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100萬,買房和存銀行哪個好?

靜怡勤反覆練


如果我有100萬,買房和存銀行二選一的話我肯定會選擇買房,不管怎麼說房產還算是當下比較保值的資產,幾年過去也有很大可能是升值的,但是把錢存到銀行即使存定期的話也很有可能跑不過通脹,長時間算下來你的資產不但沒有實現增值,很有可能會大幅縮水。

但是如果個人有一定投資經驗和能力的話就另當別論了,可以選擇把手裡的錢買一些股票或者基金產品,年化收益也是很可觀的,但是不管怎麼說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還需謹慎對待。


科樂財富管家


假如我有100萬,我在我的這城市房價均5000一平左右,我會首先看看周圍有沒有打算新開發的路段,選擇這種的地方先考慮門市,房屋的話考慮中小學、初中周圍的新建小區,貸款買兩套,共計40多萬,20萬投入股市,20萬買基金,10萬存銀行,10萬還房貸。轉手房價漲起來就會出手賣了,在買其他的。


小喬炒股記


就當下而言,有100萬元的話存銀行比買房好。


這麼多錢存到銀行,可以選擇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4.18%,一年下來能有4.18萬元利息,這是安全穩定的收益。當然從流動性和安全性考慮,100萬元可以分成三至四份,存到不同的銀行,或者選擇兩家銀行以夫妻二人的名義分別存放。


如果希望有更高收益,100萬元可以存70萬元的大額存單,30萬元選擇三家利率高的民營銀行存成五年期存款,這樣一來綜合收益率能超過4.5%。


銀行存款流動性好,著急用錢的時候可以提前支取,這一點是房產無法比擬的。


之所以講買房不好,有如下原因:


1、經濟是有周期的,而房地產牛市時間已經太久了,今後大概率會走出下行趨勢

常聽新聞就會知道,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話語時常出現。此外,房住不炒,穩房價穩地價,這樣的詞彙足以讓人警惕。投資房產就能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在經濟週期中,沒有任何一種商品可以持續快速增長,大趨勢下,房價迴歸理性是必然,也是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必要條件。


2、2019年及今後數年投資房產,不僅是虧本不虧本的問題,還是變現越來越難的問題

100萬元購買的房產,過個三五年變成70萬或者60萬元怎麼辦?浮虧是一方面,就怕房價一旦開始下降,買漲不買跌的普遍消費心理下,50萬元也沒人買。


3、手中有糧,遇事不慌

加班996,生病ICU。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真正遇到什麼事,存款是最大的保障,房子作為固定資產,流動性實在太差了。

從投資角度看,持有現金,就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有賺錢的機會也能快速進入,而房產不行。


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關注人口出生率和離婚率、結婚率的變化情況,房價長期看人口,過高的房價,已經使得婚姻關係更加脆弱,生孩子的意願持續降低。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未富先老,誰能撐得起如此沉重的房地產市場。


財智成功


一百萬的存款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積累一百萬很不容易,所以是買房還是存款,很多人會糾結。對於這個問題,咱們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看房價,中國房地產行業經過了二十年的發展,尤其近十年的大幅上漲,無論一二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房價都達到了很高的位置。中央對於房地產的態度定位就是房住不炒,遏制房價上漲,穩定大家對房價走勢的長期預期。所以對於投資性買房,應該是不合適的。因為房價短期大幅上漲已經不可能,另外不動產過戶變現手續費很高,即將推出的房產稅和必須支出的物業管理費也會帶來持有成本的增加。

一百萬全款購買一套住房顯然是不夠的,必然會有銀行貸款,因為房貸利率的提高,利息支出也是一大負擔。

綜合以上分析,投資性買房是不合適的。

那麼對於剛需購買住房是否合適呢?咱們繼續分析。

所謂剛需住房,就是名下沒有住房,要麼正在租房居住,要麼和家人一起居住。作為生活所需,改善生活質量來考慮,是合適的。

一個人的成功提現在各個方面的提高,其中住房也是主要因素之一。積累到了一百萬,具有了一定的消費支付能力,從而使購買住房成為可能是一件非常激動人心的事。

現在銀行存款利率逐步降低,被物價上漲膨脹抵消後,實際上是負利率。所以購買剛需住房一是可以改善居住條件,提高幸福指數。二是可以實現資產保值。三是如果原來是租房居住,通過購房還能節省一筆租房費用。

所以,擁有一百萬,剛需購房是合適的。

另外,如果沒有剛需購房需要,這一百萬是可以分散投資,合理理財,從而達到保值升值的目的。具體方式如下。

一部分資金購買大型金融機構的貨幣基金,貨幣基金購買門檻低,收益按日計息,用錢的時候即時贖回,相當於銀行活期存款的靈活性,目前貨幣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

