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皇權之爭,是對一個社稷之臣最大的侮辱

明史,提起忠臣,廉臣,直臣,很多人首先想到海瑞,明史中贊曰:

海瑞秉剛勁之性,戇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海瑞死後,其廉潔正直之名也隨著眾多民間傳說,日盛一日,更是被評為明朝第一清官。不過,明朝還有一人,所作所為不輸海瑞,他是救時英雄,于謙!

死於皇權之爭,是對一個社稷之臣最大的侮辱

少年立志,初露鋒芒

于謙也有自己的偶像,南宋名臣文天祥,他欣賞文天祥的氣節和操守,並將其畫像掛座位邊上每日瞻仰,勉勵自己,要成為如文天祥一樣拯救時局的英雄!1421年,于謙考取進士,踏入官場,1426年,明宣宗鎮壓了朱高熙叛亂,讓于謙去數落朱高熙罪行,于謙聲色俱厲,朱高熙被罵得瑟瑟發抖,不敢抬頭。

死於皇權之爭,是對一個社稷之臣最大的侮辱

同時治理兩省災害

宣德五年,于謙被委以重任,當時晉豫兩省災害,山西饑荒,河南黃河水災,于謙奔波於兩地,親力親為,兩年左右,成功治理災害,也是這次事件,讓他得到了兩省百姓支持。明英宗繼位後,太監王振惑亂朝綱,于謙得罪了王振,被下入獄,判處死刑,晉豫百姓要求釋放,兩地藩王也要求釋放,明英宗只好下令其官復原職!

死於皇權之爭,是對一個社稷之臣最大的侮辱

救時英雄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成為俘虜,瓦剌大軍挾持著英宗直逼京師,皇帝沒了,朝廷亂成一鍋粥,有人提出南遷暫避,于謙果斷站出來大聲駁斥:敢言南遷者斬!他立主一戰,保衛京師。國不可一日無君,于謙扶持英宗的弟弟繼位,史稱明代宗,這個決定,既決定了明朝,同時也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

但明軍精銳已經在土木堡全部淪陷,餘下的部隊沒有多少戰鬥力,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代宗便任命于謙為兵部尚書,統御全局。敵軍兵臨城下,把京師團團圍住,眾人覺得應該固守,于謙卻下令開門迎敵,親自披掛上陣,防守最難的一個城門,瓦剌軍攻打了五天五夜沒有攻破,最終撤軍!

死於皇權之爭,是對一個社稷之臣最大的侮辱

為什麼于謙必須死?

一年後,明英宗失去了價值,被釋放回國,此時朝廷的皇帝是代宗,英宗只好待在南宮,繼續做他的太上皇。在渡過了八年幽暗生活後,景泰八年,代宗病重,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乘機迎接英宗恢復了帝位,史稱奪門之變,代宗因為是于謙親自扶上去的,被大逆不道,謀反之罪下獄。

起初明英宗不想殺于謙,他說:謙實有功!于謙有功勞。徐有貞說:于謙不死,奪門之變師出無名,就是不合法的,英宗這才是下定決心殺掉于謙。消息一出,天下震動,于謙,這位在明朝危亡時刻的救國英雄,最終死於皇位的爭奪中,史載:天下冤之!京師百姓哭聲震天。

死於皇權之爭,是對一個社稷之臣最大的侮辱

以死捍衛自己的志向

于謙死後,明英宗派人去抄家,希望找出所謂金銀財寶以坐實于謙叛逆的罪名,但于謙家無餘財,無可查抄,只在正屋內發現了代宗賞賜給於謙的蟒袍,劍器!這些都是于謙榮譽的象徵,他卻將其鎖在屋內,從不拿出來顯擺,炫耀,一代忠臣,用他的死捍衛自己少年立下的志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