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家族簡介

夏(夏、昰、榎,讀音:xià(ㄒㄧㄚˋ))。夏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五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四百六十八萬五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39%左右。夏氏發源於今河南、安徽省境。早期繁衍於中原一帶,並向西、向北擴展。今夏氏族人分佈以江蘇、浙江為多,這兩省夏氏人口約佔全國夏氏人口的40%左右。

1姓氏讀音


夏[夏、昰、榎,讀音作xià(ㄒㄧㄚˋ)]

2姓氏淵源


夏(xià)姓源出有:


淵源一

源於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史記·夏本紀》記載,相傳帝堯時,鯀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夢裡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堯便賜禹以媯為姓。後來,大禹成功地治理了水患,指導百姓興修溝渠,發展農業,還領兵平定了三苗之亂,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為了表彰大禹的豐功偉績,舜帝封他於夏(今河南登封),後來還把帝位傳給了他。夏禹逝世後,其子啟搶位而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夏王朝立國四百多年,共傳十三代,十六王。後因夏帝桀暴虐無道,終被商湯推翻,建立了商王朝。公元前11世紀周朝初年分封諸侯,夏禹的後裔東樓公受封於杞(今河南省杞縣),為杞侯。至簡公時,被楚國所滅。簡公之弟佗(本媯姓)出奔魯國,魯悼公因其為夏禹的後裔,給予采地為侯,稱為夏侯(複姓),其後裔以夏為姓,稱夏氏。

失去王權地位的夏王族便有以國號為姓氏者,稱為夏氏,是為河南夏氏。


淵源二

源於姚姓和 媯姓 出自帝舜之後媯滿的後裔陳國第十六位君主陳宣公杵臼庶子子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帝舜,初居住在姚地,以姚為姓,其後子孫便以父姓姚姓為氏,稱為姚氏。帝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就以媯為姓,媯姓出現,為武王滅商後,找到了帝舜的後裔媯滿,武王把他的大女兒嫁給媯滿,並且封他於陳(今河南淮陽)地,為漢族陳姓的部分由來。據史籍《史記·陳杞世家》記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姬法追封帝舜之後媯滿於陳地,他建立了陳國,建都於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稱胡公滿、陳胡公。

春秋時期,陳國傳至第十六位君主陳宣公杵臼時,有一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孫徵舒以祖父之字為姓氏,稱為夏徵舒,其後遂沿襲夏氏至今。


淵源三

源於姒姓,出自古代夏、商、周時期官吏大司樂,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大夏,大禹時期音樂名稱,代表了國祚,傳說是大禹的兒子啟從九天上偷來的天庭之樂。大夏後來演變為官職稱謂,即大司樂。在典籍《周禮·春官》中就記載:“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著名的隋朝學者杜子春解釋:“王出入奏王夏,屍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賓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

在大司樂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稱呼為姓氏者,稱大夏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夏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淵源四

源於姒姓,出自夏禹的後裔東樓公後裔杞簡公之弟姒佗的封號,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公元前十一世紀的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分封諸侯,夏禹的後裔東樓公受封於杞(今河南杞縣),為杞侯。杞國傳至至杞簡公時,被楚國所滅。杞簡公之弟媯佗出奔魯國,魯悼公因其為夏禹的後裔,給予采地為侯,稱為夏侯,其後裔便以其爵位為姓氏,稱夏侯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夏氏者。

據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姓譜》等記載:“魯悼公封夏禹後裔佗為侯,賜采邑,佗為紀念先祖,以夏為氏,後遷居沛地之譙郡(今安徽亳州)”,是為安徽夏氏。


淵源五

少數民族中的夏姓有以下幾種:

回族中的夏姓

據說取自元皇慶年間(1312-1313年)從西方來泉州定居,後應聘主持清真寺教務的夏不魯罕丁名字的首音。當時,夏不魯罕丁被人們推崇為“攝思廉(伊斯蘭教)夏(長老)。”故又說,回族中的夏姓是從夏不魯罕丁的教務等稱“夏”而來。另,明永樂年間來中國的蘇祿東王守墓人夏乃馬當,在當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東德州北營夏姓回民之先祖。在江蘇鎮江,有《明德堂夏姓》。夏姓“原有老譜,清咸豐年間,在原籍揚州被毀,民國五年(1916年),由鎮江、南京始祖中醫師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明人關以來定居揚州,堂開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歷傳三十世之譜的記載。1983年,鎮江後裔(夏)容光在此基礎上,建立活頁新譜,並在排輩十字後加添二十字。”(《鎮江回回》)夏姓回族以西北居多。

