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反对孔子的仁义?

生命解码之易學堂


老子的《道德经》因为留着很大"空白",存在很大的"玄义",使得后人理解起来,产生了很大歧义,这也让《道德经》遭受不少的误解。而孔子思想主要在《论语》里,他的弟子记录他的语言却平实、自然,理解起来出入很少,思想容易能被把握的。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不同点表现为:

1、孔子思想是语录式的,散点式不成体系,文学、形象性突出;老子的思想是论文式的,自成体系,思辩风格、逻辑甚强。

2、学与反学之争;孔子思想是积极入世的,通过人"修身"而学的过程达到一个有德有才的君子和圣人,让有才能的人对社会有担当;而老子是消积避世,主张"绝圣去智",反对礼乐文化,提倡"见素抱朴″、"返朴归真"。

3、老子思维体系要比较孔子的思维度广;孔子的思想探讨的对象:人与人、人与国家的问题,即道德伦理;而老子的不仅探讨在人与自然的问题,追求"道",以"道"为宇宙万物本源,以"道"为永恒运动的规律,体现在《道德经》的上篇道篇;而下篇《德》篇也讲的道德,展开对社会生活的探讨,与孔子《论语》思想相重合的部分。

4、欲望之争:孔子思想主张君子在对"仁"的追求中入仕做官,成为"劳心者"的统治阶层,调动了人的功名利禄之心。同时,它又能抑制"小人"之欲;而老子认为功利名禄的世俗欲望是一切社会灾难和心灵困惑的根源,主张清心寡欲达到"无为"、"不争",过一种恬淡安闲的生活。

通过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点对比,发现孔子和老子相重合的"道德"方面的学术思想观点是截然相反的,这就形成老子对孔子的学术的批判和反对。

下面我就老子和孔子的政论思想的不同展开论述,也就形成了老子对孔子的仁学的反对的主要原因。

老子的政论主要围绕着孔子的仁学和礼乐制度展开批判的。

首先比较仁学;老子以“道法自然"之法则也规范他的善,即孔子仁,他希望人和大自然的物种一样听天由命,才是最明智的,人的积极进取违反了自然规律的。在对社会现象中,着力批评孔子那修身养德的"君子"、"圣人"之说,因为他主张"无为"和孔子的"有为"相抗衡,孔子的仁学,毕竟有益于人之心性的进化,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化。

"是以圣人之志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在老子的德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告诫作为统治者的"圣人","使民无知无欲也"的重要性。而孔子主张人而修德学习做才能的"君子",使自己才能为国为民有所担当,体现出能力越大责任就应越大。

所以,孔子以学而修君子、圣人之德能为己任;而老子以"愚民"为天职。孔子力图劝导君王仁为而为;老子则苦劝"圣人"谙不为之妙理。可谓一正一邪,两相对立。

再次就"礼乐"制度比较。《论语》中讲"礼"75次,孔子的礼是指"周礼"和"礼义",通过克己恢复礼乐制度,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等级制度下的行为规范,并要求人的思想行为置于"礼义"之下。而老子在人的行为中,着力攻击孔子企图构建秩序"妄想"一一他主张人皆不应有为有序,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所以老子认为孔子"礼乐"制序是伪的,什么仁义礼智信,全是谎言。

从老子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中: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无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可以体会到他追求一种无制度化的自由、宁静、忘我的社会图景。他的这一种理想被后世道学文人加以发展,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渊》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政府无官吏,没有租税和徭役的平等自足生活的描述,还有晋代葛洪和阮籍所提出的"无君论"的思想,都是老子的政治思想的发展

所以,老子的社会无为思想而追求的一种反礼乐制序,实则是返古守旧思想,与人类的社会文明化走向所相背的,这也是长期封建统治阶级不予采纳的原因。

老子在政治、道德思想相对孔子的思想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对中国人的心灵调节起到重大的作用,"达"时用儒家兼济天下,"穷"时用道家思想独善其身,因为两者正反两面的性质,达到儒道互补的作用。另外、我们不能否定老子《道德经》的"道篇"的宇宙终极关怀的价值,在当今,对现代科学的思维有重大突破,像解释今天的奇点大爆炸的原理,超跃西方哲科思维的局限,更具有超前思维格局。


