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君士坦丁堡自330年起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都城,在帝國正式分裂後,她仍是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心臟。作為中世紀羅馬人的聖地和唯一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屹立不倒保證了帝國的香火一直延續到1453年的奧斯曼人征服。

而作為君堡賴以屹立不倒的法寶——君士坦丁堡城牆,特別是狄奧多西時代建立的城牆,成為了守護君堡安然無恙的“金鐘罩。”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君士坦丁堡的狄奧多西城牆

希臘殖民與新羅馬城牆

公元前658年左右,墨伽拉(今)的希臘阿提卡殖民者,在古色雷斯(或者是伊利里亞人)建立的居民點萊戈斯(Lygos)基礎上,建立了拜占庭殖民地,城址大體位於後來的託普卡普宮殿,也就是半島的小山上。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拜占庭一直是黑海-地中間之間的重要貿易點。此外,這裡還是歐洲和亞洲的橋頭堡,因此成為水上和陸地的交通樞紐。

在後來的羅馬人在73年正式併吞了包含拜占庭之內的附近土地。不過即便是如此,拜占庭在羅馬帝國早期與希臘殖民時代,地位和作用都遠不如後來的身份。羅馬帝國前期,巴爾幹東南部和小亞細亞西北的中心城市則是尼科米底亞(今土耳其伊茲密特),那裡是漢尼拔臨死前最後生活的地方,戴克裡先則將那兒設立為自己的東方首都。

早期的的拜占庭由於政治地位和定位貿易港口,其城市防禦僅為一般的堡壘。根據描述,古拜占庭城堡只是由一條小型城牆所包圍,從衛城的北邊開始,大約經過後來君士坦丁堡皇宮和市中心區域的梯形地帶。在向海的一面,她的城牆要低得多。

193-194年左右,賽普蒂姆烏斯-塞維魯皇帝與尼格爾爆發內戰期間,後者在拜占庭被圍困長達三年。在勝利後,塞維魯發覺了拜占庭這座堡壘的威脅,於是將其城牆拆除。不過塞維魯仍擴大了拜占庭的城市規模,興建了競技場和其他紀念建築。並重新建設了她的防禦城牆,新的城門大約位於君士坦丁廣場前方。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君士坦丁堡地圖,君士坦丁大帝建都時的城牆為城內第二道線(Constantine wall)

4世紀初,君士坦丁一世在經歷了艱苦的“四帝之戰”後,成功成為羅馬唯一的皇帝。雖然其大本營位於不列顛,但仍對曾經對手(李錫尼)統治的東方的富庶戀戀不忘。330年5月11日,經過了6年改擴建的“新羅馬”(民間多稱君士坦丁堡)正式成為帝國的新首都,城市規模和繁華程度甚至比羅馬發祥地羅馬城更甚。其城牆則比塞維魯所建,更向西移動了2.8公里,從而大大擴展了城市規模。

新的城牆始於金角灣附近的聖約翰安東尼教堂,位於現代阿塔圖爾克大橋附近,轉向西南方向,然後再向南,經過莫修斯(Mocius)和阿斯帕爾(Aspar)的大蓄水池東面,並在普羅龐蒂斯(馬爾馬拉海)海岸的聖母教堂的附近結束。

新羅馬的城牆一直到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時才正式完工。雖然新的城牆讓帝都的城建範圍大大提升,但從保衛城市的城牆來說,仍舊是單面設計,城牆之間有若干個城樓(塔防)組成防禦體系。在當時的西方世界,除了規模上獨樹一幟外,城防的堅固程度並未明顯提升。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簡史圖

不過在5世紀初,日益繁華的君士坦丁堡就已經超過了君士坦丁大帝所建城池。超出君士坦丁城牆的區域,則被稱作“Exokionion”。

千年不破的狄奧多西城牆

為了將君士坦丁城牆西側的新建區域囊括進來,並增強此前並不牢固的城池防禦體系。408年,狄奧多西二世皇帝在君士坦丁城牆以西1.5公里,重新構築了遠比過去強大厚實的新城牆——狄奧多西城牆。從金角灣畔的佈雷契耐(Blachernae)開始向西南進入色雷斯平原地帶,一共綿延5630米最終抵達普羅龐蒂斯海。

