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今年已經73的劉大爺已退休在家多年。在退休後的日子裡,在愛好的驅動下自創了一種毛線畫,成品出來後漂亮,細膩,作品甚至被聯合國教科文理事收藏。

這些毛線畫中山中走獸、盆中鮮花、仕女美人、建築城堡都成了劉大爺的創作對象,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你很難想象這些線條柔和、表現精緻細膩的作品經使用毛線一點點粘出來畫。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劉大爺名叫劉學山,他並非科班出身,毛線畫的創作更是無人教授,完全憑自己的愛好摸索出來的。

用他自己的話說“從小喜歡美術,後來在教育系統做過一段時間的教師培訓你工作,就經常組織教師進行美術培訓學習了很多。”而在1976年的時候,劉大爺還在勝利油田工作,當時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班學生集體到油田進行畢業創作,喜歡美術的劉學山就抓住了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劉學山與師生們同吃同住,學會了素描,為日後的藝術創作打下了基礎。

退休後,為了想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劉大爺有重新拾起了自己深藏已久的美術愛好,學過國畫、水彩、油畫等。但是這些似乎都不能讓他滿意。於是他就想創作一種從沒有過的藝術形式。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有一天在看電視的時候,看到有人用糧食、羽毛、貝殼等材料作畫,讓大爺靈機一動。我為何不能找一些不一樣的材料呢?正在哀愁用什麼材料的時候劉大爺發現了老闆織毛衣剩下的毛線,何不試試毛線畫呢?

於是說幹就幹,劉大爺專心研究起了毛線畫。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一開始並不順利,經過自己的反覆試驗,最終劉大爺決定講毛線的纖維打散,形成毛線絨毛,用這種細細的容貌來作畫。材料有了,畫布用什麼呢?找了一圈發現家裡正好有很多的纖維板,恰好這種纖維板一面粗糙一面光滑,粗糙的這面正好可以粘住毛線絨毛。

材料齊了,劉大爺就開始了創作。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首先做的就是將毛線拆成毛線纖維。用一把刷子,我毛線放到腿上,用刷子刷毛就出來了。之後按照自己預先相好的圖案吧毛線纖維粘到纖維板上。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原本覺得會很容易,但是第一次試驗後的成品讓劉大爺很不滿意。那是一幅瓶花,做的很粗狂、就是幾個色塊的組合,毫無美感,跟油畫一樣。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儘管第一次的嘗試讓劉大爺很沮喪,但是劉大爺並沒有放棄,他冥思苦想,又想起了曾經跟中央美院師生學習的素描,所以他就先在纖維板上用粉筆畫出輪廓,再用毛線沿著輪廓進行描邊,然後再將剪成很短的毛線絨一點點沿著輪廓進行疊加,遇到需要線條的地方,再將毛線絨搓成想要的形狀,。這樣試驗後,終於找到了感覺,作品創作的也越來越細膩。創作的激情也越來越高。每天都樂在其中。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用毛線畫最適合創作的就是動物了,因為動物的毛髮很適合用毛線來展現它的層次感和細膩感。目前為止在劉大爺創作的200多幅毛線畫中,光動物就佔了100多幅。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最終呈現給我們的效果,用驚豔形容在合適不過了!

這幅仕女畫,乍一看讓人非常驚歎。仔細看,這樣毛茸茸的感覺真的是毛線表現出來的。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這幅作品是他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創作出來的。人物的每一個細節都表現的恰到好處,最難的部分是人物的頭飾,頭飾上的那些珠子需要用毛線絨一點點搓成豆子大小的小球粘到線條裡。此外,顏色的搭配也需要謹慎思量。”劉學山說,有的珠子就像米粒大小,這很考驗耐力。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最讓劉大爺自豪的是,在今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期間的亞太手工藝文化博覽會上,這幅幅作品還被世界教科文組織亞太手工藝理事會主席嘎達博士收藏。當時嘎達博士盯著這幅作品看了很久,眼神中流露出強烈的喜歡之情,還和周圍的人討論這幅畫太不可思議了。”劉學山說,看到嘎達博士如此喜歡自己的作品,他就主動提出可以將此畫贈與嘎達博士。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最後還和嘎達博士合影留念。在劉大爺看來自己的畫能收到外國友人的喜歡,能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自己也感到很自豪。

如今劉大爺的毛線畫在民間美術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看到自己的作品收到歡迎,劉大爺感到自己的作品真正的有了價值,甭提多高興了。

高手都在民間,7旬大爺自創毛線畫,網友:傳播中國文化


如今劉大爺最大的樂趣是創作完一幅畫後拿出自己心愛的樂器阮自彈自唱。曲子的美妙配上毛線畫美麗的畫面,悅耳、悅目、悅心,那種內心的愉悅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你喜歡這種毛線畫麼,歡迎留言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