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是怎么回事,好治疗吗?

彦凉百货店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发生传递障碍的,获得性的自身免疫病,首发的症状是眼外肌无力,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受限,瞳孔括约肌不受累。约90%以上的患者出现眼睑下垂。

治疗上:1、抗胆碱酯酶药,如溴吡斯的明;2、皮质类固醇(抗胆碱酯酶药反应较差, 已行胸腺切除患者适用);3、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严重或进展型病例胸腺切除术后用抗胆碱酯酶药改善不明显可试用);4、血浆置换(暂时改善病情急骤恶化&肌无力危象患者症状);5、免疫球蛋白(用于各种危象);6、胸腺切除(<60岁MG患者, 全身型MG(包括老年患者) 、眼肌型合并胸腺瘤、 眼肌型伴复视、 约80%无胸腺瘤患者术后症状可缓解)。

中医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方面:脾主四肢, 脾气虚则四肢不收,故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治疗首在脾胃,注重培补脾胃、恢复气机、重视先后天、权衡虚实。基本方,补中益气汤:黄芪(60-150g)、党参20g、白术10-30g、炙甘草6g、当归20g(鸡血藤)、升麻3g、柴胡3g、陈皮6g 。具体加减要根据个人情况辩证。该病的治疗需要1~ 2年时间,而且病情稳定后仍需服药1年以上。

对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有10%-20%的人可以自愈,20%-30%的患者症状仅局限在眼外肌,对于其他的患者,大多数在发病的3年内进展为全身型的重症肌无力,并且约20%患者在发病1年内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如果出现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建议去专业的神经内科积极治疗,希望早日康复!



眼睑下垂是重症肌无力的常见症状之一,可采用免疫抑制疗法。

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属于后天获得性,后天获得性多有相关病史及其他症状,肌源性上睑下垂中重症肌无力的初发症状经常是上睑下垂和复视,眼轮匝肌也常被累及,晨起时症状较轻,渐之症状加重。眼睑的疲劳症状更常见,注射新思的明后症状减轻。中药对于初期的重症肌无力有很好的疗效,可以选择中医门诊,服用中药缓解疾病的进展。

重症肌无力首发症状多为单纯眼外肌麻痹,约56%~60%重症肌无力病人眼处肌受累。

也有将重症肌无力区分为眼肌型和全身型。人的每个眼球外壳附着了六条眼外肌肌腱,管理它的各方向灵活转动及双眼转动之平行与协调,

眼肌型者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临床上,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中,90%以上均有眼肌无力症状,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表现为上眼睑下垂、复视,眼睑下垂在检查过程中可起伏不定;约三分之二肌无力患者可伴转动障碍,程度不一。Cogan症(向上凝视后,提眼睑上肌下垂)随着眼肌受累,环眼肌也显得无力,其他颅神经也受影响,引起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潜在的致死并发症。

这种眼睑下垂发展较缓慢,先是一只眼,后继发另一只眼。临床症状表现为,早晨轻,晚上重,一天之内有较明显的波动性,医生给患者注射新斯的明30分钟后若有明显好转,则可确诊。确诊后应该积极采用免疫抑制疗法,否则不仅可双脸下垂、眼球固定,还可发展成四肢无力、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严重状况。

此外,部分老人肌肉渐瘦削,致面部皮肤松弛起皱纹,有的则上脸皮肤松弛下垂而超过了上睑缘,而部分正常老人的上睑缘原就可以齐到瞳孔上缘。以致略遮视线,好像上睑轻度下垂而呈病态,须鉴别。

还有,眼球转动障碍可伴见斜视,也可不斜,患者多半不斜,很少数是轻度单眼外斜,双眼更少,个别是一眼正位而另眼向外上方或内下方偏斜,双眼角膜下缘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若在幼儿时发病的,则外上方之斜眼视线被上睑遮住,影响视力发育而后来可成弱视,其他斜视日久后也可能弱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