土家族中的夏姓

湖南湘西土家族中有夏姓,如湖南龍山人、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夏家駿。

蒙古族中的夏姓

明朝時有蒙古人改姓漢姓夏。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蒙古族中有夏姓,如:內蒙古準格爾旗人、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夏日,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佛教協會會長夏立宛。

滿族中的夏姓

清朝初滿洲八旗中有夏姓,滿族的夏姓其先出自漢人,入旗滿化成為滿族一員,到清末民初,旗人紛紛漢化融入漢族,夏姓旗人同樣也迴歸了漢族,但其族人中已經混合了滿族的血液。遼寧省瀋陽市等地滿族中有夏姓。

錫伯族中的夏姓

錫伯族夏氏歷史與滿族夏氏相似。遼寧省瀋陽市、新疆等地錫伯族中有夏姓。

侗族中的夏姓

貴州省玉屏縣等地侗族中有夏姓。


淵源六

源於官位,出自周王朝時期官吏夏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夏官,是西周時期所設置的官位,為六卿之一,即後來的司馬,是主掌軍政、軍賦、併兼掌天文曆法的官員,歷朝歷代、各諸侯大國皆沿襲,一直到唐朝時期才改稱為兵部,將夏官單獨保留改在司天監中,專職負責天文曆法。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仿照周禮設春夏秋冬四官,稱之為“四輔”,其中的夏官就是主要負責軍事方面的官員。

在夏官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夏官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夏氏、官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淵源七

源於官位,出自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官吏夏卿,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夏卿,是南北朝時期南朝梁武帝蕭衍首先創制的官位,實際上是“三卿”的統稱。三卿,就是太府卿、少府卿、太僕卿。太府卿負責掌管國家的金帛財帑,也就是政府財政,南朝陳國、北魏王朝依南朝制度設置。從北齊至隋、唐、宋諸朝,均以太府卿為太府寺主官,遼、金、元時期改寺為監,主官亦因而改稱太府監。太僕卿為九卿之一,主要掌管帝王的輿馬和全國馬政。少府卿亦為九卿之一,負責掌管山海地澤收入和皇室手工業製造,為皇帝的私府。還在西漢時期,諸侯王也設有少府,各地郡守亦設有少府。至東漢時期仍為九卿之一,掌宮中御衣、寶貨、珍膳、紡織、印染等。宋、明兩朝改歸工部,清朝時期稱內務府,多由宗族權貴主理。

在夏卿的後裔子孫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即稱夏氏,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八

源於官位,出自周王朝時期官吏夏採,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夏採,是西周時期所設置的官位,為祭祀之官,專職負責君王的喪採,掌管大喪之事務,隸屬於天官府司管轄。夏,就是為死者招魂復魄。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夏採,掌大喪。以冕服復於大祖,以乘車建綏復於四郊。”夏採位在下大夫序列。在夏採屬下,有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官秩為正四命,相當於後來的正五品。

在夏採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夏採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夏氏、採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3得姓始祖


夏啟、夏不魯罕丁等

4各支始祖


夏世清:名字安,字公傑,系周世宗顯德年甲寅生,宋真宗時將清修山立關關付長子庸管次子立業,另居壽七十四歲,仁宗天聖五年丁卯八月十六歿,葬清修寺山門左側石框內石穴乾巽兼亥已向。配:許氏,周世宗顯德二年乙卯三月十七日卯時生,壽八十一風,顯祐二年乙亥四月十八日戌時歿,葬失考。子二:成庸;成通。是為湖南漢壽楓田夏氏始祖。

5遷徙分佈


夏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五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四百六十八萬五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39%左右。

