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辭官

在貧苦環境里長大的李時珍,看見窮鄉鄰們的真誠待人,看見官僚地主的仗勢欺人,他的感情自然傾向窮朋友們一邊。他看到父親耐心地給窮人治病,深受感動。因此,他常常對附近雨湖的漁民伯伯說,長大以後,一定像爸爸那樣,一心一意給他們治病。

但是李月池並不願意兒子繼承家業當醫生。當時,做醫生的社會地位很低,李家幾代做醫生,常常受官僚和富人的氣,不但窮了幾輩子,還 被人瞧不起。有錢有勢的豪門貴族,傳喚醫生像對待一奴一僕一樣,真叫人受不了。他打算讓李時珍走做官的道路,使他們李家能揚一下眉,吐一口氣。李時珍12歲那年,父親就向他說明這個意圖,要他念八股文,好去參加科舉考試。

聽了父親的話,李時珍當即回答道:“我不想做官,那些做官的人欺壓百姓,不是好東西。”可是,李月池實在不願意兒子再當醫生。他講了許多醫生被人輕視的故事,想讓獨生子拋棄學醫的念頭。李時珍14歲那年,考取了秀才,這使父親李月池感到非常高興。但是,在以後的舉人考試中卻屢屢失敗。李時珍第三次參加舉人考試,李月池親自陪著兒子到武昌去,父子倆在武昌呆了一個月,直到發榜為止。可是,李時珍仍然名落孫山。

從此以後,李月池只好答應兒子跟他學醫了。李時珍立志要做個像華佗那樣的神醫,學一習一非常刻苦,進步很快。

李時珍確實是非常聰明的,卻對於當官這方面就是不感興趣,李時珍其實後面中了秀才,他也不願意去,因為覺得行醫才是自己的目的,如果按照父親的意願去當了官的,那麼後半輩子可能是都不會開心,所以他當時選擇了行醫這條道路。


李時珍辭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