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行路上奔跑 工行青年志愿者坚守防疫一线

  面对疫情来袭,工商银行的青年员工坚守本职岗位,做金融服务行业中的“逆行者”,坚持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工行青年员工,义无反顾地走到前线,作为志愿者,以各自的方式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上海北大门,由“我”来守护

  农历春节大年初九清晨6点多,工行上海崇明支行的青年党员陈晨作为崇明团区委志愿者队伍的一员,和19名志愿者来到G40崇启大桥道口对入城方向车辆上的随车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严格落实“逢车必检,逢人必测”。

在逆行路上奔跑 工行青年志愿者坚守防疫一线

  作为上海的陆上“北大门”,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都有可能经由此处进入城区,是上海地区阻断输入病例、控制疫情扩散最主要的“关口”。下午1点至4点是道口入沪车辆的高峰期,5条车道同时开启,每条车道需要4名志愿者同时对来往车辆的人员进行测温,为了保证通行效率,20名志愿者全部上阵,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但大家都毫无怨言。据陈晨回忆,由于道口临江、风力较大,气温往往是跌破冰点,这直接导致极其灵敏的红外线测温仪经常无法正常使用,作为领队的他只能将故障设备放入七、八个同时在充电的热水袋内慢慢捂热,同时还要将调试后可以正常使用的设备第一时间用“跑”的方式送到前方志愿者手中,以免影响检测,造成不必要的交通堵塞。指挥室虽然距道口仅仅十几米之遥,但一天下来不知要反反复复跑多少个来回。

  口罩小工刘文逸:人手不够,我来!

  近日佘山镇的一家口罩生产车间里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工人,他是来自工行松江荣乐西路支行的普通员工刘文逸。春节刚过,工行上海松江支行正组织排查区内防疫相关企业,在此过程中,刘文逸了解到佘山镇有一家口罩加工厂虽没有融资需求,但疫情爆发订单量猛增,工厂人手不够直接导致生产跟不上。疫情一直牵动着刘文逸,总想着能为疫情防控工作做些什么的,得知相关情况后,他二话不说,立刻主动联系了这家工厂希望能够去工厂做志愿者。

  经过简单的培训,刘文逸就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化身为一线工人学习细致的手工活。在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刘文逸负责口罩成品包装和装箱,先将成品口罩整装成包,再装箱后搬至在门口守候的快递车上。刘文逸边学边做,不一会儿就俨然成为了生产线上的熟练工,每天包装送出近两千个口罩,发往全国各地。

  车间五巾帼:防疫加速度,我们上!

  工行上海松江支行5名女员工心系疫情,主动联系做志愿者赶赴上海某疫情防控重点单位,协助包装防疫用消毒粉。为尽早学好包装流程,她们一大早就来到工厂跟在工人后面学习,随后被分配到车间,接受车间派发的任务——包装消毒粉5吨。

在逆行路上奔跑 工行青年志愿者坚守防疫一线

​  她们需要把生产好的消毒粉挖两大勺到小袋中,其中一人再将小袋精准称重,达到指定重量后将其封袋包装成桶,最后还要一个一个为包装桶贴上标签。由于需要站着工作,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但五位女志愿者不惧艰苦,一天站着工作了七个多小时,但她们依然坚守志愿者岗位,总共装了1000余桶,按质按量完成了5吨消毒粉的包装“指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