夏氏發源於今河南、安徽省境。早期繁衍於中原一帶,並向西、向北擴展。

春秋時期,夏徵舒的後裔夏齒、夏區夫均仕陳國(今河南)大夫,夏禦寇仕齊國(今山東淄博)大夫。

秦、漢時期,江西、江蘇、浙江等南方地區有夏氏族人遷入。如西漢有夏侯嬰為江蘇人,夏黃公為浙江人,東漢有夏方為江西人。

夏氏族人大舉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際,浙江夏氏族人此期最為昌盛,故有夏氏會稽郡望之說,始祖為西晉高士夏統,此郡亦為夏氏族人發展史上最大望族。這一時期,北方夏氏族人因戰亂動盪流離,相對南方,發展低迷。

唐朝時期,政清民和,夏氏族人處於一個萌生勃發時期。北方夏氏族人重振家園,發展壯大,南方則在前代基礎之上,更加繁衍旺達。

宋朝以後,榮載史冊的夏氏名人比比皆是。北宋有參知政事夏竦,江州德安人(今江西德安);夏誠,龍陽人(今湖南漢壽);南宋有畫家夏圭,錢塘人(今浙江杭州)。

元朝時期,有著名的畫家夏迪等。

明朝時期,有夏允彝,松江華亭人(今上海松江);畫家夏昶,今江蘇崑山人;宰相夏言,江西人。另外,明朝初期有山西大槐樹夏氏族人分遷於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清朝時期,名人有小說家夏敬渠,江蘇人;史學家夏燮,安徽人。此外,清朝末期有閩、粵等地夏氏族人渡海入臺,後輾轉新加坡等地者。

總之,宋元明清時期,夏氏支脈延伸更廣,且以江南一帶為繁衍望地。

今夏氏族人分佈以江蘇、浙江為多,這兩省夏氏人口約佔全國夏氏人口的40%左右。

6家譜文獻


江蘇揚州維陽夏氏重修族譜十六卷,(清)夏豐融主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泰縣夏氏宗譜二卷,(民國)夏康慶纂,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泰縣圖書館。

江西江都夏氏族譜二十卷,(民國)夏茂椿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圖書館。

江蘇句容夏氏宗譜八卷,(清)夏致勳、夏正鉉等重修,清嘉廬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孝恩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夏氏續修宗譜八卷,(清)夏敘德修,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務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浙江雲和夏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雲和縣文物管理局。

安徽懷寧夏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報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十七卷、第二十五卷、第三十二~三十三卷。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安慶市圖書館書館。注:譜首修於清乾隆三年夏世欽。

安徽望江縣夏氏宗譜,現居住人口1200戶,屬全縣第二大姓氏家族。

江西新建夏氏家乘,(清)夏獻雲輯,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遵道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西德興雁門夏氏宗譜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夏光璉等重修,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西豐城學前夏氏家乘二十二卷,(清)夏逢年等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夏氏宗譜一卷,著者待考,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桐岡夏氏宗譜,附圖一卷,著者待考,摹刻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圖書館書館。

夏氏家乘九卷,(清)夏剛纂修,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八潭夏氏續修宗譜八卷,(清)夏敘德修,清光緒年間務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夏氏宗譜十八卷,(民國)夏劂謀纂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源遠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都祈沙夏族譜二十卷,(民國)夏茂椿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尚忠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毗陵夏氏重修宗譜九卷,(民國)夏永圖纂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國思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虞東蔣山夏氏宗譜六卷,首一卷,(清)夏洪纂修,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武岡夏氏續修譜十二卷,首兩卷,(民國)夏順光等續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聚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上虞桂林夏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夏憲法曾等纂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上虞桂林夏氏松夏支系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姚瑩俊纂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怡壽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上虞夏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彝敘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二~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上虞夏家埠夏氏宗譜八卷,(清)夏琳主修,清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上虞夏家埠夏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今僅存第三~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夏氏四修族譜九卷,首一卷,(民國)夏揚弼纂修,民國丙寅年(公元1926年)會稽堂石印本十冊,今缺第五卷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夏氏四修族譜(紅黑譜)草譜一冊,(民國)夏揚弼纂修,民國丙寅年(公元1926年)會稽堂石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夏氏四修族譜九卷,首一卷,(民國)夏揚弼纂修,民國丙寅年(公元1926年)會稽堂石印本九冊,今缺第五卷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夏氏七修族譜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內有原臺灣省“國防部長”題詞及本人族譜,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清廉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一冊,今缺第二卷、第六卷、第十二~十三卷、第十五卷、第二十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漢壽楓田夏氏五修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夏達基等纂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7郡望堂號


