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为什么元春说"当初既送我那见不得人的地方″,是指皇宫吗?

烟花易冷140353906


《红妆梦》十八回,贾妃垂泪,一手挽贾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人呜咽对泣,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一会儿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勿用置疑,"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指的就是她刚刚离开的皇府。元春把皇府比作鸟笼,虽然身为贾妃,却失去了与家人随时团聚自由!《红楼梦》作者,为此作过精心设计。元春省亲点戏有谕,龄官最好,再做两出戏,贾蔷;因命做《游园》巜惊梦》,龄官以非本角之戏为由执意不从,另改二出戏。元春不仅不怒反而甚喜,并且额外赏物。三十六回,宝玉到梨香院让小旦龄官唱戏。龄官拒绝并正色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我们进去,我还没有唱呢。】一个小戏子竟抗谕不尊,元春不怒而喜,岂不怪哉?当贾蔷拿着鸟笼及雀儿,给龄官解闷时,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你分明是弄了来打趣形容我们】。贾妃与皇宫,龄春及贾府,一个是身势显赫的皇妃,进了那不得见人的皇宫。一个是身微卑贱的小戏子,被买进如关进牢坑里的贾府!同病相怜,殊途同归,都如同鸟儿被关进鸟笼!当然作者写龄官,主要是写对爱情的渴望与执着。但在这里轻轻捎上一笔,接上十八回的伏线,手法何其妙哉!次后,《红楼梦》前八十回再无龄官踪影。


大展宏图3329


贾元春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珠的亲妹妹,贾宝玉的亲姐姐,贾家四姐妹之首。

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然后,又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

元春虽然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元春的判词

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元春省亲的时候,曾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红楼梦中有一些版本,对于贾元春说的这句话有异议,认为“不得见人”应该是“见不得人”,但无论哪种说法,不得见人也好,见不得人也罢,都是元春在说,她皇宫里生活,过得不好,有无尽的苦衷和满怀愁绪的。

这“不得见人”的地方,肯定是指皇宫,因为书里开头第二章,就借冷子兴的口,说出了“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这里是选入宫,说明元春是直接进宫的,那“不得见人” 的的地方,肯定是皇宫。

这里我想说一下,也不知道贾元春到底是怎么想的,会直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但是我觉得,不管贾元春之前有没有得宠,反正在贾元春说出这句话之后,估计也就离失宠不远了。试想,当时皇权至上,皇帝为尊,在皇帝人眼中,让你进宫伺候,应该是你的福分才是,你居然敢说出这里是“不得见人”的地方。要知道,皇帝可是一辈子都住在皇宫的,说他住的地方是“不得见人”,我也只能说贾元春勇气可嘉。






落葉kv


《红楼梦》中的贾元春是被送进皇宫的,因为她的封号是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最初,贾元春送到宫里不是嫔妃,而是女官,说明白些,就是高等宫女,比普通宫女地位高,可以训练普通宫女,负责皇帝和妃嫔的生活琐事,如服饰、器物等,如果可以比较的话就是皇宫中的鸳鸯、平儿、金钏、袭人。当然比起她们,女官有封号,甚至可以到尚书,一品,也有俸禄,但本质上还是皇帝的私有物,皇帝可以随时占有她们。

元春算是女官中比较幸运的,得到皇帝的青眼,封了妃,自此可以隔三差五的见到家人。

而其它的女官是沒有这么幸运的,可能在宫里终老终身。

当然这也是政治交易,皇帝为了拉拢四王八公一派,另外皇帝的生母老太妃为贾元春出了力。

贾元春是有资格埋怨的,为了贾府的繁华,一个十四、五岁的国公府娇生惯养的嫡出大小姐,一个人被送到宫里去做佣人的话,不能见家人,对妃嫔要处处讨好,对同伴要时时留心。在《红楼梦》中我们只看到贾元春光彩照人的一面,沒有看到反面她的痛苦艰幸。

最后用鸳鸯的话来结束本文,你们千方百计的把我送出去当小老婆,我若得脸,你们就自封舅爷,到处张杨,我若是不得脸,你们就王八脖子一缩,死活由我去了。

贾府对不起贾元春。


旁观者岚


《红楼梦》中为什么元春说“当初既送我那见不得人的地方”,是指皇宫吗?

