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燕國為何實行禪讓制?真的被忽悠了嗎?

資深人士說文史


戰國時期,燕國發生了一件令諸侯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燕王噲不顧眾人反對,將位置禪讓給了相國子之,為了使子之能夠順利執政,燕王噲還在背後幫忙,那麼燕國為何實行禪讓制?真的被忽悠了嗎?

燕王噲實行禪讓制的原因及影響

①燕王噲為何實行禪讓制
  • 被相國子之算計

子之是在燕王噲三年任職為相國,出任相國後,子之就喜歡玩弄權術,大量培植自己的勢力。為了得到更多的權力,子之讓其姻親蘇代去遊說燕王噲。

蘇代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擅長捭闔之道,懂得揣摩人心。蘇代先在燕王噲面前講述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事情,並暗示相國子之就好比管仲,有能力富國強民,稱霸諸侯,建議燕王“舉國而歸之”。

燕王噲在蘇代的說服下已經有了一點心意,但是還沒真的決定實行,於是相國子之又派了鹿毛壽來遊說燕王噲。鹿毛壽勸說燕王噲,不如將國家大位讓給相國子之,相國子之必定不會接受,但是燕王您可以跟堯帝一樣有“讓天下”的美名,德行能夠跟堯帝並行。

燕王噲聽了果然很高興,覺得自己的品行又高大上了,因此就將大位禪讓給了相國子之。燕王之所以會這麼快就禪讓,根源還是因為燕王噲不夠了解臣下的為人,也沒能制衡住臣下,對於大臣的看法都是跟隨別人的評價的,眾人都把相國子之誇上天,燕王噲就認為子之真的是個人才,能夠治理國家,國家禪讓給他可以使燕國更加發展。

相國子之也是瞭解了燕王噲的這個短處,因此不惜花費大量的金財,與他人暗中勾結,讓眾人稱讚他,恭維他,提高他在燕王噲心中的地位與形象。

  • 燕王噲想富國強民

雖說燕王噲被相國子之算計,將位置讓了出去,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差點使燕國亡國,可是燕王噲的出發點還是好,燕王噲的出發點是希望燕國交給子之後能夠富國強民,稱霸諸侯。

燕王噲繼位後,燕國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期,燕王噲迫切希望能夠通過一些變化力求燕國進一步發展,突破侷限,蘇代等人也是利用了燕王噲這個心思,才多次強調相國子之的治國才能跟管仲一樣,能夠稱霸諸侯。

另一方面,禪讓說在當時戰國也一度流行,成為一種變法改革的手段,多國諸侯也有這個想法,可是真的實行的卻只有燕王噲,這個可能跟燕國當時內部的思想潮流有一定關係,燕國當時國內很流行禪讓說,不過這個很大幾率是相國子之刻意營造的。

因此可以看出,燕王噲是相信了禪讓是一種變法改革的手段,可以讓燕國突破瓶頸,尋求發展,進而富國強民,才會聽從蘇代他們所建議的,將大位讓給他認為有能力的相國子之。

②燕王噲實行禪讓制的影響

  • 消極影響

燕王噲的禪讓行為,對燕國的消極影響是很大的,打破了原來的禮節制度,新舊貴族的矛盾這個時候徹底激發,造成了一段時間的混亂。而齊國就趁著燕國內亂的時候,帶兵進攻燕國,燕國此時混亂不堪,無力抵抗,差點亡國。
  • 積極影響

燕王噲禪讓的積極影響,只能說也是有的,就是激發了燕昭王的復仇心理,使得燕昭王大招賢才,振興燕國,意圖打敗齊國,一雪前恥,因此燕國在燕昭王的治理下也慢慢開始強盛了,最終也如願以償進攻了齊國,報了滅國之仇。

燕王是否被忽悠了

燕王噲確實是被忽悠了,但是出發點也是好的,希望能夠通過禪讓,使得燕國進一步發展,復國強民,只不過這個好的出發點被相國子之利用了,謀劃了一個陰謀算計燕王噲,燕王噲最終也掉進子之的圈套。


冷餘茜


這說的是燕王噲禪讓的鬧劇了,經此一事,燕國實力大衰。整個事件中,燕王噲既有被忽悠的成分,也和當時“百家爭鳴”的思想影響有關。

燕王噲禪讓經過

燕王噲之所以禪讓君位,首先在於他本人是一位“仁君”,但卻又缺乏馭下手段。其次,是蘇秦、蘇代等人編制了一個騙局,燕王噲確實有被忽悠的成分。

第一,“仁君”燕王噲。從燕王噲本身的行為來看,絕對是符合明君標準的。

燕君子噲,召公之後也。地方數千裡,持戟數十萬,不安子女之樂,不聽鍾石之聲,內不湮汙池臺榭,外不揮戈田獵,又親操耒耨以修畎田。子噲之苦身以憂民如此其甚也,雖古之所謂聖王明君者,其勤身而憂世不甚於此矣。

