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不是不会再有武力吞并国家的现象了?

2218992768


我是“醉观沧海”,我来分享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案是:肯定会有

为什么作为历史类爱好者的我,一般不会轻易用到“肯定”一词,而今天面对这个问题毅然决然的用了肯定一词。那是因为,武力吞并国家这一国与国之间的行为,自人类存在时就有了。

只不过以前是部落之间的武力吞并,后来是小城镇之间的武力吞并,再到后来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吞并与被吞并。沿袭了几千年的武力吞并国家的现象,并不会因为国际人类发展进行到某个阶段而消亡。

我觉得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在未来肯定还会有武力吞并国家的现象:

第一个方面:自然资源短缺

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经接近约75亿多,很多地方已经人满为患。首先是地球虽然面积很大,但人类生存的陆地面积只占到了29%,不到三成,而广袤的海洋面积则占到了71%,约七成。

这还是仅仅是当前的数据,未来这个数据将更夸张,人类人口总数迟早会突破80亿、90亿甚至100亿。到那个时候,那些经济、文化以及军事高度发达的国家,看着周边拥有较大国土但发展不如自己的国家领土,很难不发动武力去攻取。

除了国土面积这个自然资源外,因为当前人类赖以生存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在未来的某一天总会开采完。而越是强大发达的国家,因为其经济的告诉运转,更是需要石油等能源来给自己的发展火车补给能源血液。所以,当自己可开采能源减少,外购能源成本逐步增到到自己不可承受的时候,这些国家肯定会悍然发动战争去吞并那些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

第二个方面:发展两极分化

因为到了现今社会,整个地球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而发达国家因为改革早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所以它们的发展速度是和整个社会发展相匹配甚至是超前的。而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可以说是落后国家,不管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远远被发达国家甩在了后面。一步跟不上,后面很难跟得上。

举个例子,当你开始学会发达国家蒸汽革命的科技时,人家已经进入了电气革命时代。当你努力加油,也进入电气时代时,人家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因为掌握了最前沿的科技和信息,发达国家掌握了比非发达国家多的多的发展资源和时机。

当两级分化到极端时,发达国家必定会直接出兵武力吞并周边的国家,从而获取该国家所拥有的所有资源,来个自己补血。

第三个方面:转移国内矛盾

未来社会,很多国家因为政治体制、宗教文明以及外部势力的挑唆而使得国内一团乱。经济发展缓慢你,人们生活潦倒,而可能周边的国家就过得很富裕。此时,统治者们非常有可能会,制造一些事端,和周边国家起冲突。然后,宣言各种名族主义、宗教主义,借口将国内老百姓的关注重心转移到对外抗敌上。

因为老百姓会觉得,战争时期了,只能一直对外了,所以这个时候对于国内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也只能暂时搁置了。于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将来很多内部动乱的国家,很有可能发动战争去武力吞并周边的国家。

第四个方面:推动社会发展

其实,从长远来看,武力吞并一个国家和被武力吞并,也是人类优胜劣汰的一个自然选择的结果。放眼古今中外,哪一个伟大的帝国和王朝的建立,不是通过武力吞并其他国家而实现的。从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到亚洲的蒙古帝国,在一次次武力吞并后出现的正是一个个强大的帝国。

所以,在未来,就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来看,肯定还会出现大国家武力吞并其他国家从而让自己再次成为超级帝国的。

总结:

所以,无论是从未来社会因为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而发动的武力吞并其他国家的行为,还是因为两级分化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生存空间吞并非发达国家,更或者有国家为了转移国内复杂的社会矛盾而发动战争去吞并其他国家。都预示着,在未来,武力吞并其他国家的现象依然会发生,并不会消亡。


醉观沧海


这个可不好说!

当今世界的国际政治环境是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奠定的,按照现在的国际法精神,在二战后凡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国家,其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是不容侵犯的。

例如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就遭到了全世界的抵制,当年年底,在联合国的授权下美国组成多国部队,共计有34个国家直接出兵,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进行了为期41天的海湾战争,最后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恢复了科威特主权。

在整个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作为侵略者,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站出来支持伊拉克,即便是美国的死对头苏联也在安理会的表决中投了赞成票。

不过此次干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本质上并非所谓的主持正义,而是萨达姆在中东的扩张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美国这才打着正义的大旗出兵干涉。

而苏联此时正值解体的前夕,国内动荡不已,无心顾及萨达姆。再加上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新思维外交”,苏联也不再愿意和美国继续打冷战,所以也没有出头拉萨达姆一把。

