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普通中学拥有60多名行政人员正常吗?

听说名字长的运气很好


一个初中:校长一正三付。书记付书记委员纪检宣统党小组长。第一支书第二支书第三支书退休支部书记。教科室主任付主任,政教室主任付主任,办公室主任付主任,教务室主任付主任,一正二付,支部委员,总务室主任,食堂主任,财务室主任。工委主任,经审主任,生活主任,宣传主任,这是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另外还有学生一处二处三处,搞得象中统一样,专抓学生错误。大休就这样,也不算多。一个镇也的在位的,二线的镇领异也有几十嘛!这是好事。一增加就业;二利于团结,三是让一部人先富起人。你看现在一个卫生院也有这科那科专家。现今的中国到处是领导、专家、大学生。一派欣欣向荣。


具体283


提问题的人不正常,或者这问题提的不正常。

我教书三十多年,还没有见过听过一所中学有60多人是行政人员。至少我见过的除校长书记纪检书记保卫科长外其他“领导”都是教师兼任。

我现在所在学校,有6000多学生,教职工450人。不带课的有校长、书记、纪检书记、办公室主任、文书、保卫科2人、图书管理员2人,处室干事10人,医务室2人,总共也就20人左右。所有副校长,主任,副主任都是兼课的教师,只有业务能力强,成绩突出的教师才有可能当“领导”。

估计问题的人不懂得什么叫“行政人员”,瞎问。


转了三十多圈的驴


从社会现实来说很正常,从学校教育工作来说极端不正常。

现实中就是这样,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应该是教育系统一大特色,且这种特色有无边界扩大的趋势。比如,一朋友所在的学校,为一所普通的乡镇初中,当时教职工(含几个工人)约一百零几人,就设置有校长一人,副校长四人,其他科室的主任副主任更不用说了,连个团委书记、副书记都是中层领导编制。现在另一朋友所在的学校,也是普通乡镇初中,还多设有办公室主任一名,手下有办事员;有科研处主任一名,资助办主任一名,团委副书记、书记各一名,除了校长兼支书,还有一名相当于副校长的的专职副支书,这党办里还有教师兼任的党办办事员两人。最要命的是,听朋友说,有通知说初中生还有少先队员,为了开展少先队工作,又添了一名相当于学校中层领导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该校教职工可能约为120人左右。而另一个朋友所在的一个县,教体局里就超规格从各学校抽调到局里工作的教师就有三十到四十人,这些人表面是借调,其实都是年复一年在那里工作。

这样设置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一,有助于编材料。因为教育系统检查多,汇报材料多。开学准备,开学初,开学中,学期结束,卫生捡查一检查二检查三,安全检查一二三,团难学生资助检查一二三四,报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什么五创九优,什么争先争X,什么学先学Y,;:~:〈!?、‘;【{}】’〉、:〈•¥%〉ˉ

二,有助于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上级临时下达的任务很多。当任务下达时,只要大领导一开口,那么多领导就组成了一个骨干团队,分工明确,不容置疑地将上级指示执行到底。

三,有助于压制不同的声音。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一些人会有不同声音,出面表达不满的总是少数,领导团队人数多了,对抗力量悬殊,不同声音就不见了。听说曾经有过五个校长为一件小事同时在现场做当事人工作的事。作用可大了。

四,《~〈“?、……:、”〉》、

当然,那么多的领导,坏处也非常明显:

一,当领导了,上课就少了。那么课,只能让可怜的教师上了。

二,等到分扣百分之三十的工资作积债效的钱了。只要是领导,分得的绩效都是最高的那一类,许多教师累死累活分得的还是那么一点,大部分人超工作量地工作,绩效连个平均数也不到。

三,评先评优几乎都是领导优先。职称几乎都是各种优与先堆砌而成。优先没有了,你的职称几乎就完了。而没有高职称,你的工资也完了,除此之外,还说明你没本事,被人瞧不起。而优先名额有限啊,领导那么多,何况有时还要照顾领导的家属呢。听说有一学校就因一领导连续几年将优先给自己家属引起了众怒,甚至有老师当面向其发飚,但有什么用呢。

四,人不患难,患不公平。一般老师越来越丧气。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和气氛都死气沉沉。