郡望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內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為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僅天目山、淳安縣西部小部分地區除外)、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臨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後,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為越州,後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合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今為浙江省紹興市。

譙國郡:亦稱譙國、譙郡。東漢朝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年),將沛郡分出一部分設置了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亳州),仍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其時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一帶地區。三國時期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的靈璧縣、蒙城縣、太和縣、鹿邑縣、永城縣間一帶地區。

高陽郡:戰國時期為高陽邑,東漢桓帝時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晉朝泰始初期置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時轄四縣,轄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北魏時期置青州高陽郡,轄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縣西北部一帶。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

魯 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堂號

會稽堂:以望立堂。

譙國堂:以望立堂。

高陽堂:以望立堂。

魯國堂:以望立堂。

平水堂:夏禹治水十三年於外,三過家門而不入,水患終於被治平,舜把帝位讓給了他。

正德堂: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為國丈,被明武宗封為慶陰伯。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號“正德”為堂名,稱“正德堂”。興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為本族徽號。

8字輩排行


夏氏新編通用字輩:“鑄鼎開華紀治水利萬民源自越紹起嗣向宇寰榮敬業崇先祖修文振國聲謙恭求進取理智尚維新賢哲如雲聚英才應運生聯宗逢盛世永慶太平春”。

山東淄博夏氏字輩:“茂雲雨潤振德安蘭文志昌華永兆豐年”。

山東曲阜夏氏字輩:“夏祥中應周國月懷秀林政治文明際恩元慶大同祖德長繼守世紀震連成”。

山東蒼山夏氏字輩:“縉守連呈堯允汧建彝起泰弘兆奉廷文忠永繼立宗廣希清殿雲詩修典章秉書國運昌曉恩偉聖祥榮成信義莊夫慶浩安堂存禮澤賢良加相萬年長”。

山東茌平縣博平鎮夏氏字輩:“祥紹林開山可仰則尚雲一生”。

湖北監利夏氏字輩:“景星高照慶雲吉祥貽謀克振儒才偉揚善義為懷福壽安康秉遵卓典欽繼華章詩書孝友賜澤繁旺”。

湖北隨州夏氏字輩:“傳家報國德正名揚樹松青秀銘鼎流芳寅端人統運會時常以忠裕後守道克昌”。

湖北南漳夏氏字輩:“夏逢文宗希繼世徽先澤維尊孔孟傳本立枝子茂家瑞兆萬年”。

湖南漢壽楓田夏氏字輩:

原派:“世成林楚善繼佑安善嗣宗祖蔭太安思子強友必從文正孝義尚賢良”;