科威特是幸运的,它的幸运在于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盟友,并且入侵者并非什么强国,这才得以捡回了一条命。但相比于科威特,很过国家就没那么幸运了。

(科威特地图)

早在二战末期,苏联就强行吞并了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由于当时美英在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上都有求于苏联,因此承认了苏联兼并上述三国的行径。

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统治了40年,期间苏联将三国的部分领土划归给了俄罗斯,并且向三国移民了大量俄罗斯族,试图改变当地的民族结构。此后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三国才重新获得独立。

(波罗的海三国)

二战后,1975年12月印度尼西亚悍然出兵刚刚独立的东帝汶,强行将东帝汶变成印尼的第27个省。虽然此举遭到东帝汶原宗主国葡萄牙和联合国的强烈谴责,但葡萄牙和联合国都没有使用武力帮助东帝汶。

作为曾经的殖民强国,近代的葡萄牙早已衰落,根本无力远洋帮助东帝汶。而联合国只不过是一个国际组织,其本身没有任何军队,只能指望美英等国出兵干预。

但是在那个冷战的大环境下,印尼算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可不想为此而得罪印尼,于是只是口头谴责,没有给印尼施加多大压力。

不过好在葡萄牙在国际上算是一个能说得上话的国家,在东帝汶问题上一直没有放弃,直到冷战后苏联垮台,美国也开始支持东帝汶自决,印尼这才在1999年同意了东帝汶独立,至此东帝汶被印尼非法占据长达24年时间,差一点就亡国。

(东帝汶地图)

以上这几个国家虽然遭到吞并,但好歹最后还得以复国,而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小国锡金就非常倒霉,这个国家最早出现于明末清初,后来成为清帝国的藩属。19世纪英国入侵南亚后控制了锡金,但在锡金国王臣服之后英国人保留了锡金主权。

到二战后锡金已经存在了300多年了,然而刚刚独立的印度很快就惦记上了锡金,在英国人走后印度政府接替英国人的位置,继续控制锡金。

到1975年锡金被印度正式吞并,变成了印度的一个邦。而美苏两国非但没有制止印度的暴行,反而很快便承认了锡金属于印度,如今的锡金已经没有什么复国的希望了。

至于美苏放纵印度的原因也简单,印度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美苏两国争相拉拢的对象,莫斯科和华盛顿都不愿意因为一个弹丸之地得罪印度,于是就把锡金当顺水人情给送了。

(今天锡金邦的地理位置)

以上几个国家都是自二战之后小国被大国吞并的例子,虽然说如今公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已经不太可能了,但在国际事务中大家还是看实力说话,万一是一个强国兼并邻国,国际社会恐怕很难进行有效干预。


千佛山车神


1975年,印度斗胆将锡金吞并,至今不愿“吐出来”;1990年,科威特在萨达姆军队强大火力攻势下,被伊拉克吞并,次年在美军干预下,只好“完璧归赵”。鉴于此,未来会不会再发生武力吞并他国的现象呢?

历史上之所以会发生武力吞并他国的情况,无非是野心作祟之故,即对他国土地和财富的觊觎从而生出侵夺之心,而后,随着侵夺屡屡得逞,使得一个接一个国家遭殃。

未来并不可能完全实现国家平等,而一旦野心膨胀,就会驱使强国对弱小国家发动战争,继而将其完全占有。

美国作为大国,在过去几年间对伊拉克、利比亚和阿富汗相继实施了侵略战争,并在短时间内获胜,完全可以将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但美国深知这样做必然不得人心,于是就以驻军的形式对这些国家进行控制,培养亲美政府,这与直接派员统治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那么,美国为什么对上述三国进行侵占呢?显然,这几个国家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不愿俯首称臣,唯命是从,这就迫使美国用武力去逼迫其效忠。

当前,美国又将视线盯在了委内瑞拉和伊朗身上,因为这两国“骨头”比较硬,不愿屈服于美国的淫威,因此不时发声要对其采取军事行动。但是碍于俄罗斯的保护,美国不便出兵,暂时将武力行动止于口头上,但不代表日后不会铤而走险。

这说明,这个世界需要多极化,不能让某一国独自为大,唯有形成掣肘,才能刹住一超的野心,使得这个世界在相互牵制中稳步向前。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观点:未来肯定会有武力吞并国家的现象,但是,最近几十年不会!

武力吞并国家,大家想想,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一个国家强,一个国家弱,大国兼并小国,古来有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战国时,秦国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可是今非昔比,今天一个国家要想吞并另一个国家,需要问问五常,以及国家周边的地域性强国同不同意,正常情况下都不会同意,理由:你强,他就弱!


