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關:一座關城,山海關為何影響了明王朝的命運?

公元1644年,吳三桂打開山海關關門,迎接多爾袞進入這座關城。清軍的入關,不僅瞬間打垮了李自成的十萬農民軍,還滅亡了明王朝。

可山海關僅是一座關城,為何影響了明王朝的國運?

山海關的位置

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在交通異常發達的現代社會,山海關的位置不算特別的優越。可我們如果將視角重新拉回到明朝時期,你就會發現山海關的位置的確太重要。

在如今的東北、河北兩大聯結處,有一條狹長的走廊通道,這條通道在古代歷史上也被稱之為遼西走廊

天下第一關:一座關城,山海關為何影響了明王朝的命運?

“枕山襟海,實遼薊咽喉。”

遼西走廊的最西部端點出,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山海關。山海關所處的位置北靠大山,南鄰渤海,這座關城得名也正因如此。

山海關的建立

明朝洪武十四年,大將軍徐達奉命打造山海關,山海關開始以一座關城的簡單形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洪武年間之後,山海關再度經過漫長的歲月,終於在嘉靖年間得到了全面的完善,一套完整而又全面的防禦性關城正式形成。明朝在軍事方面是一個極其保守的王朝,雖然曾經有過永樂北征等帝王壯舉,不過此後大多數的歲月依舊遵循著朱元璋的開國訓令,明朝在邊境地區修築了不少的防禦據點、防禦關城。

山海關並非一座簡單的城池,從更大的視角來看,它可以分為內外兩座城池:

  • 內城:鎮東門、威遠門、迎恩門、望洋門
  • 外城:西羅城、東羅城、南翼城、北翼城


天下第一關:一座關城,山海關為何影響了明王朝的命運?

外城的防禦至關重要,當年李自成統領十萬大西軍攻打山海關,也僅僅是攻破了山海關的一座外城,山海關內城他還為真正的觸及。

山海關的作用

《畿輔通志》曾經記載:

“長城之枕護燕薊,為京師屏翰,擁雄關為遼左咽喉”。

明朝後期,女真人首領努爾哈赤在東北崛起,很快便橫掃大明王朝的東北邊境,建立後金政權。只是女真人長期以漁獵為生,擅長騎馬,雖然野戰能力極為強悍,幾乎橫掃大明軍隊,但是在攻城方面具有很大的短板,或者說他們並不擅長攻城。

這種弊端一直在後金騎兵的血液中流淌了幾十年,因為漢軍的加入才及時得到了彌補。

正因如此,努爾哈赤即便橫掃了大明王朝東北邊境的眾多關城,可卻很少會選擇去佔領城池,更多的時候他們也僅僅是劫掠物資、毀城而去。大明邊境眾多的防禦據點被後金騎兵摧毀之後,山海關關城成為了唯一的依靠。

天下第一關:一座關城,山海關為何影響了明王朝的命運?

1626年,努爾哈赤統領後金騎兵被阻於寧遠城,此後漫長長達十六年的時間,後金騎兵都被阻於山海關之外。

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為何後金大軍一直死磕山海關,而不選擇繞開山海關?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古代的行軍打仗,最為依賴的莫過於糧草的補給,後金騎兵雖然在機動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只是大軍繞行山海關,勢必只能選擇北上進入燕山山脈,這一大片山脈不僅拱衛著北京城,還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後金騎兵的天然剋星。

天下第一關:一座關城,山海關為何影響了明王朝的命運?

後金騎兵曾經不止一次繞行北上侵襲北京城附近,但最終都因為缺糧問題宣告失敗,而無法徹底撼動大明王朝的政權重心北京城。

但攻破山海關就不一樣了,攻破這裡,後金騎兵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抵華北平原,無險可守的華北平原對於這些後金騎兵具有天然的優勢,簡直就是他們的天然戰場,這也是為什麼後金長時間想要攻佔遼西走廊的真正原因。

山海關一破,大明王朝即便在京師駐有重兵,可能夠依靠的屏障也就是一座皇城,並沒有其他關城可以拱衛都城。明王朝雖然不是因為山海關失去了統治權,可李自成進入北京城也是同樣的道理。

天下第一關:一座關城,山海關為何影響了明王朝的命運?

以燕都僻處一隅,關塞之防,日不暇給,卒旅奔命,挽輸懸遠。脫外滋肩背之憂,內啟門庭之寇,左支右吾,倉皇四顧。下尺一之符,徵兵於四方,恐救未至而國先亡也。撤關門之戍,以為內援之師,又恐軍未離,而險先失也。甚且藉虎以驅狼,不知虎之且縱其搏噬;以鳥喙攻毒,而不知鳥喙之即足以殺身也。不亦悲哉!

李自成是從居庸關而入,這道雄關被破之後,大明京師便被攻之即破。

如果沒有山海關這座關城的捍衛,後金八旗兵恐怕就已經入主京師,攻滅大明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