新派:“允錫昭先訓鍾英毓瑞祥克諧宏景運樹業振名邦典重徵猷著才奇樂道彰彥修貽教化紹述煥榮章”。

楓田支派:“一二三四五六七大光逢世澤德遠肇基隆南國家聲永熙朝道學崇”。

湖南常德:德宏忠緒敦齊

湖南安化、益陽夏氏字輩:“允錫昭先訓鍾英毓瑞祥克諧宏景運樹業振名邦典重徵猷著才奇樂道彰”。

浙江上虞夏氏字輩:“安邑垂謨遠塗山錫祚長衣冠懷舊澤杯桊溯前光敦本彜倫敘乘時匡濟良詩書衍道脈忠孝立綱常”。

浙江溫州夏氏字輩:“國家成正夏錫德竹明炎”。

貴州金沙夏氏字輩:“緒左邦國登永正乾坤新詩書開文運裕後啟經綸齊家先治禮世代佐朝庭續宗長茂盛義方顯名聲”。

貴州盤縣夏氏字輩:“文字登明朝有公慶白遼賢才良虎座祖德大廷操”。

河南開封夏氏字輩:“開化正西象酬天舜應奇永國宗子登玉敬萬從思令有來祖積增培樂依希慶源傳多世存憲照瑞維高邦佔仁賢善孝煥文然承先延昌盛武德春秋瀚”。

河南省蘭考縣孟寨鄉虎楊寨夏氏字輩:“文之書學彥,忠耀成吉祥,長福善友秀,天廣振園榮”。

河南省息縣白土店鄉夏寨夏氏字輩“鴻圖之肇,明德唯書”。

雲南昭通夏氏字輩:“啟登由科國中華朝富榮昌誠進士玉”。

四川樂山夏氏字輩:“尚思世明磒天月秀大國維光”。

安徽懷寧夏氏字輩:“覺有妙朝永景文廣子振應家道世代延大昌先進登顯效元良榮華繩祖盛光前克裕昆崇德昭餘慶”。

遼寧遼陽夏氏字輩:“智(志)尚成仁守名(明)全先振邦寬洪君德廣國泰永吉昌”。(周官屯村)

廣東新會夏氏字輩:“溪道東子景汝能盞太華日明德遠揚永振燻猶隆世澤創開基業啟賢良”。

江西都昌夏氏字輩:“學賢宗孔孟詩書繼漢唐祖德忠厚遠浙紹永傳芳。”。

夏氏一支字輩:“士良世相國家學純常正道心明德克紹先緒傳經光繼儒林志大安邦應廣行端保朝恆存為善必成祖佑作福自有天興”。

夏氏一支字輩:“圖之昭虞克守先業明德唯書”

夏氏一支字輩:“尚思世磒明天月秀大國維光”。

夏氏一支字輩:“永星茂成士連祥傳”。

夏氏一支字輩:“忠厚傳家遠詩書濟世長”。

夏氏一支字輩:“家大發源清敬祖承先德英宗濟世民”,又有“浙水發源清”一組,兩組並存。

夏氏一支字輩: “雲克啟昌觀光祖國”。

河北泊頭夏氏一支字輩:"井振俊和寶華明青宗至國運方長"

安徽合肥肥東縣夏氏字輩:”國振從文,中英育秀,同慶爾康,家傳仁厚“

安徽省廬江縣夏姓班派字輩:廬江縣會稽堂夏氏

臣業宏美,永大其良。忠孝維則,明德克倉。精文衛武,蘭桂芬芳。家聲建正,源水流長。

9宗祠通用聯


五言通用聯

夏卿一個竹;

西涼十錠金。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畫家夏景(1388-1470),官至太常侍卿,擅畫墨竹,有“夏卿一個竹,西涼十錠金”之譽。

崇文陳五事;

正夫貴三惜。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成化進士夏崇文,字廷章,湘陰人。官吏部主事,條上時務五呈,會詔陳利弊,又書陳五事,時論皆韙之。官至太僕少卿。下聯典指明代學者夏寅。

雲覆瑤壇淨;

苔生丹灶閒。

——唐·夏方慶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夏方慶《謝真人仙駕還舊山》詩聯句。夏方慶,貞元中進士。

汝殷綿世澤;

禪舜振家聲。

聯上句說夏姓最初出自大禹之後,大禹娶了塗山氏女子,嗣受舜禪,國號為夏。後代遂以夏為姓了。聯下句說明代先賢夏泰和的故事。夏泰和,字汝殷,莆田縣后街人,精治《詩》、《易》,善撰文賦,教授生徒者眾,明弘治十一年(1498)考取舉人。


七言通用聯

文章藻麗推訓導

節義清廉羨執中

聯上句說明代先賢夏宏聘的故事。夏宏聘,莆田縣府學前人,少年時聰明好學,通曉經史、諸子及佛老,文章典雅藻麗。明正統五年(1440)由興化縣學歲貢,考取舉人,官授連州訓導。他善於結交摯友,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有詩集行世。聯下句說宋代袁州宜春人夏執中的故事。夏執中字子權,其姊為孝宗後。夏執中官任奉國軍節度使,朝廷舉慶禮,戚畹爭先恐後獻上奇珍異寶,唯獨夏執中一人持毫大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對聯獻上。宋孝宗器重其人才,將要提拔重用之,夏執中叩謝曰:“他日無累陛下,保全足矣”!朝官益賢之。