梦里花落知多少718


老子没有在伦理(人与人关系的规则,下同)范畴中反对孔子的“仁义”,而是在真理客观性这个唯物论的认识论范围内反对孔子的“仁义”。老子在批评孔子的仁义观时说:“……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其意思是:先生你想让天下的人不失去养育生存的条件吗?则天地运行的固有规律是永恒的,日月明照的固有规律是最公正的,星辰变化的固有规律是有序列的,禽兽活动的固有规则是成群的,树木生存的固有规律也是可循的。先生也可以仿效天地大自然之大德而行,遵循这些大自然规律去做就够了,何必竭力高举‘仁义’这个旗帜行事。如果用“仁义”,如同击鼓去追捕犯人一样,会搞乱了。噫!先生扰乱人类社会之特性啊!

这是老子反对孔子仁义观的哲学论据,用现代的话说,老子阐明的是:⑴自然界普遍存在辩证发展规律,它们是客观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可以遵循这样的客观规律。⑵真理是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而孔子所说的“仁义”,在老子唯物论的认识论上不能体现真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也就是不能体现真理的客观性,所以老子理直气壮地反对孔子的仁义观。在这里,“仁义”有一个边界问题,就是老子反对孔子的“仁义”观,只是在唯物论的认识论范围内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并没有反对伦理范畴的“仁义”。而孔子所说的“仁义”,超越了老子这个边界,夸大了“仁义”的作用。孔子被老子批评后,回到家里三天不说话,之后心服口服,称老子为“龙”,将自己比作醋瓮中的小飞虫(《庄子·田子方》)。这说明孔子对“仁义”的认识有转变,《论语·子罕》记载孔子很少讲仁,是符合这个逻辑范围的。但是,后世诸儒出于为封建地主阶级政治服务的需要,大肆宣扬和夸大孔子“仁义”的作用,这不能归咎于孔子。我们的态度应该是:①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孔子也不例外。孔子七十岁后才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说明他一生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②不能因此而贬低孔子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⑶在真理客观性方面,必须遵循老子的学说;在伦理道德范畴内可以说“仁义”、仁爱。要分清界限,这是我们现代人的责任。

 

 

注:①第一个若,你。②牧,养育。③明,贞明,公正。“明照于四方。”(《周易·象·离》)。④列,序列。⑤群,“兽三为群”(《国语·周语·上》)。⑥放德,仿效天德。⑦偈偈(jié),用力的样子。⑧揭,高举。⑨亡子,逃亡之犯人。


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


孔子找老子请教学问,老子问孔子最近在读什么书?

孔子曰:“易也。圣人亦读之。”  

老子曰:“圣人读之可也,汝曷为读之?其要何说?”  

孔子曰:“要在仁义。”  

老子曰:“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有蚊子这晚嗡嗡叫个不停,哪里还睡得着觉啊。这仁义呢就像是这蚊子,不过是给人们增加一些烦恼和混乱罢了,能够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你看那天鹅不用每天洗澡羽毛天生就洁白,你看那乌鸦不用每天染黑天生就漆黑。上天从来就是很高,大地从来就是很厚,日月自古到今都绽放光芒,星辰永远都是有序的运行,花草树木生来就各自不同。你如果想要领悟大道,那就应该从自然当中领悟存在的规律,又何必宣讲什么仁义呢?那不就和敲着鼓去寻找丢掉的羊一样愚蠢可笑吗?你现在这么做,实在扰乱人的本性啊。”