燕王噲不喜好女色、音樂、遊玩、田獵,甚至親自到田間勞作。他辛勞而憂民的行為,即使是古時候所謂的聖王明君,也比不上他。但就是這樣一位國君,後世對他的評價卻是不高。

“燕子噲行仁而亡”,即使是推崇禪讓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都認為燕王噲的禪讓是不對的。這固然和燕王噲教條式地實行“仁”有關,也與他不能駕馭手下,受到蘇代、子之的忽悠有關。

第二,蘇代等人的騙局。燕王噲是燕文公的孫子,蘇秦和文公夫人有染。在燕易王(文公子,燕王噲父)即位後,蘇秦害怕事發,因此假稱到齊國去做臥底,離開了燕國。等到燕王噲即位後,蘇秦暴露,在齊國被車裂。

而蘇秦在燕國的時候,和子之是親家,蘇秦弟弟蘇代和子之是很好的朋友。燕王噲即位後,子之成為相國。

子之相燕,貴重,主斷。蘇代為齊使於燕,燕王問曰:“齊王奚如?”對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對曰:“不信其臣。”蘇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遺蘇代百金,而聽其所使。

蘇代通過這樣一番話,使得燕王噲把權力下放給子之。而子之投桃報李,送給蘇代百金。但這只是騙局的開端而已。

鹿毛壽謂燕王曰:“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有讓天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燕王因屬國於子之,子之大重。今王言屬國於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者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於子之。

有人拿大禹雖然讓位給益,但實際是讓兒子啟自己取得王位勸諫。腦子秀逗的燕王噲卻真地聽進去了,把原先效命於太子的三百石以上的官吏,印信收回後由子之重新任命。子之行使燕國國君的權力,一切決斷都由子之決定。燕王噲年老不管事,被子之架空。至此,這場驚天騙局,才算初步圓滿完成。

如果換做一個正常的國君,對於這些諫言的大臣,肯定早就拉出去砍死,最起碼也不會聽。但秀逗的燕王噲,卻一心想著和堯舜這樣的聖人為伍,心甘情願把國君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但原先的太子姬平卻不幹了,本來國君之位是屬於他的,現在卻被子之奪走,換誰也不樂意。

三年,國大亂,百姓恫恐。將軍市被與太子平謀,將攻子之。

只是進程並不順利,太子帶領將軍市被和百姓,一時攻不破王宮。這時將軍市被和百姓害怕了,又反過頭來攻打太子。將軍市被被殺死,前後死者數萬,老百姓都非常恐懼。在這種背景下,齊國發兵攻打燕國。燕國士卒不抵抗,城門不關閉,齊軍順利進入燕國都城,殺死燕王噲和子之。至此,燕國禪讓的鬧劇,才算徹底落下帷幕。

齊軍攻佔燕國國都,但忌憚其他諸侯國,並沒有敢吞併燕國,只是長期派兵駐紮在燕國。子之死後二年,燕昭王即位。燕昭王在位期間大力改革,任賢使能,最終任用樂毅等人,滅掉齊國,以報齊軍當初殺死燕王噲及佔領燕國的仇。這也是當初燕王噲禪讓的餘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戰國的走勢。

百家爭鳴的思想影響

燕王噲之所以要禪讓,除了他本身的“仁”之外,還和深受當初“百家爭鳴”中的儒、墨兩家影響有關。

第一,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開口堯舜,閉口文、武(周文王、周武王),堯舜禹的禪讓更是歷來被儒家推崇(甚至有人宣稱,堯舜禹的禪讓只是儒家編織的理想)。而燕王噲正是受了儒家思想的“荼毒”,想要做堯舜那樣的聖人,而手下大臣也是藉此勸說燕王噲,且最終成功。

第二,墨家思想的影響。墨子原本是儒家弟子,只是後來看不慣儒家那一套,才發展出墨家的理論。墨子主張“尚賢”,他主張立天下最賢能的人為天子,然後挨次選擇三公、國君、卿大夫,而不以出身作為選擇標準。

此外,墨子還重視生產勞動,極力反對不勞而獲。對比燕王噲的行為,燕王噲的“禪讓”以及親自勞作,不愛女色、音樂、田獵等行為,無疑都是高度符合墨家主張。

綜上所述,燕王噲深受儒、墨兩家思想影響,並且能身體力行,所以才有他心甘情願禪讓的舉動。但除此之外,蘇代、子之、鹿毛壽以及其他參與人員,更是利用了燕王噲的這種特性,編織了一個驚天騙局,最終把燕王噲給忽悠了。

所以,作為儒家代表的孟子,都建議齊王:“今伐燕,此文、武(周文王、周武王)之時,不可失也。”而當時的燕國百姓,對於這樣的“禪讓”,不是誠心擁護,反而是感覺恐懼。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燕王噲搞禪讓這一套,有很大被忽悠的成分在裡面。因此才引起燕國百姓的恐懼,亞聖孟子的討伐。