雖然主持君士坦丁堡新城牆工程的,實際上是近衛軍統帥安特米烏斯,但史學界還是將這座城牆以當時僅僅7歲的狄奧多西二世命名。413年,在皇帝12歲時新的城牆終於完工。從那時開始,狄奧多西城牆就成為了拜占庭帝國賴以生存的最後防線,保護者帝國心臟的安全。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狄奧多西城牆

可以說,拜占庭中世紀的君士坦丁堡城牆安穩,從狄奧多西城牆落成那天才真正出現。由於中世紀仍處在冷兵器時代,傳統的攻城武器並不能真正損傷到城牆的主體。在君堡的歷史上除了1453年最後的失陷,狄奧多西城牆無一例外讓城外的敵人一籌莫展,最終進城的武裝幾乎都是通過裡應外合偷襲成功的。

構築:中世紀獨一無二的“銅牆鐵壁”

狄奧多西城牆內牆為實心結構,厚4.5-6米,高12米。它的表面是精心切割的石灰石塊,而其核心是由石灰和碎磚製成的砂漿填充。牆體的橫截面,一般由7至11塊磚所構成,每塊磚頭大約有40公分厚。這些磚頭不僅作為裝飾的外表,而且還通過將石面磚與砂漿芯粘結,增強結構的粘結性,增加抗震能力。

狄奧多西城牆總共有96座城樓(塔防)組成,它們的高度一般為15-20米,寬度為10-12米,根據地形的起伏,它們之間的距離有所不同:大多數幕牆部分的長度在40-60米之間,不過也有最小21米、最遠77米的間隔。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狄奧多西城牆橫截圖

每個城樓的頂部都有一個帶柵欄的露臺。它的內部通常被上下兩層不同的房間,但這兩個房間之間沒有任何聯繫。下室穿過主牆通往城市,用作儲藏室,而上室則可以從牆的走道進入,並設有觀察和發射炮彈的窗口。通往牆壁的通道需要沿著牆壁一側的大斜坡。較低的樓層也可以通過小柱從圍柱進入。

一般來說,如今狄奧多西主牆的城樓大多是在拜占庭帝國中後期(特別是科穆寧王朝時期)或奧斯曼時代重建的,只有一些地基是最初的狄奧多西二世時所構築。科穆寧王朝重建城牆時,基本復原了其原始風貌,但將城樓的上半部分進行了調整。門框和窗戶基本被去掉,塔臺成為了唯一可供戰鬥的地方。

外牆的底部厚2米,在圍牆的水平面上有拱形的房間,頂部有一條帶城垛的走道,高達8.5至9米。從城市通往外牆的通道可以通過主大門,也可以通過內牆塔樓底部的小柱子。

城牆的外牆同樣有城樓,它們坐落在牆內城樓之間的外圍,並起到支撐防禦的作用。這些外圍城樓間隔在48到78米之間,平均距離為50至66米。不過如今只有62個的外圍的城樓保存下來。除了少數例外,外圍城樓多數是方形或新月形的,高12至14米,寬4米。它們的特色是房間的邊緣有窗戶,頂部有一個帶斗篷的露臺。城樓下部要麼是實心的,要麼由小柱子支撐。

在1422年和1453年奧斯曼人對君堡的圍攻中,羅馬人和他們的同盟軍由於人數太少,而無法同時守住城牆的兩條防線,只得集中精力保衛外牆。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殘存的君堡城牆

護城河距離外牆約20米。護城河本身寬20米,深10米,內側有1.5米高的石牆,作為第一道防線。橫牆穿過護城河,向頂部逐漸變窄,以免被敵人用作橋樑。其中一些已經被證實有從山區到城市北部和西部的輸水管道。

牆最薄弱的部分是所謂的中胚層(Μεσοτείιον,“中間牆”)。現代學者對這部分城牆的範圍並不一致,因為這部分城牆的定義各不相同,從狹義上講,它是指聖羅曼努斯城門和第五軍門之間的延伸段。

城門

狄奧多西城牆共有九個大門可以貫穿內外牆,另外還有一些較小的門柱。但由於時間久遠,以及拜占庭帝國滅亡後被奧斯曼人接管,造成史料缺乏連貫性,造成幾個城門的確切名字至今仍難以確認。拜占庭編年史提供的名字比後來城門的數目還要多,希臘化的名字大多在奧斯曼帝國時期被廢棄,文學和考古資料往往提供矛盾的信息。

