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中医病因是什么?

暖暖d小时光


抑郁症用中国话或者中医的话叫:情志病。一个人如果抑郁了,中医会让其家人多领病患接触市井人烟,感受生活气息,在品尝些美食,最好是路边摊,想办法让病患笑起来。还有个办法是让病患动起来,劳动是灵丹妙药。一整天劳累下来,吃得香,睡得香,什么抑郁都好了!




吾常醉


从中医看抑郁症是一种情志病 

1,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抑郁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属情志病范畴,见于古医籍中癫狂、脏躁、百合病、郁证、惊悸、怔忡、头痛、奔豚气、不寐、卑惵等病中,现临床多按"郁证(郁病)"诊治.古代郁证多指以五脏气血郁滞为主的一类病证,概念范围较广.自明清以来,主要指与情志过极、肝气不舒有关的疾病,称之为因郁而病,论述了怒郁、思郁、忧郁3种郁证。最早抑郁病例见《左传》:楚国子重讨伐吴国,因丧失军队、土地和大夫,楚国人怪罪子重,使子重内心忧恚,抑郁而病,患“心疾”而亡的事情。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中的不良事件可引发情绪波动,而情绪波动、忧郁恚闷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重则可导致死亡。   

2,中医的五行说:中医将人的五脏按金、木、水、火、土分五行,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肝属木,木喜欢舒达,压抑过多过久就受伤。从发病季节性看也印证中医学说:中医学十分强调方位、四时节气、天干与人体腑脏功能、疾病发生的关系,注重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春天,东方、甲乙、属木,属肝,色为青色;夏天,南方、丙丁、属火,属心,色为红色;长夏,中央、戊己,属土,属脾,色为黄色;秋天,西方、庚辛,属金,属肺,色为白色;冬天,北方、壬癸,属水,属肾,色为黑色。

3,春天是预防抑郁症最好的季节  秋天属金,金克木,不利于肝,肝主情志的,所以易患情志疾病,一般来讲秋天易患抑郁症等情志疾病。Winzenrid1965年报道1345例抑郁症病人的发病高峰是9-10月,9月10月正是秋季,和中医的四时与腑脏理论一致。国内杨海东报告,抑郁症发作高峰是秋冬季,谭友果报道,抑郁症发作高峰在秋季。但是预防却在春季,春天属木,木枝条喜欢舒展春季,应让自己的情绪得以抒发,到大自然享受青色,以养肝气,在心理老师的陪伴下,健康的抒发自己的情绪利于养肝气。        4,抑郁症起病于肝,牵累五脏。中医认为抑郁最早是内心有郁怒,黄帝内经:怒伤肝。  • 肝气郁结,肝失疏泻,气滞痰凝,木生火能力减弱,变为心气弱,做什么事没有心气,也高兴不起来。  • 肝主脾胃运化,肝气不宣必定伤及脾脏(木克土)。  • 脾主升清降浊。脾失健运,易生湿热,胃口不好,食欲渐差。 • 饮食差,土不能滋养金(肺),因而金(肺)生水能力减弱,表现为肾虚。从肝气郁结,使心、脾、肺、肾五脏皆受损。






麒曜视界


抑郁症与中医学“癫证”、“郁证”、“脏躁”、“梅核气”等密切相关。其病因主要有心理因素,七情内伤,遗传因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等损及肝、心、脾、肺、肾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进而产生气滞、痰结、郁火、瘀血等,蒙蔽心窍或心神被扰,神明逆乱,而引起精神失常。

一、心理因素,七情内伤

早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中就有记载,“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证治要诀》中说:“癫狂由七情所郁。”明代《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证名称。《景岳全书·郁证》将情志之郁称为因郁而病,着重论述了怒郁、思郁、忧郁三种郁证的证治。

1、怒伤肝,《素问·病能论篇》指出:“有病怒狂者……生于阳也,……使之服以生铁落。” 恼怒郁愤,则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郁化火,扰动心神而发病。

2、喜伤心,心藏神,主神志,《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认为“心热甚则多喜而癫”同时指出“心火旺则肾水衰,乃失志而狂越。”着急上火,心火上炎,心神难安。

