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怎麼才能釣到大鯽魚?

飛魚行一起去釣魚


經歷了一個寒冬的煎熬,釣友們天氣一暖和就開始摩拳擦掌操練起來,但是春天釣鯽魚一般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大,春釣只是一個大的概念,春天分早春.仲春.晚春三個階段。雖然這三個階段間隔時間不長,但節氣不饒人,雖然春天氣溫不穩定還時常鬧春寒,氣溫雖然上升了,但節氣又到,地溫水溫上升很慢,三個階段施釣也大有不同。早春仍需按冬釣要釣深水向陽避風處。仲春可釣深淺水結合部或有枯草及障礙物處。晚春魚兒咬籽產卵要在水草密集處及岸邊淺水灘。這時應釣草邊淺水灘。尤其是春雨淅淅瀝瀝時是垂釣最佳時機。總之要在氣溫穩定幾天中施釣效果會好,可不過多考慮氣溫度數。還有釣帶東字的風最佳,其次是南風。一般情況下西字風最不好釣,尤其是西北風和西南風最難釣。





秦時明月-假行僧


這位釣友你好,你想以大板鯽為目標,那就需要做出一些取捨,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釣點的選擇,小魚膽大無畏,哪兒有食餌可吃就在哪裡聚窩,大魚膽小怕聲,不愛靠近岸邊。釣大板鯽可以選擇新釣位,就是人們不怎麼去的釣位避開人群,尋找安靜的新釣位,自己座窩,慢慢等候。可以嘗試使用長杆釣深水,切忌大聲喧譁吵鬧,一定要保持周圍安靜

2.餌料的選擇,小魚喜腥,大魚喜香,如果確定以大板鯽為目標就避免使用腥味餌料,以香味為主。避免使用拉餌,儘量使用搓餌,餌團可以比平時稍大一點點。


3.春季魚兒剛開始活動,需要大量的蛋白質,活蟲既能提供大量的蛋白質而且在水裡不停的蠕動,更加容易吸引大板鯽的注意,所以個人建議可以嘗試使用蚯蚓。掛鉤是隻需將魚鉤掛在蚯蚓頭部,可以讓蚯蚓長時間保持活性在水底不停的扭動,更加吸引大板鯽的注意。


4.釣魚不打窩釣到也不多,選好釣點以後用酒米打窩,切記不可打窩後馬上垂釣,一般先來的都是小魚,大魚生性膽小最後才進窩,最好是打窩半小時或者一小時後再開始垂釣,酒米少打勤補。據說鯽魚對紅色比較偏愛,酒米可以嘗試使用紅色的。

好了說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批評指正,給你上個圖過過眼癮吧。


瘋客釣魚


春季氣溫慢慢的回升,是垂釣鯽魚的黃金季節,那怎麼在一水域釣獲到大鯽魚(所謂的板鯽)我是認為比較難的,除非是做釣的水域大鯽魚偏多的情況下,那是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垂釣水域鯽魚普遍不大,而我們只想釣大鯽,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因為鯽魚是群聚魚類,當中獲第一條小鯽魚時,後面很多條都和第一條差不多大,偶爾可能會碰到一兩條大鯽,這說明這水域有大鯽,是我們的釣法出了問題。首先是換掉臺釣,改海杆串鉤,掛蚯蚓,多備幾支海杆,打到不同的位置和水深,如有一支海杆中魚,其餘的都拋向中魚的那個水域。這樣釣的鯽魚都會很大。

二是用傳統釣,多布窩點,蚯蚓,紅蟲輪換窩點做釣。因為傳統釣是長杆短線,能較好的申到前方草洞,枝條空隙裡,這都是大鯽魚喜歡躲藏的地方,而臺釣失去了這樣的優勢。特別注意的是要保持安靜,中魚後要順速拉離窩點,這就要求釣杆要有很好的腰力。再則大鯽魚對蟲餌興趣更高一些!
最後,小鯽魚進窩,只能是拉餌改搓餌,減腥加香,換大一號鉤,浮漂改成調平水讓子線躺底,實在還是小鯽魚,那沒辦法,只有換釣點或就釣小鯽,運氣好的話會來幾條大鯽魚的!個人觀點,可在👇方評論交流!


心隨漂動524


春季怎麼才能釣到大鯽魚?

