是两回事:比如、父母老了、有疾病了?老伴👵是白夜守着、一方生活不能自理?一方简单的护理方式?也比儿女伺候时方便、老人怕寂寞,总想找人聊天?儿女不可能天天陪伴唠嗑吧?有很多事情,儿女做不到、夫妻做的到!做为单身的男女?也不要想的太多,自己觉得两个人可以组成家庭、合的来?给双方儿女打声招呼、你们可以另过生活,不打扰双方的儿女!也有自己的空间!


1399766888翔


这个问题很复杂,包含多种因素,最关键是父母的现状。常言道,孤材难着,孤人难活。父母年龄大了生活阅历多了,虽有孝顺的子女希望父母生活好大多留在身边,不能说锦衣玉食供奉着,但大都对老人倾心倾力,可作为父母说心里话最不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了,因有诸多不便,隔代相阻,所以宁可自己一人在家自由自在也不愿享福,这就岀现了问题,如父母都在那没什么那怕就是一方残了瘫了都能过,可留下孤单一人这就有难题了。

当今社会人的生存能力生活状况大都越来越强,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老人们生活生存大都不是问题但精神空虚,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伴老伴老了总要有伴才好,所以说找老伴作为儿女首先应了解父母的养老状况,如果是有养老金的不论多少每月一千两千都行,那你就可放心让他们去找个老伴,毕竟有一个相伴的人有了灾病有人管最起码能通风报信,你起码少操了心,但前提是得养得起人家,如果经济能力没保障那你就要和父母讲清利害了,毕竟他们不比当年不能再打工做事了,找个老伴靠子女支助那就有点难了,你也许现下还行时间长了就会有诸多不便了。

所以说对父母孤单再找老伴这件事你是有发言权的,并不是简单的子女干涉父母再婚问题,你应权衡利弊看父母的各方状况做岀恰当的选择,为了父母为了自己。


艾谷137209


老年人再婚是中国当前的敏感话题,尤其是儿女们接受不了,老头娶个老伴回家还好一点点,如果母亲再嫁,儿女们就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好像不孝顺一样,其实老年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儿女们不应该横加阻拦,要以老人的幸福为中心,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可能会不一样的心态,年轻夫妻老来伴,老人和年轻人一样需要爱情,需要陪伴……


傲然无语


单身的父或母都有对爱情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是法定的人生基本权利,任何人都不能横加干涉或阻止,否则,就是涉嫌违法的行为!特别是作为子女,应该对父母有孝顺之心,支持单身父或母的正当再婚,一方面维护了父或母的正当人生权利,另一方面又减轻了自己照顾单身父或母的负担,因为单身父或母再婚后能互相照顾。


zcc52618


非常正常。过去,舆论对儿女的行为一致持谴责态度。但是,经过十几年的社会实践证明,老年丧偶再组新家庭,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引发的家庭纠纷和社会矛盾有的非常尖锐,带来了很多负面的社会影响。

现在明智的老人,宁肯同居,也不结婚,就是为了规避产生新的家庭矛盾,引发新的不必要的而且是复杂的法律纠纷。

这不是个什么简单的丧偶单身老人再婚问题,而且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细胞再组合将变异出一个或健康,或平庸,或恶性的社会法律问题。

所以,子女反对是有它的合理性的,应引起当事人的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