歷史鉤沉


戰國時期,周室衰微,諸侯爭霸,各國都在尋找富國強民之路,以求在戰爭中爭取一席之地,魏國的李悝變法,法治治國;韓國申不害術治改革,齊國吏治變法,秦國秦孝公則推行徹底的商鞅變法,趙國後期也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楚國也有變法但是不徹底,只有燕國不思進取,墨守成規竟玩起了禪讓的把戲。

禪讓制是原始社會堯舜時期所採用的傳位方式,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世襲制早已成為中原諸侯國的共識,那麼燕王噲為何將王位禪讓而大臣子之呢?筆者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跟燕國所實行的制度有關,燕國實行的是王道統治,比楚國的分治制度還要保守,實際上也就相當於半禪讓制和半世襲制,只不過王位都在王室宗親貴族中流傳。禪讓製做得最好的是原始社會,堯帝禪讓給舜帝,舜帝又禪讓給大禹,到了大禹這裡就終止了,可見即使是原始社會,禪讓制都不能完美地進行下去;到了周朝實行分封制徹底變成世襲制度了,君主觀念深入人心,燕國想回到原始社會中所認為的理想社會,無疑是跟歷史潮流背道而馳的。

其次,燕王噲面對各國君主變法圖強,開疆拓土成就霸業的同時,面對貧弱的燕國,他也想青史留名,沽名釣譽一下,並且燕王噲非常崇尚上古時期的堯舜帝,將聲望名譽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燕王噲希望像堯舜那樣的禪讓權力精神,要青史留名,被後人所推崇,這是燕王極度崇尚虛名,看重個人口碑的結果。

再次,燕王噲是一個比較昏庸君主,他其實也希望燕國強大,他認為君主的權威性越高,越容易進行改制,國家就發展的越好;而通過禪讓得來的王位,更能樹立君主的威信,於是,燕王噲將權力交給了沒有任何王室血統的大臣子之。但燕王噲的做法卻起到了反作用,正是他這種荒唐的表現,打亂了燕國的發展路線,更招致齊國的攻打,差點滅國。

此外,燕國反覆無常的邦交策略,誰強跟誰混,向東依附齊國、向南依附楚國,向西依附秦國,魏國強大時又依附魏國,燕國不思進取,不通過改革變法增強自己國力,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而戰國局勢是變化多端的,最終燕國由於實力衰弱,被屢次當成棋子。

最後,在大臣的推波助瀾之下,燕王噲糊里糊塗地將王位禪讓給了子之,其實對其王位,大臣子之早有不臣之下,為了這一天做了多年的準備,子之取的相國之為後,位高權重,打壓不服從自己的大臣;又通過蘇代暗裡勸諫燕王禪讓王位。

也許是子之的能力強,也許是蘇代勸諫藝術了得,口才了得,也許燕王噲真的想通過禪讓制使燕國強大起來,總之,燕王噲糊里糊塗地禪讓王位了,但從燕王噲不得善終的結果來看,八成燕王噲被大臣忽悠了。


珂夢歷史人文


  

戰國的由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王在齊國的要求下,冊封魏斯、趙籍、韓虔三人為諸侯。至此,韓趙魏終於以諸侯國的名義立於華夏大地上。事實上,在轉正之前,韓趙魏和田氏已經掌握國政很久很久了。雖然,後人自我定義的戰國時代已經開啟了至少50年,但從此時開始,真正的戰國,才開始露出他們的獠牙。

在這種新興的諸侯眼當中,衰落的周王以及數百年因血緣而繼承的諸侯國們,就是一隻只的肥羊。後起的諸侯發現已經沒有殖民地可以佔領,那麼只好從原來的主人手裡搶咯!而催生出戰國時代的,正是新興諸侯魏趙韓齊四國

  

燕國禪讓的由來

  

很多熟悉歷史朋友們都應該知道,在封建社會中,皇位的傳承一般都是依靠世襲的制度來完成,也就是常說中的嫡長子繼承製,但是在燕國卻有一些不一樣的異類選項。它並不是純粹的世襲制度,而是在這當中摻雜了一些禪讓制度的影子,這就直接導致了燕國的中期,噲燕王大亂燕國的事情。

可以說的是,禪讓制並沒有從燕國的發展軌跡中被剔除出去,而且燕王本身就極其信守王道統治。這一點從其統治下的民眾並沒有強烈反對就能夠看出。

  

燕王噲認為推行禪讓制比推行世襲制度,更有利於一個君主樹立權威,擁有聲望,所以才選擇在燕國實行善讓制。這才企圖將燕國的權力交給沒有任何皇室血脈的相國之子。

  


  其次相國之子為私利迫害大臣,因為此事一旦成功,他就能夠坐上燕國的王位,成為這件事情最直接的受益者。所以他一邊表現成忠誠良將的形象,一方面又去各地大肆招攬所謂的名人異士,為他出謀劃策,企圖收買人心,為自己的上位而鋪路。

  