一、鯽魚的習性

鯽魚是一種適應力很強的淡水魚,食性較雜,水草、小蝦、蚯蚓、水藻等都是它喜歡吃的東西。鯽魚主要棲息於水底,喜歡群居行動,因此釣魚下窩的時候都會引來一群鯽魚的光顧。在水溫較高的時候,鯽魚會游到水的中下、中上層覓食,所以底釣大魚的時候,被小鯽魚截口的事情常有之。

鯽魚分佈廣泛,不論是淺水還是深水、或者流水靜水,一般都有著鯽魚的身影。且一年四季都有,所以釣友們一年四季都可以釣到鯽魚。不過最好釣鯽魚的時間還是在春季,此時寒冬剛過,天氣轉暖,鯽魚覓食非常活躍,基本上有經驗的釣手下鉤就有魚。

二、春釣大鯽魚的天氣

釣魚人最關心的是對天氣變化,天氣直接影響魚的開口好壞。尤其是在早春,溫度稍微有些提高,地溫慢慢回升,此時水溫還沒有多大變化,同時春天天氣變化很不穩定。北方從驚蟄開始到清明這一段時間,氣溫達到4-14攝氏度,清明時節,這是鯽魚覓食的黃金期。釣友們都知道魚屬於變溫動物,首先對於溫差的變化較為敏感,當溫度上升,鯽魚活躍度增大,氣溫下降,鯽魚受降溫影響導致覓食慾望降低。因此春季釣魚,尤其釣鯽魚,最好選擇微風習習和陰雨天氣出釣的時間最為適宜。

三、春釣鯽魚的餌料

春季釣鯽魚,餌料應首選紅蟲、細如火柴棒的紅蚯蚓、鮮蝦肉等葷餌。線蟲(紅蟲)、紅蚯蚓穿上鉤後會懦動,有動感,而且腥味濃,能逗魚上鉤。蚯蚓作餌時,因魚張口小,應將其剪成1釐米左右的小段穿鉤,鉤尖外露。否則魚吃到蚯蚓吃不到鉤,信號明顯也提不上魚來。

如果使用商品餌料,也應選腥香類的,並加入蝦粉、蠶蛹粉、蚯蚓粉等添加餌料。總之春天用餌一定要做到腥、香、活和顏色鮮豔。素餌在早春的垂釣效果還不理想。暮春鯽魚對餌料不挑剔,不論葷素,見食就搶。

四、春釣鯽魚的釣點

春季釣鯽魚在淺水、向陽處會比較好,尤以水草較多的地方,鯽魚較為密集。在風大的時候,應選避風處、河溪段的轉彎處,儘可能順風佔位,有利於投鉤和操作。刮小風時可選下風口,下風口避風處食物豐富,魚兒喜歡聚集。但有三四級以上風浪時,在上風口垂釣會比較好。

春季豔陽高照的天氣裡,2米以上深水的底部相對會比較冷,因此鯽魚喜歡到1米左右甚至更淺的區域覓食,這時應釣淺。如果發現魚上浮,要改釣底為釣半水。陰雨天,水錶面和淺水區的溫度會下降,這時釣深2米左右水深和釣底會比較好。

五、春釣鯽魚的釣具

不管是早春、仲春,還是暮春,釣鯽魚的釣組都要用軟竿、細線、小鉤、小漂、輕墜。釣組調至餌鉤剛剛觸底,鉛墜懸浮於水中,這樣靈敏性好,比如,調漂調成“調四釣二”。

春季釣鯽魚,誘餌可使用碎白米加點白酒或者香蕉香精浸一下悶幾天,使其香味被碎米吸收,誘鯽上窩很快,也可以以麝香米為主。因為米碎,一時半時很難被魚吃完,加之再適當補窩,更能留住魚群。為提高上鉤率,可多做幾個窩,誘餌一次不要撒得過多,否則讓魚吃飽就不會積極咬鉤了。為使誘餌集中,可用撒窩器把碎米輕撒在釣位上,做好記號。打窩之後,若在早春,鯽魚得半小時後才能慢慢聚集。若是仲春和暮春,則只需10分鐘即可。

六、春釣鯽魚的釣法技巧

早春,水溫還不高,魚身體發硬,行動緩慢,掙脫力弱,易受驚,吃餌緩,胃口小,嘴張口小,咬鉤非常輕微,有風浪時很難找到咬鉤的感覺。有時魚進窩後長時間不見咬鉤,這時可採取引逗釣法,輕輕提竿引逗一下,提竿的幅度不要過大,10~20釐米即可,1~2分鐘引逗一次。如果引逗也無效果,可換一個窩子繼續施釣。這時漂相反應也相對較小,要集中精力,浮漂一動馬上提竿。