五,领导多了,讲话就多,会是经常开的,时间是不短的,每一次会议都充分考验你对党的教育的忠诚的耐力。

六,在校园里走,三走两转,上个厕所碰到的都是领导。有些蛮老的,一边拉个裤裆拉链,一边谦恭地向比自己小孩都小的领导打招呼:XX主任…或者:YJ副主任…


用户5614402935689


一所普通中学拥有60名行政人员肯定不正常。这里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是学校真的不正常。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没有哪个学校,有那么多的行政人员。所谓的行政人员,就是行政编制的。一般学校里的行政人员,也就校长、副校长才算行政人员。而一个股室的领导,是不算行政人员的,如教务、团委、教研、政教、总务等。

二是可能你不太正常了。你这个问题,可能带有个人情绪。所谓的行政人员,一般是指有行政编制的。一个县级的教育局,才有11个行政编制。其它的,都是事业编制。如教研室、招生办、基教办等,都是事业编制。

所以,希望你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学校的领导机构。即使是领导过多,那也是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去反映的。现在是网络时代,有的是门路。


通灵师犁子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学校所有人员的工资,都是政府发的,说白了,就是纳税人的钱,所以,教育局长和校长都不心疼。把一个一线教师提拔到行政上,他肯定要感谢校长,或者教育局长,而局长或者校长自己不用花一分钱,又落下好大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其实,目前,大部分地区,教师资源还是很缺的,特别是农村,很多村里的小学撤了,致使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上学要走十几里路,有的村小学虽然没撤,但是为了省钱,只聘用临时人员,工资低,又不用给交五险一金,有很多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是一线教师或者每周教学低于多少节课时的,不得参与职称晋升,按目前工资标准,一线教师上浮20%,行政人员下浮20%。

我不是教育系统的,我说了不算。


大叔级职称


不多啊,一个学校300教师的话,百分之二十不上课就是60多人,很正常。

我们学校不到300教师,主任以上37人,各种干事后勤加起来60多,真正上课的不到200人,干活的就那么多。

不上课的人大约三分之一,但是后勤干事等也是必要的,比如看宿舍的就二十多人,没有还真不行……

分工不同,各司其职。


北方课堂初中物理


聊聊吧。不当之处海涵,全当我疯人疯语啦。

所谓行政人员,按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学校校长是行政人员,其它人员包括副校长都算不上的,副校长最多算是行政储备人才;至于正职主任,副职主任,一般指直管教育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说白了就是当地教育局承认的管理人员,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年终工作考核的,不合格的不再继续聘任。这些副校,正职副职主任,人员是极少的,大约10人左右,这些人管理是很严格的,即使是校长,对于这些人也是只有用,而没有直接免除的权利。

不过,在学校还存在一种管理人员,那就是校聘管理人员,这一部分人员是学校内部任命的,他们工作内容由学校定,考核及任免也是由学校自己进行(就是校长说了算,类似于警队的辅警,必要时就是老百姓一个,这花活儿有意思吧?),这是当地教育部门放权给学校校长的,雇佣这些校聘学校管理人员的费用也是有学校自己定的(一般费用从教师绩效工资里扣除的),一般当地教育部门是不好太干预学校内部管理的,毕竟,给一把手校长一定的权限才好开展工作。那么这一部分校聘人员数量就大劲儿了,人员自身情况及目的性也很复杂,设置各类学校管理人员目的性也比较复杂了些。这就要看各个学校内部是怎么想这个事的。

其实,作为非教育部门一线的人员,还是很难理解学校怎么有那么多所谓的管理人员呢?