  我們知道在戰國七雄當中,燕國一直是最弱小的那一個。在整體的國家綜合實力比拼上,一直都遠遠落後於其他的諸侯國,甚至就連中山國這樣一箇中等的諸侯國都能夠與之抗衡。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性的人物,蘇代。他的兄長是蘇秦,就是那位因提出了合縱的策略而名垂青史的人,是一位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而敵百萬雄兵的縱橫家,蘇代正是學了蘇秦帶回去的鬼谷之術而成名的,成名之後的他投奔了燕國並且加入了子之的麾下,在燕王噲推行禪讓制這件事情當中沒少出力。

他在燕國搞起了陰謀權術,企圖讓自己侍奉的子之坐上燕國的王位,從而導致了燕國的混亂,導致了齊國的大舉進攻,其實這樣一個人,做為人臣是不過關的,如果不是蘇代明裡暗裡對燕王噲的勸諫,想必禪讓制不可能那麼快的就被推行。

其實燕國之所以在戰國時代推行這種與時代格格不入的禪讓制度,並不是某一個君王所能夠承擔的全部責任。君王作為這個國家的一個代表,更多的也是要來自多方面的因素考量。是各種力量博弈所做出的最終妥協的結果。

 

燕亂是多因素博弈的結果

  

因為無論是從整個戰國的爭霸大的環境來說,還是燕國的傳統政治制度也好,導致這件事情發生的潛在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之子的奔走活動,蘇代的推波助瀾,都是導致整件事情直接爆發的因素。


我是史上雜談,一個歷史愛好者,歡迎關注


史上雜談


燕國原是北方的一個小國,因其遠離中原,使它並無太多戰事,得以相對安寧。它在戰國前期一直默默無聞,到中期燕王噲時,才在相國子之的主持下進行了一些變革。

燕王后來任用蘇秦首倡合縱之後,地位一度得到較大提高。可是,正在這個時候,燕國發生了一次令人不可思議的政治事件,從而導致了一次最嚴重的政治危機。這個事件,便是燕王噲的禪讓事件。姬噲之所以在歷史上有名,就是因為在位期間幹了荒唐的“禪讓”之鬧劇。

在治國理念與種種政治理論都已經達到輝煌高峰的戰國之世,一個大國竟然出現瞭如此荒誕的復古禪讓事件,其“理論”竟然是如此的迂腐淺薄,實在令人難以理解。這一幕頗具黑色幽默的“禪讓”鬧劇,之所以發生在燕國,而沒有發生在別的任何國家,其重要的根源,便是燕國的王道傳統之下形成的迂政之風。燕國君臣從上到下,做事不切實際,對國際上紮紮實實的實力較量感到恐懼,總是幻想以某種貌似莊嚴肅穆的聖王德行來平息嚴酷的利益衝突,而對真正的變法卻退避三舍敬而遠之。這種虛幻混亂的迂政環境,必然是野心家與政治騙子大行其道的最佳國度。

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316年,緊接下來造成的嚴重內亂持續了5年之久。燕王噲想效法堯舜禪讓賢臣,博得一個“聖王”美名。結果,被野心家子之篡權,引發燕國內亂,招致齊國入侵,使得燕國陷入了亡國的邊緣。

正是這樁國恥,激起了燕昭王圖強復仇之心,開始進行真正的變法。

當時,聚集於燕都輔助昭王振興燕國的眾多士人之中,最傑出的人物要數樂毅。樂毅是名將樂羊之後,才學出眾,深通兵法,曾被薦為趙國官吏,為了躲避趙國內亂,便不遠千里來到了魏國。後來,他聽說燕昭王禮賢下士,一直有跳槽之心。正巧一次樂毅為魏王出使燕國,昭王十分恭敬地客禮相待,深沉地打動了樂毅,於是不嫌“叛逃出國”的罪名,決意留在燕國,昭王隨即任其為亞卿,委以國政和兵權,支持他實施變法。

一是針對燕國法度弛壞、官吏營私的嚴重局面,樂毅幫昭王制定法律,加強對官吏的審查和考核。

二是確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則,擯棄“親親”、“貴貴”的擇人傳統,清除子由當權時拉幫結黨、濫用親信的劣跡,使燕國的吏治日趨清明。

三是對那些遵守國家法度的守紀百姓,包括身份低下的貧民和一部分奴隸,都以一定製度予以獎勵,以安定社會秩序。

此外,在軍事上,樂毅著重加強戰法訓練和嚴格作風紀律,很快提高燕軍的戰鬥力。

昭王在樂毅等人的輔助下,兢兢業業地奮鬥了28載,不僅國家日漸殷富,積累了相當實力,而且培養了奮發圖強的民風,最大成果的伐齊連下70城,讓齊國從東帝淪為二流強國。

公元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燕惠王為太子時,就與樂毅不合。齊國即墨守將田單知道燕國君臣相疑,利用這點施反間計,燕惠王中計以騎劫代替樂毅,樂毅擔心被殺,便逃亡趙國。如此一來,燕國只能是迴歸迂政老路,等待滅頂之災的到來。