提竿以釣第一信號為宜,表現在浮漂上是輕微地上升後向下有力地一頓,尺距在半目左右。由於鯽魚吃食一般是先觸後入口,然後向上遊動,因此浮漂輕託一定幅度(1目左右)的時候也可提竿。如不及時提竿,抓不住第一信號,魚稍感不適很可能吐鉤而去。浮漂輕微地較慢地上下抖動不是魚咬鉤的信號,不宜提竿。

當然出現送漂、領漂、悶漂等也應及時提竿(“送漂”是:有些魚感到魚餌適口時,便咬住,抬頭,這時浮漂會上浮,魚越大浮得越高,之後便停止不動。“領漂”是:送漂之後浮漂呈斜傾狀態。黑漂也稱悶漂,就是漂沉下去後不出來)。

七、春季釣大鯽魚需要注意的問題

1、在投餌時動作要輕而準,在注意不把鉤餌投到草叢中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造成太大的響動。走路時腳步要輕而穩,切記不可大聲交談,以免驚跑魚兒。

2、要注意安全。春釣野鯽,需要釣友長時間駐守在野外水域旁,所以要時刻小心,不要被雜物、雜草絆倒、滑倒摔傷腿腳或掉進河裡。

3、精力要高度集中。做到手不離竿、眼不離漂、鉤不離底。一旦發現魚訊(哪怕是很微弱的魚訊),要立即抖腕抬竿,提魚上岸。











時間的流浪者wo


立春後萬物復甦,一年之計在於春,魚兒經過一個寒冷冬天的潛伏開始四處遊弋,為了補充體內所需的能量開始大量覓食,因此春天是釣魚的黃金季節。春季野釣鯽魚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像水域、天氣、釣具、餌料、釣位等等,都會對作釣都是很好的釣點。

一、春季釣魚要根據節氣來調整釣點

立春至雨水這一段,水溫普遍還較低,基本處於魚攝食水溫5度以下,此時選釣點時的水深及距岸的遠近,跟冬季原則有點像,建議距岸6~8米,水深2.5~3米。大石暗礁、橋墩附近、河底坑窪、半水草叢等有遮擋物的地方都是很好的釣點。

二、春季釣魚的餌料要根據魚的食性來定

春季釣魚,拿鯽魚來說,初春水溫低,魚少動少食,餌料適合選擇蚯蚓餌、紅蟲餌、孑孓餌、肉蛆餌等一些葷餌。仲春暮春天變暖,魚的活動量和食慾增強,此時更愛吃素,所以餌料宜選麵食性粉制釣餌,會比葷餌料效果要好。

三、春季釣鯽魚時誘餌窩料成份很重要

春季野釣的時候,用誘餌是關鍵。誘餌可以選擇碎白米添點白酒浸一下,之後密封放幾天,使碎米充分將香味吸收。釣鯽魚時用來做窩料,誘魚迅速。因為用的是碎米,一時半會兒魚兒是吃不完的,加上及時補窩,可以將魚群很好地留住。

四、 浮漂調釣也至關重要

初 春因為餌小餌輕,浮漂的調釣就一定是圍繞著調幾釣幾(比如調3釣3)不靈不鈍。進行的,靈鈍變化基本在調目的上下各2目內範圍。過靈,因魚進食慢,還沒完全 吸進嘴,浮漂就出了信號,揚杆就空杆或掛不牢,過鈍則信號出不來。有信號不中魚,就靈了點,應該往鈍走,信號出不來,或信號小難觀察,就鈍了點,應該往靈 走。這中間的變化是很靈活的,一定不要僵化自己的思維:水深就釣靈點,水淺就釣鈍點;子線長就釣靈點,子線短就釣鈍點;天氣暖就釣鈍點,天氣冷就釣靈點; 早上魚不活躍就釣靈點,中午魚活躍就釣鈍點,一切通過當時的浮漂信號和命中率情況來判斷是靈是鈍,及時做相應的變化,或採取相應信號的擇口來掌握揚杆時 機。