我举个例子,比如,你年级是否设置了年级主任?初一,二,三,就3人;各学科的教科研组长,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政治,历史等,这也得10人上下;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后勤)主任(这里人员较多),校长办公室主任,教科室主任,会计(现在叫报账员),少先队(团委)辅导员,党支部,工会,关工委,信访办,校车办(没有可以不设),督导办公室,卫生防疫办,体艺卫科,电教科等,都是对应相对的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的。重要的部门事情繁琐,在配上助手,这么一算,就很可观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构,两方面。一,当地教育部门,先去当地教育局看看里面有多少科室,一切就明了了大半;在看看社会上其它一些Zf管理部门,特别是辅警这个事情,折腾明白了,也就别抱怨了。理解就好,不理解就保留意见吧。

不过,说真,学校内部管理人员多,只不过是干活的人多了罢了,个人觉得,只要校长没意见,就行了。毕竟一所学校的管理,单单校长一个人是管不过来的。


陈爱仕达su


正常,但是“行政人员”的概念不“正常”,因为学校的组成是“教、职、生”,即老师、职工、学员。老师是“主持人”,是有教师资格证的正式人员,是名义上的管理者。职工是“协助者”,有公家的人,这部分人极少,绝大多数人是“临时工”,绝大多数属于“半被管理者”。学员是被教育的对象,属于完全被管理者。所以,学校的领导,无设论“官职”大小都是“管理人员”而非行政人员,因为他们领的是教师岗位工资而不是行政级别工资,因此,他们才是学校的“管理人员”,也就是教职工眼中的“官员”。

“管理”很宽泛。只要是涉及到学校的事务都要有人去管理,就会有人去负责,就会产生“当官的”,分的部门越细,“当官的”就越多,有背景有门路的越多,“当官的”就越多。

首先是顶层。党支(委)部,校长。主要是书记、校长、副校长。这是学校核心部门。其中,书记1人,校长1人,副校长若干名,校长助理若干人。这“若干人”就有讲究,正常情况下,一般学校配校长助理1人,副校长1到2名,所谓“若干”就是由“有背景有门路”产生的,这样就会产生校长助理2名以上,副校长4名以上,听说一个学校有8位副校长。下面不再对“若干”进行诠释。

党支部(委)副书记若干人,根据组织机构,有委员3人及以上。副书记和委员是全体党员选举的,但如果不是上级任命的,就不能享受“当官的”待遇,也就不能算“管理人员”,但他们在有些人的眼中却是“当官的”。

其次是办公室,由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干事若干人组成。这个部门的人,都或多或少享受“当官的”待遇。

第三是工会,由工会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组成。主席1人,副主席及委员若干人,主任1人,副主任及委员若干人。这些人员由会体工会会员选举产生。只有主席和下文任命的副主席外,其余人员不能享受“当官的”待遇。

第四是后勤,这个部门近年来十分发达,也让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助理若干人,下面有会计1人,出纳1人,财务若干人,这些人员都可以享受“当官的”待遇。

第五是教导处。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干事若干人。这些人都享受“当官的”待遇。它管理的部门相当多,每一个部门的“正职”都可以享受“当官的”待遇。

还能享受“当官的”待遇的部门“正职”有团委书记,科研室主任和副主任,督导室主任和副主任等。

如果不许兼职,算算有多少?


冷静看世故


正常,因为学校较益好,最增加60个也没有问题,就是苦了娃的爸!


阿新164


从题主的这个问题,可以看出,题主是带有情绪的。是司空见惯后而又有感而发的一种无奈心声。把一种不太正常的现象放大成问题,绕道说事,其心情可以理解。

一个中学的行政人员达六十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学校管理行政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教育体制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要知道,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公办教师,多数都是干部编制。

如今,教师的事业编制还有明显的干部编制痕迹。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并没有彻底消除,过去不仅在各级各部门有明显的反映,在各行各业也有印记。

按理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神圣场所,是知识和学术的殿堂,是以德才为重的圣地。但是,学校也不是一块净土,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会影响到学校。

西方有一个国家的军队里,有一句名言:“不愿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如果把这句名言理解为,不当官就不是好人的话,是不是很可笑?

现实中,不仅不可笑,而且几乎是潜规则。

在学校里,有一官半职的教师,心理位置就不一样,姿态也与众不同,话语权就更多,难免有居高临下的气势,使一般教师形成心理位置差距,难免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不能不说这是学校管理行政化的一个弊端。

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去行政化的呼声,曾见诸于媒体。

如今仿佛一切照原,变化不大。

我是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师,见证了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对学校教育体制和一些弊端略知一二。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所能努力的,就是凭良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自己的心理环境,以此来适应大环境。

教育改革会有新的举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