这就是老子对孔子所提出的“仁义”看法的理解,认为孔子所说的“仁义”改变不了失本质,只是白白让世人烦恼,只不过是增加一些当权者压迫百姓的借口罢了。

在老子的哲学中,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是遵循着大道而行的,这个道,是最高理想,是最高价值和终极追求,这个道就是自然而然,就是人类社会原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需要你去干涉,不需要你去为人类制定准则。而儒家所说的“仁义”正是定了一个准则,所以老子会反对。

孔子提倡的仁义,并非是治疗社会大众的心,而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这是具有极强功利性的阴谋。在老子的观念中,人类的心应该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反倒把人类的心灵污染了,你现在还儒家提倡什么仁义礼智,你并不是为了匡正人心,反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者的利益。所以说盗亦有道,又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老子反对孔子的“仁义”观点,因为老子讲求顺其自然,而所谓“仁义”就是订立标准,逼迫人进行改变;其次老子认为政府不应该干扰人民,而孔子的“仁义”就是统治阶级的武器,所以老子反对孔子的“仁义”。


帝国烽火


这个问题是个挺纠缠的问题。

第一,提问者为“仁义”加了“孔子的”定语是不确切的。孔子推崇仁义不假,但那不是孔子的。

第二,写《道德经》的老子本不反对仁义,通篇《道德经》很仁义。

第三,王弼通行本,河上公本确实出现了三处反仁义的问题(十八、十九、三十八章)。但可以明确地说,《道德经》通行本出现的反仁义是被窜改的结果。

下面是我针对第十九章的窜改进行的考辨,借此回答本提问。

还《道德经》第十九章本来面目

王弼本《道德经》第十九章是这样的: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河上公本《道德经》第十九章是这样的: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乙本《道德经》第十九章是这样的:

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

而湖北郭店出土的楚竹书《道德经》第十九章整理后是这样的: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三言以为给不足,或命之或乎属:视素保樸,少私寡欲。

需要强调的是,郭店楚竹书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早版本《道德经》。

本章的“三绝三弃”,王弼本河上公本等通行本与已经发现最早楚竹书的版本是不一样的。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与老子的思想严重冲突,楚竹书的“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不存在这个问题,还合乎逻辑。 陈鼓应在他的《老子今注今译》(2009年版)中说:“老子以‘圣’喻最高人格修养境界,而通行本‘绝圣’之词则与全书积极肯定‘圣’之通例不合。‘绝圣弃智’见于庄子后学《胠箧》《在宥》篇,传抄者据以妄改所致。”“《老子》八章主张人与人交往要尚仁(‘与善仁’),可见老子并无弃绝(仁)义之说。郭店简本出土,始知为人妄改。《庄子·胠箧》有‘攘弃仁义’之说,由此可窥见原本‘绝伪弃诈’被臆改为‘绝仁弃义’,可能受庄子后学激烈派思想影响所致。”

“圣人”在《道德经》中三十二见,是老子为统治者树立的榜样,通行本用“绝圣”明显全篇相悖;“仁义”是好的品质,而且老子还主张“与善仁”,也互相冲突,不合逻辑。 用“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篡改“绝知弃辩”“绝伪弃诈”,不但荒谬,而且恶毒;不但违背了老子的本意,还把老子变成倡导不仁不义的恶人。可以断言,用“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取代“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是恶意的篡改。

“绝学无忧”诸本均列为二十章的首句,结果使得这句话在二十章没有着落,此乃后人初分章时形成的错误,帛书甲、乙本均不分章。郭店简本已经把“绝学无忧”抄没了。“绝学”与“见素”“少私”同类,且它与本章“此三者”紧密相连。“绝知弃辩”需要“绝学”,“绝学”就会“无忧”;要“绝伪弃诈”,就必须提倡“见素抱朴”;做到了“绝巧弃利”,就会促使人“少私寡欲”。 另外,要搞清楚“绝学无忧”中的“学”究竟是什么含义?学的本义就是效仿学。了,音xiào,教,效仿。《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由此可见,老子强调的“绝学”是弃绝攀比效仿。

这样,经过更正和订正的第十九章是这样的:

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强调,“知”同“智”。

全章通释如下:

弃绝玩弄心机摒弃巧言辩解,百姓会获得百倍的好处;弃绝弄虚作假摒弃诓骗欺诈,百姓会归向孝顺和慈爱;弃绝投机取巧摒弃谋取利益,盗贼就不会出现:用这三条作表面文章还不够,应该让百姓有遵循的标准:看见朴素就会持守淳厚,少了私利就会淡泊欲望,摒弃效仿攀比就会没有忧愁。

在正确复原这一章后,解读起来就连贯清晰了。

本章先破后立,从反面提出三个绝弃主张,又从正面提出因循的原则。

本章的三个“绝”与“弃”为互文形式,两个字意思一致。 “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是老子对统治者的告诫。 “绝知弃辩,民利百倍”指向明确,针对性强。

为什么要“绝知”?为了百姓的利益。因为“以知治国”是“国之贼”,不“以知治国”才是“国之福”(第六十五章)。为什么要“弃辩”?因为辩就是“诡辩”,“狡辩”,就是强词夺理。“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第八十一章)。明明在愚弄、玩弄百姓,还要强词夺理,冠冕堂皇地找出各种借口。不跟百姓“玩儿花花心眼”,不去算计百姓,盘剥百姓;不用花言巧语唬弄百姓,百姓才得以休养生息,才会“我无事而民自富”(第五十七章)。要明确,老子的“弃知”是摒弃玩心眼,摒弃算计百姓,并不摒弃“明智”。

“绝伪去诈,民复孝慈”态度鲜明,目的明确。为什么要“绝伪弃诈”?因为“伪”是假象,“诈”是欺骗,“伪”与“诈”是邪恶的东西,是“大道废”的根源,败坏了官风与民风,淆乱了人际关系。“伪”与“诈”带来的是世风不穀。“绝伪弃诈”才会“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孝慈”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是最朴素的品质,不孝不慈的产生正是源于“伪”“诈”。“复”是恢复,是道德的回归。

“绝巧弃利”导民向朴,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策略(第八十章)。为什么要“绝巧弃利”?因为巧、利是吸引人的东西,是来自外界的诱惑,是“难得之货”(第三章)。“人多技巧,奇物滋起”(第五十七章),“难得之货”与“奇物”淆乱了人心,污染了官风和民风。“绝巧弃利”才能达到“使民不为盗”(第三章),达到清静无为。

从老子提出的“三绝三弃”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之时的社会状态。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就是“只是把这三条放在口头上谈还不行”,应该怎么办呢?要让人们有所遵循。三者指“绝知弃辩”“绝伪弃诈”“绝巧弃利”。 三个“绝~弃~”只是“破”,还要有所“立”,“故令有所属”,应该让人有所依循。属,音zhǔ,连接,引申为跟随,追随,依循。弃绝了智辩、伪诈、巧利,还要用“朴”填补空白:见素就会抱朴,进而达到少私就会寡欲,绝学就会无忧的境界。

“见素抱朴”就是“见到朴素就会趋向单纯”, 见,读为“jiàn”;“少私寡欲”就是“少了私利就会减少欲望”;“绝学无忧”就是“摒弃学问就会没有烦恼”。“见”是不是也可以解释为“使……出现”,其实是不可以的,要注意,三个短语的施事者是相同的,按“使……出现”解释,施事者就发生了变化,违背了同一律。 素,没有染色的丝。朴,未经雕琢的木。 见素抱朴——看见素淡就会怀想质朴;少私寡欲——少了私利就会消除欲望;绝学无忧——弃绝效仿的攀比就会远离忧虑。其实,“绝学无忧”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正是老子提出的三条参照标准。从语言结构和逻辑思维角度看,“见素”是“抱朴”的前提,“少私”是“寡欲”的前提,“绝学”是“无忧”的前提,在老子看来,只要“见素”“少私”“绝学”,就会“抱朴”“寡欲”“无忧”;而且只有“见素”“少私”“绝学”,才会“抱朴”“寡欲”“无忧”。它们的前后件之间是充要条件关系。“无忧”又总述“见素”“少私”“绝学”“抱朴”“寡欲”五事,就是说,“见素”“少私”“绝学”“抱朴”“寡欲”后,自然就会“无忧”。 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来看,老子并不是主张放弃必要的学问,放弃必要知识的学习,而是放弃对身外之物的利益追求,放弃对获取利益的效仿和攀比。绝的是玩心眼和巧言狡辩,是虚伪和奸诈,是投机取巧和贪财好利。