本來,燕國地處偏僻,加之又處於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會點上,無論從天時、地利,還是從人和幾個方面來看,都可以好好修煉內功,重振旗鼓,將變法大業進行到底。如果是這樣,燕國傲立於北方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太子丹遣刺客荊軻刺殺秦王,結果引火燒身,昭王和樂毅打下的基礎功虧一簣。

燕國,這個喜歡玩低級遊戲的諸侯國,就這樣把自己玩完了。(文/顧伯衝 摘自《戰國:一部改革史》)


晝拾夜夢


禪讓制使燕國大亂,此只是燕王噲個人責任嗎?其實不然,從社會大環境、燕王噲崇尚上古虛名以及臣子推波助瀾等角度,分析燕王噲為何實行禪讓制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想要穩定發展,必須有適合這個國家發展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整個古代歷史社會的發展進程當中,大的社會性質變遷其實只有三次,一次是從原始社會步入到奴隸制社會,一次是從奴隸制社會步入封建社會,而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就是從封建社會進步到了社會主義社會,不同的社會性質所延伸出來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不同的。基本社會制度是社會性質得以確立的根本,也是一個國家想要穩定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所以說,如果不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基本的政治制度都不會改變,這一點在現在的歷史發展當中是這樣的,在古代的發展進程當中也是這樣的。在戰國時代的時候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燕國;但燕國改變的並不是基本的政治制度,而是基本政治制度當中的一個分支——皇位繼承製度。

熟悉歷史的人都十分清楚,無論是在封建社會,還是在奴隸制社會皇位的傳承都是依靠世襲制度來完成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嫡長子繼承製,但是燕國卻是一個例外,它所實施的並不是單純的世襲制度,而是在世襲制度當中也摻雜著禪讓之的影子,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燕國中期,燕王噲大亂燕國的事情出現。

燕國禪讓制事件的爆發,讓燕國本身就已經貧弱的社會環境變得更加的不穩定,燕王噲也因此被剝奪了追封諡號這一宗廟權力,成為了燕國曆史上一個喪國之君,更是古代歷史所有帝王當中的一個奇葩。

在這件事情當中,燕王噲確實要負大部分的責任,可是這件事情之所以能夠在燕國發生而沒有在其他國家爆發,並非只是因為燕王噲一個人的責任。那我們今天就要來看一下這個問題,來分析一下燕國在戰國時代實行禪讓制度,導致國家混亂,這一事件究竟有幾個人在推波助瀾?又有幾個關鍵因素在影響它。

燕國信守王道,實際上實行半世襲半禪讓制

第一個原因也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上面所提到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實際上,一個君主想要在王位的繼承製度上面做大的變動,並不只有他一個人能夠做主的,而燕王噲卻可以輕鬆的在燕國推行這樣的制度,甚至已經有了將自己的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的這種實際行動發生,這說明在燕國的大社會環境之下其實一直都存在著禪讓制的影子。

也就是說,在那個歷史環境發展的過程當中,禪讓制並沒有從燕國的發展制度當中被剔除出去,事實上也是這樣的。在極其信守王道政治統治的燕國,它是實行半禪讓制半世襲制的,這就讓燕國有著潛在的推行禪讓制的條件,也是為什麼燕王噲的行為並沒有激起國內民眾強烈反對的原因。

燕國社會大環境存在禪讓制的影子

在此事件發生之後,燕國雖然因為這次禪讓制度變得一片混亂,但這種混亂,大多數都是因為實行禪讓制之後朝堂的混亂以及齊國的趁機攻打下造成的,燕國的治下百姓其實並沒有對這種制度的變化表現出多麼強的不同意見。

所以燕國的大社會發展背景是這種現象會發生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實際上,歷史的發展其實並不是具有太多偶然性的,這種世襲制度變禪讓制度的行為,之所以沒有在其他國家出現,是因為他們在基本的政治發展道路上走的是不同的路線。

楚國模仿西周分封制,實行分治制度

像是在秦國、楚國這樣的國家就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楚國實行分治制度,它的政治制度其實是模仿西周的分封制度而確立的,這種制度的確立標誌著一個共同服從對象的誕生,而這個共同被服從的對象在西周的時候是周天子,在楚國那就是楚王。

在統治前期的時候,這個象徵是這個國家絕對的話語權,而哪怕後期他的統治權力衰弱了,對他治下的勢力控制權不再那麼的強大,但他依舊是一個象徵,是各大勢力必須要拉攏的對象。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這種具有象徵意義的統領是不能夠輕易的更換的,因為到了統治的後期,他們更多的是一種代表作用,而代表作用實際上比真正的有實權的統領作用更加需要血脈的支撐,所以說在楚國或者是西周所遵從的那種政治制度之下,是絕對不會發生統治家族的變遷的。

秦國實行法治,君主集權制,不可能出現禪讓制

像是秦國那種實行法治的國家,其實走的是一種收攬權力的道路,可能這種方式在秦國這樣的一個諸侯國表示的不是很明顯,但在後世封建社會的時候,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之後表現得卻是十分明顯。

