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从行书入手学书法,能行吗?

水木天子


废话不多说,直接告诉你吧,想写好行不通,亲身经历过的,楷书是基础,盖房子的根基,不练好基础,你的字始终飘在纸上,结构笔法更无从谈起。


旗风广告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想学书法,完全可以从行书开始。

有人说,学习行书,楷书是基础。也就是说,有人认为只有把楷书写好了,才能学行书,草书。这个说法是没有任何理论根据和实践根据的。我认为。

当代有一个行书大家,叫张旭光,他一贯主张学书法可直接从行书学起。我想,他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当代的草书大家刘洪彪也说过,初学书法者,也可以从学草直接学起。

从以上两位书法大家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书法,是完全可以从行书入手的!只要题主热爱行书,那就从行书开始学起吧。

用毛笔写行书,或用硬笔写行书,亦如此。

学习行书,应先师法古人,应先走传统的路子。这是我的建议。



但是,如果题主喜欢现代和当代人的字,也是可以的。

总之,学书法是好事,且有百益而无一害。

实际上,初学书法,从哪种书体入手都行。比如:有的人是从金文入手,有的人是从小篆入手,有的人是从隶书入手,有的人是从草书入手,有的人是从楷书入手,有的人是从行书入手。总之,只要自己喜欢学哪种书体,就学哪种书体,只要有兴趣,只要热爱,只要开心快乐就好。

如果题主想在学习书法方面有一定的想法和追求,建议临习一下《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这个帖子是学习行书的最佳范本。学习《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用毛笔可以,用硬笔也可以,很实用的。

谢谢各位网友的支持!


中州耕牛堂主


破除书法神论:

书法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其实就是拿毛笔写字而已。

现在的理论家,把书法搞定很复杂很复杂,什么“楷书笔法100法”、“偏旁部首98法”、“结字92法”……等等,完了,光看名字就吓坏一大群人。

其实书法很简单,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两个:

1、熟练使用毛笔。这一点只要你通过3~5个月的练习,都能熟练掌握;

2、笔画怎么摆放才好看。这个就是传说中的章法,只要你通过临摹古人的帖,每天记几个,过段时间你自然就知道该怎么摆了。就算记的不那么像,你也会发明一套顺手的写法,这就是你自己的风格。我非常反对把字解刨,用几何图形来归纳,这不是学书法,这是学数学了。

学行书该从什么体入手?

学习行书是不需要楷书作为基础的,行书的结字、章法和楷书都不同。

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这个错误的逻辑不知道误了多少人。

楷行草隶篆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说,篆书偏长,笔法缺乏变化;隶书偏宽,有了转折变化;行书结字不拘一格,用笔绵延不绝……造型和用笔上有那么一点联系,但更多的是决然不同。

而且古今很多行草书的名家,都写不好楷书;楷书写得太好的行书也多半不好。

欧阳询的行书,除了瘦,好像没其他突出的地方了。

沈鹏的楷书。

说了那么多,意思就是:行书可以直接学,不需要以楷书作为基础。

如果内心浮躁,静不下来的同学,我还是觉得要先练练正书(楷、隶、篆等都是正书),目的不是给行书打基础,而是让自己心静下来,以免练龙飞凤舞的行草书时更加浮躁。

行书笔和纸的选择:

笔……不重要。

临摹行书可以用加健兰竹笔,或者是3/7开的兼毫毛笔

笔锋宜短不宜长、宜小不宜大。

纸非常重要

有人上来就说要用生宣,我不认同

你有考虑过墨汁的感受吗?

生宣湮墨,写不完一个字,笔上的墨汁就被宣纸全部吸完了。老年大学那些老年人才会这样,写一笔要去墨盒里面捣腾三分钟,写完一个字要十分钟。

再看古代流传下来的墨迹,几乎没有湮墨和飞白。

我建议使用半生半熟毛边纸、6成熟宣纸、皮纸。

初学推荐买四川产的毛边纸,不要买太便宜的,买十块左右一刀那种。

不要被群体氛围所绑架,想到大家都在用,自己也用。搞书法要有点想象力。

执笔

执笔推荐双钩、单钩执笔法,不要用五指执笔。

双钩执笔法。

古代画作中的单钩执笔法,根据考证,王羲之就是采用的这个执笔方法。

握笔自古以来都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皇帝曾向柳公权请教握笔方法,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

一句玩笑一样的论述,误导了很多人。

何绍基为了追求“笔正”,采用了一种“回腕法”,硬生生把自己手腕给扳折。

(启功先生演示回腕法)