什么叫见不得人的地方?题主这话还是有点歧义的。贾元春省亲,说过:“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贾元春自小进宫,熬了很多年,忽然间就升了贵妃——贤德妃,被贾政等人称之为贵妃妨娘,天恩已开,得以省亲,所以,元春说的,不得见人的地方,指的是皇宫。

因为《红楼梦》是悲剧收场,所有的应劫的姑娘们,都有着“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命运,元春其中一员,自然也没有多好。可因为原著未完,元春的死因成谜,高鹗续的内容,发福胖死了,实在是有点俗,换作范进的母亲这样的身份差不多,元春嘛,不像那种没自制力没条件的人。

为什么她在皇宫就不得见人?

咱们都清楚,一入宫门深似海,进了皇宫的女人,活着出来的可能不太大,尤其是元春这样的,功臣子女入宫,明摆着就是向皇帝表忠心,混得好的,得宠一些,可以偶尔见一见,混得差的,对不起,想见都难。那个时候,能和家人见面的,除了家人有诰命,还得皇上开天恩,了不起的,也就只能通过太监传传话——那也得看人家太监的心情,顺手捞点东西太正常了。和民间的妾,真的没什么两样,都得遵循礼法,否则,一损俱损。

元春在宫里过得怎么样?老实说,感觉不太好,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元春很上就入了宫了,做的是女史,管管宫里的礼仪和文书工作的,就咱们说的女官,说得更直白点,就是高级宫女,比嫔妃低级,比宫女高级,皇帝老儿看中了,可以升级,没看中呢,一直做着吧。元春是荣国公的孙女没错,在百姓看来了不起的身份,在皇帝那,也还是奴仆一个。荣国公府都几代了,想来建国很久了,于皇帝而言,那些旧功勋,八公之类的特别碍眼,不再是香饽饽了,可偏偏因为各种原因,皇帝得小心供着,把她们放在宫里,也就是摆设着,宠?生下小皇子好继续延续?对不起,看着烦。所以,和元春一样命运的,宫里有不少。

书中佐证:贾政得到宫里传来要召见的消息,全家战战兢兢,如临大敌,可见贾府处境——真要是时常见面,也犯不着全家吓成一团。夏太监等时常打秋风,口气还不小,也约略可见元春在宫里的境遇。

元春的升级,可能和王子腾有很大关系,也可能有更大的政治利益,但无论怎么操作,元春总还是按着规矩回贾府省亲。于元春而言,能回家一次固然是好事,可是必须处处谨言慎行,处处低调,什么时候进门,什么人在那守着,什么时候行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都必须守规矩,旁边可还是有许多眼线密探的!所以,要说元春说皇宫是“见不得人的地方”,那是不可能的,她有几个脑袋?贾府几百号人可都命悬她手呢,她敢这么说?不得见人,却是事实,不犯规。

元春行事是小心的,哪怕眼泪就要流下来,也给憋了回去,生生地,四五次都给堆出来的笑挡住了!贾政也是很小心的,哪怕父女相见也依然一口官腔,谢天恩,谢君赐,一句不离歌功颂德。

一句话,皇家规范,违错不得,贾元春和贾府都不得行差踏错半步,方能保有荣华富贵。


叶之秋


元春省亲时说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当然是指皇宫,不然还能是哪呢?

前面有答主分析元春最早应该是先入王府而不是皇宫,对此我不能赞同。

《红楼梦》这本书的故事,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谁都觉得书中充满映射,但谁都不能用无可辩驳的理由证明书中写的是明朝还是清朝,是皇室还是王府的故事。造成这样的局面,和作者“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写法很有关系。

其中,书中各种人事物的名称就很有“乱炖”的感觉,比如什么太虚幻境,什么紫薇舍人,什么龙禁尉,什么四大部州至中之地,什么才人赞善,真要细细考据起来,会有仙界人间连通,上古现代乱窜的时空错乱感。

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因为某些看起来现实感比较强的名词,就脑洞大开地想象出某些书中并不存在的场景和情节,认为那才是隐藏的真相。比如宝玉生日占花名儿那回,探春掣到杏花签,大家开玩笑说她将来可能也是王妃。前面答主说这说明元春本来是王妃而不是皇妃。其实我觉得,王妃皇妃之称,在书里根本就不用区别那么清楚。书里甚至也没有一处提到“皇妃”“皇贵妃”这样的称呼吧,印象中连“皇帝”“皇上”的称呼都未出现,又怎么知道在书中的架构里,皇宫内院的称呼一定带“皇”字而不是“王”字呢?

