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们!“sin”“cos”“tan”到底怎么读?


三角函数符号的来由:

毛罗利科最早于1558年已采用三角函数符号(Signs for trigonometric functions), 但当时并无函数概念,于是只称作三角线( trigonometric lines)。他以sinus 1m arcus 表示正弦,以sinus 2m arcus表示余弦。


数学老师们!“sin”“cos”“tan”到底怎么读?


而首个真正使用简化符号表示三角线的人是T.芬克。他于1583年,创立以“tangent” (正切)及“secant”(正割)表示相应之概念 ,其后他分别以符号“sin.”,“tan.”,“ sec.”,“sin. com”,“tan. com”,“ sec. com”表示正弦,正切,正割,余弦,余切,余割,首三个符号与现代之符号相同。


数学老师们!“sin”“cos”“tan”到底怎么读?


现代普遍认同的读法:

正弦(sin)音标为:saɪn,中文音译:塞因

余弦(cos)音标为:'kəʊsaɪn,中文音译 :阔塞因

正切(tan)音标为:'tændʒənt,中文音译 :摊京特,也可以读作“摊挺”

余切(cot)音标为:kɒtændʒənt,中文音译 :阔摊京特,也可以读作“阔摊挺”


数学老师们!“sin”“cos”“tan”到底怎么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