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song县还是蒿hao县?说说容易读错的河南地名

当下全民抗疫,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民更加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河南嵩县有个村庄叫闫庄竹园沟,盛产大葱,老百姓想咱也没啥支持的,把大葱捐了吧!真是一呼百应,村里没找到刨葱机器,村民毅然用手在地里刨,3天10万斤大葱很快就准备好了,并很快地运到了武汉!这精神咱确实需要感动一把,特别是待在家里无聊爬蛆为乐的,该知道这叫做贡献。

人民捐十万斤大葱支援武汉,央视的美女主持人也感动一不留神就把河南嵩song县读成蒿hao县,这下子出名了,虽然错了,但是对嵩县来讲可是一次多么好的宣传机会呢?

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因处于嵩山起脉而得名,只可惜嵩县没有嵩山,嵩山主峰在登封,还有著名的少林寺。嵩县有白云山风景区,景色相当好,5A级,我去过绝对的名副其实,景色和黄山媲美。还有一个陆浑水库,嵩县境内有伊河、汝河、白河三条较大的河流,分别隶属于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有国家大型水利工程---陆浑水库,水产资源丰富。名人也不少,如伊尹、程颢、程颐。

嵩县人民要的是精神,十万斤大葱已捐武汉,这是河南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记住河南人、洛阳人、嵩县人就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嵩县会有读成高gao、崇chong,有些不认识的会直接说山高的。河南其他有趣地名也常读错,渑池、沁阳、泌阳、柘城、浚县、荥阳、桐柏、长垣、中牟、祭城、汜水。如不标注,各位读读试试。

有网友试了:渑(mian)池,沁(qin)阳,泌(bi)阳,柘(zhe)城,浚(xun)县,荥(xing)阳,汝(ru)州,桐柏(bai)长(chang)垣(yuan),中牟(mu)河南口音读(zhong mou),祭(ji)城,汜(si)水。说的对不对?这里说一说。

嵩song县还是蒿hao县?说说容易读错的河南地名

1.渑池 读mian,当地常有读作nian、nia。不读sheng、ying

位于三门峡,历史名城,秦赵会盟中有廉颇、蔺相如,这可是千古名城,秦赵会盟、和氏之璧、负荆请罪等。如今最出名的是仰韶酒。

2.沁阳 读qin不读xin

焦作市,古称怀庆府、河内县,因故城位于沁水之阳而得此名,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3.泌阳 读bi 当地读作bei 不读mi

位于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因位于泌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

4.柘城 读作zhe 容易念错tuo

是商丘市下辖县,柘是一种木头,这在县城是特色。柘黄、柘蚕、柘丝可都是好东西。

5.浚县 读xun 容易错读jun

位于河南鹤壁,本人感觉jun挺好,这里水好,又有千年古城,又有大伾山,确实不错。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6.荥阳 读xing 不读ying

郑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荥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立县历史已有2200多年,为历代政治要区和军事重镇。刘备、关羽、张飞与吕布在荥阳的虎牢关(今荥阳市汜水镇)大战,这就是有名的“三英战吕布”。

7.汜水 读si 容易读作yi、ji

汜水镇内的虎牢关有3000多年的历史,号称"中州之枢",名列中国八关之首,传说为周穆王畜虎之地。古时唯有西南一深壑幽谷通往荥阳洛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成为九朝古都的门户。虎牢关因战乱多次被毁,遗址现存石碑一通,上书"虎牢关"三个大字。

8.桐柏 读tongbai 容易读作tongbo

河南省南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源,桐柏山腹地,豫鄂交界处,素有"宛东咽喉"、"信西屏障"之称。桐柏是江淮两大流域分水岭,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民风形成了独特的桐柏文化,其中淮源文化、盘古文化、佛道文化、红色文化最为鲜明。1984年被河南省政府确认为老苏区县;2005年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2006年被中国矿协评为"中国天然碱之都";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2014年获得"河南省级生态县"称号。

9.长垣 读changyuan 容易读作changxuan changgeng zhangyuan

长垣市是县级河南省直管市,刚从新乡市分出来没多久,因“县有防垣”而得名。是“中国厨师之乡”、“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起重机械之乡”,这次疫情防控知道也是卫生用品的基地。

10.中牟 读zhongmu 容易读作zhongmou

一直以为中牟是开封的,在郑州十几年这几年才知道地道的郑州。中牟(zhōng mù),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首都。历经桓子、献侯、烈侯、武公、敬侯等国君,赵国于公元前423年由都城山西晋阳迁至河南中牟(今河南鹤壁山城区一带),后于公元前386年迁至河北邯郸。这故事,一般也没人告诉。是历史上官渡之战的战场,不过遗憾的是,几千年战场就有一个名,纪念地是一座寺庙,可以去看看,说说实在守着这么好的文化资源没有好好地开发出来。

11.祭城 读zhacheng 容易读作jicheng

位于郑州郑东新区,原为祭城镇,现为祭城办事处。《辞海》:"祭",古国名,亦作"(左)祭(右)邑",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原为畿内之地,后东迁,在今河南郑州东北。音训为"zhài"。只是现在都读错了。这里是列子故里。现在最主要的地位是郑州今后的一个中心,南靠郑州东站,东靠大学城,西边省政府、CBD。没办法,绝对的黄金地段。

12.洧川 读 wei 不要读you

洧川镇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辖镇。

13.尉氏县 weishixian 不读yu

开封下属县,尉氏县历史悠久。早在7000--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春秋时为郑国别狱,为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沿袭至今。

14.羑里城 youlicheng不读jiuli

古地名,又称羑都,在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的羑里城遗址,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这里有一种草叫做 蓍草,shicao,我这中医的竟然上来读成了qicao。有人说只有这里有,后来到了太昊陵,那里也说只有那里有,还有一个园子。这都是文化。

好了,河南太大,风土人情很多,地名也多,就如我们的村子一些地名,普通话和方言都有,以至于到现在好多地名也写不出来。慢慢的,人少了也就忘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