说白了,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并不是表面看的那么风平浪静,各国友好相处。吞并国家,其实是很忌讳的,这不仅是两个国家的事,周边国家也会受到影响,世界格局也会有影响。所以当今在一个国家进行吞并另一个国家的时候,通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

有的人会说:你要足够强大了,别的国家敢有异议吗?话没错,但是当今世界有无敌的存在吗?有一个国家能够干翻其他所有国家吗?没有啊,超级大国美国,也不敢放出这样的话啊。我给大家排了一个吞并国家受到其他国家制约的排序:五常>世界大国>区域大国>区域强国>区域小国。



这五个层次,越往后面越难,虽说五常在最前面,但也不是无敌的,五常不是一常,一个兼并他国,必然会受到另外四国的制约。后面的就需要突破更多的制约了,然而,现在是完全不可能的。其他国家是不会同意的,都到不了五常那里,吞并的事情就结束了!


说了这么多,给大家举一些近代的例子:1,伊拉克吞并科威特,萨达姆不顾伊朗以及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反对,直接吞并,短时间是吞并了,科威特对伊拉克毫无还手之力。结果呢?美军在那的军队直接参战,萨达姆只好“物归原主”,灰溜溜的撤退了。

2,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印度吞并锡金,之所以成功有两点原因,1,印度对于锡金来说,实在算是“螳臂当车”,双方实力太悬殊,况且印度还是慢慢吞并的,并不是直接派兵占领。2,大国的允许,因为锡金并没有加入联合国,联合国没插手这件事,其次这个时候,还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想拉拢印度,对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阻止。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才吞并了一个小国。



3,历史上,最能吞并的国家要属俄罗斯,从近代开始,对西伯利亚,我国,以及东欧地区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吞并,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俄罗斯最近的吞并是克里米亚,俄罗斯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克里米亚自愿加入,五常的身份三者双管齐下,才将其纳入囊中。当然这其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现在的世界基本已经定了下来,除了发生世界战争,最近几十年应该不可能,而区域性的战争,完全能够被平息,最高上升到五常,基本所有矛盾都被解决了。而不发生战争,就想吞并一个国家,应该不可能,除非两国有历史渊源,两国人民又迫切想合并,而且这种合并还不能威胁到周边国家自以及五常的利益。不然,管你两国好的穿一条裤子都不行,还是会把其拆开。


历史深度揭秘


这个不一定,一个国家的主权需要本国军人和人民去悍卫。当一个国家版图承在争议时,一国可能出动战争以版图争议为名,侵占或统治另一个国家,以强大的自已,长期或永久霸占。历史告诉我们,分分离离,离离分分,社会没变,统治者变了。国弱必挨打,繁荣昌盛,尊祟军人及一切武装力量参与者,国家才能保持中庸,繁荣富强!


美迪心诚


新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成长期、成熟期与衰落期。自然王朝的更替,也是在所难免的。在全球的国家武力吞并他国的现象自古至今的案例已经不计其数。这就与《笑傲江湖》电影中林青霞主演的东方不败说过的一句话类似,“一日是江湖,终身是江湖”,“人在江湖中,哪有不挨刀的”。

因此,在未来,自然不可避免再有武力吞并国家的现象。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出自《三国演义》。

周朝一统天下之后,开始分封天下诸侯,天下诸侯者八百家。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态势。

然而,随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在自己封地内享有巨大的权力,可以任意任重官员,组建自己的军队。自然周王室对各地诸侯国控制权力也逐渐衰落。

从春秋至战国结束,天下割据分裂五百年,在春秋时期,天下诸侯恐有数百家,随着兼并战争的频繁,众多的诸侯国相继被武力吞并。

公元前453年,三晋分家之后,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进入战国之后,兼并战争更加频繁。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益强大起来,秦国历经七世之君,而亡其余六国,最终一统天下。从秦国建国,到秦始皇一统六国,秦国历经33代君主,前后历时五百多年。

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靠的就是不断进行对外征战,武力吞并他国的现象。

孟加拉国的独立,印度吞并锡金。

孟加拉国前身本是巴基斯坦的国土一部分,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大举进攻东巴基斯坦,最终东巴驻军无条件投降。

在印度政府的支持下,东巴基斯坦宣布见国,并改名为孟加拉国。虽然印度没有武力吞并孟加拉国,但是孟加拉国独立,就是建在印度与巴基斯坦战争的基础上。

锡金原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自从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就一直对于锡金国家虎视眈眈,时刻都想武力吞并锡金。

1949年6月初,印度以派兵进驻锡金,1950年,印度与锡金“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印度派驻锡金的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职权,并派政治专员对锡金的国防、外交和经济进行全面的控制。

这实际等于印度在变相通过武力吞并锡金,最终,在1975年,印度正式吞并锡金,自此,锡金成为印度的第22个邦。

因此,印度通过印巴战争,使孟加拉国获得独立。通过公然派兵进驻锡金,最终虽然通过和平选举公选方式吞并锡金。但是这与赤裸裸的武力吞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贝勒说:只要人类文明存在,国与国之间就不可能避免发生武力吞并他国的现象。这印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经典。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梅花三弄说历史


利益!利益!利益!!!