前面的答主又用元春升为贤德妃,贾政反而往东宫跑这件事,脑补出贾家的“站队”之举。其实我觉得书中的“东宫”未必就是平时说的东宫呢?要不然,说贾政先把元春往东宫送,站队正确了,后来东宫成皇上了,那现在皇上器重元妃,贾政还往东宫跑是几个意思?不站原来支持的东宫、现在的皇上,反而站新的东宫?这逻辑看不懂。

况且,就算书里的东宫就是一般理解的东宫太子,似乎古时太子妃就是太子妃,从来不叫王妃吧?不是当不了太子的才封王么?

再有,按前面答主的说法,贾政没和东宫勾连,那照理也不可能见不到自己送去东宫的元春,这就和元春的“不得见人”相矛盾了。

所以,我的看法是,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就照书里的文本,“依书直说”就是。

书里第二回,冷子兴就明确告诉贾雨村,贾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入宫这个词一般不会有其他意义吧?女史也是妥妥的女官名,所以元春只能是进入皇室,进入朝廷了。

若说是元春先去了别的地方,比如什么王府,当什么王妃,古往今来有听说过什么王爷的妃子进朝当女官的吗?还是“选入宫”的,已经是王妃的人还能参加皇家选秀?更何况如果这王府就是所谓“不得见人的去处”,那只能在王府后院深居简出的元春更加不可能有机会出头,到朝廷上去露脸。

元春入宫后,先从女史做起,后来晋升了,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才有了浩浩荡荡的元妃省亲之行。说起来皇帝妃子省亲已经非常稀罕,现实中应该不可能有这样的事,书中安排这样的特权情节,就是要强调元春和她身后的贾府此时的如日中天之势。其实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女官可以当妃子,而且就算当了妃子,似乎还挂着官职,“尚书”不是官职名称吗?或者,也只有用特权可以解释吧。

又或者,女史也好尚书也罢,其实都只是皇室内宫的趣味性头衔,类似“姽婳将军”之类,本质依然是皇帝禁脔,毫无自由和乐趣可言。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知道皇宫的可怕,知道“伴君如伴虎”的危险。女孩子进了皇宫,差不多等于进了一个一辈子都不可能走出来的牢笼,除非极个别运气好的,经过尔虞我诈的残酷倾轧而“笑到最后”,大部分的下场不是悲惨就是冷清。

这一点,贾元春即使是在备受荣宠、享有省亲特权的“高光时刻”都是清醒的,毕竟她要是不聪明也不可能拥有这样的地位。既然足够聪明,加上亲身经历,她自然知道皇宫是个多么扼杀人性、磨灭亲情的所在,脱口而出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就是她内心对皇宫的真实认知。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早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的第18回,是贾元春回家探亲的时候所说的。当时的情景是,贾元春作为皇族贵妃宁罗开道,气派非的回到了荣国府,虽说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但依旧有着君臣有别之理。作为长辈的父母祖母,也依旧是磕头跪迎。当以回到家中以寻常礼仪和家中亲人相见,相拥而泣时便脱口说出了这句话。



对于这句话的解读,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个人认为可当这种表面含义与深层含义去解读。从表面上来看,并且结合贾元春的身世背景,他说出这句话就不是什么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了。俗话说,豪门深似海,更不用说皇宫了。一个在年少时便离开父母长辈进入幽深黑暗的皇宫。成天面对着各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虽然是获得了荣华富贵,就也是失去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自然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并且当她能够回家荣归故里与父母相见时,初看是不是什么家族亲人真挚的情感的外露,依旧是像皇宫一样森严的等级,仿佛她是一个陌生人。这自然会招致他的埋怨,埋怨父母长辈把她送进皇宫,让她与家人相离。而从这一角度来看那个见不得人这几个词应该指的是皇宫内部缺乏什么说知心话的人。

从深层含义上来讲。很多人说这句话暗示了贾元春一生的命运。虽说是作为大家闺秀,没有寻常人家穿衣吃饭的苦恼,却也不是什么自由身。她生了便是其家族获取荣华富贵的工具罢了。没有人在乎,也不愿在乎她自己的想法。这一原因虽处深藏,但也不难理解,从这一方面来讲的话,那话里的见不得人便指的是皇宫的肮脏,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人生如梦似幻影,充斥着太多的欲望与黑暗。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悲哀,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痛苦。就像罗大佑在《鹿港小镇》里所唱的,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却也失去了他们拥有的。受到无数人羡慕的,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贾元春,到最后也不过是一个惨淡凄凉的下场。就像书里所写到的那样“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出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迷茫的大学生