陈广逵


老子从来没有反对过孔子的仁义,再说了,仁义也不是孔子发明的,但老子又确实是反对仁义的,不过此仁义非彼仁义而已。

那么老子反对的究竟是哪个仁义呢?答案是:老子反对的是春秋各国为了一己私利而践踏礼乐、争求霸权,但又要拉块遮羞布,所用来做打号的那个仁义,这个仁义才是害人害己,务除之而后快的仁义。

古今人性都是一样的,比如象现在那些心灵导师、培训大咖,自己对金钱充满欲望,但却到处却告诫别人要保持平常心,要平淡寡欲,自己自私自利,却要别人宽容,自己无恶不做,却要号召别人懂得感恩等等等等,这和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并无二致。

生活在当今的我们,面对这些人口中的“义正词严”,难道我们不想反对吗?明白了这些,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老子要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样的话了,最后用一幅对联来结尾。

上联:今日有江湖,往日有江湖,其性近,其情近;

下联: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澡雪堂主谈国学


老子与孔子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两位大神级的人物,后来一位被奉为道教祖师,一位成为了万世师表。

老子比孔子大二十多岁,孔子听说老子博古通今,曾经三次问道于老子,学习态度很端正。老子见到小孔很高兴,俩人相见恨晚,秉烛夜谈,孔子受益匪浅。回到鲁国后,弟子们让老师谈谈对老子的访谈感想,孔子感慨万千的说:老子是人中之龙,太了不起了。比起他我就像是瓦罐里的一只飞虫啊。看来圣人就是有境界,太谦虚了。

话说回来,当时老子还未出关,当然没有道德经,孔子没死,也没有论语。但两人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已经有了巨大的差距和分歧。

首先,老子已经具备了相当完整的世界观,形成了辩证思想和辩证理论系统。而孔子在这方面是空白,对自然、宇宙没有完整的认识,且缺少辩证思维。由此可见,在哲学领域,老子天人合一思想的丰富性与孔子在哲学理论上的欠缺,相形悬殊,有云泥之别。

其次,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和人生观不同。老子主张按照人的客观自然属性来建立人类社会,孔子主张按照人的主观法定模式来建立人类社会。老子是用客观平等的眼光看待人、自然和社会事物,在老子的世界里人类理想社会应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和人人平等的基础上。而在孔子的世界里,人类社会是建立在金字塔形阶级制度基础上的,人人不平等。王者和圣贤治理天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王者爱人并制定法律、分别善恶。贤臣忠心不二,仁义礼智信,维护王权一统。天下人则都是顺民,人人认命,不犯上不作乱。顺应朝廷者,生之纳之,否则能教化则教化、不能教化则杀之,以绝其类。

后来,老子听说孔子到处推销他的仁义,就对人说:没有什么比仁义对人的祸乱更为厉害的了。要想让天下不至于丧失淳厚质朴的本性,就该任由风起风落、自然而然地行动,一切都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何必那么卖力地去宣扬仁义,好像是敲着鼓去追赶逃亡的人一样呢?(《庄子·外篇·天运》)