那時,君主不斷努力的目標就是收歸整個天下的權力,將權力集中在君主一個人的手上,所以那種實行禪讓制的改權,或者是分權絕對不可能在秦國這種國家出現。

因此我們說燕王噲之所以有實行禪讓制的想法,其實是燕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所造成的環境影響,而這種想法之所以能夠付諸實施也是因為有著大背景支撐的條件。其實環境因素是這件事情會爆發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畢竟社會環境對於生存在這個時代的每一個燕國人,都是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的,這一點不容置疑。

燕王噲非常崇尚上古堯舜

當然,雖然有著這樣的環境條件進行影響,但在其他君主統治的時期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還需要來看一下燕王噲這個人本身,對這件事情造成的影響。能夠在戰國時代還推行禪讓制度,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執政能力了,而事實上燕王噲也確實是這樣一位昏庸的君主,不僅在執政能力上比較欠缺,而且他還有一個奇怪的嗜好,那就是他非常崇尚上古虛名,也就是極其看重個人口碑。

其實在很多君主身上都能夠看到這一點,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自然會對自身的聲望名譽看的比較重,但燕王噲顯然在這一方面理解錯了方向也走錯了路。他認為,古代的堯舜之所以會久負盛名,之所以會在千百年之後還被人們推崇,就是因為他們身上那種禪讓制的精神,而堯舜禹雖然表面上處在並列的地位,可是在實際當中禹的名聲卻不如堯舜,那是因為禹將權力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而堯舜卻是真正實現禪讓制度的君主。

燕王噲認為禪讓制比世襲制更有利於樹立君主威望

所以燕王噲認為推行禪讓制比推行世襲制度更加有利於一個君主樹立威信擁有聲望。因此他才會選擇在燕國實行禪讓制度,企圖將燕國的權力交給沒有任何皇氏血脈的相國子之。

由此可見這個人的昏庸程度,一個君主想要名傳後世樹立威望,不是靠為國家謀取實際利益,而是靠這些投機取巧的方式,也難怪燕國會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也難怪燕王噲後來連諡號都沒有,被人們稱作是喪國之君,對於這個君主,後來人真的是想要同情都沒有任何理由的。

事實上,如果燕王噲不做這樣的荒唐事的話,燕國的發展還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也不會招致齊國的攻打,燕國也不至於那麼快的就衰敗下去,所以無論是這件事情的爆發也好還是後來燕國的急速衰敗也好,都與燕王噲這個人有著不可磨滅的關係。

臣子的推波助瀾推動禪讓制產生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一些臣子的推波助瀾。第一個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相國子之,在這件事情當中他是被禪讓的對象,而一旦此事能夠成功,他便能夠坐上燕國的王位,成為這件事情的直接受益者,可想而知,他對於這件事情是多麼的上心了。

子之一方面在燕王噲面前表現一種忠誠臣子的形象,一邊又招攬了一些所謂的名人異士為他出謀劃策,企圖收攬人心為自己的繼位而鋪路;而對於其他忠誠的大臣也是極盡打壓,在那個時間被子之所迫害的忠臣良將不在少數。子之的這些行為不僅對當下的燕國造成了影響,對後來燕國的歷史發展也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相國子之為私利迫害大臣,想通過禪讓制奪取王位

我們都知道燕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比較弱小的國家,無論是它實行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好,還是經濟和行政發展也好,都是戰國時代比較落後的,燕國在綜合實力的比拼上面一直都比不過其他的國家,甚至就連中山國這樣的一箇中等諸侯國與之對抗都是平分秋色。

而這樣的燕國最經不起的其實就是內部的崩潰,可是子之只是一心的想要奪走燕國的王位,他雖然位居相國之位卻從來不懂得為國家謀取利益,從來不會對君主直言極諫,一個這樣的人坐在燕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上,可想而知燕國發生了多少荒唐事。實際上如果沒有子之對那些政治大臣的迫害,想必禪讓制都不可能那麼容易的就直接推行下去,子之也不可能順利地拿到燕國的實權。

蘇代協助子之,暗裡勸諫燕王噲實行禪讓制

第二個人是蘇代,其實蘇代這個人在古代歷史的發展進程當中,尤其是在戰國時代是比較具有知名度的,他的兄長是蘇秦,就是那位因提出了合縱的策略而名垂青史的人,是一位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而敵百萬雄兵的縱橫家,蘇代正是學了蘇秦帶回去的鬼谷之術而成名的,成名之後的他投奔了燕國並且加入了子之的麾下,在燕王噲推行禪讓制這件事情當中沒少出力。