还是苏东坡先生性情,他说:执笔无定法。

苏东坡一语道破执笔的精髓,执笔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写字舒适自然即可。

但我还是觉得,执笔采用双钩比较好,因为你练好了总得在别人面前写字,执笔不要太难看。

字帖

楷书有很多家字体。

而行书,只有王体(王羲之、王献之)和颜体(颜真卿)两种。

后世的行书大家,比如:赵孟頫、米芾等……都是学王羲之这个路子。

所以行书的字帖只推荐一本。

就是唐代怀仁的《集王羲之圣教序》,这是唐朝和尚怀仁,集字写的碑文,里面的字全部来源于王羲之的真迹。

这个帖笔法森严,结构完美,刻工、章法都是上乘佳作。

《集字圣教序》局部欣赏

临写推荐采用日本二玄社版搭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版本使用

二玄社版本如果买不到,可以用吉林出版社的。

吉林出版社出版的《圣教序》,采用原碑的布局,可以看到原碑的章法、字迹分布等,缺点是清晰度不够。

日本二玄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版本,是拓下来之后把字重写切割充足,优点是清晰度很高,缺点是看不清原碑的布局。

行书常见笔法练习

前面说到,书法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两个。

熟练使用毛笔和间架结构问题。

这一节主要谈如何进行训练能熟练掌握毛笔。

(以下图片和文字均来自网络,略有删改。侵删。)

  1. 出锋练习

笔画起止处不是藏锋就是出锋 。出锋运用很频繁。这里只是结合提按笔法,练习处理出锋的一种方 法。

1、笔杆向右平移时,逐渐按下。 线条结束时匀速缓慢上提,直至 离开纸面。按上述要求书写竖向 线条。按上述要求书写弧形线条。 2、笔的转动严格由手腕控制 . 手 腕转动的同时,手臂控制笔向右 平移,两种运动融为一体,不得 互相千扰,运动流畅,笔画长度 不小于 10 厘米。

2.转笔练习

各种碑帖中的转笔看来千变万化,实际 上它们都可归纳为右上、右下、左下、 左上四个部位。控制每一部位转笔运行 的原则和对腕部的动作要求都是相同的。 许多书写者都有某个部位的不适,如单 独抽出练习,问题不难解决。

1、临写图示点画,线条粗细均匀 . 用手 腕控制笔尖的指向,保持中锋 . 转弯处 行笔速度不变 . 手腕动作明显而灵活。 2、注意保持线条的流畅,不考虑字结构的准确性。

3。转笔和折笔的练习

(圆为转、方为折)

弯曲频繁的线条通常都是转、折间替 . 以避免节奏的单调。转、折如何配合,不同书 法家有各自的特点,深人某种风格时可留心观察、归纳。

临写图 a 所示线条,用手碗控制线条方向的转换 . 转笔、折笔处应保持各自明显 的特征 . 运笔流畅,无停顿。

b同上

4。行书的笔画路径练习

书写是连续、完整的运动,在各断开的笔画之间,笔锋仍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 运行;某些字凭借游丝而透阵出运行的轨迹,但在更多的时候,这些点画之间的运动 都消失在空中。这种运动路线与点画内部笔锋的运行密切相关—它们本来就是一个运 动的整体,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点画内部运动都不易观察,这给点画间运动轨迹 的判断带来了困难。

1、按图 a 所示书写粗细均匀的线条,保证中锋。基本符合要求后,速度逐渐加快。 2、临写图 b,注意连接点画的线条与点画的区别。 3、临写图 c,点画断开,但笔锋仍按图 a 所示行进。 4、用钢笔模仿图 a 画出图 d 中各字笔锋运动轨迹图,徒手操演熟练。临写图 d 各字。

5.点画内的笔锋运动轨迹训练

书写出某种形状的点画,取决于笔锋运动的路径。各种字体、各种风格点画形状 千变万化,但它们的共同要领是笔锋必须在线条方向、尺度发生变化时到达规定的位 置,否则便称做“信笔”。这些“规定的位置’与“规定的路径”同为准确书写的必 要条件。 笔锋压下时,笔毫铺开,毫尖并非集中于一点,因此它们“规定的位置”也可能 是若千“点”—或某条边线 . 不过,有时某一点最为重要,我们便以这一点来代表整 个笔毫的端点。