五經開國文臣首

七世同居孝友家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安徽省廬江縣夏家墩夏氏宗祠聯。上聯典指東漢九江人夏勤,字伯宗,傳樊氏《公羊春秋》學,歷官京、宛二縣令,零陵(今屬湖南省)太守,安帝時官至司徒,以才幹見稱。

泉流東海千層浪;

日照南山萬樹榮。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夏日壽慶聯,可作夏姓壽慶聯。

野叟曝言留名遠;

江山佳勝惠世長。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小說家敬渠,字懋修,號二銘,江陰人。崇信程朱理學,有小說《野叟曝言》。下聯典指南宋畫家夏圭,字禹玉,錢塘人。寧宗時畫院待詔。工畫人物,尤擅山水。為“南宋四家”之一。存世作品有《江山佳勝》。

節義清廉羨中執;

文章臺閣愛英風。

——佚名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節度使夏執中,字子權,宜春人。姐為孝宗後,累官奉國軍節度使。朝廷舉慶人,人們爭獻珍奇,執中獨大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以進,人益賢之。下聯典指宋代名士夏英公的事典。

刺史堂前懷德政

芙蓉祠畔笑英風

支分白水歷今幾萬春秋

祖拜丹墀獨對三千禮樂

江西都昌縣多寶鄉沙坪畈上彎夏家村族聯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唐代武寧縣令江西夏姓始祖光庭公祖聯


八言通用聯

盤簇五辛,家迎萬福;

觴稱九醞,戶納千祥。

——夏承燾撰夏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當代“一代詞宗”夏承燾(1900-1986)教授撰書的春聯。


十言及以上通用聯

光耀山河祖德千秋炳烈

庭盈蘭桂宗支萬代繁昌

都昌 夏道堯

尊祖宗一脈相承曰勤曰儉

教子孫兩行職業惟讀惟耕

大快文章觀化育

政惟孝友驗齊家

河深海深家情最深

山長水長族義更長(夏國初提供)

湖北省鄂州太和鎮夏家畈會稽郡敦睦堂玉一公祖堂前的橫匾是:浙水永流.

祖堂對聯是:

一脈相承夏氏子孫承一脈,千秋長祀祖堂香火祀千秋

(夏文進提供)

10夏姓名人


夏 育

衛國名震遐邇的勇士,據說他力舉千鈞,能生拔牛尾。


夏無且

在荊軻謀刺秦王之時的侍醫,由於"以藥囊捉荊軻",而名登《史記》的“刺客傳”。


夏賀良

(?—前5)西漢重平(今河北吳橋南)人。甘忠可****。哀帝時,任待詔,謂漢家氣運已衰,需改元易號。哀帝採其建議,以建平二年(前5)為太初元將元年,自號為“陳聖劉太平皇帝”,藉此欺騙人民,企圖挽救西漢垂危的統治。不久以“反道惑眾”罪,被殺。


夏 勤

東漢人,歷仕京宛二縣令、零陵(今屬湖南)太守、司徒等職,以才幹見稱。


夏 恭

東漢光武帝時備受人敬仰的學者。依據史籍記載夏恭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易學教授,曾經教授生徒達100餘人,可謂桃李滿天下。


夏黃公

鄞(今浙江省寧波)人,西漢隱士。曾避秦匿商山中,為“四皓”之一。


夏 瞻

晉代傑出畫家,工於人物、神像。其作品被載入《歷代名畫記》及《圖書集成》等書中。


夏 圭

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傑出的畫家。早年工人物畫,後以山水畫著稱。並與馬遠同時,號稱“馬夏”。畫風灑脫,糅合李唐、范寬與米芾的畫法,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構圖多作半邊或一角之景,時稱“夏半邊”。


夏承皓

(956—1004):夏光庭(夏遠)八世孫,派名嘉靈,字承皓,又字靈石,號素葊。生於後周世宗顯德丙辰三年(公元956年)。北宋真宗太平興國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晉策,補右禁衛。宋真宗景德甲辰元年(即公元1004年)契丹內寇,公由間道發兵,夜與契丹遇於河朔,力戰虜騎,卒於陣,褒贈崇儀使。以子竦貴贈封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封魏國公。北宋仁宗天聖癸亥元年(公元1023年)奉詔招魂,御葬河南汴梁祥府縣東,敕建旌忠香火院。北宋仁宗慶曆間(公元1041-1048年)復奉敕建芙蓉祠於長慶裡(今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長慶村小白水東南)以祀。事實詳《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縣誌》及秘書堂《夏氏宗譜》。