最初君堡城門被認為民用和軍用是單獨設計的,但近年來的史料卻逐漸否定了這個說法。

如今只有三個門,黃金城門、萊吉翁之門和查瑞修斯門可以直接從文獻證據中確定。其中,黃金城門作為君堡的主城門,在歷史上曾經多次見證帝國部隊凱旋,以效仿羅馬城的凱旋城門。原本黃金城門上鍍有黃金,不過在尼基弗魯斯二世時被鍍銅取代。

海牆

君士坦丁堡的大部分邊緣地區都位於普羅龐蒂斯(馬爾馬拉海)和金角灣沿岸,而關於其海岸的城牆,資料卻遠不及陸上城牆來得詳細。雖然有消息指早在君士坦丁大帝重新建城時,就已經有了海防的城牆。但目前最早被提到的資料卻只在439年,它可能與當年迦太基城落入汪達爾人手裡有關。但在8世紀之前,君堡的海牆存在感一直有限。

君堡的海岸城牆由普羅龐蒂斯海牆和金角灣海牆組成。海堤在建築上與經緯儀海堤相似,但結構簡單。它們是由一堵牆構成的,比陸地牆低得多,在港口的位置有內部走廊。利奧三世時首次在金角灣出口設立了鐵鏈,輔以木桶漂浮在海上,以保護君堡北側的安全。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今日的伊斯坦布爾已經難覓海牆蹤跡

這條鐵鏈的一端系在現代伊斯坦布爾的尤金尼斯塔上,另一端系在加拉塔的一座大型方形塔樓上,這座塔樓的地下室後來變成了耶拉提(Yeraltı)清真寺。鐵鏈使得外來艦隊幾乎不可能發動攻擊。據維勒哈杜因斯城堡的傑弗裡說,正是因為金角灣的鐵鏈,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並沒有從這邊進攻。

查士丁尼一世時,阿瓦爾人和薩珊波斯從海上攻擊了拜占庭帝都,當時並未引起足夠重視。但7世紀時,在地中海上無敵的拜占庭海軍,遭遇到了阿拉伯穆斯林海軍的強力挑戰。8世紀開始,提比略三世和阿納斯塔修斯二世為防止穆斯林的海上進攻,還是強化君堡海牆的建設。9世紀初,最終在米海爾二世和狄奧菲羅斯的持續修繕下,君士坦丁堡的海上城牆才終於基本完成。

即便如此,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君堡的海牆最終還是被證明是其城牆的最薄弱環節。在尼西亞帝國光復君堡後,巴列奧略王朝的皇帝米海爾八世重點升級了海牆的高度規格。為了抵禦安茹王朝查理一世的威脅,十年後羅馬人又在新建的海牆後面增加了一道城牆。

防禦體系

城防

在拜占庭帝國的歷史長河中,所有城市的駐軍規模通常是相當有限的:帝國警衛和小城市守望者(pedatoura或kerketon)在城市長官手中是僅有可用的長期武裝力量。對於城市的任何威脅都必須由各省的野戰軍處理,在這之前只能“自力更生”。民兵武裝等地方力量逐漸成為了常被軍力。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第二軍用大門

起初帝都內的近衛軍只是用來供皇帝和大臣檢閱,這導致他們的地位越來越低。查士丁尼二世時期,拜占庭帝國在首都建立起了一支新型近衛軍組織。在8世紀,當地方軍區軍閥不斷挑戰中央的皇權時,皇帝們逐漸建立起一支強大的中央精英軍團(Tagma)。

但精英團通常並不駐紮在帝都裡,更多用來伴隨皇帝遠征,只有兩支隊伍駐紮在首都內,人數僅有數千人。不過在君堡周圍的色雷斯和比提尼亞,則有規模較大的部隊提供調遣,隨時保衛中央的安危。