孔子听没听见老子关于仁义的批评不太清楚,他仍然一直在努力地宣传仁义的思想。当时,鲁国有一道法律,就是鲁国人在外国赎回被卖为奴隶的同胞,国家就会给与重奖。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重返故国。子贡是个很有钱的商人,他赎回来很多同胞,但却拒绝国家的奖励,因为他认为不需要这笔钱,心甘情愿为国分忧。孔子知道后却大骂子贡,说他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孔子说:你的所作所为,看似高风亮节,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仁义的要求。以后那些赎人之后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嘲笑,责问他们为什么不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因此,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很多人就会对落难的同胞视而不见,更多国人将流落他乡。

孔子大骂子贡,但他却没有问问自己,正是因为他到处宣扬仁义,才会造成这种畸形现象的产生。如果鲁国人都是出于本心救助落难的同胞,那赎人之后要或不要国家的补助,又有什么关系呢?并不会有损他们救人的本意。但孔子却为这救人的行为附加上了仁义,并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种仁义之举。于是人们的本心变了,只是出于追求仁义的目的才去帮助同胞。因此,当这种行为不能再让他们得到仁义的荣誉名号时,哪怕是对同胞有再造之恩,他们也不会去做了。

正是因为孔子的仁义,结果却培养了人们的功利心。所以老子才说孔子宣扬仁义的行为,是在人间播糠扬尘迷乱人眼,这就是老子为什么要反对孔子的仁的原因。


盛世南迦


我是个学生,历史书籍读的少,很少。但有个体会,毛主席在生时要求我们读书看报,是千真万确的。我就是个学生,都认为:历史书籍原著可能很少很少,甚至没有了。都是些贩子著作,加进了贩子的观点。比如,孔子对禅让感兴趣,删古诗成尚书和中候,那古文化就不是原味了。他弟子子开对尚书又感兴趣,子开若又出一本这样的书,古文化不又更走味了。这是妙作走味。更有野史,杂文。杂记那纯属假货,误人弟子。比如谣传孔子诛杀少正卯,却能代代相代。前些天我又说了,孔子要弟子樊须不要去学种莊稼,种菜果,而要多读书识礼,义,信,做领头羊。后来封建统治者把领头羊换成了管羊群的狼,还说是孔子说的。于是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髙,而且还有依据,孔子不是背后叹:小人哉樊须也!逾演逾烈,孔子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流传至今。老子什么时候又批判了孔子的仁义,孔子的仁义和老子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水火不相容吗?况《史记》只记有在周京城老子和孔子在一起讨论过礼。周公卒后五百年有孔子,孔子卒后五百年有太史公。太史公应是关心历史的人物吧?太史公是二道贩子,司马迁多是三道贩子,也有二道贩子的货。司马迁的《史记》而且比较客观记事。比如,他把子周记为孔子的弟子,但在注释里又有说明:马融日鲁人,家语无公伯缭(子周),而有申缭子周,而譙周云疑公伯繚是讒愬之人,孔子不责而云,如其命何,非弟子之流也。今亦列比在七十二贤之数盖太史公误。且繚亦作遼也。象这样的注释,史记里多有。你看《史记》多客观。而《史记》老子离开周京城,只中途为关令尹喜书后不知所终了,哪里还有批判仁义之说。我们相对地来说应相信《史记》。


用户107932376027


按现在社会通俗来讲老子是代表草根阶级,孔子是代表上层阶级。老子是弱势群体遵循无为而治追求自由平等。孔子别名孔老二“老二”最大,“仁、义、礼”是讲集权、威严、论等级。老子反对孔子从单方面角度来讲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是孔子你会怎么样去思考……(赢家:“手中有票打牌不慌”)


爱杉W顺


《论语》如是我解073:【救世须仁者之大勇:对境安心】

📚《易》曰「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先师对仁者的认知,不是简单的“仁爱”、“仁者爱人”,读到后面还有关于仁与弟子的几次对话,大家就了解了。