心血虚同样可以导致此病,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所说:“邪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丹溪心法·癫狂》则认为:“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治当“镇心神,开痰结。如心经蓄热,当清心除热,如痰迷心窍,当下痰宁心,狂病宜大吐下则除之。”

3、思伤脾,如《类经》所说:“有曰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者,脾主中气,中气受抑则生意不伸,故郁而为忧。”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思则气结,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则气机壅滞,无以养神,生痰生湿,上蒙清窍而致情志异常。

4、悲忧伤肺,肺主气一身之气,若悲忧过度,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则可致气郁、水停、血瘀而发情志病。正如《难经·五十九难》所说:“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

5、惊恐伤肾,正如《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所说:“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此外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足则精不生髓,不能充养脑窍,故神疲乏力,健忘痴呆,反应迟钝,行为退缩,兴趣减退,情绪低落。

二、遗传因素,禀赋不足

具有家族遗传病病史,或者胎儿在母腹中有所大惊,或出生受阻,胎气被扰,气机失调,阴阳失平,以致先天禀赋不足,心神虚损,生后一有所触,则气机逆乱,神机失常而发病。

三、饮食不当

嗜食肥甘厚味,内生痰湿,上伏于心,伤及心神;同时损伤脾胃运化功能,痰湿由生,若与气滞相结,则阻蔽神明,若与郁火相夹,上扰心神,若与瘀血相伍,则痹阻心窍,这些均可导致神志失常而发病。

所以清淡饮食,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防治本病。


真医行者


回答这一问题前,先讲一小故事。清代有一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之疾,茶饭不思,家人着急,各方求医问药,不见疗效。遂延请一位名医前去诊治,名医一番望闻问切后,跟巡按大人说,您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理一下就好了。巡按大人一听就笑了,这糊涂的医生,男女都不分了!还喝什么药?!待打发走名医后,只要想起这个事,就暗自发笑,不知不觉间,有食欲了,一年以后,精神抑郁彻底好了。一日又与这名医遇见,名医说,您得的这个毛病,如果能心情愉快,笑口常开,不需要吃药就会好,您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愈的!巡按大人恍然大悟,连忙道谢。

抑郁症的中医病因主要是肝气郁滞。

中医理论认为,肝在五行属木,喜条达伸展,主调畅气机。人体五脏六腑正常运转需要脾升胃降这一大轴带动,更需要肝木的升发、调达、疏泄的功能来推动,一旦肝气郁滞住,气机运行不畅了,整个机体代谢都会减慢。肝气郁滞,横逆犯脾,会食欲不振,不思饮食;不能带动肾水上养心火,心失所养,神无所主,出现神情淡漠,思维迟钝,甚至水火不济,失眠多梦,睡眠不好反过来加重抑郁症状。

治疗抑郁症的根本要舒肝,药物或其他非药物疗法如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将郁滞的肝气疏导开。象我开始讲那个小故事就属于中医情志疗法,情志疗法在治疗抑郁症中常有奇效,中医典籍中这一类记载很多。如战国名医文挚根据怒胜思理论,运用激怒疗法,治好了齐闵王的抑郁症,不胜枚举。


医生迎春


其实很多人都有抑郁症的表现,只是有的人很快就调整了反之就严重了:

秋天是个悲凉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在秋季莫名的心情低落,常常有人会说悲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然而抑郁症也是同样的道理,它的多发期也是在秋季,当看到秋叶凋零,绵绵的秋雨落在脸上,心中就会随之充满惆怅,但是此时我们一定不要就此消沉下去,做一些快乐的事情,听一些使人向上的音乐,抑制悲观情绪继续下去。

抑郁症的发生多由内因即七情过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七情变化,这种变化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正常的精神活动,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并不会致病。只有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才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人的精神状态反映和体现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而精神心理活动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可以说是产生精神疾病的关键。因此,中医认为精神活动与抑郁症的关系十分密切,把抑郁症的病因归结为七情所致不无道理,那么调神养生对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就有很好的帮助。