需知,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利益驱动器。没有利益绝不行动。

人类发展了几千年,绝对不愚蠢。

吞并一个国家,有什么好处?

土地?恕我直言,如今社会,很少有国家会因为土地去打架。除非是有资源土地,例如伊拉克,伊朗,迪拜。

可是中东这些国家,不仅你盯着,别人也盯着,你不动手罢了,你一动手,那就是群狼奋起。

人民?美国要开放移民,我敢保证,人口第一大国,会马上远离我们而去。

再说,吞并土地有什么坏处?反战情绪,民间的反战情绪高涨,足于催毁任何总统。难民,土地你都兼收了,难民你不收吗?鬼知道难民中有多少复辟分子。一百万个难民里面,只要有一个人搞事情,你就受不了。战后重建,土地你收了,人民你收了,你弄坏的房子总该修一下吧。摧毁的时候可能几个亿的导弹轰过去就完事了,重新建立起来没几千亿,你以为能搞定?然后还有一大堆,像什么瘟疫,疾病,人道主义,战后康复,土地修复,战损评估,战后应激症……林林总总,可以写几十斤的报告……

为什么要考虑这么多,干完一架就跑,不好吗?不刺激吗?


陆千离


武力吞并这种事情以后会越来越少,但是完全消失不是很可能。毕竟就在我们眼前都有不少武力吞并的事情发生。

五年前的2014年,俄罗斯就派兵吞并了克里米亚。克里米亚亲俄人士搞了个公投,要加入俄罗斯,然后“自卫队员”就把驻扎克里米亚的乌克兰军队赶走了。你说这件事情俄军没参与反正我是不信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武力吞并,但是至少是最类似的。而这件事情也算近在眼前了。

地球上的人类文明会逐渐走向统一,我认为这是历史大势,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统一的手段,方法,可能会不尽相同。武力吞并,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方法,对于今天的人类社会并不完全适用。这种方法效率太低,容易激起反抗,代价也太大。

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呢?有!

我们暂且称这种方法为“资本统一”。

举个例子,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但是英国为什么不直接依靠其压倒性的武力吞并中国的领土呢?很简单,因为不赚,中国人是要反抗的,而旁边的印度,越南他们这些小国甚至都不反抗,所以欧洲殖民者武力吞并了印度,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也直接殖民统治了许多东南亚小国。

而对于中国这种无法武力吞并的大国,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打开中国的国门,和中国“做生意”。表面上好像没问题,做生意而已嘛,然而实际上,不知不觉中,英国,列强们,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的产品倾销地和原材料供应地,把中国纳入了他们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这算不算一种吞并呢?

我认为是算的。吞并他国的目的无非是获得资源和人口劳动力。欧洲殖民者通过资本主义模式,用做生意的方式直接获得了中国的资源,间接获得了中国的人口劳动力,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吞并的目的却又没有付出什么代价。

这种手段相比传统的武力吞并有很多优点,如今美国人已经把这套玩转了,你和别国做生意得用美元交易,结果就是人人都必须和美国做生意,美国就可以搜刮全世界的财富,所以美国人富有。这种手段以后也肯定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而武力吞并这种原始的整合方法也将逐渐被淘汰。


战斗机解说家


这个可不好说,世界文明虽然一直在发展,但是武力吞并国家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有些国家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算是没有任何关系,也需要考虑到有些国家力量过于强大, 导致世界其他国家无法对其构成威胁的情况。

上图蓝色部分就是锡金,下图为印度兼并的土地。

距今较近的吞并,比如印度吞并了锡金,印度和巴基斯坦进入克什米尔,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等。当然,但凡是直接性的吞并其他国家,大都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搞不好还会像伊拉克那样被超级大国打击一遍,但是有些国家比如印度,因为特殊的国际环境,有些大国需要争取其支持,因此对其吞并其他国家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惕,但是并未对其施加足够压力,逼迫其归还其他国家领土。

