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只口罩背后的爱心故事:不少是“人肉”背回的

“这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听到可以有这些防护服,我的眼泪都要快出来了,感谢你们雪中送炭。”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捐赠现场,负责接收捐赠物资的医生很是感动,差点落泪。

这些防护服和护目镜也的确来之不易,它们是广州热心企业家从芬兰赫尔辛基协调采购,部分由零散游客带上飞机,又克服了重重困难调运回来的。

40万只口罩背后的爱心故事:不少是“人肉”背回的
40万只口罩背后的爱心故事:不少是“人肉”背回的

负责捐赠活动的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华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广州爱心企业家王艳女士及时从芬兰调回一批共1300副护目镜、445套杜邦防护服等急需物资捐赠到基金会,基金会从2日开始就马不停蹄地捐赠到广医一院、天河区卫健局等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蓝态公益基金会3日下午的捐赠对象,基金会为该医院首批捐赠了40套防护服、30幅护目镜;2月7日,再次捐赠了50套防护服、200个防护面屏、1000个医用外科口罩。截止2月8日,蓝态公益已组织了40万余只医用口罩,捐赠给广州及全国等30多家医院。

40万只口罩背后的爱心故事:不少是“人肉”背回的
40万只口罩背后的爱心故事:不少是“人肉”背回的40万只口罩背后的爱心故事:不少是“人肉”背回的

一批紧缺防护物资跨国飞驰广州

今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很多医院的防护物资储备经历考验。由于广州不少医院驰援湖北疫情救治,很多医疗防护物资也随着医疗队前往,造成了本地医疗机构防护物资短缺。

2月1 日,蓝态文以化企学员广州市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艳女士利用多年的合作渠道,多方联络,从芬兰紧急采购了1300副防护镜、445套防护服等物资,为争取时间,由旅行团的游客们自愿接力带回,并联合各公益机构,第一时间送往广医一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三院等。2月2日,蓝态公益向番禺海关提出“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申请,番禺海关,特事特办,当天申请,当天批准,2月3日就拿到了注册登记证明,非常高效。2月4日,广东省省民政厅向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省税务局发了粤民函(2020)79号文——《广东省民政厅关于提供在省级民政部门登记的评估为5A级的以人道救助和发展慈善事业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名单的函》,这一切,为物资调度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配合。

“感谢省民政厅积极助力、感谢番禺海关高效审批、感谢广州鸿硕物流免费提供香港至广州通关通道,让急需物资能及时送到医护人员手中。我们要记住爱心的源头——捐赠这些医疗物资的爱心企业家,也要感谢帮助这些物资快速到达广州背后付出努力的每一个人。”张华说,防护物资能够汇聚广州,很多人都付出了努力。

40万只口罩背后的爱心故事:不少是“人肉”背回的40万只口罩背后的爱心故事:不少是“人肉”背回的
40万只口罩背后的爱心故事:不少是“人肉”背回的

截止2月8日,蓝态公益已组织了40万余只医用口罩,捐赠给广州及全国等30多家医院。

“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很多素不相识、甚至没有留下名字的国际搬运工们,为了多带一点防护物资回国,很多人主动减少自身行李,以空出行李额,出发前打包,抵达后帮助装车,一切完成后,悄然离去。”张华说,每当看到微信群里志愿者发出的暖心小事,自己都有莫名感动。

2月6日,第二批防护物资从芬兰运抵广州,4个人,28件行李,为了能够抢到当日航班,芬兰方组织货运的是一位单亲妈妈,带着不足两岁的孩子,通宵打包。“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一次抗疫物资的全球大募集,处处充满了感动,那种心系同胞、心系祖国的大爱,那种深植人心的善良与大义,温暖着彼此。”张华说。

为了确保整个募集援助过程专业化、合规划,把最优质的防护物品送至最需要的地方、用到刀刃上,做到精准捐赠,蓝态公益基金会成立了防疫物资快速反应群,将医疗器械专家、律师、审计师、报关、医院对接、物流运输等核心负责人拉进群,随有随问,24小时不间歇,非常及时、高效。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肖桂来 李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