佈雷契耐城牆

佈雷契耐城牆位於整個君士坦丁堡城西北角,狄奧多西城牆與金角灣海堤的交匯處、波菲羅根特斯宮的最高點。這裡由一系列不同時期建造的單面牆組成,它們牆覆蓋了佈雷契耐的城外部分。佈雷契耐城牆的高度約為12至15米,比狄奧多西城牆其他部分更加厚實、塔防的間距也更近。這些城樓(塔防)坐落在一個陡峭的斜坡上,除了山坡的下端金角灣作為天然屏障並未有護城河保護。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佈雷契耐城牆位置

即便佈雷契耐城牆比其他部分更厚,但由於位於金角灣和城牆的結合處,容易多個方向受敵,特別是海陸兩個方向同時的打擊。這裡仍舊是整個君士坦丁堡防禦的薄弱一環。由於在君士坦丁堡的特別位置,這裡成為了入侵者理想的突破地點。

627年,希拉剋略大帝統治時期為了應對阿瓦爾人的進攻,在佈雷契耐重新修築了一道城牆。814年,由於保加利亞帝國的強勢,利奧五世選擇在希拉剋略修築的城牆外圍再增加一道城牆。12世紀時,科穆寧王朝的曼努埃爾一世也曾經將狄奧多西城牆與希拉剋略城牆連城一線。

但地形和區位的劣勢還是令這裡成為君堡城防的弱點。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轉向拜占庭帝國時,這裡就成為了西歐敵人的突破口。總體來說,雖然幾名皇帝希望在這裡構築一個強大的防線,但多次修建並未徹底解決其易攻難守的弱點。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1422年的君堡地圖,加拉塔在北側格外醒目

加拉塔城牆

在君堡北側、金角灣對岸的加拉塔(Galata),加拉塔和君堡東側的鎖鏈,正是進入金角灣的鑰匙。雖然這裡一直是帝都的側翼防守重點,但後來只有加拉塔之塔(Galata Tower)仍然作為這裡主要的防禦據點。1204年後不久,這裡成為了意大利熱那亞人的殖民地。後來奧斯曼人正是從這裡向君堡發起總攻,成為攻克千年帝都的前哨。

周邊城牆和要塞

君士坦丁堡周邊最大的城牆體系就是安納斯塔西亞邊牆(Anastasian Wall),建於5世紀中期。它位於君堡西側65公里,全長56公里的這道邊牆形成了君堡歐洲方向的第一道防線。相對於狄奧多西城牆,這條長十倍的城牆防禦力要相差不少,它僅有3.3米厚、5米高。

它的規模並不足以抵擋歐洲方向敵人的進攻,匈人、哥特人、阿瓦爾人和保加爾人都曾經輕鬆越過這裡,最終7世紀安納斯塔西亞城牆遭到棄用。

此外,君士坦丁堡西側的東色雷斯平原地帶,拜占庭帝國採用了多個堡壘形成了

色雷斯要塞防禦體系。阿卡迪波利斯(今土耳其呂萊布爾加茲)、比齊(今維澤)和亞德里亞堡等城市,組成了拱衛君士坦丁堡西方的第一道防線。在亞洲,則有尼西亞和尼科米底亞等名城把守東方門戶。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現代博斯普魯斯海峽歐洲一側的羅馬城堡

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最窄處,奧斯曼人在征服君堡周邊地區後在這裡興建了

安納托利亞城堡(Fortress of Anatolia)和羅馬城堡(Fortress of Rumeli),分別位於亞洲和歐洲。二者作為扼守海峽要道的堡壘,同時也為後來對君士坦丁堡的進攻進行戰略準備。

與帝國一同沒落

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城牆防禦體系終於遇到了自己的天敵——大炮。在前一年,奧斯曼帝國在亞德里亞堡開始建造由匈牙利人烏爾班設計的新型大炮。這個長達5.18米,重達17噸的重型武器,成為了結束中世紀的“城牆終結者”。年輕的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正是藉助它和金角灣的戰艦,完成了突厥人成為羅馬帝都新主人的百年夢想。

東羅馬帝國心臟的“金鐘罩”:君士坦丁堡城牆簡史

君堡城牆與現代船隻

現在的伊斯坦布爾仍舊能夠看到拜占庭帝國城牆的身影,也有很多城牆跟隨歷史和現代建設,告別了陽光沐浴之下。但以狄奧多西城牆為首的古城牆,仍舊聳立在伊斯坦布爾市中心的西側,向人們訴說著羅馬人在中世紀上千餘年的風風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