一部分長期不用資金可以購買理財產品或者銀行長期存款,或者國債,或者理財類保險,收益率在3—5%之間。

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購買風險較高,收益率也高的etf指數基金,或者主動管理型股票投資基金。長期年化收益率10%以上,2019年多數基金收益率40—50%,可供參考。

投資有風險,需要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和風險防控能力來合理選擇。通過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對於購房還是銀行存款,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祝大家投資愉快,不同意見,歡迎一起探討。


老帥鍋講財經


擁有 100 萬的資產,說實話在很多二三四線城市,連個毛坯房都大概率買不起,買房投資的話,還需要背上較為沉重的貸款,究竟是否值得?—— 至少在浮雲君看來,並不太值得。

<strong>

100 萬的資金,存放在銀行,選擇三年期大額存單,一年能夠獲得將近 4% 的利息收益,很多銀行還支持大額存單的按月付息,一年下來,利息收益就能達到:

100 萬 * 4% = 4萬

<strong>


4萬元錢,看似不多,但是已經達到了很多工廠打工一族的年薪了!分攤到每個月也有 3333 元的利息,還是挺不錯的。買房需要我們投入較高的首付,還需要揹負沉重貸款,存銀行卻可以幾乎沒有風險地每年拿到數額穩定的利息收益,一正一負之下,或許還是選擇後者更為妥當


投資房產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

<strong>

01.很多城市房價已經漲不動了

<strong>

現在的房價高不高?就拿浮雲君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為例,均價已經到了三萬一平米!但是蘇州大市整體的平均工資水平,浮雲君百度了一下,2019 年才只有 4755 元......

<strong>

也就是說,每平米房子的單價和這邊的平均月薪相差了整整 6.3 倍!對於居民收入,房價明顯是偏高的。

<strong>


最近常刷新聞的朋友應該有注意到,開發商降價被約談的事情時有發生,很多開發商由於資金回籠的需求需要想盡快把房子賣出去,歸還銀行的貸款,發放拖欠的供應商欠款,但是一降價就被監管約談......說是擾亂市場秩序。


價格太貴,一套房子兩百、三百萬,又有幾個家庭買得起?很多樓盤的房子已經處於了“有價無市”的狀態,大家不妨去翻一翻各地的房產成交量走勢圖就會發現其中的規律。


下圖為蘇州 2019 年 9 月至 11 月的二手房交易記錄,平均每個月的成交套數環比都在以超過 10% 的速度在降低,看來樓市的火熱真的有些消退了。

<strong>




02.樓市也是存在週期的,只漲不跌的商品在這個世界是不存在的


很多朋友覺得,房價是不可能降低的,因為我國的人口基數那麼大,這麼多人需要結婚,房子總會是供不應求的。而且房地產與我國的實體經濟已經息息相關、緊密相連,沒有了房地產的持續助力,我們的經濟又能依靠什麼?


按照正常的思考邏輯似乎挺合理。但是大家不要忽視了,我國整體的房產數量並不少。據統計,截止 2016 年我國住房建築面積總量大約是5641456.8萬平方米,加上 2017 年的銷售和施工面積,預估 2017 年年底這個數量為 659.24 億平方米


這是什麼概念?按照每套房子 100 平米進行計算,總套數為:

65923.49萬套,也就是說接近 6.6 億套房子,按照三口之家需要一套房子來計算,我國 14 億人口總共需要 4.67 億套住房,顯然房子總量已經供過於求。


<strong>

更何況,2018、2019 年各地新開工的樓盤數量並不 少,疊加起來,恐怕房屋供過於求的問題已經非常凸出。這一點,詢問一下身邊的朋友、同事家裡有幾套房,大家就會非常清楚


任何資產,價格總是會有周期的,會有行情走牛的時候,也會有價格滑落的時候。美國、日本、歐洲,大部分發達國家都是從房地產的泡沫中一步步走過來的,當然我們也大概率會走上這一條老路。

<strong>

現如今我國的地產總市值已經達到了 450 萬億,超過了美國、日本、歐洲所有房產市值的總和!價格是否虛高,中間是否存在泡沫,大家心知肚明。





總結


100 萬,買房和存銀行究竟哪個更好?浮雲君是覺得,放在銀行更划算。起碼每年 4 萬左右的利息是很穩的,基本不存在風險的。

<strong>

而現如今的房價已經明顯虛高了,不再具備投資的價值了。在如此高的價位選擇接盤,也是不明智的行為。

<strong><strong>

那麼,在大家看來,100萬買房還是存銀行,哪個更加划算呢?如果是你,會如何進行選擇呢?