1、仔细观察图 a 手腕动作和笔尖轨迹的示意图,徒手操演。 2、临写图 a 所示笔画。 3、临写图 b 所示笔画,毫尖必须到达各笔画的终极位置。 4、分析图 c 所示笔画中笔毫锋端所到达的位置,临写

行书的起笔和收笔规律练习:

方笔起:笔锋斜切,然后带笔形成方角,方法同楷书,但行笔略快。

尖笔起:顺锋轻入,渐渐加重,速度由快到慢。

引子起:引子是承接上一笔的收笔而来,要同上一笔保持意连。尖锋逆起,方向与笔画形 成角度,接着斜切并带笔。

连笔:连笔是行书不同于楷书之处,写这类笔要考虑上下的一气呵成。把两笔或多笔当成一 个整体来写。做到意在笔先,上一笔还未写完就要想好下一笔。

藏锋收:方法同楷书。

带钩收:方法类似楷书的横钩,但要饱满。笔画写完后,向下一笔的方向带钩出锋收笔,与 下一笔形成映带关系,笔断意连。

连收:两笔直接笔不断。先保证上一笔的收笔完整,再连到下一笔,下一笔的起笔也要到位。


以上内容源于网络!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游手于斯


这个问题,确实是人们乐于探讨的话题。探讨归探讨,真正怎样作,实际大都心里有个底的。大致说来,基本有三种说法。

一引经据典法

这一观点,从书体的演进史上,在理论上支持直接从行书入手学习书法。

就是说,根据考证,虽然说行书是楷书的便捷流动书写,但是并不意味着先有楷书,而后才有行书。比如隶书中的碑铭,简牍,特别是章草的形成是相当迅速的。进而发展到行书草书。他们甚至在楷书形成前就已经成熟的。从演变角度看,不能武断说字体是由楷到行,再到草书。倒是行草更快的促进了楷书的形成更接近于事实。

但字体形成先后是一个问题,学书先后又是另一个问题。这是两个问题。不能说行书先于楷书存在,就一定要求学书法也先学行书再楷书。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科学临帖。

所以就引来了下面两个学习书法得路径。

二约定俗成法。

约定俗成法事实就是传统主流的做法,自古以来人们总结的成功经验,那就是"学书先学楷书,楷书先学唐楷,学楷先学大楷"。就是说学完楷书再学行书。

尽管当前展览体盛行,自由书写流行。唐楷由于过于法度森严,被认为是束缚了人们的笔路,当前书坛有种扬碑抑唐的潜意识。然而作为基础性训练,当前的书法班,学习书法课堂上,主要还是唐楷作为范本进行教学的。原因就是讲究法度,有笔法可寻,能较快上手,也有一个依据和判断的标准。

也能理解,开始先打好基础,学好规矩,再上溯魏晋北碑,下追明清大家的行草,心里也就有了底气。就像学驾照,你不经过驾照考试,理论实践的过上几科,野路子自己摸索也能开车,但终究还是不太妥当。

还有,写行草书的人大都有种体会,就是开始以为行书是象钢笔字一样,是"连笔快写"。实际书写时才发现,行书真的不是写得快才叫行书,它是更高级更复杂的一种书写,是稳扎稳打,积点成画,连画成字的书写。要能留得住笔锋,该快快,该慢慢,轻重缓急适当的艺术。

如果有了楷书的功底,相对来说再学习行书就能更规范,控笔能力更强一点。不至于自以为龙飞凤舞写来画去,看着挺开心,实际是越写越飘,笔都止不住。

三年龄段法

就是说如果是中年以上甚至老年朋友,学习书法。可以随兴趣爱好,想学行书也好,想学楷书,汉隶都行。因为这个年龄段,没有为当个什么书法家,或者学生应试教育要求工整的标准,纯粹为了修身养性,为了充实业余生活,怎样开心都行。

如果是少年儿童,最好还是先学楷书,按照主流的传统路子來进行。打好基础。所谓根基正才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同时也能顺便提高写作业的工整性,要是一开始就学行书,也不是说不行,但毕竟没有先学楷再学行来的稳当。


张劲逸


大家好,我是景堂书法。

对于学习书法从哪里入手这个问题,我回答过几个,但要说能不能从行书入手,还是第一次来谈。在此,就我的想法谈一谈,供参考。

我觉得学习书法,从行书入手与从楷书入手一样,应该是可行的。但与不提倡从楷书入手一样,我也不建议从行书入手。

下面,先来谈一谈其可行性。我一直提倡学习书法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从简单到复杂。楷书、行书都是书法发展到后期才产生的书体,是融入了更多的技巧和美的元素形成的,自然是复杂的。