我們上面關於堯舜禹聲望大小的那一套理論,其實就是蘇代分析給燕王噲的,也正是因為蘇代當時在山東六國的聲名,讓燕王噲對這個人比較的信任,所以當他的想法獲得了蘇代的支持的時候便很快地付諸實施了。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蘇代雖然有一些才華,可是這個人的人品卻是不過硬的,作為一位臣子,既然投奔了燕國,就應該為安定燕國的社會出謀劃策,就應該為燕國去謀取實際利益,他卻在燕國搞起了陰謀權術,企圖讓自己侍奉的子之坐上燕國的王位,從而導致了燕國的混亂,導致了齊國的大舉進攻,其實這樣一個人,做為人臣是不過關的,如果不是蘇代明裡暗裡對燕王噲的勸諫,想必禪讓制不可能那麼快的就被推行。

綜述

筆者認為,燕國之所以能夠在戰國時代,這樣天下大亂的年代裡推行與時代格格不入的禪讓制度,並不單純的是燕王噲這一個君主的責任。很多時候,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發生了曲折,一個國家在歷史進程當中遭遇了坎坷和困難,人們往往會下意識地將責任全部推到君主身上。

實際上一個君主只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領頭人而已,生而為人,他們也不能夠在事情發生之前,就能準確的判斷出事情的對錯和結局的好壞,他們的領導其實也是一種探索,而既然是探索就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存在,更會有很多不確定的事件發生。

當然,我們這並不是要給燕王噲洗白,雖然他並不能夠左右燕國的發展局勢,但是作為君主燕國的衰敗與他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我們只是說君主並非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根本,也並不是一個國家衰弱的唯一因素,在我們上面所討論的那件事情當中也是這樣的。

無論是大的歷史發展環境也好,還是燕國的政治制度也好,都是導致那件事情發生的潛在原因,而子之的奔走求助,蘇代的推波助瀾都是導致禪讓制度直接爆發的原因之一,我們其實並不能夠將這一件錯誤全部都歸結到燕王噲頭上。

這其實也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發展與君主和臣子都有極大的關係,如果君主昏庸無能就會導致國家的各方面發展都烏煙瘴氣,那如果臣子不懷好意,那麼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君主的決定,從而使社會發展變得困難而又坎坷。

所以無論是在權力的傳承上面還是在權力的授予方面,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身為君主就要設身處地的為自己的臣民去謀取實際的利益,為國家的發展尋找最為合適的道路,而身為人臣就要盡心竭力地輔佐自己的君主做出最為正確的決定,也只有這樣國家才能夠發展的更好。


黃鸝讀書


各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在暗暗的打著。最後,楚、韓、魏、趙四個國家出來響應燕國的合縱攻秦倡議。無論如何,有幾個國家能參與,燕王噲的臉上也有些光彩,對於出面操持此事的子之又有了更多的信任與倚重。

於是乎,在燕國的帶領下,五國聯軍浩浩蕩蕩的殺向了秦國。可惜,這五國聯軍卻被秦軍給擊敗了。由燕王噲提出並主導的此次合縱攻秦運動仿若一場鬧劇,剛一開始,沒怎麼撲騰,就草草的以失敗告終。

此後,燕王噲的雄心壯志一落千丈,對於朝政也不再熱心,悉數交由子之打理。子之實際上成為燕國的王了。可是,子之卻不甘心只當實際上的燕王,還要做名義上的燕王,於是就暗地裡繼續鋪路。

子之與蘇秦、蘇代兄弟關係很好,又有姻親。一次,蘇代出使齊國後回到燕國,燕王噲問他齊王有稱霸的可能不,蘇代說沒有。燕王噲問原因何在,蘇代答道:“齊王對大臣不夠信任。”此後,燕王噲更加信任子之,自己甘居幕後,讓子之主持朝政。

燕國大臣鹿毛壽勸燕王噲早行堯舜之事,禪讓王位給子之,以盛名流傳千古,做一代聖主。

被成功忽悠後的燕王噲答應了。

二、君臣易位

燕王噲五年(前316),燕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禪讓大典,燕王噲將燕國的王位禪讓給了相邦子之。

子之稱王,是戰國曆史上發生的一件具有重要影響的大事。這件事如果能完全成功,將與田氏取代姜氏為齊王一樣,對戰國曆史走向產生重要的影響。可惜的是,這次禪讓,或者說君臣易位,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就在國內反對和外國干涉的內因外因聯合作用下歸於失敗。

燕國姬姓老貴族強烈反對燕王噲禪位子之。燕國自從西周初年召公奭受封於此,到此時已經過去了大約七百年了。七百年來,姬姓老貴族是國君的一家子,享受著特殊的社會待遇,擁有各種特權,早已習慣了被國人供養著。現在倒好,國君換成了子之——國君換了,燕國老貴族不稀奇也不過於反對,但有一個前提是,換的必須是他們姬姓的公子——讓一個外人來當燕王,這是燕國老貴族們萬萬不能接受的。他們肯定要起來反對,堅決不同意將七百年的江山拱手讓人!

反對最激烈的是太子平。他作為燕王噲冊立的名正言順的國家儲君,是王位的不二繼承人。燕王噲縱使真的不想當國王了,要禪位,也應該禪位給他太子平啊,怎麼能便宜了一個外人呢?