中医治疗专家,专家结合中医辨证疗法做出以下几点抑郁症病因的分析。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类的疾病,随着社会节凑越来越快,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不堪重负,患上了抑郁症,很多人觉得过大的压力是抑郁症的原因,不过抑郁症毕竟是一种很复杂的精神类疾病,原因肯定也不过这么简单,压力到底是不是造成抑郁症的原因呢?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抑郁的治疗需要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患上抑郁症的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为什么那么悲惨,患上了这种该死的疾病。要知道,这只是一种病,是可以治愈的。没有必要为了此事而自责。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来挑战和面对疾病。

二、抑郁的治疗需要保持生活简单化:患者应适当的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不能像患病前一样。如患病前你一天可以做很多事。但是患病后,你再次的尝试患病前的工作量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那么,不妨抛弃一些做不到的,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用去给自己施压,让自己的心情不收外界压力的影响,从而达到身心愉悦的良好状态。

三、抑郁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因治疗:临床医学证明,精神疾病无法彻底治愈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传统治疗只停留在控制神经递质分泌,无法有效修复神经递质的受体机能障碍导致的受损脑细胞。中医针对病因治疗快速修复受损基因,激活脑细胞再生。有效调控神经递质平衡,改善大脑组织供氧,迅速改变患者症状。

四、抑郁的治疗需要合理治疗:应听从医生的安排,定期就诊,按时吃药。让医生能准确的检测和了解患者的病情。而且在患病期间不要做重大决定,这样会使患者的病情受到影响。最好是在康复后,在做决策也不迟。

  1、生物化学因素:证据表明,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生物细胞出现了紊乱;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模式与正常人截然不同。

  2、心理应激和药物反应:严重的丧失、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诱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

  3、性格因素:某些性格特征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如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

  4、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会造成忧郁症状。

  5、个性:自卑、自责、悲观等,都较易患上忧郁症。

  6、缺乏运动:研究表明,缺乏运动会导致抑郁症。从事体育运动可以消除抑郁症。

  7、饮食: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忧郁症状。

抑郁症音乐疗法的疗效如何

抑郁症音乐疗法由来已久,我国《史记》就曾记载“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埃及在远古时代的古典着作中称音乐是“灵魂之药”。在西方,大卫就曾用竖琴弹奏优美的乐曲,治愈了所罗门王的抑郁症。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抑郁症音乐疗法有什么具体功效呢?

  1、改善抑郁心情

  抑郁症患者多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容易悲伤,失去了快乐的能力,整日郁郁寡欢。而抑郁症音乐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唤起美好的回忆,从而使患者能够以更加明朗的心情参与社会活动。

  2、恢复生活能力

  抑郁症患者意志活动通常很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有的甚至连起床洗漱的能力都没有。

  抑郁症音乐疗法可以帮助患者重拾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行为的能力,从而使患者能更长时间的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的工作和学习。

  3、改善睡眠状况

  通过抑郁症音乐疗法,能够使患者更快的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可以有效缓解失眠、多梦、早醒等状况出现的频率,从而大大改善了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状况。

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一大组“心因性”抑郁症,应该说是能有效预防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碰到外来刺激,不会没有一点心理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刺激源不可能,那只好增强对刺激的抗力,加强心理免疫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心因性抑郁症的发病率。

  即使对于“内因性抑郁症”,医学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预防工作可以从“优生优育,改善素质;敏锐发展,及早治疗;巩固康复,防止复发”这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人际交往:预防抑郁症,首先要保持好基本的交际和社会关系,经常跟家人和朋友来往、交流。

  2、调整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调节个人身体机能的有效方法。

  3、运动和锻炼:人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自身的情绪,非常有效的改善自身的抑郁状态。

  4、不要自责: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你没有能力创造或选择它。因此,不要自责我为什么得了这种该死的病,而应明白自己急需帮助,积极踏上寻求康复的治疗之路。

对症护理

  一、仔细观察病人情况。在护理病人时,既要客观分析可能出现的病情波动预兆,也要避免将病人的行为举止总与抑郁症症状相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否则很容易夸大病人的表现。对待病人的态度也要适当,既要关心病人,又要避免情感过分卷入。一旦发现病情有波动,应及时就诊复查或进行咨询。