夏竦

(985—1051):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文學家。夏承皓次子,派名文喬,字子喬,行(hang)第十。德安縣車橋鎮(原白水街鄉)長慶村人,生於北宋太宗雍熙乙酉二年(公元985年)。太宗至道丙申年(公元996年)拜進士姚鉉為師,為水賦,姚鉉認為“可教矣”;北宋真宗景德甲辰年(即公元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錄官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丹陽縣主簿;景德乙巳年舉賢良方正,擢光祿寺丞,通判台州(今浙江省天台縣),賦“國清寺”、“石樑”、“瓊臺雙闕銘”等詩詞;真宗大中祥符庚戌年為國史編修官,後與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間出知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知鄧州,又徙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遇大飢,勸令大姓出粟,得二萬斛,救活貧者四十餘萬人;北宋仁宗天聖年間知壽州(今安徽省壽縣),又徙安州(今湖北省安陸縣),再知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勒令巫覡(男巫)一千九百餘家還農,毀其淫祠;天聖五年,為樞密副使;天聖己巳年官參知政事;天聖辛未年進兵部侍郎、兵部尚書左丞;仁宗景佑年間知青州(今山東省青州),任青州時,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陽橋,被大多數科學家認定為中國最早出現的虹橋;後遷刑部尚書;仁宗寶元年間官戶部尚書;仁宗康定年間兼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知永興軍(今陝西省西安一帶);改判河中府;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慶曆丁亥年(公元1047年)方召為宰相,因諫官、御史認為夏竦與陳執中論議不合,不可使兩人共事,遂改樞密使,封英國公;次年復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仁宗皇佑己丑年進鄭國公;仁宗皇佑辛卯年(即公元1051年)奉詔監修黃河堤決,躬冒淫雨,以疾歸京師,遂不起,農曆9月薨,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賜諡“文莊”,御葬河南許州陽翟縣三封鄉洪長源(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境內),建有旌賢院。夏竦以文學起家,自經史、百家、陰陽、律歷、至佛老之書,無不通曉;為文章,典雅藻麗;治軍尤嚴,敢誅殺,對疾病死喪者,則撫循甚至。著文集百卷、《策論》十三卷、《箋奏》三卷、《古文四聲韻》五卷、《聲韻圖》一卷,其中:《文莊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庫全書》。事實詳《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縣誌》及秘書堂《夏氏宗譜?文莊公年譜》。


夏執中

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節度使,以賢揚名。據傳朝廷舉慶禮,人皆爭獻珍奇,執中獨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進之。


夏原吉

湖廣湘陰(今屬湖南省)人,明朝大臣,為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戶部尚書,主持財政27年,支應無誤,在詳定賦役,清倉場,廣屯種,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績。


夏 昶

崑山(今江蘇省崑山)人,明代著名畫家。他不僅善繪畫,而且善書能詩;其詩詞清麗,書工正楷,其畫擅長寫竹石,當時推為第一,有傳“仲昭一個竹,江南十錠金”。宋代以後,是夏姓在文學領域裡最為光輝的時期。


夏 言

江西省貴溪人,明嘉靖年間作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旋首輔執政,兩度為相。


夏 寅

松江華亭(今屬上海市)人,明代學者,官至浙江參政。其“君子三惜”說被傳為名言。


夏完淳

上海松江人,南明抗清義士。生而早慧,十四歲隨父加入抗清鬥爭。所著被輯為《夏完淳集》。


夏敬渠

江蘇省江陰人,清代小說家。一生好遊,足遍四方。崇信程朱理學。著有小說《野叟曝言》。


夏 燮

安徽省當塗人,清代史學家。其不滿清政府賣國行徑,強烈抗議外敵入侵,讚賞國人反抗精神,著有《中西紀事》一書。


夏思痛

(1854--1924) 名壽華,湖南桃江人,同盟會員,民主革命先驅,曾在黎元洪任總統時任民國總統府高參,後被孫中山委為武嶽招撫使。


夏 衍

浙江杭州人,著名劇作家。曾與魯迅等人籌建“左聯”;發起組織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建國後,致力於電影事業發展