上图为巴尔干半岛诸国,那里号称是火药桶,未来谁兼并了谁都不稀奇;下图为复杂的科索沃局势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人们本来还以为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很高的地步,不会出现直接吞并了,结果依然出现了世界各大军事强国互相打击,大国不断兼并小国的情况,德国在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就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实在是后来德国攻击波兰引发了二战,不然当时英法苏俄都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如德国没有进一步挑起二战,那么兴许现在奥地利已经成为德国的国土了。

图为海湾战争前,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示意图。

冷战中发生过越南要吞并柬埔寨等国的情况,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因为领土和地缘问题,爆发了兼并战争,比如中东几个阿拉伯国家针对以色列发动的中东战争,比如巴尔干半岛上的波黑战争、塞黑战争等,比如现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发生的内部局势战争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分裂、兼并的情况发生,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直接拿下了克里米亚,在西方看来也是一种直接吞并。

吞并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根本不能排除以后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海事先锋


当然不是,就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样,有国家的时期就一定有纷争,而有纷争就一定会有国家的兴亡盛衰,就有国家的分合吞并。

人类社会自“国家”产生以来,因为先天条件、历史机遇以及领导人能力的千差万别,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大小强弱之分。

而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因实力的膨胀产生更多的需求,比如领土、比如人口,而在和平的巧取豪夺难以奏效时,武力就成为最有效的方式。而为了斩草除根和利益最大化,“灭国”成了最佳的选择。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东方大国和俄罗斯都是名副其实的“灭国”达人。尤其是俄罗斯,从数万平方公里的莫斯科大公国到面积达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帝国,400多年时间里领土猛烈膨胀400多倍,踏着帝国尸体一路走来,俄罗斯是真正的灭国无数。

而这种“灭国”手段,并未因社会的进步而出现根本改变,比如1940年纳粹德国横扫西欧、苏联武力吞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1950年10月联合国军吞并朝鲜;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印度尼西亚吞并东帝汶、北越吞并南越;1979年苏联吞并阿富汗;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等。

一般而言,但凡出现武力吞并的情况,基本都是双方实力异常悬殊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弱国小国根本没有奋起抵抗的资本,再加上没有国际社会的干预,武力吞并最终会演变成大国所谓正义的“收复”或者“解放”。

但随着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国对国际社会干预和作用的程度不断加深,理论上这种所谓的武力吞并会越来越难以实现。

作为迄今为止最惨烈的战争,第二次战争不仅仅奠定了雅尔塔体系,更因为核武器的诞生基本杜绝了世界大战的发生。

自1945年7月美国成功拥有核武器开始,苏联等其他大国也陆续拥有了核武器。因为核武器毁天灭地的恐怖杀伤力,拥有核武器的各大国纷纷开始“君子动口不动手”。因为在总体战的思想下,一旦开战必然是倾国博弈,核战争作为压轴节目必然不可或缺。而一旦爆发核战争,不仅交战双方尸骨不存,其他国家也必将殃及池鱼。所以,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必然会成为国际社会的众矢之的。

正是因为核武器相互制约的恐怖平衡,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大战再未爆发。而为了控制战争烈度,各大国纷纷躲到幕后操控玩偶,玩起了代理人战争。

而低烈度的代理人战争,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既有世界体系。加上二战后为避免重蹈两次世界大战的覆辙,美国倡导建立了联合国,成为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更让武力吞并的野蛮吃相被群起而攻之。

联合国在成立后的70多年时间里,确实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作为国际组织而不是国家,联合国虽有主持国际社会的权力,却没有深入贯彻的执行能力,这意味着联合国必须倚靠五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指点江山”。

但这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本身就是有私心的。比如为了扶持印度遏制东方大国,无论美国还是苏联都对印度野蛮吞并锡金视而不见。

二战结束以来,虽然核武器和联合国的存在使得大国战争几乎绝迹,但并不意味着各国可以相安无事甚至情同手足。相反,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科技的进步,进一步拉大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大国为了自身利益拉偏架,理论上武力兼并反而会变得更加简单容易。

2014年俄罗斯兵不血刃夺取克里米亚,可以看做是武力吞并的2.0版本,因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武器还没有接上火,克里米亚就已经尘埃落定了。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乌克兰如果没有西方国家的两肋插刀根本不可能与俄罗斯针锋相对。可惜,西方国家从来都是插乌克兰两刀,这让乌克兰不得不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所谓的“武力吞并”根本不会因社会的发展或者科技的进步而销声匿迹。相反,因为吞并条件的更加成熟,未来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加层出不穷。

弱国无外交,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所以,武力吞并也永远不会成为过去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