  二、按医嘱要求确保病人不间断按量服制剂。坚持服制剂是维持病情稳定、有效提高病人用制剂依从性的关键,家人要经常向病人讲坚持服制剂的必要性,同时做好制剂品的管理,注意观察制剂效及不良反应。

  三、提高病人对外界变化的承受力。家人要尽可能提高病人的认知能力、自控力水平,使病人对自身的理解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相协调。

  四、防范病人可能出现的各种高危险行为,如自杀、自伤、走失等等。要善于挖掘病人的内心体验,当病人流露出悲观厌世、无望等倾向时,应引起注意或采取一定措施加以防范。

  五、家属也要注意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正确调节病人对自己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护理家中的病人。

  六、如果病人抑郁症不慎复发,家人要及时送到医院就诊,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抑郁症病因

1、肝气郁结:先从目前的时节春节辨证,大家都知道因此春养肝,春天养好肝一年健康,抑郁症与肝气郁结有关,肝气不疏发,就会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若肝气横逆犯脾,造成脾胃虚弱则表现腹胀嗳气、不思饮食。治疗目标宜疏肝解郁,吃些疏肝的药物或者食物。

2、气郁化火:气郁火生,自古气与火相辅相成;治疗目标宜清肝泻火、解郁。

3、痰气郁结:人体火大容易把浊气转化成浊水也就是痰,痰气郁结则咽中似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治疗目标宜行气、化痰、降逆,

4、久郁伤神:郁闷伤心伤神,长久消耗心血,造成心神失养,临床表现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疲乏等;治疗目标养心安神,不要多费神,多补心养神。

5、阴虚火旺:阴阳平衡则身强体健,阴虚火旺,但这不是实火,是虚火,虚火上扰人心。因此临床表规为眩晕、心悸、心烦易怒、失眠等。治疗目标滋阴降火、解郁安神。食物或者药物进行调理。


农村大燕


抑郁症在中医病因中以气、郁、痰、火、瘀为本,由邪侵机体,阴阳失调、神明受扰,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各类生活活动、社交等,总感有自罪自责,甚或感全身不适,重者会出现自杀念头与行为。病位在脑,实以身体五脏六腑息息关联着,中医总以虚为本,再感外因七情不良诱发,而致以体内引起气机不畅、再发展为痰、火、瘀久抑于机体。亦有阳虚为本,再感外寒邪气侵袭体表,令气血滞而不运,上荣脑神明受扰,体内之火不得发越而令人狂郁等等,总之,抑郁症病机在中医论里是复杂、详细辩症的,有内因引发外因亦有外因诱发内因等必须以四诊、八纲为论断方可用药

古方中有颠狂梦醒汤、消遥汤、柴胡舒肝汤等对此症有一定疗效。

供参考!


李始汉1


母亲是家庭的灵魂。

父亲是社会的灵魂。

家庭的不稳,由于女德的缺失。

社会的不稳,由于家庭的不稳。

廉耻是立国之本。男人不懂廉耻为盗。女人不讲廉耻是娼!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是相处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复礼。若不克己,子弑其父者,有之,母杀其子者,有之;夫妇互杀者,有之……

义是行为底线。忽见孺子坠井,见之者必发乎怵惕恻隐之心。发乎心,践乎行,义也。若不信乎义,社会冷漠,世态炎凉,重庆公交之事,可怖也!国家未尝不似一辆行驶中的列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是义之义!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养廉!若不知廉,妇叛其夫,夫叛其妇,官叛其位,国叛其家,家庭之道绝矣!

耻是羞耻之心!书曰“一夫不获,是余之辜;百姓有过,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羞耻是人性最后一道防线。不自知,不知耻,何为人!

育民不以廉耻,是为育畜!畜类只有被食用的价值!死不足惜!