於是乎,太子平決定動用武力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王位。正在此時,將軍市被前來找到太子平,表示願意助其一臂之力。太子平大喜過望。

齊國的君臣在得知鄰邦燕國正面臨一場內亂時,知道趁火打劫、渾水摸魚的時候到了,十分高興。齊宣王主動向燕國太子平示好,表示願以舉國之力幫助太子平攘除奸臣以復國奪位。

太子平見國內外的勢力都支持自己奪位復國,信心滿滿的,決定一舉拿下薊城,剷除子之勢力。

子之為君的第三年(前314),太子平發動了國內數萬軍民向子之所在的薊城進攻。市被被太子平委以重任,帶領軍隊向薊城發動了猛烈進攻。

可是,子之早有準備,佈下了天羅地網來對付市被的軍隊。所以,市被帶軍連續作戰多日,都未能攻破城牆,反而自己這邊損兵折將不少,甚至有的士兵見取勝不成就逃走了。

子之這邊警告市被:趁早懸崖勒馬,若繼續不識天時,與國王為敵,只有死路一條。還是舉兵殺向廢太子姬平,為國家立功,將功贖罪吧。

市被見難以取勝,又不想當他們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就意志動搖了,拉起軍隊殺向了太子平。

結果,子之這邊還沒怎麼出手,市被與太子平就先打起內戰來了。幾個月下來,軍民殉難達數萬人之多。

三、禍亂餘波

在太子平最需要齊宣王兌現諾言時,齊宣王按兵不動、坐等著看好戲。

這時候,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大思想家孟軻看不下去了,就去勸告齊宣王:“現在大王去解救燕國臣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時候到了,燕國軍民必然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是累其子弟,毀其宗廟,趁火打劫的話,萬不可取。天下固然畏懼齊國的強大,但現在大王若背信棄義不行仁政的話,無異是給一個藉口讓列國來攻擊齊國啊!請大王立即下令,出兵燕國,儘早制止暴亂,安定鄰邦,與燕國臣民商議,擁立一位新君,是為正道。”

可惜的是,孟子的話,齊宣王未能聽進去。在太子平被殺、燕國持續動亂中,子之與反對他的勢力兩敗俱傷後,齊國最終才派出了匡章帶領大軍進入燕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燕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齊軍將燕王噲、子之等人統統殺害,而後,將燕國的寶貝裝滿了一車又一車,當作戰利品,踏著燕國軍民的血淚運回國內,給燕國人留下的則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表面上看,齊國成為燕國內亂的最大受益者。而事實上,齊國此次的趁火打劫成為一宗大罪,頃刻間便昭然於天下。這為後來燕昭王復仇、聯合列國幾乎滅掉了齊國種下了因。當然了,這後來的國家禍亂齊宣王是看不到了。但是,父債子還,這賬算到了齊宣王的兒子齊閔王頭上。當然了,此乃後話。

相比較於齊國,趙國做的就足夠仗義了。趙武靈王沒有摻和齊國、燕國之間的雜七雜八的事兒,他直接向韓王要過來在韓國做質子的燕國公子姬職,立為燕國新的國王,然後直接派大軍送回燕國即位,是為燕昭王。此外,趙國還幫助燕國平定了禍亂餘波,迅速穩定了國內局面,鞏固了燕昭王的地位,受到了列國的讚揚和燕國君臣的感戴。

子之稱王是典型的過把癮就死,燕王噲為了當成堯舜般的聖主明君,不切實際的搞禪讓,禍亂了國家不說,自家還慘遭不測,不得好死,仔細想想,一代君王被忽悠而死真是何苦!


大鵬帶你看古建


第一個原因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會環境的影響。

實際上,一個君主想要在王位的繼承製度上面做大的變動,並不只有他一個人能夠做主的,而燕王噲卻可以輕鬆的在燕國推行這樣的制度,甚至已經有了將自己的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的這種實際行動發生,這說明在燕國的大社會環境之下其實一直都存在著禪讓制的影子。

也就是說,在那個歷史環境發展的過程當中,禪讓制並沒有從燕國的發展制度當中被剔除出去,事實上也是這樣的。在極其信守王道政治統治的燕國,它是實行半禪讓制半世襲制的,這就讓燕國有著潛在的推行禪讓制的條件,也是為什麼燕王噲的行為並沒有激起國內民眾強烈反對的原因。

在此事件發生之後,燕國雖然因為這次禪讓制度變得一片混亂,但這種混亂,大多數都是因為實行禪讓制之後朝堂的混亂以及齊國的趁機攻打下造成的,燕國的治下百姓其實並沒有對這種制度的變化表現出多麼強的不同意見。

所以燕國的大社會發展背景是這種現象會發生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實際上,歷史的發展其實並不是具有太多偶然性的,這種世襲制度變禪讓制度的行為,之所以沒有在其他國家出現,是因為他們在基本的政治發展道路上走的是不同的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