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華貴,唐代女子護膚指南,原來你是如此美麗

在今天快速發展與高節奏生活化的時代,護膚成為了每個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且像保溼、祛痘、美白、護理這些看似複雜的護膚工序並非今人的專利,而在古代,唐朝的護膚理念卻一點都不輸給今天的人們。


雍容華貴,唐代女子護膚指南,原來你是如此美麗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唐朝美人

一、“洗面奶”、“保溼露”與“護髮液”

今人傳統的護膚順序是先用洗面奶清潔面部,然後噴爽膚水進行二次清潔,之後再抹上更重的霜、精華和乳液來起到補水的效果,甚至有時要再抹上祛痘膏與眼霜等工序,而唐人的護膚品可一點都不比今人少,甚至比今人所用的各種護膚用品更加天然,且無激素。

唐人的護膚觀念從唐初就開始特別講究。各種護膚品製作精湛且考究:如用來起到補水滋潤皮膚效果的面脂。

面脂的材料多為牛油,和一些中藥做成。由於盛唐時氣候趨暖,長安一帶的植被茂密特別茂盛,這為提取天然植物所用的中藥材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所以在唐代面脂的種類尤為豐富,且多樣。天然中藥做成了面脂,不但能起到保溼補水的作用的,對護膚效果好,還能讓臉部發出淡淡的清香,就好比我們今天所用的大寶SOD蜜。


雍容華貴,唐代女子護膚指南,原來你是如此美麗

唐代仕女圖

另外的就是澡豆,澡豆是中國古代民間洗滌用的粉劑,以豆粉添加藥品製成。呈藥製品的粉狀。相當於今天洗面奶與香皂的功效,且能使皮膚滑潤。在唐代以前,澡豆的使用已經非常廣泛,到了唐代,可以說進入了鼎盛階段。


雍容華貴,唐代女子護膚指南,原來你是如此美麗

仿製版的古代澡豆

從身體到面部,那麼剩下的就是頭髮了,唐代有一種叫做香澤的東西,類似於我們今天所用的洗頭膏。《釋名·釋首飾》記載:“香澤者,人發恆枯顇,以此濡澤之也。”而在北齊賈思勰的著作《齊民要術》便有了香澤的成熟的製作工藝,至唐代香澤的用法變得更加多種多樣。

香澤的功效更多的是起到了潤髮,去油的作用。同時香澤不光洗頭乾淨還有護髮的功能,遇到頭髮乾結梳不開的用這個有奇效。同時從字面意思上我們可以看出,香澤也有清香之意,在頭髮上塗抹上香澤,可以起到讓頭髮飄香的效果,就好像今天女士所常用的飄柔與潘婷的效果。

不過唐代的護膚品遠不止這些,就像杜甫《臘日》詩中有所寫的“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的詩句。詩中提到的口脂與面藥,主要是塗在嘴唇和臉頰的,這個有點像我們今天所用的唇膏,或者精華液等,可以起到護膚、防凍的作用。

有時,每逢喜慶的日子唐代皇帝還常賜給臣子脂膏,表示對下級的體貼愛護,並展現皇室的“恩澤”。


雍容華貴,唐代女子護膚指南,原來你是如此美麗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唐代女子妝容

二、面飾讓女子如此多嬌

說到面飾就不得不提面飾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面靨[yè]。面靨是唐朝女性必不可少的妝容與護膚用具。唐朝愛美的女性會在臉上的酒窩點上裝飾的紋樣,這些紋樣有可能是月亮或者是花朵這樣子的裝點物,也有的會塗上胭脂。這樣的妝容看上去顯得更加嫵媚與動人。


雍容華貴,唐代女子護膚指南,原來你是如此美麗

唐妝面靨

從功效上來看面靨的作用更像是化妝,其實面靨的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防曬與美白的效果。在臉頰的主要位置塗上面靨,能夠很好的擋住紫外線的侵擾,避免肌膚由於紫外線的侵擾而使得肌膚老化,並起到美白的作用。

殊不知面靨不過是唐代眾多面飾的一種。唐代,各種面飾不再是宮廷與貴族的專享,面飾也隨著它的發展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所以在很多影視劇與紀錄片中,我們都能看到唐代面飾的影子。

而唐代的面飾也和其他的妝容一樣,隨著唐國力的變化,面飾也經歷了較大的變化與發展。唐初由於社會經濟的恢復,面飾顯現出了簡樸與淡雅,至盛唐面飾開始變的奢華與豔麗。


雍容華貴,唐代女子護膚指南,原來你是如此美麗

唐代女子面飾

到了晚唐,由於牛李黨爭,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等各種因素,導致大唐的朝政已然頹廢,社會的動盪反而使得晚唐的妝容更加奢華糜爛,之前的血暈妝較盛唐更進一步發展,此時的面妝顯得是悽切病態,甚至人們選擇會眉毛去除,然後用紅色、神藍色的顏料進行塗抹,這樣的妝容也與唐代中晚期的時代格局產生了很深的聯繫。

唐代都習慣用斜紅、花鈿與面靨作為面妝的主要妝點形式,馮小剛在電影《夜宴》裡就非常重視唐代面妝樣式,這些面妝的妝點成為了唐代美女的典型代表。如唐多喜歡用斜紅,一般會塗抹在太陽穴上。有時為了給人一種淒涼的感覺,還用胭脂暈將這些地方染成血色。不過,到了五代以後,斜紅這種面飾就消失了。


雍容華貴,唐代女子護膚指南,原來你是如此美麗

電影《夜宴》的劇照

文史君說

唐代女子的護膚品從“洗面奶”到“保溼乳”再到妝點自己的面靨都是很好護膚用品。用於唐代的社會與經濟的繁榮,女子的妝容思想相較於之前的朝代有了很大解放,致使唐代女子護膚的理念也得到了質的昇華,和今天琳琅滿目的護膚品,唐代的護膚品在沒有經過化學工業的洗禮下,顯得更加的天然與醇厚。

參考文獻

1.司馬光:《資治通鑑》,中華書局。

2.歐陽修:《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