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飛翔 迎難而上:疫情在家的高三學習規劃


逆風飛翔 迎難而上:疫情在家的高三學習規劃

逆風飛翔 迎難而上

2020年的寒假註定讓人印象深刻,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隨即擴散到各地。受疫情影響,全國所有各級各類學校都推遲了開學日期。雖然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進行了相應學習安排,但這兩天還是收到一些家長和學生對在家學習狀態的擔憂、懷疑2020年高考是否會推遲、心理焦慮等問題。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一、疫情帶來的影響

1.對高考的影響

關於高考是否受到疫情影響,答案是肯定的,不排除會在命題時考慮到這些因素;但認為高考會推遲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無論是03年的非典時期、還是08年的汶川地震影響,高考都如期舉行,所以大家還是按照6月份的時間安心備考,不要想太多。關於高考試題是否變得容易。答案是有可能的,但你要知道,試題簡單是對所有人而言的,影響不大。


2.對學習狀態的影響

家長們普遍反應在參加網絡課程學習中,一方面內容質量不高,另一方面“套路”很多。其實,在應急的模式下教育主管部門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這一現狀較難改變。那麼對於在家學習而言,家長要做好監督員和陪跑者的角色,一方面要監督孩子嚴格按照學校安排進行學習;另一方面自己要做好榜樣,不能自己一直刷手機看電視而要求孩子學習。


3.對學生選擇專業的影響

08年汶川地震後,一些原先沒有想好專業方向的同學,經歷過地震後對未來學習方向都清晰並堅定很多,如建築類、師範類、醫學類專業明顯成為報考人數較多的方向。這次疫情會不會讓醫學類專業報考受到影響,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而且這種可能性會朝著醫學報考增長的方向發展。網上流傳一句話“非典時,你們保護90後,現在換90後保護你們!”我相信00後們一定也會如此!


二、我們應該怎麼做

1.思考未來,堅定信心

學校延遲開學,讓學生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時間,在完成既定學習任務後,我們要有主動規劃的意識,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其實,你會發現不管是什麼樣的學習環境,優秀的學生總是表現出自主意識強、積極樂觀的狀態。

前兩天刷屏的杭州建蘭中學班主任郭簡老師寫給班級同學的信深深打動了我,信中她寫道“我最親愛的孩子們!他日,你若長大,你們會從事各行各業。但無論你在哪裡,在做什麼。請你記得,一個人的信仰不能丟。”信仰是我們內心的從容,是面對未來變化時的篤定,而這來自於日常的耳濡目染,來自自身一次次的內心對話!而這次的疫情雖然兇猛,但恰是一個昇華內心和堅定方向的過程!


2.瞭解意向專業和學校的情況

疫情期間,醫護人員成為“最美逆行者”,看到他們無畏衝鋒在前,舍小家為大家,淚水經常模糊雙眼。如果你開始立志成為那樣的人,就必須要經過最專業的訓練,因為醫護人員是專業要求最高的職業,沒有之一;醫學類專業細分很多方向,不同方向對應著不同的專業領域,如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等。

這次的疫情被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果你想從事流行病的預防研究,那麼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就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如果你想了解病毒的來龍去脈、抗病毒的免疫研究,那麼基礎醫學就是適合你的方向;如果你想像戰士一樣衝鋒在治療病人的第一線,那麼臨床醫學專業才是你的菜,這裡還會細分出兒科、外科等更專業的領域;如果你想研究哪些藥物對治療疾病的效果和影響,藥學就是你要關注的領域;還有此次戰“疫”中,更多的護理人員在一線為重症病人提供專業的服務,則是護理學專業的範圍。此外,疫情的確診可以由核酸檢測和CT影像學結果作為臨床診斷病例診斷標準,那麼相關的專業就是醫學檢驗學和醫學影像學。

哪些學校的這些專業比較好呢?例如北京大學和北京協和醫學院執全國基礎醫學專業牛耳,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處於第一集團,中南大學和海軍軍醫大學的護理學十分強悍。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列舉,大家可以查詢“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裡面有詳細信息參考。

所以,待在家裡的時間正是瞭解這些信息的最好時機。學生因為平時學習任務繁重、家長因為工作繁忙而沒有時間思考,那麼家長可以和孩子溝通未來方向,收集信息,為填報志願做好準備。


3.提前掌握升學情況

隨著疫情發展,高校的招生進程也都紛紛延後。在高考時間不太可能延後的情況下,各種類別的升學方式時間也必然安排的十分緊湊,原來一個月的報名時間現在可能只有十來天,所以我們要提前瞭解適合自己的升學方式,掌握更多信息方能從容面對。

比如2020年開始的強基計劃,適合成績優異有志於在數理化等基礎學科領域發展的同學;綜合評價適合各方面均衡發展的同學;高校專項計劃適合有農村戶口的同學。這些自主選拔的入學方式都要提前報名,如果能提前瞭解相關信息,就會更有底氣。你會發現,當潮水退去,裸泳的都會死的很慘,希望你不要成為沒有準備的裸泳的人!


當然,也許大家面對第一個不能走親訪友的春節,面對街市上到處都是戴口罩的行人,內心會感到恐懼和焦慮,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我們可以通過與家人交流、轉移注意力來有效緩解這些負面情緒。家長看到孩子天天抱著手機,晚上不睡,早晨不起,也會急得跳腳。但我們可以有效引導他們,看看這次與疫情賽跑,多少科研人員晝夜與病毒戰鬥,等將來長大,國家遇到困難,他們就是撐起天的頂樑柱。

雖然疫情影響了正常的教學工作,但請讓我們在等待中做好學習和規劃,誰更懂得自覺、自主、規劃升學,誰就能把挑戰變成機遇,誰就是最先成長的人 。冬將盡,春可期!當你回到學校,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沒有荒廢寒假和延期開學的時間,我已經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