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導演和攝影師

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舉行。《1917》《好萊塢往事》《愛爾蘭人》等熱門影片將展開角逐,《1917》這部電影“一鏡到底”,獲10項提名,關注頗多。導演薩姆·門德斯曾經執導過《美國麗人》,是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獲得者。攝影師是羅傑·迪金斯,他擔任攝影的影片有《肖申克的救贖》《巴頓芬克》《銀翼殺手2049》等著名影片,也得過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1917》可以說是一部著名導演加傑出攝影師的強強聯合,羅傑·迪金斯接到來自編劇兼導演薩姆·門德斯的劇本,翻開第一頁,看到上面寫著:“這部電影要拍到從頭到尾是一個鏡頭的樣子。”他的第一反應是,這傢伙瘋了。

《1917》的劇情很簡單,故事的靈感源於導演薩姆·門德斯的祖父,導演的祖父參加過一戰。但這並不是關於他祖父的故事,只是電影中傳達的犧牲精神是相似的。兩名年輕士兵需要穿過敵人佔領區,去給前線戰友送去情報,這一情報可以拯救1600名戰士的生命。劇情上的弱點,就全靠“一鏡到底”的沉浸式體驗來彌補了。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但是跟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一樣,這其實並非“一鏡到底”,而是偽一鏡到底,和真一鏡到底相對而言,真一鏡到底就是十分耿直的用一個長鏡頭拍完全片,偽一鏡到底則是由幾組很長的長鏡頭無縫拼在一起,給觀眾營造一個鏡頭拍到底的感覺。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作為一個並非技術控的影迷,有網友就看出了14處剪輯點,甚至還有網友看出了20處剪輯點。這部電影只有兩名主角,士兵斯科菲爾德和布雷克,他們要穿過德軍佔領區,給前方送信,按理說,劇情發展還能怎樣,無非就是克服一個個障礙的事。但是整部影片看下來,技術上的完美剪輯,給我們營造的一鏡到底的沉浸式體驗,反而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我們不斷地為他們揪心,不斷地為他們遇到的戰場和死屍而更加深刻地認識戰爭,以及這樣的戰場如何影響著每一個士兵。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剪輯點:

第一處:3分42秒:遮擋剪輯。斯科菲爾德和布雷克在戰壕裡向前走來,這時過來一隊抬著東西的士兵,這隊士兵抬著的木箱子在3分42秒處遮擋住了屏幕,這裡可能是第一個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二處:8分19秒:黑屏剪輯。斯科菲爾德和布雷克接到將軍命令後,準備出發。斯科菲爾德走在前面,這裡大概有兩三秒,斯科菲爾德走在通道的暗處。在他出門的一刻,他的揹包佔據整個屏幕,造成黑屏,其實這裡可以進行剪輯。

另外,當將軍跟兩名士兵下達命令的時候,將軍問布雷克,你是不是有個哥哥在德文郡二區。將軍接著說,如果有你們的幫助,你哥哥就不會死。誰都知道,這項任務非常危險,但是將軍明顯是以親情來要挾,保證他們能夠完成任務,我覺得將軍有點冷酷。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三處:16分42秒:停頓剪輯。斯科菲爾德和布雷克準備走出戰壕。布雷克想先爬出戰壕,斯科菲爾德攔住他說“長者在前,靚仔在後”,這裡可能是翻譯皮了一下。說完這句話後,兩人手按戰壕通向前方的梯子,大概有零點幾秒的停頓,可以作為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幕後片場照片,可以猜測,這裡有一個剪輯點

第四處:25分43秒。兩位士兵走入通道,利用通道的黑暗,造成黑屏。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這裡還能看到士兵的影子,下一秒完全進入黑暗,可以剪輯

第五處:28秒01秒:特效爆炸。一隻老鼠引發爆炸,爆炸造成的煙霧充滿整個畫面。但是下一秒,就在畫面右側煙霧的空隙處,有布雷克的影子,逐漸清楚之後,是布雷克倒下的動作。從煙霧充滿畫面到布雷克倒下,大概只有1秒的時間,也可能是一個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六處:34分48秒:樹木遮擋。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一前一後走著,布雷克走在前面,布雷克進過樹木時,樹木遮擋住了整個畫面,這裡也可以進行剪輯。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七處:38分03秒:破牆遮擋。38分03秒,布雷克走向一堵破牆時,鏡頭利用牆的遮擋,向前移動,兩個主角暫時出畫。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八處:43分40秒:特效處理。此處飛機墜毀是用CG特效處理的,同時後續兩位主角救援時又銜接成實拍。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九處:51分50秒左右。布雷克死後膚色出現變化,雖然人死後膚色變化是合理的,但這是長鏡頭,如果沒有剪輯,怎麼可能讓演員膚色發生大變化,所以這裡肯定有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從幕後照片來看,確實有剪輯點

第十處:66分17秒:黑屏剪輯。斯科菲爾德被打下樓梯後,這裡有十幾秒的黑屏時間,當斯科菲爾德醒來時,已經變成了晚上,所以這裡的十幾秒黑屏,既是剪輯點,也是一個時間的過渡和轉換。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十一處:71分51秒:追兵摔倒。斯科菲爾德進入廢墟時,遇到德國士兵追逐,過程中德國兵摔倒,變成斯科菲爾德一個人往前跑,這裡有一個剪輯點。這也是幕後揭露的一個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十二處:79分45秒。斯科菲爾德從地下室走上樓梯時,也算是通道遮擋,出現短暫的黑屏,這裡也是一個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十三處:83分03秒:跳入急流。從82分52秒開始,斯科菲爾德奔跑,突然跳入水中,這是一個轉場鏡頭,從幕後看,在急流中這一段全是CG技術做的,也就無所謂剪輯不剪輯點了。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十四處:從瀑布再次落水。斯科菲爾德從瀑布處落水時,畫面只剩水面,是一個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十五處:86分06秒:石頭遮擋。斯科菲爾德在水中游,出現石頭遮擋。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十六處:89分06秒:空鏡頭剪輯。從這裡開始,有十幾秒的空鏡頭,也可以作為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十七處:96分32秒。從96分29秒開始,鏡頭前移,斯科菲爾德落在鏡頭之後,隨後一個快速搖鏡頭,回到斯科菲爾德,其中32秒處有一秒左右模糊戰壕邊緣的鏡頭,也應該是一個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第十八處:97分59秒。斯科菲爾德跳下戰壕,有兩個士兵走過鏡頭,短暫的遮擋,也是一個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這是我能看到的可能存在的剪輯點,大多數是利用遮擋鏡頭完成剪輯,但也應該考慮,有些遮擋是否必要。比如在斯科菲爾德從河中上岸,走入樹林時,有一顆粗大樹遮擋了鏡頭,但在這裡利用遮擋鏡頭完成一個剪輯應該沒有必要,因為前後場景並不複雜,不像後面他到達德文郡二區時,戰爭即將爆發時那麼混亂,需要剪輯點完成調度。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正如本片的剪輯師李·史密斯在訪談中說的,這部電影的設定是一鏡到底。拍了三個月,多達39個take。剪輯也不僅僅是把鏡頭連接在一起,而是節奏、表演、音樂、音效等等一切。剪這個片並不輕鬆。當問及《1917》到底有多少個鏡頭時,他表示,我知道,但我不能說,我得保守秘密,引用《鳥人》剪輯師的話說就是永遠比你想象的要多。

總之,《1917》的攝影非常棒,非常喜歡裡面的旋轉長盡頭,讓人沉浸到鏡頭的節奏中,非常美好的觀影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