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你我他④|爸妈在“疫线”11岁的她做个“小当家”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芳 通讯员 邓倩 长沙报道

疫情凶猛来袭,11岁的她面临的形势很“严峻”。

爸爸上保电一线了,妈妈去社区服务一线了,外公和舅舅被紧急召往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参与该医院二、三号楼扩建工程……

不光机票退了,连家门爸爸妈妈们都不让他们出去了。

开始,王熙妍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起居都由外婆照料,可后来,外婆也生病住院了!

11岁的王熙妍,就成了这个大家庭里4个孩子中的“孩子王”和管理者。

战疫你我他④|爸妈在“疫线”11岁的她做个“小当家”

爸爸王怒所在的星沙供电所,服务范围内有居民客户近20万户,需要维护保障的10千伏线路96条,还有市八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星沙医院三家发热门诊,有一家指定安置宾馆和多家大型超市。

她发现:爸爸换技能了

王熙妍发现,爸爸王怒非常忙。

平时在家里,只要有时间,一日三餐都爸爸做饭。为了自己和弟弟妹妹们的生长发育,爸爸做的每一顿饭都精细搭配,营养均衡。

可这段时间,爸爸常常以速冻手抓饼搭配一个最简单的鸡蛋汤就把他们打发了,而他自己甚至连坐下来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抓块饼匆匆咽下去,嘱咐照顾好弟弟妹妹就闪出了门。

也难怪!爸爸王怒所在的星沙供电所,服务范围内有居民住房近20万户,需要维护保障的10千伏线路96条,还有市八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星沙医院三家发热门诊,有一家指定安置宾馆和多家大型超市。

眼下,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大部分人员都选择“宅”在家中,网络、电视、电烤炉成了“居家三宝”,与往年相比,春节期间居民用电负荷不降反升。从2月3日开始,“线上网课”“居家办公”人群日渐增多,有电才有网络,才能让人们安心地呆在家里学习、工作、娱乐。

安全稳定持续的供电,保障的不只是民生需求,更是很多客户的“心理需要”,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以前,王熙妍觉得爸爸总能做出好多好吃的东西,特别神奇!如今,她觉得爸爸最神奇的是:“坐下三分钟就会打鼾,手机一响就能秒醒,简直太厉害了!”

战疫你我他④|爸妈在“疫线”11岁的她做个“小当家”

防疫工作开始后,妈妈再也没穿过漂亮的大衣和高跟鞋,一件最简单方便的大棉袄加上运动鞋,戴上大口罩,就出门了。

她惊讶:妈妈变了

“妈妈以前是出门难,现在是进门难。”当说起妈妈的变化,王熙妍夸张地张大了嘴巴:“妈妈时尚又洋气,最爱漂亮。每次要花半小时化妆,再花半小时搭衣服,出门可难了。”但如今,王熙妍发现,妈妈出门穿衣服就走!可进门呢,却从听到钥匙声音到坐到自己身边,起码40分钟!

妈妈彭艳工作的小塘路社区是星沙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区域,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疫情风险防范难度较其他区域更明显。从防疫工作开始以后,妈妈再也没穿过她漂亮的大衣和高跟鞋,一件最简单方便的大棉袄加上运动鞋,戴上大口罩,就搞定了。

每天,妈妈彭艳在社区爬楼上户摸排租户情况;发放疫情防控资料;给居家隔离对象送生活所需物品、量体温,并将他们的情况记录、整理、上报。不久前,曾有一名有武汉接触史的居民表示出现了咳嗽症状,担心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妈妈彭艳一边与对象保持沟通,细心安抚,一边联系了医务人员上门为其测量体温,进行检测。当诊断为普通感冒后,妈妈彭艳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王熙妍看到,每天工作下班回家的妈妈,都累到恨不得进门就直接瘫着。

她决定:做个“小当家”

大人们的辛劳,聪明又懂事的王熙妍都看在眼里,她想分担爸爸妈妈的辛苦,决定做个“小当家”。

在仔细回想、观察了爸爸给他们做饭的步骤后,11岁的王熙妍开始尝试着给弟弟做饭。她通过观察总结,还有了自己的小秘诀:“不管面条还是饺子,都多添一次冷水,保证食物都熟透。”

平时小傲娇甚至还会跟弟弟争宠的她,开始主动担起“长姐”的责任,带着弟弟妹妹玩耍,检查弟弟妹妹的作业,督促他们洗澡爱卫生,让妈妈回来之后可以少一点家务事,可以安心休息。

“爸爸一直都很忙很忙,妈妈早出晚归,我不能拖后腿啊。”古灵精怪的王熙妍这样定义自己在家里的角色:“做好‘小当家’,照顾好弟弟妹妹,我已经长大了,能够让爸爸妈妈在‘前线’不要还操心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