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床陪伴我們終生,我們生在上面,長在上面,最後將終於上面。

這話不是料爺說的,而是莫泊桑的名言。

床不止是為了睡覺那麼簡單,它還可以折射人類百態。床就是人生的象徵,甚至,床就是人本身!

這一期,料爺就和大家說“床”,看看一個床在東西方歷史中,背後承載了哪些社會與文化意義。

床:既是實用的,也為了炫耀。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南非發現的最古老床上的驅蟲劑

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床,要追溯到77000年前的南非。它挺寬敞,上面還鋪著驅蚊蟲的草蓆。

如果說床一開始是為了人有個舒服睡覺的地方,那隨著社會階層的分化,床變成了財富與地位的炫耀。這就如同我們的包,當人們都有可以裝東西的袋子後,更奢侈的包就成了符號。

床最早展現它的“炫耀”與“奢侈”屬性,是在東方。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古埃及黃金床

古埃及法老對於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睡或者躺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法老最為至高無上者,他的床榻自然要奢華無比。使用最珍貴的金銀材料,裝飾也要獨特。比如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御用的黃金床,用木頭包黃金製成,床腿被雕刻出公牛腿或是雄獅腿狀。作為體積最大的傢俱,權貴們對於床自然相當重視。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古波斯細密畫,床奢侈,床邊金銀器多。

除了古埃及,對床這事的炫耀,在古波斯、古亞述和古米堤亞人那裡也同樣存在。如果僅僅是一個睡覺的地方,那大可不必大肆裝飾和鑲嵌貴金屬、珍珠、象牙等組成的圖案。尤其是古波斯人的床榻極為富麗堂皇,古籍中有這樣的描寫: 坐金羊床,戴金花冠,衣錦袍、織成帔,皆飾以珍珠寶物。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陶棺上的夫婦像》,古羅馬床榻

東方對床的奢侈還蔓延到了西方。羅馬歷史學家李維在BC1世紀記錄寫著:奢移品中包括有"貴重的床罩",最初是由亞洲的軍隊帶到羅馬來的。奢侈的古羅馬貴族,自然不會放過這麼一個可以顯示身份的機會。

不過,你以為這種“以床炫富”的風氣,只存在於古代嗎?古已有之,今依延續——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18世紀法國貴妃榻

貴妃榻在法國叫做Duchesse,流行於18世紀約1750年代,這種半坐半臥的貴族式慵懶感覺全然來自凡爾賽宮廷。如果不是為了彰顯尊貴,這種半床半椅為何不叫“平民榻”?

正如布羅代爾所說:直到十八世紀的歐洲文明中,許多今天看來是最基本的傢俱仍不屬於窮人。在以當時人們死後開列的財產清單作為最具真實性的文件來證明這點。在十六到十八世紀的勃艮第,筆錄裡經常提到有人"睡在草墊上沒有床和傢俱"。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豔代豔后》劇照,18世紀瑪麗皇后的床。

可以說,在很漫長的歷史上,床對於普通人來說仍是一種奢侈品。

床:從公共用品轉向私人

如果是在今天,你看到了你的丈夫和其它異性在同一個床上,不用多解釋,也知道眼前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過對於“床是私密物品”這種約定俗成的觀念,在19世紀之前並不存在。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威爾鎮大床,16世紀英國

在莎士比亞1601年首次演出的戲劇《第十二夜》中,有這樣提到過一個床:大得就像威爾鎮的大床... big enough for the Bed of Ware!

這張威爾鎮大床製造於1590年,它的出名也是有原因的,四柱橡木床柱,寬超過3米,幾乎能同時睡15個人,這種誇張的尺寸和繁複的裝飾讓人咋舌。

這張床很可能是為了吸引顧客來赫特福德郡威爾的一家旅館而做的。據說在1689年,有26名屠夫和他們的妻子——整整52個人——在這張床上過了夜。

這種旅人會與陌生人同睡一床的傳統,並不只有英國存在。在中國和蒙古,炕——加熱過的石制床榻——最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出現在了住宿的旅店中。客人們自帶寢具,與同行的旅人分享一張床。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18世紀英國荷加斯繪畫,床出現在明顯處

甚至在18世紀,英國人要把自己最寶貴的大床放在家裡最明顯的地方,這樣來家裡的客人就會看到。當然,這樣的床不是給自己睡的,而是有重要客人來的時候提供給他們。

即使是推崇個人與文雅的法國上流社會,在17世紀的時候,主人的睡床仍常常是擺放在起居室,臥室的私密性仍未成為人們的觀念。

對隱私的重視,要到19世紀了。這與宗教不無關係,和陌生人或朋友共用一床被子不再符合清規戒律了,畢竟清教高度強調婚姻、貞潔、家庭和親子之間的紐帶。於是,人們開始重視隱私,床與臥室開始向私人領域和私人物品發展。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20世紀50年代委內瑞拉一家醫院的病房

而如今,床的邊界可以擴展到很多,人們在上面看書、玩手機、打電腦、辦公、吃飯,如果一天不下床,大概也可以不錯的完成一天的生活。

一床一世界!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中國床:禮儀觀念的投射

最後,再來一起看看中國博大精深的床文化

中國古代對床的看待,早已超出了基本的使用態度,上升到了文化、美學範疇。作為禮儀之邦,“儒教”賦予了床以特定的禮儀觀念。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拔步床

先來說說婚床。對於婚床這種紅事中最重要的用品之一,古人可以說相當重視。有的人家,婚床用架子床,但更多的時候,大戶人家願意花大錢去造一個拔步床。這種床在藝術上都格外講究,上面佈滿了不同雕刻和繪畫,大多是寓意吉祥的圖案和一些戲劇故事、民間傳說等。

比如《紅樓夢》中的寶玉,作為未成年人,雖然金尊玉貴,但這種禮數是不能亂的。寶玉的睡床,是比較簡單一些的架子床。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架子床

架子床,是中國人認為最適合給未成年子孫睡的床

它的床體比較硬,適合青少年兒童的脊背發展,有利於他們更加挺拔,也寓意著子孫挺直脊樑做人,通過含蓄而無聲的形式傳達出來,而且它的做工也先對簡單,沒有拔步床那麼複雜的形體和雕工,花紋也多為梅蘭竹菊這等清雅的文人圖案,藉以陶冶孩子們的情操,更是提醒孩子們不可奢侈享樂,在床上耗費太多的無用精力。

這些設計都是古人對子孫的殷切期望,蘊含著我們中國人的教育哲學。

說“床文化”:人類造床,從來不止為了睡覺!| 有料的文史

長壽床

而作為長幼有序的我國,給老人要睡一種長壽床

這種床要祖祖輩輩傳下去,意味子嗣綿延。給家中一家之主的床,自然在用料和雕花上都格外講究,花式也多是吉星高照、松鶴長壽這種主題。體現出我國傳統孝道中敬老愛老的儀式感。

每種床,都是中國古代文化秩序的具象化。

————————

床是人類的安身之處。它給人感覺不嚴肅,自然也給人隨意、親和之感。當人類從保命這種慌亂的生存壓力中掙脫一點時,床這種帶點奢侈性的產品,才會誕生,它意為著,人類不必席地而躺,而是有條件有心氣讓自己睡的舒服一點。

而就從那一刻開始,人類的演化也促進了床的演化,人類的社會文化便投射給了床文化。床是人生的物象,一個人一輩子也許會睡許多張床,一張床就是一個人生鏡頭,無數個人生鏡頭便組成了全部的人生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