《红楼梦》中元春说″:当初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确实指皇宫里。因为除了皇宫别处是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中得到印证。这首诗最末几句描述得非常明白:"莺归燕去长悄然,秋往春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这就是她们的生活。关在里面没有什么自由,一辈子都别想出来,除了后宫里的人,娘家人和其它人是不能随便见的,只能变成白发人老死而已。这就是那句"不得见人的地方"的深刻含意。


飞红影下


按假语层面说,答案是肯定的,按真事层面说是指王府。

王府里也有很多人,为什么说不得见人呢?这里的人表层意思是指亲人,深层意思是指同一民族的人,暗示元春所嫁的是非汉族人。

元春省亲虽然演绎的是康熙帝南巡时曹家的接驾,但也是有生活原型的。省亲时间为什么选在寒冷的冬天呢?这就是为照顾真事设置的。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暴亡,九月三日曹家接到奔丧圣旨,九月十五日到达北京,女眷借住在北静王府。按规矩要先公后私,等给雍正送完葬,时间己是冬天了。王府也有规矩,何况又是“国丧"期间,元春拜访贾母等亲人只得低调地选在夜间。试想,近在咫尺的亲人相见都如此受制约,一家人能不难受吗!

元春的抱怨既是她心情的写照,也是事实。


gaotzy


元春口中的“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应该是指王府,而非皇宫。

原因在书中有暗线可以表明:

01

探春抽签时,众人的话里有蹊跷,表明元春先进的是王府,而非皇宫

《红楼梦》第63回,《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为贺宝玉寿辰,大家行酒令,“占花名”,宝钗抽到牡丹,艳冠群芳;黛玉抽到芙蓉,风露清愁;而探春抽到的是杏花,主贵婿。

宝钗又掷了一个十六点,数到探春,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众人不解,袭人等忙拾了起来,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  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有何妨.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抽到杏花没有问题,本来就是闺阁中女儿的玩意,但众人的话很蹊跷:“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贾府只有一位女性是嫁入皇家,就是元春。而早在第十六回,元春已经当选为贵妃了,大家称呼,要么是贵妃,要么是皇妃,怎么还是王妃呢?

在等级制度分明的贾府,大家依旧说元春是“王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家已经说习惯了,改不了口。

曹公的写法,一向是草灰蛇线,伏笔千里。所以,可以推测,元春原来是嫁入王府,而不是直接入宫的。

而至于元春所说“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则表明她原来的地位很低下,不是原配王妃,而只是妾室,所处的环境很苦,所以才叫见不得人的地方。

至于为什么送元春进王府,下文来分析。

02

元春当选贵妃,贾政却往东宫跑,蹊跷

《红楼梦》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宫里来人,贾府妥善应对就是了,但贾府合家的反应却是“唬的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报信。”

这很蹊跷,而得到了准确消息后,贾政并没有直接回家,反而去了东宫。

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想想,元春封了贤德妃,作为元春亲生父亲的贾政,不回家接旨谢恩,往东宫跑什么?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贾政在“站队”。

由此推测,贾政第一次站队,是把女儿元春送到王府做妾,也就是元春口中所说的“那见不得人的地方”,贾府很荣幸,赌成功了,王爷成了皇上,元春入宫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贾府排了第一。

现在,贾府进行第二次站队,赌的是东宫,一个“又”字,说明贾政不是第一次去东宫,而是但凡有什么大事、要事,都要去东宫商议、探讨。

从贾府的悲剧来看,贾政第二次站队站错了,所以最后抄家灭族。

自古伴君如伴虎,陷入夺嫡之争,成王败寇,附庸的臣子自然要么“一人升天,鸡犬得道”;要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百年树妖


一部红楼梦中道尽了豪门贵族中的勾心斗身,荣辱兴衰,更完美诠释了豪门公子小姐的爱恨情仇,元春说“当初既送我那见不得人的地方”,我觉得指的应是皇宫,“一入宫门深似海”,皇宫是一个最无情的地方,争权夺势,杀机四伏,各位妃子命运与前朝大巨紧密相关,表面风光无限,实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后都没有一个好下场,元春看透了人心险恶,才发此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