夏鬥寅

(1885-1951)湖北麻城人。1906年加入同盟會,辛亥首義新軍副大隊長,後逐步升遷,任國民黨軍梯團長、旅長、師長、軍長、湖北省政府主席、武漢警備司令、上將參議,曾鎮壓工農紅軍。武漢解放前夕,一度參加湖北和平運動,歡迎解放軍進城,1949年去香港。


夏丏尊

浙江省上虞人,著名文學家,作品甚豐,有《生活與文學》、《平屋雜文》等,又有譯著《社會主義與進化論》等。


夏楚中

國民軍20集團軍總司令,中將。在抗日戰爭中,參與“凇滬會戰”,“長沙戰役”的指揮


夏曾佑

(1863—1924):浙江杭州人,字穗生,號別士、穗鉚、碎佛。光緒進士。授禮部主事。與梁啟超、譚嗣同相契。能詩,精佛學。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在天津與嚴復等創辦《國聞報》,宣傳新學,鼓吹變法。後致力於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用章節體編著《最新中國學中國歷史教科書》,重版時改名《中國古代史》,是近代中國嘗試用進化論研究中國歷史的第一部著作。民國時,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長。後調任京師圖書館館長。


夏明翰

湖南省衡陽人,著名無產階級革命烈士,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生。臨刑詩中:“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


夏述唐

(1888—1920.11.23):河南省息縣夏寨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 早年留學日本,受我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所倚重。歷經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和第二次護法運動,為推翻清王朝和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統治浴血奮戰,1914年7月,參加孫中山組織的中華革命黨。為國為民,戎馬一生,最後為奸人所害,英年早逝。孫中山得知他被害消息後,極為痛惜。


夏世厚

(1912— ):河南固始人,當為夏光庭(夏遠)九世孫夏竦的後裔。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二十五軍交通隊隊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新四軍第五師團長。1946年中原突圍時,在平漢路柳林車站和鄖縣南化塘戰鬥中,帶領突擊隊衝殺,兩戰皆捷。後任鄂豫陝軍區分區副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縱隊副旅長。建國後,歷任湖北軍區分區司令員,湖北省農林廳廳長、副省長,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是中顧委委員。


夏徵農

(1904- ):江西新建鎮坊(鎮坊今屬江西豐城)人,夏光庭(夏遠)40世孫。金陵大學肄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參加左聯。曾任新四軍軍政治部民運部部長、中共蘇中四地委宣傳部部長、蘇中公學校長、蘇中建設大學副校長、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共濟南市委副書記,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中共山東省委、濟南市委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部長,復旦大學黨委書記,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社聯、文聯主席,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副主任,《辭海》主編。是中顧委委員。


夏雲傑

東北抗日聯軍高級指揮員。1903年生,山東沂水人。家境貧寒,1926年3月逃荒到黑龍江湯原。以耕地為業,農閒季節到黑河金礦做臨時工。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投身抗日鬥爭的行列。193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8月任中共湯原中心縣委委員,負責軍事工作。經過努力,將分散在湯原各地的抗日遊擊隊員500餘人組織起來,成立東北民眾義勇軍,夜襲湯原縣城,給敵偽政權以沉重打擊。夏雲傑身先士卒,在作戰中多次負傷,在部隊中享有很高威望。中共滿洲省委曾稱讚湯原游擊隊是松花江下游地區“反日反滿的唯一中心力量”。1934年10月任湯原民眾反日遊擊總隊政治委員。領導遊擊隊聯合抗日義勇軍共同作戰,挫敗日偽軍冬季“討伐”,創建湯原太平川抗日遊擊根據地。1936年1月所部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6軍後,任軍長,率部在湯旺河地區創建後方基地。9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6軍軍長,被選為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委員。同年11月21日率部籌集給養裝備時,在湯原丁大千屯遭偽治安隊襲擊,身負重傷。26日壯烈犧牲,時年3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