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邊許攸和田豐,感覺他們前後反差太大,你比較贊同誰?為何?

額不當老大好多年


許攸和田豐在三國裡秉性個有不同,二人都是智士能臣,是難得的國之棟樑之才,但他二人都有性格上的優缺點,許攸為人貪婪,孤傲,他在袁紹手下時曾多次出謀劃策,他建議袁紹和曹操打持久戰,然後派一路騎兵偷襲曹操糧草,曹操必然大敗,官渡一戰可定,但袁紹剛愎自滿,認為自己人多勢眾,可以一舉擊敗曹操,沒有采納許攸的意見,後來許攸見袁紹不聽,認為他一定會失敗,然後就投曹操去了,並建議曹操偷襲烏巢,結果最終使曹操以少勝多,戰勝了袁紹,田豐不僅智謀出眾,而且為人忠心,缺點是剛而犯上,田豐在官渡之前給袁紹的建議是先不和曹操決戰,先採用多處小股兵力出擊,騷擾曹操,使其疲於奔命,在三年之後曹軍疲憊不堪時出擊,可一戰打敗曹操,但袁紹也沒有采納他的計謀,田豐直言不諱,當殿頂撞袁紹,袁紹下令處斬田豐,眾人求情,才放了田豐,後來又因為田豐在官渡之戰前阻止袁紹和曹操決戰,被袁紹以擾亂軍心,挫其銳氣下了大獄,想想田豐這樣的忠臣多麼難得,只可以袁紹不知道珍惜,後來袁紹果然大敗而回,因無臉見田豐,把田豐殺害,田豐智謀過人,眼光長遠,可惜跟錯了君主,要不然必有一番作為,個人更喜歡田豐這樣的人,不知大家有何高見?




我是星星之火


袁紹手下有兩名重要的謀士,分別是田豐和許攸,兩人都足智多謀,但是在政治見解上卻總是產生分歧,所以二人在面對是否南下時產生了不同的見解,田豐主張以靜制動,在當時的情況下應當屯兵囤糧打持久戰,但是袁紹並沒有聽取田豐的建議,固執的要南下與曹操爭天下。

在曹操襲擊劉備的時候,田豐又獻計讓袁紹偷襲曹操老窩,但是袁紹因為兒子生病,依然沒有采納田豐的意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等到袁紹明白的時候,他已經嚐到了打敗的滋味,此時才認識到田豐的建議多麼準確,但是打敗之後無臉見田豐,所以殺害了田豐,其實田豐頗有遠見,但是沒有遇到明主,一生就這樣在不被信任中度過。

許攸也頗有謀略,但是性格孤傲,在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許攸建議袁紹和曹操打持久戰,然後著一路精兵偷襲曹操糧倉,這樣曹操就失去了後方的支援,必然會遭遇一場大敗,但是袁紹知道曹操詭計多端,所以並沒有採納許攸的計謀,再一次失去了戰勝曹操的良機,不僅如此,他還懷疑許攸在勾結曹操向他獻計,想在大戰之時將許攸殺害。

在眾將的阻撓和請命之下,許攸才得以保住了性命,但是知道袁紹開始懷疑自己,自己自然也不能繼續跟著袁紹了,所以隨機投奔了曹操,並且給曹操獻了一計,他建議曹操速戰速決,分八路進攻鄴郡,袁紹因此大敗,一生的基業也毀於一旦,許攸因此深得曹操賞識,但是因為過於孤傲,最終又因引起了曹操的不滿,最終死於許褚刀下。

其實兩人都有謀略,但是在性格方面卻天差地別,田豐沒有取得主公的信任,反而在驗證了他所說的話之後被殺死,而許攸活的更加圓滑,沒有在危機關頭表決心,而是選擇了相對容易的叛變,正是因為這次叛變,直接改變了袁紹了生涯軌跡,一方面即說明袁紹生性多疑,又說明了他的人生格局相對狹義。

其實從綜合的方面來看,許攸比田豐更聰明,因為他知道如何進退,更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但是許攸的一生充滿著背叛,即便擁有再大的謀略才能,也不會成為主流世界所接納的人,因為謀略是個好東西,但是要是用到了品質惡劣的人身上,便跟沒有沒有什麼兩樣。