<strong>


浮雲財經觀


別折騰了,好好存銀行吧。還必須是大銀行,城市商行還是要謹慎。

過去二十年,如果你愛他勸他買房。

2017年後,如果你恨他鼓勵他買房。

我們無冤無仇,我建議不要買房,存銀行!

1、20年的房價牛市怎麼來的

任何價格波動,都是經濟現象。我國改革開放,就會帶來財富的增長,與此同時商品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經濟每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是過去我們保持20多年的速度。這個過程中,我們締造了一個世界工廠,賺取了大量外匯。與此同時,我們基礎貨幣和廣義貨幣也在增加。

財富增長,相應的貨幣要進行匹配,這就是廣義貨幣增長的邏輯。

我們的廣義貨幣增幅,基本和房價增幅保持一致。

過去20年,買的是房子,其實是資產保值升值。

但是如果你細看貨幣趨勢的話,會發現一個現象。2017年開始,貨幣增幅開始出現降速。這個轉折,如果能發現那麼2017年的操作應該是賣房。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17年勸朋友賣房的原因,當然那時候正是房子上漲末端,沒有一個人聽我的建議。

近期開始找我,現在怎麼辦?房貸壓力大,價格在跌。

目前我能怎麼辦?買盤越來越少,想出貨的多。不跌有跑麼?

2、房產持有成本

過去沒有人考慮這個持有成本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房子永遠漲,買了就會漲價,誰會考慮持有成本呢?

但是我告訴各位,房子和其他資產一樣,他是有持有成本的。

大家都很清楚,任何資產都有折舊,我們剔除這個因素,僅僅計算金融成本。

我國長期貸款的利率一般是6%,過去按揭買房會有一定利率折扣,綜合算下來就是5%附近。另外如果你的首付款不買房,放在銀行定期儲蓄,利率收入在2-3%,綜合來算這個成本並沒有問題。 假如你持有一套100萬的房子,房價保持恆定不漲不跌,如果租金在5萬/年,你的收益剛剛持平。如果租金收入不足以支撐,那麼你的資產在逐年虧本。 我們大多數一線城市的房價,綜合持有成本並不夠5%,為什麼很多人還要買房呢?答案很簡單,過去的房價上漲,完全可以彌補這些持有成本。 我們要注意,一旦房價不漲,或者下跌。這個數據非常有指導價值,會代表未來的走勢。為什麼呢?起碼的利息你要付出,也就是每個月的月供,綜合來算就是總價5%以上的付出。

這就是金融持有成本。當然價格上漲的話,不需要考慮這個因素。但是一旦房價進入橫盤或者下跌,那麼他們的威力越來越重。

3、房價有泡沫嗎?

從傳統經濟學角度來看,房產價格如果和當地經濟增長一致,那麼是正常波動。比如某城市,經濟增幅6%,房價漲幅為6%,這就是一個合理上漲。 否則將會出現泡沫,2017年後全國大部分城市都背離了這個現象。 說明房產泡沫現象嚴重。

如果說房價沒有泡沫,那麼估計沒人不承認。但是很多人的信仰就是房價永遠會上漲,一直不停的上上去,一直到價值可以超過宇宙,然後我們可以靠房地產實現夢想。

但是這個可能嗎?

80年代的日本,僅僅東京地價就可以買下半個美國,90年代初他們房價破裂,至今還在為當初的瘋狂買單。

97年的東南亞,當初不可一世的亞洲四小龍,至今都有人沒有恢復當年的高點。

難道我們就可以永遠上漲?我覺得有可能,但是首先要解決長生不老的問題。人都有生理週期,難道房子就是逆週期的存在?


綜上,好好把錢放在銀行。或者穩妥點做個國債投資。

買房,還是謹慎吧!


牛牛牛說財經


當前形勢下,我個人覺得存銀行為好!

