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給經濟踩了一腳急剎車,但對實體來說,正是改變的油門

“新冠”給經濟踩了一腳急剎車,但對實體來說,正是改變的油門

2020年02月08日 | 第【624】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甲之剎車,乙之油門--張大寬


疫情踩了一腳急剎車

有人說,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的經濟狠狠踩了一腳急剎車,截止今天,絕大多數的實體企業都沒有復工,還在停滯中。

的確,這腳剎車很急。但這腳剎車,多很多實體業主來說,反而是一腳油門。

“新冠”給經濟踩了一腳急剎車,但對實體來說,正是改變的油門


老陳的水果店

“定了十幾萬的貨,現在不讓走親戚了,這咋辦?”

這是開水果店的老陳,半個月前看到疫情通知時,腦中閃出的第一個想法。

去年生意不算好,只能算是湊活能混,本想著今年過年,好好賺幾天錢。

想去年過年,從臘月二十六,到整月初七,十幾天時間,一家齊上陣,能賣二十多萬。

尋思著今年應該也差不到哪裡去,大家兜裡再沒錢,年總得過吧,禮總得送吧。

這“新冠肺炎”一來,老陳當時就懵了。

都在家裡不出屋,這親戚是走不成了,走不成親戚了,過年的禮肯定是買人買了,牛奶點心什麼的還好辦,這些生鮮水果,可咋辦啊,十幾萬的貨,咋弄啊。

咋弄呢?

老陳孩子給老陳說,別慌,有辦法。

人是不出門了,可並不代表人們不消費了,都悶在家,不吃點,不喝點嗎?只不過是沒有了聚餐,沒有了送禮。

人沒少,需求也沒少啊,東西肯定能賣出去。他們不來,咱們就去!

老陳說,孩子用他的微信,加了幾個小區的住戶,說現在大家出門都不方便,要啥可以提前說,微信上直接下訂單,可以送到樓下,不用到處跑了。

來買東西的人都挺高興,不但加了老陳的微信,還把老陳拉到他們的業主群裡面。

老陳就在群裡面發店裡有的水果,價格,誰要什麼,直接說,然後微信轉賬就好了。

就這樣,老陳已經進入了好幾個業主群,幾個小區排開時間進行配送。

開始只有水果,後來連常備菜品也都帶上了。

年前定的那十幾萬的貨,都賣完了。帶上配送,就是有些累,還得孩子專門盯著微信接單子。

本以為這個年要賠錢,但算算賬,好像不比去年賺的少。


“新冠”給經濟踩了一腳急剎車,但對實體來說,正是改變的油門


線上的機會來了?

這次的疫情,來的很突然,又趕上過年,這一拳,打的多少線下實體業主們措手不及。

過年,空城,如果不是親眼看見,誰也不會把這兩個詞連在一起。

西安回民街,日接待遊客大幾十萬,竟然在過年期間看不到人。如果在1月20日說,一週後,這裡家家要關門,估計會被當做神經病。

而現實就是這樣,1月27日,所有商戶停業。

和回民街一樣,全國絕大多數的商業街,商場,都因為“新冠肺炎”,無法營業。

這一腳剎車,著實踩的夠急,夠猛。大家都悶在家裡,每天都是抱著手機,電腦,電視。

於是有人就說,線上的機會來了!

的確,大家悶在家裡,時間都投入在線上,自然就覺得,線上的機會來了,搶佔線上的生意。

如果你也覺得是這樣,那麼,請你再回憶一下剛才老陳的例子,有什麼感受嗎?

像老陳這樣的人,今年過年期間,出現的少嗎?我相信你的微信群裡,也能遇到這樣的人吧。

這哪裡是線上的機會來了啊,這明明是線下的機會來了啊!