堪輿之道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許攸田豐就屬於入錯行跟錯人的!袁紹,四世三公名門之後,結交諸侯群雄以圖天下。天下若得,自然是自己的名門之力、號令之功所致,跟帳下幕僚有什麼關係?官渡一敗,手下人慘了!自然是要埋怨他們運籌不力、輔佐不夠!一個外寬內忌鼠目寸光的人,跟了他,本身就說明田豐、許攸之流不甚高明!人都跟錯了,還當什麼謀士軍師?特別許攸,棄暗投明又跟曹公,路子是對的,但拋家舍子之舉就不高明,歸了曹營,又自恃功高對誰都不放在眼裡,這不正是自做自死的節奏麼?


一介布衣鼕鼕哥


應該說各有千秋,只是這兩位謀臣之間政見不合,所以相互排擠,相互打擊。袁紹自己也更是沒有主見。二者在給袁紹的建議都有道理。

首先來看田豐

官渡大戰之前,曹操兵鋒正盛欲與袁紹展開決戰,但是整體的實力還是不及袁紹,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所以田豐建議袁紹避其鋒芒,憑藉自己的實力堅守不戰,和曹軍展開持久戰,拖垮曹軍的士氣,然後再將其殲滅。這樣也不失為是一個好的辦法。袁紹本來是想採納的,只是許攸再次催促袁紹應該立即對曹操用兵,以免曹操勢力發展壯大反而對自己不利,袁紹就是在這種徘徊不定的情況下和曹操拉開了決戰。可以說大戰之前袁紹的心理並沒有做好準備。


再來看許攸

似乎他又是另一番理論,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主要是在迎回漢獻帝的問題上,與田豐產生了極大的反差。由於袁紹自己目光短淺所以失去了一次政治機遇。後來在袁紹剛剛與曹操戰事失利的時候,許攸從軍事的角度上給袁紹建議,但是袁紹卻不採納。最終讓許攸感覺袁紹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所以選擇了其他而去。

所以我覺得袁紹的失敗,主要是因為自己的戰略眼光問題,許攸和田豐的觀點都有道理,袁紹自己沒有遠見沒關係啊,只要會用人就行,他們兩個中間,堅持用一個人來輔佐他就行了。然而他自己卻將信將疑的,然而他真是利用那一點”兼聽則明“,兩人的都聽,不但沒有明白,反而越搞越糊塗。所以最主要還是自身沒有主見罷了。

總結

如果是我,我比較偏向於許攸的意見,因為許攸所提出的正確意見,在曹操這裡都得到了應驗。無論是迎回漢獻帝,還是後來的夜襲烏巢,都給曹操帶來很大的幫助。然而田豐的意見雖然也有道理,但是沒有人去實行,所以很難說是否奏效。


小程看歷史


三國裡的各路諸侯,要數坐擁北方四州的袁紹實力最為雄厚,但是他沒有把握住機會,在一次次的挫折中被曹操擊敗,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兵馬錢糧,也不是因為謀士武將,而是作為主公的袁紹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許攸,是個軍事戰術奇才,能夠發現戰機,也敢於直面進諫,然而多次的提議被袁紹忽視,也令他心灰意冷,得不到信任,才智無法施展,導致他後來叛逃。

田豐,是個多謀善斷賢臣,戰略眼光長遠,向袁紹提出的發展策略是穩中求進,安頓後方,發展資源,求取更大的優勢,再進行決戰,但是袁紹卻急於決戰,導致後來的戰敗。

在我看來,這二人都是智士賢才,之所以反差大,是因為他們的主公沒有盡顯其才,一手好牌,打的慘敗,正應了那句古語,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如果這二人選對主公,定能大展宏圖,揚名立萬。


飛雨落花117


許攸賣主求榮!田豐忠誠,只是態度不對!我贊同田豐。



品馳商貿齊亞洲


許攸。

許攸見紹拿不定主義,悠柔寡斷早晚必敗。田豐雖忠心,但袁紹容不了田豐,袁紹勝了田豐不死。袁紹輸了田豐必死。


金通華宅


田豐正直不會婉轉,許攸機智反叛太快


安分守己334


豐田,至少他忠於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