100萬買房子,如果全款的話,那麼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應該不可能,在杭州、南京這些強二線城市也不太可能,當然,這些城市的郊區也許有可能吧,但是,大城市的郊區投資價值一般,警惕將來空心化風險。

所以 ,100萬全款買房子, 大概率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購買,這些城市的房子, 從資源稀缺性角度來說,沒有什麼投資價值,而且現在這些城市房價也不便宜了,基本都有泡沫了,將來可能有回調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剛公佈政策,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戶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某些二線城市,以及北上廣深周邊城市的利好。而對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來說,是大利空,因為人都是往高處走的,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戶口沒有什麼價值。

所以,如果想全款買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房子,我個人覺得不值得,買入了將來很難賣出去。在這些城市購房,即使漲價了又如何呢?變現不了的話只能是紙上富貴。

那麼,貸款買一二線的房子如何呢?這些城市的房子雖然有一定的稀缺性,有投資價值,但是,目前形勢不明朗,現在不是入手的最佳時機,還是持幣觀望為佳,耐心等待適當的入手機會。

而且,目前房貸利率整體來說比較高,不少城市的首套房的房貸利率都在6%左右,二套就更高了。相比之下,銀行存款利率逐漸走低,反證了目前的房貸利率過高。此時貸款買房的話,利息支出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如果經濟條件一般,那麼每月的還貸支出非常可能成為沉重的負擔。

相反,把這100萬存銀行裡買大額存單,每年收取大約4%的利息收益,一年4萬左右,這筆收入很可觀了,是不少人一年的收入了。如果買京東金融APP上民營銀行的儲蓄存款類產品,五年期的利息會更高一些,達5%以上,那麼一年利息收入就5萬多,雖然不一定能跑贏CPI,但是勝在穩健無風險,還是可以的。

綜上所述,當前形勢下,如果有100萬,還是存銀行為好,即使要買房,也要耐心等待適當的入場時機,現在持幣觀望為佳。

以上為一家之言,不構成投資建議,歡迎關注,歡迎留下你的寶貴評論。

李中東


你現在有100萬是買房還是存銀行存款?我認為兩者都不合適。

買房不合適,你現在手頭只有100萬,如果要買房,肯定只能在三、四線以下城市買房。但是這些城市的房子未來缺乏增長能力,你考慮是買房還存銀行,那麼就是一種投資行為,而不是解決剛需住房。

現在房價在宏觀調控之下,已經處於穩定狀態,你想通過投資炒房來實現較高的收益,在三、四線以下城市已基本上不太可能。

即使在一些普通的二線城市,機會也不多,100萬不可能在一線和強二線城市購買住房,所以購房投資這條路不通。

一百萬,直接存入銀行存款比較保險,但是其收益率偏低,能否跑贏通貨膨脹是個問題。

今年11月份,我國CPI已經達到4.5%,並且還可能有進一步的增長。存100萬,至少要實現5%左右的收益率,才可能有保值增值的效果。

你可以拿出50%存入銀行大額訂單或者智能存款,實現4%左右的收益,這部分收益相對穩定,但是略顯不足。

你可以再拿出50%的資金,用於定投指數基金或者優質的股票基金。未來兩年內,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勢頭依然良好,通過定投基金的方式可以實現年收益率10%以上,應該不是太大問題。

100萬目前既不適合買房,也不適合存入銀行,進行組合投資,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財務意識流


看你所在地區,如果是一、二三線城市,房價高,你的100萬元只能付首付,那麼你要貸款,你的收入如果也只能付房貸,從此你的生活質量下降,但是今後房子的價值會有升值,升值幅度不會大,比銀行利息肯定要好很多,所在在四五線城市的,看未來會有發展的城市,買房更有投資價值,肯定比存銀行強。

現在存銀行,利息一降再降,四大銀行只有3%多點,到年底稍高一些,地方銀行比國有銀行高些,理財產品比存款稍高一些。

如果你是三口之家(結婚已經有孩子),那麼我認為存銀行比較穩當些。


百味人生59451


雖然很多人唱空房價,理由邏輯也無懈可擊,但是溯源認為,正因為這種情況,這更堅定如果有100萬,直接買房,而不會考慮存銀行。

為什麼?

首先:咱得明確一個問題,房地產被調控,並不是要打壓,房地產價格不讓上漲不等於就要下跌,換言之,管理層對房價的定調是溫和上漲,長效機制,所以溯源認為,未來20年房價還將溫和上漲。

1、未來20年,房價每年以3%到5%的速度同比增長是大概事件。假設年化4%,當前100萬房產(暫不考慮按揭加槓桿)20年後100萬變成約219萬,這裡我們還沒有考慮租金回報。如果加上租金回報,總體回報率5%的沒啥壓力。

2、如果100萬存銀行。在經濟整體增速下降換擋器,利率呈現下降趨勢可以說是共識,過去十年,存款利率從2008年的5%之上下滑到目前的2.75%,即使考慮銀行上浮,未20年保持3%就是最樂觀的預估了。換言之,如存銀行最樂觀的回報為3%。

結論:這樣一對比,顯然買房是更優的選擇,同時房屋從某種意義上說還具有抗通脹的屬性。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