若是釣大鯽魚,因餌稍大稍重些,則調目應增加約2~3目,調目與釣目的差也要相應增加2~3目,以承擔餌料重量。

以上是個人經驗所得,毫無保留分享給各位朋友


蘇北釣魚翁


春天鯽魚怎麼釣

以下是我的幾點拙劣的建議請採納

第一點、選擇釣點

春天在(野河)中垂釣,應該找尋河水中的回水灣、河流的凹陷處,選擇寬河面而又水草秘籍的地方。注意 要求水深最好不要超過80cl。

而在(水庫)則要找尋,向陽、避風、水草或者樹木茂密的地方(因為樹木茂密則有飄落的樹葉帶有各種蟲草花蟻落下,魚兒則會更加聚集於此,)。水深注意1米—1.5米為妙。

漫長的冬季過後鯽魚急需大量補充能量,為日後產子做好充足準備。所以此時的鯽魚愛在水草叢生的淺水區 。

第二點、漁具的搭配

①魚竿以4.5米以內的硬調竿為主。(春季可用多根魚竿,本人一般最多兩根,因為春季魚口非常好而且多以死口為主。在漂和魚鉤調節完美的情況下我一般是不看漂的,左拉又拽是經常的事)

②在線組的搭配上我一般使用主線為1.2。(短)子線為0.8 。有人可能要質疑是不是線組搭配過粗?

有些釣友釣鯽魚一直在一個極端不可自拔,不管什麼時間,釣鯽魚,線一定要細 子線一定要長!魚鉤一定要小!漂一定要吃鉛量小!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細線,小鉤,少鉛漂往往適用於冬季釣鯽。

那為什麼春天線組要求搭配要粗一點呢?

1.太細的話在若摻燒在水草上線容易斷。

2.春季也是鯉魚進食的黃金時間你若是細線碰到鯉魚呵呵。

③在魚鉤的般選中4~5號的伊豆(帶倒刺)最為合適鉤體細而堅固,更利與中魚。

④魚漂!春天釣鯽魚因為水淺的緣故魚漂的選擇以短尾漂.吃鉛量稍微多一點,兩克以內為佳。

(按照我的線組搭配基本不用調漂,只需要把子線剪短,釣跑鉛就可以)

第三點、誘餌和釣餌

1.春天!秋天!江、河、塘。湖、庫。垂釣時,均已酒米誘魚為主,這裡我可以為大家介紹一款我自我研發的一款餌料僅供參考:

取52度白酒300ml加入 公丁香20g、山奈10g、大黃20g、八角10g、味精20g、蜂蜜50g、維生素B2.5mg30粒。密封20天每日搖晃容器(喝過果粒橙吧搖晃起來吧)將成品的藥酒倒入裝米的容器中30ml(2元錢農夫山泉的瓶子裝80%的米)密封搖晃10天左右至米色變微黃即可使用,

此時 米香氣四溢,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專誘大板鯽。

打窩的量不必過多,一日兩次每次兩把即可。

2.釣餌:蚯蚓不為春季釣鯽魚的不二之選。而且春天黃辣丁也很多偶爾拉幾條黃辣丁也不錯。

3.至於商品餌料我就不多說了。春天的鯽魚哪怕是再好的商品餌,作用也沒有蚯蚓好。

好了 這是我這麼多年的一點小小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到你。


野釣小石頭


其次餌料的選擇,餌料還是以腥香味型為主,這類餌料一般含動物植物蛋白比較豐富,而春季的大鯽魚無論是回覆體力,或者是產籽前後的進食,都會是首選。我個人春季開餌,習慣用腥香九一八為主,再加其它餌料搭配看個人喜好。

最後就是線組的搭配,春季釣鯽還是小鉤細線為主。我個人習慣用0.8+0.4的線組,在加三號袖鉤,釣鯽魚一般不會有切線跑魚的問題。

以上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溫馨提示春季釣魚取其所需,能放流就放流,我始終相信美好的釣魚資源,要靠我們釣魚人自己來維護。(喜歡釣魚的朋友可以加關注,每天分享釣魚視頻,感謝!)






狙鯽手小張


題主你好,我是老鍾愛野釣,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鯽魚是一年四季皆可垂釣的魚種,要想在春季釣到大鯽魚,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選釣點。春釣淺灘是釣鯽魚的首選,但只是針對普通體型的鯽魚,少有大鯽到淺灘處(一米左右)。想釣大鯽魚應選擇水深兩,三米左右,水底少淤泥的沙質底作為釣點,大鯽魚愛在這些地方生活。


二,選餌料。釣魚人都知道,魚類體型越大越喜歡自然味型的餌料,大鯽魚當然也是。我們在專門垂釣大鯽時開餌要避開大腥大香,儘量多用富含植物蛋白的餌料,如黃豆粉,玉米粉等。

三,垂釣方法。釣大鯽最好採取守釣,餌料稍硬稍粘點,減少揚竿的頻率。因為從小鯽魚長成到大鯽魚,大鯽魚已是有豐富經驗的滑魚,頻繁楊竿打頻率對小鯽魚有用,可是會嚇跑大鯽魚的。


