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01

武汉封城第17天,确诊的病例数字还在上升。

直到2月9日11:37,全国确诊的病例数已达37251例。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看着不断增加的数字,真的很难受,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多久。

可是看着那些治愈的数字不断攀升,心里的希望也越来越大。我知道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所有一线人员的不断努力。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是啊,不论什么时候,无论情况有多糟糕,在我们之中,总是有那么一群最勇敢的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02

他叫钟南山,17年前抗击非典时奔赴一线,如今已84岁高龄的他,在新型肺炎爆发之后亦第一时间赶赴武汉,给全国人民吃下一颗定心丸,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人民日报评价说: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热血,为国为民,令人起敬。

是啊,他是一个永远不会怂的逆行者。

她叫李兰娟,疫情爆发后,73岁的她直接率领一支紧急救援医疗队,踏上支援武汉的路。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17年前,她曾是抗击非典的核心;17年后,她再次出现在抗击新兴肺炎的一线上。

她说:“我没考虑什么时候回来,希望危重病人得到救治。”

她说:“听从安排,但希望自己去金银潭医院。”

两位老人本该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却还在为这片再遭劫难的神州大地殚精竭虑。

真正的国士无双。

03

他叫张定宇,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武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

自疫情蔓延以来,作为首批收治新型肺炎病人医院的院长,张定宇每天凌晨两点睡四点起,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因为患渐冻症,他的双腿已萎缩,走路一瘸一拐。但即使这样,他仍然不肯停下来,甚至比别人更快。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他说:“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他说:“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同一时间,在武汉另一家医院工作的妻子,在工作中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庆幸的是他的妻子在入院十天后的1月29日下午,已痊愈出院。

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

但是同为医生的妻子,怎能不明白他的职责所在呢,他们同甘共苦了28年,那些不必言说的爱早已沁入骨髓,她懂他,所以愿意支持他,她相信他们一定会再次漫步在武汉的街头。

目前,武汉市人社局已给予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同志记功奖励。不得不说一句,张定宇,当之无愧!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04

她叫张继先,在此次和张定宇一起被记大功。

她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也是最早发现和上报这场疫情苗头的人。

12月26日到12月29日,张继先医生最先发现问题。后来又果断上报并参与专家会诊。

她是“非典”江汉区专家组成员,这次她仅仅收治7个病例,就从CT与传染性的异常上敏锐地发现情况不对劲。随后立刻上报,并在专家会诊中确认出现问题。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依靠极高的专业水平和警惕性,最初到现在她所在的科室无医护人员感染,无病人交叉感染。

疫情爆发之后,张继先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面对许多从未见过的场面,她痛哭过很多次,她说:“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

痛哭过后,她又毅然决然的跨进病房,因为那里有她最牵挂的病人。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他的牺牲重于泰山。

有些人活着,我们祝她健康长寿。即使没有令人震惊的新闻,她也如泰山一般。

05

前两天,一则#哭泣的胡明医生笑了#的消息上了微博热搜。

原来是前几日,胡明得知好兄弟袁海涛因为连日救治患者不幸感染,病情危重,泣不成声。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这几天,好消息传来:袁海涛病情已大有好转,即将出院!一直牵挂好友的胡医生终于放心:“不管他啦!”

“不管他啦!”这一句真好!

共同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病了就治,治好了就继续战。

“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叫陈军,是武汉肺科医院检验科医生,与战斗在病房里的医生不同,检验科医生藏身实验室内,每天与病毒打交道,是外人“看不见的医生”。

他们每天全副武装与病毒“面对面”,不间断工作12个小时,

因为手部长期捂在橡胶手套里,汗水无法排除,陈军的手长满红斑。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虽然患有小儿麻痹症,但陈军一点也没有退缩,他说:“每个人都有这种情况,我可能因为体质的原因严重些,很累,但我不能退缩,外面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这个结果。”

明知病毒可怕,却每天与病毒打交道,知者无畏,这是真的勇!

06

她叫胡佩,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的一名护士。

因为一双手长期浸泡在消毒液、洗手液之中,血痕道道。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明明才22岁,却已穿起白大褂,义无反顾坚持在第一线,与死神抢人。

她叫单霞,为了方便穿防护服,节约时间救助病人,她狠心的把头发都剪光了。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她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嘛,现在的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的人。”

她交付的岂止是那一头秀发,明明是自己的生命啊!

还有很多女医务人员们在奔赴一线的前夕,剪去留了多年的长发。

我也是女生,我知道一头秀发对女生来说意味着啥,可她们没有一个人后悔。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在人们眼中,她们是白衣天使。

但在护士长眼中:“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努力让自己不害怕,勇敢和死神抢人。”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她叫郭玮,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第四护理副组长,因为每天超长时间戴着口罩、护目镜,脸像换了一张脸。

过敏红肿,满脸勒痕。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岂止是她,还有更多的医护人员,都是如此的模样,有的更严重。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都本是女娇娥,却担得男儿郎。

虽然满脸伤痕,却是我们见过最美的面庞。

她叫方文君,今年30岁,是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发热5病区的一名护士,宝宝10个月大。

1月25日,医院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热定点收治医院,她义无反顾的进入了隔离区工作,经常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6、7个小时,无法抽身为宝宝喂奶。

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战斗”中,缓解医护人员紧缺的局面,方文君为宝宝喂了最后一次母乳,毅然服下了断奶药。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还有很多像方文君为了抗“疫”断奶的护士妈妈,自从投入抗“疫”战斗后,她们都已经很多天没有见过宝宝了。

虽然看不到她们的脸,但她们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妈妈!

07

她叫徐辉,南京市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小组组长、副院长,

因长期奋战于抗疫一线,操劳过度,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2月7日凌晨不幸逝世。

她才51岁,如果没有这场灾难,她还会好好的陪在自己的家人身边。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他叫宋英杰,90后医生,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工作中,他连续十天九夜奋斗在防控一线,结果过度劳累引发心源性猝死,夺走了他28岁的生命。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这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再也没有机会踏入2020的春天。

他叫毛样洪,福建南平市仙阳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在高速检查站执行防疫检测时遭遇车祸,因公殉职,享年52岁。

他留在人世的最后一张照片是牺牲当天在抗疫现场吃泡面,那天是大年初一。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

还有一个个生命倒在抗疫的前线,他们拼尽全力救治病人,因为多救一个病人,就相当于救了一个家庭,可是他们忘了照顾好自己。

人人都说他们是英雄,可是他们也只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他们曾救治了无数生命,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初见即别离,我们遗憾认识这些可爱、可敬的医生晚了一些。

可我们也不愿以这种方式认识他们。

奋战在一线的战士们,请你们务必保护好自己!

08

这些天来,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这场战役中,我们感受到了太多的“医者仁心”。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他们奔赴在战役的最前线,但是脱下白大褂,他们不过是跟我们一样,会哭、会累、会害怕、会被传染的普通人。

他们是别人的女儿、母亲、妻子,也都是别人的儿子、父亲、丈夫,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

但是纵然有再多的伤医事件,面对冠状病毒的侵袭,无数医务人员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冲锋在最前线。

也许你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可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家里,接受保护,等待春天。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在后方被保护的我们,要勇敢、要智慧、要感恩、要懂得珍惜。

家人团坐,灯火可亲,放下心中的挣扎,读书、写作、烹一顿美食,享受家的温情,做一个明媚温暖的人,把光明捧在手上,照亮每个人的脸庞。

请相信,春天一定在来的路上。待凛冬离去,雪融草青,一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