📚仁呢,可以说是人降生于世的人格的完整与大成。

📚什么是人格的完整?就是人从乳娃成长为任何境况下能自主且能担当的心智。

📚这个境界并不容易达到,比如,能久处困境不气馁、能长处顺境不懈堕。

📚所以,仁者是能够遭遇任何境况而务实应对,不幻想也不放弃。

📚这是仁者的真安住,安住自己。

📚这也是今天普遍难以安住自己的“焦虑现代人”所亟须的功课。

📚我们的内心很容易被外界左右,很容易不稳定,人格被称为“巨婴”。

📚正是缺少这种安住的成长教导。

📚时间久了,内伤外溃,轻则积怨,重则戾气横生,人人互伤。

📚这也是现代教育要变革的方向,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格的成长与升华,才能解决全球性的人类生灵的脆弱导致的暴戾。

📚急需普及大勇安住的「利仁」之教。

📚仁,不是那么简单的。

—— 垚顺 2019.9.28 于重庆







悘言


老子并非反对仁义,而是反对人“故意去仁义”,也就是说,老子反对的是虚伪的仁义。

《老子》这本书中,记录了老子对于“仁义”的看法,在表面上,老子将“仁义”的出现,看成是“道”的衰败,于是许多人认为老子此举是在反对仁义,其实并不是这样,老子并没有反对仁义的意思。老子所反对的,是为了仁义而仁义的“伪善”之行为。

1、要想了解老子对于“仁义”的看法,首先需要了解老子思想中的“正言若反”的特色

针对仁义,在老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句比较典型议论: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世事无道的时候,人们就会开始提倡仁义;当出现巧智的时候,虚伪欺诈的事情就多了;当亲人之间不和气的时候,于是人们开始提倡孝顺慈爱;当一个国家变得混乱的时候,于是便有忠臣出现。

老子这句话是有其辩证的因果关系的。如果一个国家国泰民安,官员都是好官,哪里会有奸臣和忠臣一分,大家都是忠臣,忠臣这个概念就不会因为善恶对立而被区分。如果亲人间都是相亲相爱,不离不弃,那么大家都孝顺,于是就不会有“孝顺”和“不孝顺”的分别。当一个国家混乱的时候,出现了奸臣,于是就有忠臣出现;当亲人间出现了不孝不慈的情况,于是人们就开始大大赞扬慈孝之辈。

老子所描述的“因为人之间不慈不孝,所以人们赞扬慈孝”这一说法,是在反对人去慈孝?不,这是老子正言若反的思想特色。老子喜欢把一句话反着来说。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当一些个道理能够反着来理解时,往往更加深刻,这是道家经典难读的原因,但是亦是其魅力所在。

老子批判的哪里是慈孝,老子批判的,是因不慈不孝而出现的“提倡慈孝”这一现象。


2、老子看似是在反对仁义,实则是在赞成仁义

要说老子是在反对儒家之仁义?不对,不是这样的。

孔子也是追求那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状态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其仁义已经内化到自己的内心之中了,自己并不是为了仁义而去做仁义。此时之仁义,对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来说,就是如同饿了吃饭,渴了喝水的类似本能一般的存在,不是出于名利之类的顾忌,而去做名利之事的。

而老子所批判的仁义,就是外在的假仁假义,也就是内心并不认同这种做法,却去做这种事,这是一种假仁假义的表现。或者说,一个人要在内心时刻去提醒自己去做仁义的事情,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假仁义”。老子所赞扬之仁义,是这样一种状态:你根本就不知道“仁义”是啥,但是你做的事情就是符合“仁义”的,老子所称赞之仁义,就是这种状态,与孔子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我们可以做个总结,老子并非是反对儒家之仁义,而儒家之仁义,也并非表面上泛泛的那种假仁假义。儒家之仁义的最高境界,当属孔子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而老子所赞扬的,正是这种“仁义”已经变成内在吃饭睡觉的一种本能一般的状态,即人不是因为仁义而仁义,压根不知道什么是仁义,但是偏偏做的事情都是仁义的。可能有些绕口,但是大家细细品味,会发现其中的大智慧。


我是颜小二述哲文,喜读圣贤书,最爱议人性,如果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