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抗击疫情的重要单位,称他们的工作人员与毒魔“共舞”毫不为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出没过的地方他(她)们要去调查和消杀,釆集回来的和送来的样本,他(她)要第一时间检测。他(她)们明知有病毒偏向病毒奔!

2月6日,记者奔赴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击这些勇者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科主管医师张敏在办公室办公。

每次负重60斤持续工作数小时

这段时间,走在小区和办公室区域,闻得最多的就是消毒药水的味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深入大街小巷。自疫情发生以来,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杀科就忙得不可开交,到我市各区疾控中心、医疗卫生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消杀培训,进小区开展消杀工作……每次大范围消杀后,消杀人员肩部都会被沉重的消杀器械勒出红血印,汗水湿透衣背。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科主管医师张敏与同事在规整消毒设备。

为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说,“只要能使病毒减少传播,让更多健康人群免遭病毒感染,再累再危险都要上”。

张敏是贵阳市疾控中心消杀科的主管医师,也是2个年幼孩子的妈妈。自疫情发生后,她和科室同事一直奔赴在疫情消杀一线。因为工作太忙,白天几乎见不到孩子的面。“家人挺理解的,毕竟目前的防控工作很重要。”张敏说。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技术周建松在接受记者采访。

在消杀科库房里,摆着几台消杀专用的动力背负式喷雾器,那是张敏及其同事的工作用具。记者单手拎了一下其中一个喷雾器。这个可以装5L水的喷雾器加上汽油、机油后大概会有30斤。张敏说,喷雾器装满药水后有60斤左右。“我们的消杀人员每天穿上隔离服,戴上防护用具,再背上它,工作一个小时后衣服就湿透了。”张敏说,开展一次消杀工作常常需要持续数小时,他们肩上总会磨出红血印记。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为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病科主管医师喻仙在接受记者采访。

“当患者送去定点收治医院治疗,密切接触者送去安置点隔离观察后,我们就要指导相关部门对这个点进行终末消杀,有时也会由我们消杀组来开展。只要各城区有需求,我们都会马上出动。”张敏说,我们已经做好各种预案,消杀组全天候24小时待命,开展对全市疫情的防控工作。

据贵阳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我市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后,市民对疫情的关注度持续上升,除了严格开展疫点疫区和武汉来筑返筑人员隔离观察宾馆等重点场所的消毒工作,消杀组还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生活和工作等有可能污染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并对全市各县区消毒工作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同时编制了不同场所的消毒技术指南,并通过微信、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对市民进行推送宣传多措并举,有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病科主管医师喻仙在办公室办公。

据了解,贵阳市疾控中心已开展覆盖全市集中观察点、隔离点和疫点的终末消毒或指导,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消毒人员100多人次。

疫情防控的“一线战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备受市民关注,截至2月5日12-24时,我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例。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病科科室人员日常工作

在这些病例确诊之前,其样本要经过层层检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里的微生物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是患者确诊的一个重要依据。

该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组的6名检验人员虽然不在临床一线,却是直面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一线战士”,他们是离病毒最近、最危险的人,承担着全市各县区疑似病例样本的检测任务。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臂章与党徽

春节以来,检测组的工作人员已经在此奋战了整整十数个日夜,他们不顾安危、不分昼夜、全员上岗,保证做到随到随检,快速、准确出具检测结果。

在实验室,检验人员面对的是从病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部位采集的样本,如痰液、鼻咽拭子、支气管灌洗液等,操作者被感染的风险极大,可谓是和病毒“最亲密接触”的勇士。

周建松是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管检验技师,同时他也是检测组的成员之一,当日2月5日凌晨,他刚刚结束了对几份疑似病例样本的核酸检测工作。从我市发现首例感染者开始,周建松每天在PCR(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负压环境下一待就是8个小时,这是普通人根本无法承受、也无法想象的。走出实验室时,早已头昏脑涨、浑身乏力。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束工作后,周建松没有回家,而是在办公室凑合着眯了一会儿,因为早上他又将开始新一轮疑似病例样本接收及检测工作。如此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在这里已经成为常态。

“在实验室对标本的核酸进行提取之后,要把它加入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的诊断试剂,加好后就要到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仪)进行扩增,从扩增曲线比对实验的对照,就能判断处他是否是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果这里确诊出了阳性,就要把标本由专人运输到省疾控中心,由实验人员进行复核。如果复核出来是同样的阳性结果,就可以对这个病例进行确诊。”周建松说。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确保疑似病例样本及时得到检测,检测组的工作人员需要24小时待命。遇到检测样本数量较多时,别说休息了,哪怕站起来直直腰、活动活动颈椎,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的。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消毒前准备的消毒所需品。(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进实验室前需要穿上层层厚重的隔离衣、防护服,戴好头套、医用N95口罩、护目镜、正压送风呼吸面罩等,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外漏,穿好所有装备至少需要30分钟。”周建松说,他们每次检测短则5到6个小时,长的时候需要10到12个小时,为了尽量节省时间、避免离开PCR(基因扩增)实验室上厕所,大家都不敢喝水,所以每次出了实验室总会感觉很渴,身上也湿透了。

趁采访间隙,周建松拨通电话向家人报声平安。“每天我都会给他们打个电话,确认我一切安好,他们才能安心。”提及家人们对自己的牵挂,周建松的眼眶湿润了,“可以说,我们是离新型冠状病毒最近的一群人了,家人对我们的工作既支持又担心,但这是一场残酷的‘战役’,我们必须冲锋在前,为大家筑起坚固的疫情防线。”

在简单和我们交谈后,周建松又立刻和同事换上厚重的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和双层手套,拎起沉甸甸的送检专用箱步入PCR(基因扩增)实验室,等待他们的将是新一轮的艰巨任务。

—群与病毒抢时间的人

在市疾控中心,有这样的一支队伍,“流行病学”调查组,主要调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经过、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转归、家庭和家居环境、个人暴露史、密切接触者等情况。此次疫情所有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都得这支队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这就是贵阳市疾控中心的流调组。

喻仙是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调组的一名主管医师,从疫情发生以来,喻仙已经连续工作了10多天,每一天的工作都是紧张而忙碌。

<center>离病毒最近的人!直击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指导消毒。(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尽最大努力第一时间掌握所有密切接触者的信息,避免病毒更大范围扩散,对疫情的防控来说至关重要。”喻仙把整个流调过程形容成“在跟病毒抢时间、在赛跑”。

一个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其主要特点是调查对象量大、涉及面广、主动搜索困难,从信息的收集、调查到报告的撰写,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推敲、核实,一个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少则几个人,多则上百人。一个一个的调查,一户一户的走访,凌晨才能回家,对流调组的工作人员来说就是常事。

“今天早上出来,我5岁的儿子一直抱着我不放,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很久没看见我了,不想放我走掉。”说起孩子,喻仙满是不舍。

在疫情面前,家人、父母、孩子不可避免地放在了身后。虽然之前也会对家人充满了愧疚和不舍,可是穿上防护服,就是一名战士,只能一路冲锋向前。

“疫情不止,战斗不息”,无论今天多累,明天,“流调组”的组员们将继续穿上防护服,投入战疫最前线。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常青/文 周永/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