依照以上的三個方法在春季釣獲大板鯽應該是切實可行的。


老鍾愛野釣


現在馬上快到清明瞭,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魚兒也都變得越來越活躍,現在正好是外出垂釣的好季節。我一直用一款魚料“封神鯉”魚獲非常不錯,每次能釣幾十斤甚至上百斤大魚,在某寶上就有,我贈送大家一些爆護餌料,我還隨時更新一些釣大魚的技巧和經驗,詳情請見文末。


在春季釣魚用餌料的時候,釣點非常關鍵,一定要選好。

春季釣淺,因為在春季的陽光不是很強烈,只有在淺水區的水溫回升的才會快一些的。

一般在淺水區綠葉植物還有青草類也要比深水區會茂盛一些的,因為只要是有草葉,就會有很多的小蟲,這些也是釣魚的一些好材料。

尤其在清明左右,氣溫就會會一個很明顯的上升,在中午的時候,氣溫可達到20度以上,在中午的時候就要在深水區域進行垂釣,餌料就會投向離岸稍遠的深水區。

下午4點後,氣溫就會有所下降,魚兒就會游到淺水得地方去尋找食物,這時誘餌就要投到淺水到地方去,這也叫一日三遷。

春天魚兒活躍,較貪食,就會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來滿足,食慾非常的旺盛,這時釣魚餌料就主要釣葷餌為主,蚯蚓、紅蟲、麵包蟲等都有很好的誘魚效果,為了更好的誘魚,可以用蚯蚓或者紅蟲蘸一下諾亞名漁小藥增加誘魚的效果,刺激魚兒開口。


天天愛鋼琴


鯽魚

春季到來,溫度逐步回升,鯽魚經過一冬的蟄伏加上產卵的需要,急需補充體能,開始變得活躍起來,四處覓食,只要選對天氣和位置,很隨意的就能釣到它們!



首先是天氣,最好是選擇溫差較小的日子,比如連續的陰天和晴天,或是細雨連綿的日子,這些時候水溫比較恆定,魚比較適應,進食慾望強烈!






其次是位置,我們應該選擇水庫的進水口,也就是上游,這裡的水一般相對較淺,會有大片的水草或者淹沒的莊稼地!溫度一起來,淺灘升溫比較快,會滋生大量的微生物和昆蟲,為鯽魚補充體能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如果有進水的話,水流帶來的溶氧量會很高,鯽魚非常喜歡朔流而上!大片的水草不但為鯽魚提供了藏身之處,還是它們繁殖的產床!





餌料方面建議以活餌為主,比如蚯蚓,紅蟲,蠅蛆,蝦肉等等,因為它們能夠提供鯽魚補充體能所需的蛋白質!活餌扭動的身體和氣味能給它們帶來強烈的視覺和嗅覺誘惑,大大的提高了中魚率!





介紹了以上幾個方面,相信樓主已經對鯽魚的食性和習性有一定的瞭解!

再來說下如何更精準的主釣大鯽魚,大鯽魚因為長的時間較長,生活閱歷很豐富,因此更為狡猾!做足以上功課之後,及時地做出調整,早春時期,還是以活餌為主!為了避免小鯽魚過多的吃餌,可以將活餌的個頭加大,蚯蚓粗一點,紅蟲最好用紅蟲夾!

仲春和暮春,溫度已經相當高,活餌容易招小魚,大鯽魚的口味慢慢從葷餌向素餌轉變!可以用到傳統釣經常使用的搖三搖,可以讓餌團大一點,避免小鯽魚吞食!具體用法看下圖!







這個方法釣上來的鯽魚個頭一般都比較大,也能釣到和鯽魚食性差不多的鯉魚!



我們還可以用長竿短線,掛活餌,最好用的是紅蟲,去戳浮或者戳拱!

戳浮,春天的晴暖天氣,中午溫度可以達到二三十度,鯽魚就會離低,去淺灘曬太陽!可以用眼看的到,它們三五成群的在水面,我們可以用長杆去逗釣,專挑大鯽魚,這種方法針對性很強,看著它們吃餌,也很刺激!

戳拱,在有水草的區域,往往會聽見呱唧呱唧的聲音,和看到水草有微微拱起,這是鯽魚在吃水草上面的小昆蟲或者微生物,一般都是大個頭的,我釣過一斤三兩的!我們就可以用長杆,把餌放到它們面前,去逗,往往很快就可以上鉤,切記一定要保持安靜!






春天,就開始繁殖,如果吃不完的話,建議將大肚子的母魚放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