“新冠”給經濟踩了一腳急剎車,但對實體來說,正是改變的油門


線下的機會來了

我們回顧一下03年非典。

2003年3月5日,北京通報了第一例非典病例,瞬時間北京風聲鶴唳,商場門可羅雀。

那一年,京東的前身,京東多媒體公司(主營CD光盤和刻錄機),在北京已經開了12家店,劉強東當年的規劃,是再開6家。

為了這個規劃,當時京東屯了一倉庫的貨,結果一下子都積壓在庫房裡,一臺都賣不出去。

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生意幾乎停滯,員工在櫃檯也有感染風險。劉強東決定,12家門店全部停業,員工放假回家。他自己跑去超市,買了一堆火腿腸牌面,和6名員工留守辦公室。

當時,京東賬面上有兩千多萬資金,可僅僅在非典爆發後的21天,就虧掉了800萬。

換句話說,剩下的錢,連三個月都撐不下來。

還記得前幾天賈老闆說,西貝抗不過三個月嗎?

這不是聳人聽聞,這真的是現實。

當時都傳言,非典要6個月才能過去,按照那個虧損速度,五一就是等死。東哥也愁啊,這麼下去也不是回事啊。

有天中午,他們喝了點酒,一個經理說,為啥我們不試試在網上賣東西呢?

東哥一聽,有道理啊,立馬開寬帶,上網。

上了網,接著就需要找買家,他們輾轉了多個網站發消息,都收效甚微。

有天劉強東在一個當時北京CD圈內比較有名的論壇上發了帖子,一個版主跟帖說,這家公司我知道,這是唯一一家不賣假光盤的公司。

就因為這一句話,一下子來了21個客戶,這也是京東第一批線上客戶。

從這21個人開始,劉強東靠著在網上賣貨,抗過了非典。後來的故事,你大概也知道了。

劉強東曾說,是非典成就了他,也成就了京東。

所以你看,17年前的事,是不是在今天繼續在各地重演?

不是線上的機會來了,而是線下的機會來了,這麼猛的一腳剎車,恰恰是給線下實體店踩的一腳油門。


“新冠”給經濟踩了一腳急剎車,但對實體來說,正是改變的油門


線下轉線上,隔層紗,線上轉線下,隔層山

我曾經接觸不少線下的實體老闆們,他們總說,互聯網學不會,互聯網太複雜。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自己的思維定式限制住了。因為對互聯網不瞭解,所以就覺得很難,不好乾。

其實,線下企業搭上互聯網這班車,是很輕鬆的。反倒是那些互聯網企業去做線下,會非常艱難。

這裡面有一個最最重要的東西,叫做“庫存”,這是互聯網企業最大的痛處。

比如說做軟件的互聯網企業,對他們來說,一個人用,和10000個人用,實際上的成本是沒有太多差別的。因為軟件只不過是複製粘貼的事情,非常簡單。

而實體呢?服務1個人和服務10000個人,完全是兩碼事。

我們熟知的騰訊,當年也想做自營電商,折騰了許久,最終還是放棄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庫存,對他們來說,壓根沒有庫存的概念。

後來,騰訊放棄了自己做電商,轉而投資了京東。

而當年盒馬擴張的時候,招聘的大區經理,都是去挖傳統商超的大區經理。這其中的原因,也是庫存。

而對於傳統的線下實體業主們,庫存是自己天天玩的,小到街邊煎餅果,大到麥肯系的連鎖餐飲店,每天開門面對的,就是這些進銷存的問題。

對他們來說,無非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把線上的渠道接進來,就這麼簡單。

所以說,線下轉線上,只不過是加個接口的事情,隔層紗而已。而線上做線下,真的是隔層山。


“新冠”給經濟踩了一腳急剎車,但對實體來說,正是改變的油門


抓住機會

2020年,給了我們一個不怎麼好的開頭,甚至是一個困難的開頭。

但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機會顯現的時候,越要沉住氣,越不能恐慌。

我們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機會在哪呢?不就在當下,在眼前嘛。

這腳剎車,減慢了我們當下的行進速度,但大大加快了很多實體店未來改變的速度,把這腳剎車,轉化成你的油門。

​今天是元宵節,祝節日快樂!


我是大寬,餐飲諮詢顧問。每天一篇原創文章,幫助更多的餐飲人賺到更多的錢。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你可以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他,或許你能幫到他。

<strong>深度學習 | 充分支持 | 深度鏈接

<strong>加入2020年付費讀者群 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