帮忙复制粘贴,转发。中华复兴有你一份力量


念念140178000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原因,我的理解是肝郁和心阳虚导致的。

调理的方法就是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补气行血,同时温补心阳。

常用的中草药有柴胡、郁金、青皮、黄芪、丹皮、桂枝、肉桂、当归、川芎、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菖蒲等等。

因为每个人体质、高矮胖瘦、病情程度不同,所以具体的配方和剂量,还需中医师具体对待!


戴老师讲中医


  给抑郁症患者号脉时会发现左右的“关”不正常,肝(木)、脾(土)在打架,按“正气足则正克,邪气盛则反乘”推理,可知是脾出了问题,连累了肝。

  所以,抑郁症患者在精神、意识层面的主要表现是:想得多、逻辑较差、事理不明,而且在:内向、自闭、冷漠、胆小、综合能力差、包容能力弱、行动力差、暴发力弱、容易扭伤、手易发抖、伤口愈口慢、食欲差等方面,会占一项以上。

  治疗抑郁症的前期,要疏通经络,不把脾经、肝经搞通畅,患者很有可能在后续治疗阶段出高血压、心慌、心动过速等症状。胆经、胃经、心包经是第二梯队。经络疏通好了,患者感觉好、有信心,还能把治疗周期缩短至原来的25%~30%。

  抑郁症患者必须要补充微量元素锌和硒,按耐受上限(UL)的50%服用。白参补脾,桑葚、石斛养肝。如果穴位认得准,贴比吃来得快。桑葚、石斛只贴肝经,白参(淘宝上有白参贴)、伤湿止痛膏之类的不能贴在肝经上。穴位选脾、肝、胆、胃、心包的井、原、经、合、络,原穴跟络穴最重要,偶尔要用荥穴。

  酒和咖啡一定要停。


六气往来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临床特征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患者表现为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或出现精神病症状,甚至发生木僵或自杀。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在治疗上须辨证论治,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肝郁气滞:症见精神抑郁,情绪急躁或低落,胸胁胀痛或满闷,暖气,太息易生气,不思饮食,或妇女经前乳房少腹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舌苔白,脉弦。治宜疏肝开郁、理气行散。方用香附、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苍术、神曲、枳壳、陈皮、青皮各15克,栀子、川芎、郁金、甘草各10克。水煎分 3次服,每日1剂。

梅核气:精神抑郁,胸部满闷,咽中如有物堵塞,吞吐不去,或兼胁痛,情绪低落,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行气散滞、化痰开郁、活血通络。方用旋复花、生姜、茯苓、苏梗、昆布、海藻、瓜蒌、枳壳各15克,制半夏、厚朴、川贝母、郁金、黄连、桃仁、红花、丹参、薄荷、远志、海浮石、石菖蒲各10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心神惑乱:症见情绪不佳,神情恍惚,心神不宁,焦虑不安,懦弱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舌质淡,脉沉细。治宜甘润缓急、养血安神。方用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龙眼肉、茯神、远志、夜交藤、淮小麦、茯苓、大枣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心脾两虚:症见忧思悲伤,丢三忘四,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肢体无力,头晕眼花,精神不振,食少纳呆,气少懒言,唇舌淡,脉细弱。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用黄芪30克,熟地20克,龙眼肉、陈皮、当归、白芍、白术、丹参、茯神、酸枣仁、柏子仁各15 克,红参、川芎、木香、甘草、砂仁各10克,山药、薏苡仁各25克,大枣10枚。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心肝阴虚:症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或眩晕耳鸣,视物昏花,肢体麻木,双目干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肝、补血宁心。方用生地、熟地各 20克,元参、茯苓、百合、白芍、当归、酸枣仁、柏子仁、天冬、枸杞、菊花、山茱萸、远志、柴胡各15 克,黄连10克。水煎分3 次服,每日1剂。

气血两虚:症见心悸失眠,气短懒言,头晕眼花,四肢麻木,倦怠自汗,面无华,唇舌淡,多思善疑,精神不振,苔薄白,脉弱无力。治宜滋补气血,养心安神。方用黄芪、党参各 30克,白术、茯苓、当归、远志、龙眼、陈皮、三仙各 15克,半夏、五味子、木香各10克,龙骨、牡蛎(先煎)各30克

仅供参考[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