但一直以来,楷书却始终被当成入门书体,为人们所认可。究其原因,楷书是当前使用的字体。而行书因其书写速度可以提高,加上其易于认读的特点,也算得上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书体。之所以不被认可作为书法学习入门字体,是因为其属于动态字体,而楷书应该属于静态字体,并不是传统书法教学中所说的“楷书是行书的基础”。



楷书、行书乃至草书的基础应该是篆书,是线条。正如很多楷书入手学习书法的人到一定程度都会回头补习篆书一样,我不否认从行书入手是可行的,但一段时间后可能就要回头学习篆书,除非你不打算走的远一些。


所以,我建议希望在书法道路上,想走得远一些的朋友,最好沿着书法发展史的顺序来学习,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景行书苑


初学书法,完全可以从行书入手。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行书的创造者是东汉时期的刘德升,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了。

学行书,建议临摹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圣教序字数多,绝大多数都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临摹时,要“透过刀锋看笔锋”。圣教序是标准行书,适合初学者学习。

有人说楷书是行书的基础,关于这个问题,我不与大家抬扛,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抬杠,是没有意思的。

初学行书者,一定要把行书的特点弄清楚,重点突出流畅,突出行云流水,突出笔断意连,突出神采,突出气韵。


如果题主对行书感兴趣,就大胆学吧,不要顾及别人说什么,而要注重自己做什么,怎么做。我相信,只要坚持学,只要专一工,就一定能把行书学好!

以上说了不少,都是实话实说,如果各位网友觉得对,就采纳,如果各位网友觉得不对,就不要采纳。

谢谢各位亲们的阅读!谢谢各位朋友的关注!


亦涵9966


我认为可以从行书入手。书有六体,重要的是笔法基础。并非楷书一样可练习掌握笔法,行书同理。往往先行书而后楷书,气韵生动。楷书好未必行书好,而行书好楷书一定不差。本人书法业余练写两年,直接圣教,未练楷。




東荆河的孩子


从行书开始学书法,不是说不行,但付出的汗水肯定会更多。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行书的笔法和结体,都是从楷书而来,相对楷书,行书无非书写速度较快,笔画长短出现变化,写得更为灵活。所以,学好楷书再练行书,肯定是事关功倍,更为轻松。这也是千百年来学习书法的正途。

我觉得潘伯鹰先生的观点可以借鉴。潘先生认为在练习楷书的同时,可以练习行书或草书,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笔法。我赞同这种观点,所以建议你现在可以同时学习楷书和行书。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如果是个小白,初学书法,不是先临哪家帖,也不是从哪种书体入手。

一:认真看看书法的基础知识。包括笔墨纸砚,姿势,起笔,运笔,收笔,笔锋等等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最起码要先能看懂书法作品!

二:从楷书的偏旁部首入手练习,每个偏旁部首每天坚持练100个以上,直到找到手感,有点哪种意思了,写出来的偏旁部首再结合整个字练习。我开始练习书法,点横竖撇捺我就每个写过五千遍左右,反正是拿起笔来,先写一张偏旁部首。我称之为“暖笔”。手感就有点顺畅了。

三:究竟哪家书体适合你,我建议:你去书店看看,把各种书体的字帖都浏览一下,你喜欢哪种书体,谁家的字,尽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书体字帖开始入手。书法是需要天赋的,也是需要始终保持兴趣的,(可能有人反对,永远记住: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练书法仅仅可以做为一种爱好和技能,不可做为养家糊口的事来做。同时练书法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和金钱。只是为了附庸风雅,那就练草书(狂草),反正别人看着感觉很洒脱,却又不认识字。很能提高你在别人眼中的品味!

至于书法领域的其他知识,网络,书本上都有!打开手机看看就可以。

当下,书法界乱象丛生,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书法都是书盲。以博眼球,炒作的都是耍流氓!千万不要随便拜师,小白很容易被带进沟里。

我是洛阳土生土长的,洛阳的所谓的书法家不低于三千,书法爱好者不计其数。前任书协主席张海离我家一公里。


兮兮传媒


从行书入手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行书虽然好看也遮丑,然而,行体的练习和辨识率难度不比楷体差,甚至更难。不论行书还是行草,很多字体的相似度都极高,原因在于它使用高频率的符号代替偏旁,或者更注重笔画的轻微变化、导致了字与字之间的相似。其实,从楷书入门,虽非必须,但也是不错的选择,楷书练好了,再转入行体,会省很多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